今年五月,澳洲新聞的角落出現了「諾福克島(Norfolk Island)自治政府2016年即將為澳洲政府接管」的消息,當然,這並不是什麼世界大事,甚至在澳洲也不聳動,卻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挖掘大英帝國邊疆的故事,那麼相信你也應該不會放過一探究竟的機會。 先談談現狀吧!這是個令澳州政府頭疼的化外之地,大概跟康熙的「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的感覺相去無幾。 諾福克島位於雪梨東北方1600公里遠(約台北到曼谷距離),面積36平方公里,居民2,210人,主權屬於澳洲,但實際上擁有自己的政府,實際地位幾乎等同於一個獨立島國。 獨立!?是的,從澳州搭飛機要走國際線而非國內線、澳洲人未經申請不得任意移居該島,島上的官方語言是18世紀英語與波里尼西亞語的混合體,連澳洲人都不見得聽得懂。 諾福克島出現在澳洲媒體上出現時,除了觀光數字以外,總是與「抗議歧視」、「拒絕澳洲的殖民式統治」、「血腥的歷史」等標題掛勾,筆者以一個外國人的角度觀察,都不難感覺得出來澳洲對這個島上的「刁民」感冒的程度。 那麼,究竟事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呢? 這就要從電影《報告班長》說起了。 當過兵的讀者,你有多想揍你的長官呢?(咦) 比金門游到廈門更驚人的逃兵路線 1789年4月28日,正當大清乾隆帝派兵與安南阮朝於越南交鋒,企圖阻止越南獨立的同時,世上另一個角落、大英帝國的邊境發生了一宗海軍叛變事件。 看過海賊王漫畫的人都會知道世界政府海軍,想像一下,那個時代差不多就是漫畫裡那個樣子。 回到1787年,皇家海軍軍艦「慷慨號」(HMS Bounty)於英格蘭出發,奉命將太平洋大溪地群島的麵包樹移植到西印度群島上,並於五個月後抵達大溪地島;那時,法國人還沒開始對這個島動腦筋。 當時大溪地正處於部落相互爭戰階段,因為英國人的幫助,隔年酋長波馬雷一世就用槍砲統一了全島,並建立大溪地王國。(題外話:琉球王國也是在大明帝國火力支援下統一的,真是異曲同工之妙) 於是,這個英國海軍版的報告班長,自從軍艦抵達大溪地後就瘋狂上演了。 上尉船長威廉(William Bligh)是個非常強調「軍隊有軍紀,國家有綱常」的那種長官,當過兵的讀者應該能想像得出來,他常常對著屬下動輒處以軍法嚴刑以正軍紀,但偏偏就碰上了個性比較像輔導長的中尉大副佛萊契(Fletcher Christian),常常同情被處罰的官兵,認為不近人情;想當然而,兩個人在艦隊裡面的聲望很快地就天差地遠。 而這種「軍紀魔人VS地下輔導長」的矛盾很快地隨著「慷慨號」官兵與島上女性之間的愛恨糾葛、大溪地政治局勢的演變來到燃點,引爆大英帝國海軍史上有名的「慷慨號叛變事件」。 威廉船長大概不太懂「當兵當三年,母豬賽貂蟬」的道理(到底為什麼阿),以船長之姿對那些違反軍紀、與島上美女私通的官兵表示,他們將受到英國海軍軍法處置,回到英格蘭後要好好審判云云,指著大家瘋狂大罵「讓你們好看」的這種EQ失控的場景,想必當過役男讀者們也不難想像。 結果可想而知,這裡可是地球另一邊阿老大!這老兄連天高皇帝遠的道理都不懂,一時之間引起公憤,大家認為這船長根本是欺人太甚、官逼民反,而中尉佛萊契自然而然變成領導者,發動了叛變,判將們控制了「慷慨號」,並將船長威廉流放。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少年Pi裡面的情節可能是真的。 這個不近人情的船長執著於軍紀的程度大概超乎我們所想像,他居然想盡辦法划了一個多月、抵達6500公里外的印尼帝汶(體能測驗絕對分數破表),正式向英國海軍通報要緝拿叛變的「慷慨號」官兵!想當然而堂堂大英帝國海軍怎麼能忍受這種事,1790年就派了軍艦「潘朵拉號」(HMS Pandora)氣呼呼追過來了! 同時間,叛變的官兵有些直接就地掩蔽躲在大溪地,而我們的主角中尉佛萊契帶著他的夥伴們航向了偉大航路(喂)‧‧‧‧‧‧阿不,是躲到附近的「皮特凱恩群島」(Pitcairn Islands)上去了。 結果潘朵拉號在大溪地逮捕了14名躲藏的叛變海軍官兵,並開始搜索附近的「皮特凱恩群島」,企圖捉拿佛萊契一夥人等歸案,卻找不到是躲在哪個小島上而作罷,遂成為18世紀英國海軍歷史懸案。 佛萊契等人的藏身之處一直到1808年才被發現,當時參與叛變的人員只剩下約翰亞當(John Adams) 一人還在世,島上倒是多了很多他們與當地波里尼西亞女性共同繁衍的後代。亞當也未因此受到懲罰,在大溪地、皮特凱恩群島上這些人的混血後代,就這麼一直代代相傳到今天,口中說著時光凍結在18世紀的英語以及波里尼西亞混合語。 諾福克島,叛逆持續中 看到這邊一定有讀者問,等等,故事就這樣落幕了嗎,從頭到尾在說大溪地?那關澳洲什麼事情阿? 唉,這故事若要講ㄟ透,目屎就流不停,筆者絕對沒有亂下標或富奸的習慣。 諾福克島最早800年前有波里尼西亞人移居、1774年由赫赫有名的庫克船長(James Cook)發現。1788年,當第一批英國艦隊在雪梨設置早期殖民地後沒幾週,諾福克島就被大英帝國當作「流放邊疆」之用的監獄島,誰都不曉得被流放到那裏之後會被虐待成什麼樣子,遂成為帝國境內赫赫有名的、人人聽了都會抖抖的「太平洋地獄島」,一直到1885才把囚犯運到澳洲范迪門領地(Van Diemen’s Land, 今日的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 。 1885年,維多利亞女王希望能稍為「慷慨號叛變事件」的叛變官兵們平反,並憐惜其後代所居住的「皮特凱恩群島」人口已經超出土地負荷,就將諾福克島賜給慷慨號叛變者的後代,將他們全數移到諾福克島上來居住。 諾福克島對英語系國家的觀光客來說就像是龍宮,大概是世界上唯一還聽得到18世紀英語的地方了,而島上的居民也以祖先的傳奇故事、自己身上留著祖先為了人權抗命的叛逆因子感到驕傲,打從1900年澳洲成立聯邦、成為獨立國家以來,諾福克島民不管公投了幾次都不想實質成為澳洲的一部分,即便這個島的物資幾乎完全倚賴澳洲與紐西蘭。 從去年開始,作為諾福克島主要經濟來源的觀光業,收益大幅下降,諾福克島自治政府財政面臨困難,澳洲當局這次想乾脆一次解決這個延宕多年的政治議題,企圖強行推動2016年「兩岸統一」,引起島民一片憤慨。 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從1789年4月28日慷慨號叛變開始,到今天為止都還是個進行式,只不過反抗的對象從18世紀的大英帝國變成了21世紀的澳洲。 到底這場延續了兩百年以上的叛逆還能持續多久呢?各位讀者,就請跟著筆者一起看下去吧! ( 更多故事: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年快樂與明治神宮的歷史 2015-01-06 15:30:40 1 傳統中國的善行:奉茶的歷史 2014-09-06 10:24:29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