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天下文化來說書】沙利竇邁事件是劣質科學引起的災難嗎?

$
0
0
作者:霍夫曼(Ronald Hoffman)

沙利竇邁事件是一樁化學災難嗎?

整個事件裡似乎只出現了一位化學家,也就是昆茲。但很顯然,在德國格蘭泰藥廠被起訴(1967年至1970年)的過程中,他並不在被告之列,最終這件訴訟案,因該公司和「沙利竇邁兒」雙親之間以賠償達成和解,而宣告失效。

本案中七位主要人物,有五位是醫生,而這家藥廠欺騙大眾的事實,主要是由這些醫生,還有藥廠所有人和管理階層共同操縱的。所以,又怎能將這件事歸咎於化學?

但是,我認為應當讓化學來分擔這件罪過的理由有兩項。

首先,因為沙利竇邁是化學藥品。

其次,化學家總喜歡嚴責大眾對於區別自然物與非自然物的無知,其實化學家這麼做是對的。但在教導大家所有物質的化學本性、以及說明自然物有時會對人有害時,千萬不要企圖隱瞞合成物有時也會對人有害的事實。像沙利竇邁就是一個例子。

而今,世界各地的人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化學災害」。有印度博帕爾(Bhopal)氰化物洩漏事件、有載運苯和氯的液櫃列車出軌事故,還有 DDT 以及氟氯碳化物災害。至於曾在日本發生的汞中毒事件,目前正在巴西發生。可能的話,我還可以就其中任一事件提出來討論。

每個事件裡,我們都可以說這不是化學或那也不是化學,來為化學辯白,或甚至辯稱化學仍扮演正面的角色,例如:想一想,氟氯碳化物和臭氧耗盡的關聯,不正是羅藍得(F. S. Rowland)和馬利納(M. J. Molina)這兩位化學家發現的嗎?

(Source:wikipedia)

羅藍得(Source:wikipedia)

在這些事件中,是經濟和貪婪支配了一切。但是,如果化學家想在貿易順差的貢獻和潰瘍藥泰胃美(Tagamet)的發明上居功,就必須甘願為過失負責,好吧,至少總該接受部分指責吧。

但是,正當他們製造出的藥物對人體有害的報導潮湧而來的時候,格蘭泰藥廠(或其他公司)的化學家,竟沒有人站出來對該公司行為,表達公眾的疑慮,而是完全不吭一聲。只有其他醫生和立場自由的報章雜誌,把公眾疑慮表達出來。

沙利竇邁事件中,還有一個不尋常的化學觀點,就是這分子中有一個碳原子由四個不同的取代基包圍。因此,沙利竇邁是具有掌性的,這意味該分子是以不同的對掌體混合存在。

當初製造沙利竇邁的化學反應,產生的是等量的左旋和右旋分子,而藥廠的化學家居然讓它就這麼混合使用。

某些具爭議性的跡象顯示,這兩種對掌體在導致畸胎的能力上極為不同。不過,由於其中那種無害的掌性分子在生理條件下,也會轉變成有害分子,使得這件事變得有點兒複雜。唉,這世界可從來就不曾簡單過。

同一分子的鏡像形式,卻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明顯事例,比比皆是。

比方說,右旋的青黴胺廣泛的用於治療威爾森氏症、胱胺酸尿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是它的鏡像異構物卻會造成嚴重的反效果。肺結核藥物乙胺丁醇(ethambutol)的鏡像異構物,則會造成失明。假使當初止痛劑苯惡洛芬(benoxaprofen)是以單一的掌性形式銷售,或許可以防止另一個掌性化合物造成的災害。

由於這類事件頻傳,引起藥品管制的壓力,壓迫藥商對藥品是否為純粹的單一對掌體形式進行檢驗。有些化學家和製藥公司對此大為反彈;但是其他人卻已看到,設計這種對掌體的合成,所含的創造力和利益。

1993 年,美國銷售量排名前二十五的處方藥,總銷售金額高達美金三百四十四億元。

這些藥品中,有 25% 是非掌性的分子,11% 是兩種鏡像異構物的混合物,64% 則以單一對掌體售出。如今,單一掌性分子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加,而鏡像異構物混合物的比例相對削減;遲早所有具掌性的藥物,都會以單一對掌體的處方形式出售。

Pack_of_Thalidomide_tablets_c.1960

沙利竇邁事件是一樁化學災難嗎?(Source:wikipedia)

※※※※※※※※※※

無疑的,格蘭泰、理察森—梅里爾和其他幾家公司引發的事件,不過是劣質科學引起的災難,可不是嗎?再看看那些由西班牙、美國和華人醫生提供的引證吧!要是他們把科學處理得夠好,或者至少夠坦白,這些不幸的事就不會發生了。

事實上,在大型藥廠中,對新藥做導致畸胎性質的動物測試是例行工作。羅氏藥廠(Hoffmann-LaRoche)的羅氏實驗室(Roche Laboratories),就曾在 1959 年發表新藥利眠寧對生殖系統影響的研究。華萊士實驗室(Wallace Laboratories)也曾在 1954 對新藥眠爾通(Miltown)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這兩個實例都是在沙利竇邁事件發生以前。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醫生凱爾西(Frances Kelsey),勇敢反抗來自理察森—梅里爾公司的巨大壓力,硬是不准沙利竇邁在美國販賣,她的堅持實在有充分的理由。因為早在1943年她還是學生時,就和歐得罕(F. K. Oldham)證明了,胎兔的身體無法分解奎寧,而成兔的肝臟卻能有效進行分解的事實。

(Source:wikipedia)

凱爾西(Source:wikipedia)

沙利竇邁事件果真是劣質科學引起的災難嗎?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雙重肯定的。

首先,當然,它是極其惡劣的科學。然而儘管有品質低劣的實驗,科學在做為獲取可靠知識的系統上,不會受草率、吹噓,甚至欺詐拖垮;涉及人命的科學是禁不起變差的。

沙利竇邁的悲慘事件其實不該任它發生。但是,在成千的大人罹患神經炎,和小孩一生下來就殘缺不全的事實發生之前(或發生期間),卻沒有一家藥廠(在鎮靜劑的市場上競爭的所有藥廠)、也沒有一個人,為此尖聲吶喊。

系統失敗了,科學和醫藥(有一部分是化學)也失敗了。補救之道必須借助對藥物的檢驗立法,而這項措施在 1960 年代才慢慢為世界各國採行。

我認為,上述問題的第二個答案還是肯定的:這是劣質的科學!但它並不只是劣質科學而已,還是系統中隱伏的失敗,套一句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的名言:這是與平庸的邪惡打交道的緣故。

這些人,包括提供藥廠想要的試驗結果的沒道德醫生,在從中牟利的商人,操弄數據並加以曲解的人(如穆克特博士),威脅要對最先報導藥物副作用的醫生提出控訴的律師,和因為藥廠反對而在出版刊物上支吾其詞的醫藥期刊編輯……他們的所為都不僅是一般的邪惡。

書摘書評都要放banner

本文節錄自天下文化出版之《大師說化學:理解世界必修的化學課 
2013400034771b
化學到底是什麼?
化學家都在幹嘛? 
我們要怎麼才能享用化學的好處, 
而不受化學所傷? 

當代文明的許多成就少不了化學的貢獻, 
但許多災禍也跟化學息息相關。 
化學就像刀的兩刃,能克敵,亦能行惡, 
現代人雖享用化學的好處, 
卻打心底厭惡化學。 
然而生活在現代科技社會, 
不論願不願意, 
我們終究要面對化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