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查.貝利沃(Richard Béliveau)、丹尼斯.金格拉斯(Denis Gingras)
從我腐爛的軀體中將會長出鮮花,我將在花叢中得到永恆——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 1863-1944)
要了解人死後發生的事,需要將眼光放到更宏觀的能量循環系統,以及我們這個宇宙的構成方式,還有我們在生物界如何自處的問題。我們的星球是一個規模巨大且極度複雜的生態系統,組成要素就是各種不同的有機體。
50 億年前,巨恆星爆炸產生的氣體雲(gaseous cloud)和星塵壓縮凝集形成了地球,從那以後,地球的組成元素就沒有發生過很大的變化,今天我們身邊能夠遇到的每一個原子,都源自於當年地球起源時的那一團星塵。
儘管宇宙如此浩大,其中包含的銀河系數量都是名副其實的「天文數字」,但我們卻始終生活在一個幾近密閉環境中的孤立角落,除了太陽的能量,以及每年砸落在地球上約 1.6 萬噸的隕石碎片(相較於地球近 6×1024 公斤的質量,這完全可忽略不計)之外,從來沒有外來物質加入。
每一塊岩石,每一個有機體,無論是細菌、植物或動物,都是由最初的第一批原子所形成,在數十億年間不斷尋循環轉化。當然,人類也不例外,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也經歷著相同的循環週期:
在構成我們有機體大約 7×1027 個原子中,僅氫、氧、碳、氮這四種元素就占去了其中的99%(見圖1),也因此我們身上的某些原子非常有可能曾經出現在遠古時死後發生的那些事期的某一棵樹上、某個細菌,甚至某隻恐龍的身上。
當然,同樣的邏輯也適用在我們今天的這副身體。就如《聖經.創世記》所諭:「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3:19)無論我們是否相信靈魂的存在,生命僅有的幾個確定問題之一,就是組裝成我們稱之為「肉體」的那些原子,在我們死後將必會與之脫離。這種物質周而復始的循環觀念並沒有那麼病態,相反
的,這樣的觀點將會給我們帶來某種慰藉──我們的消逝將使構成我們身體的元素重新分配,使其他的有機體(不管是植物或動物)都能得到成長,並讓這趟了不起的生命之旅得以在地球永遠延續下去。
我們可以理解,對於比較敏感的讀者來說,本書對於人體分解過程的描述,可能覺得不舒服或想要迴避,但對於有心繼續往下探索的讀者來說,我們在此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透過這個角度,可以將我們個人的存在置於一個更宏觀的背景下,從而用一種完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死亡這件事。
屍冷、屍斑及屍僵
儘管是自然又必然的過程,但人體腐敗分解的過程仍然是一個令人難受的場面。在很多不同文明中,喪葬儀式都有特定的規範與步驟,原因很可能是希望死者過世後要遭受的轉化過程不要被看到或嗅聞到。
的確,不管是土葬、火葬,或是將死者屍體暴露在食腐鳥群下的天葬方式,所有這些傳統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將屍體的腐敗分解看成是一種令人厭惡作嘔的醜惡狀態,並強調靈魂會從肉體解放出來。
雖然人類屍體的腐敗分解,早在身體機能停止後四分鐘左右就開始進行了,但一般情況下,至少要在死後數天才能用肉眼分辨出這個腐化的效果,而這一幕可能會讓那些不熟悉有機體腐敗過程的人帶來精神上的創傷。
不過,在達到這個階段之前,屍體會呈現出一些典型的改變,這些改變對偵探推理小說迷來說應該都很熟悉。因為小說中,都會根據這些屍體的變化來推斷死亡時間。
最早可察覺的變化之一,就是屍體上會出現特有的暗紅色或紫紅色瘀斑(屍斑),這是由於重力作用的緣故,血液在身體下部沉積,導致皮膚出現變色現象。這種血液重新分布現象是由於人剛死亡時,血管中會釋出大量的抗凝血酶(纖維蛋白溶酶),導致血液無法凝結而沉澱到低處。
屍斑在血液循環停止後便會開始出現,在死後12小時左右達到顛峰。此時以非常輕微的力在血管上施壓,就會阻礙血液在接觸點附近聚積,這意味著屍斑的分布狀況受到死者死時的體位影響極大,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特徵,法醫可以據此輕易判斷出屍體是否被移動過。
比如說,如果死亡當時是背朝下平躺著的,屍斑應該會出現在屍體及四肢背面,還有耳垂之中。如果死者出現了上述這樣的血沉積分布,但被發現時是臉朝下趴著的,事情就可疑了!
死亡帶來的第二個重要變化,就是屍體會逐漸變冷(屍冷),體溫會慢慢達到與周遭環境溫度一致的狀態。很多環境因素都會對屍冷造成影響,包括死者所穿的衣物、脂肪厚度等等,一般情況下,死後的最初一個小時體溫會下降攝氏2度,而在隨後的每一個小時則下降攝氏 1 度。
在死後最初的那幾個小時中,最引人注意的屍體變化可能是屍體變得僵硬(屍僵)。這個奇怪的現象一般會在死後兩至三小時開始出現,這是由於肌肉非自主僵硬導致的,這種肌肉僵硬現象首先會出現在臉部肌肉和頸部,隨後逐漸擴展到下肢。
12 至 18 個小時後,死者就真的變得「直挺挺」了,這種屍僵狀態可以在死後持續三天之久。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於造成屍僵的機制都說不清道不明,也因此催生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附會迷信。比如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醫師相信他們能夠透過這種機制讓死者坐起來。事實上,即便肌肉的確變得僵硬,但也不代表能做到有效的隨意收縮。
死後的自我毀滅
人死之後,由於氧氣供應終止,還會出現其他的後續效應:在組成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中,會開始一輪真正的自我毀滅過程(見圖2)。正如屍僵的機理一樣,這種被稱為「自溶作用」(自體分解)的過程,主要也是由ATP無氧燃燒時產生的乳酸造成細胞酸化而引起。這種酸化會觸發一系列的級聯事件,使細胞的結構乃至組成物質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一具曾令人驚嘆的「上帝傑作」,其組織和運作機制到此奏出了天鵝輓歌。
首先,各種細胞的細胞膜開始溶解並變得可滲透,接著一些電解液(特別是鉀離子)從細胞中逸出,並在一些組織中反常積聚(例如,通過觀察眼球玻璃體中的鉀含量就可估計出死亡時間);大量的分解酶(一般都是儲存在特殊的細胞部位,與其他細胞嚴格隔離)被釋出並吃掉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蛋白質、脂肪、DNA),使細胞變得更脆弱而無力抵抗,特別是那些參與消化的器官(腸道、胰臟)因為一般都含有大量的分解酶,所以分解作用進行得更快速。
在死後幾天,輪到細胞繳械投降,剩下那些呈微酸性、無氧存在的屍體,其中所含有的豐富營養物質都不再有細胞組織及免疫系統保護。而這樣的情況,對那些伺機性微生物來說,簡直是繁衍的天堂!
如果未能及時進行防腐處理或火化,在死後 48 小時左右,屍體就會出現腐敗的第一個表現:右下小腹部位(髂窩)會出現暗青色斑塊,這個部位在體內對應的是結腸第一節(盲腸)。這種變色是由於腸道內的大量細菌開始擴散開來所引起的(每克組織會產生數十億的細菌),會製造出多種像硫化氫一類的氣體。
這些氣體會跟血液中血紅素所攜帶的鐵發生反應,而生成一種硫血紅素(sulfhemoglobin)。這種淡青色的衍生物會造成體內壓力不斷增大,使得淡青色的斑塊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胸部、頭部及四肢),而且顏色會不斷加深再加深。在此同時,腸道內的細菌會跟外界數量驚人的援軍聯手,開始經由血管進軍整個有機體,此時皮膚會出現大理石狀的紋路(石紋狀屍斑)。這種膚色變化會同時出現大量水泡,水泡內充滿了腐化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和液體。最些水泡可以脹大到直徑 20 公分,覆蓋大部分的體表皮膚。
細菌滋生使得組織釋放出氣體,不斷加大身體內腔的壓力而引發驚人的鼓脹效果,常會造成屍體體積脹大一倍。自然的,由於大量細菌集中在腹部,所以肚子的膨脹是最明顯的,但其他部位也同樣受到影響,特別是頭部:有時眼球會被擠出眼眶、嘴唇往外突出,舌頭也掛在嘴巴外。由微生物製造的這些氣體,同時也造成了屍體腐爛時令人作嘔的惡臭氣味,這些氣體的主要成分包括硫化氫、某些脂肪酸衍生物(丙酸、丁酸),以及蛋白質分解產生的產物。
這些氣體大多數都是經由人體的自然孔道(口腔、鼻腔、直腸、陰道)排出體外,但有時在巨大的內部壓力之下,或是在處理屍體時,也會出現皮膚爆裂的情況。在英國歷史學家奧德里科.維塔利斯(Orderic Vitalis)的《諾曼第史》(History of Normandy)第七冊中,寫到征服者威廉之死(William the Conqueror,即威廉一世威廉一世)時,就描寫過這種可怕的畫面:
然而,在屍體入棺時,因為工匠笨手笨腳地把棺木做得太小了,因此不得不試圖將屍體蜷曲了一下。這時,只見鼓脹的大肚子突然裂開,一股令人難以忍受的氣味向周圍的人群猛烈襲來。儘管香爐中毫不吝嗇地堆滿了乳香等種種香料,但完全無濟於事,根本蓋不過這股惡臭。結果,教士們只能草草地結束葬禮,驚恐萬分地轉身逃回自己的住所。
此時, 相信我們應該都能夠感同身受了……。這些充滿惡臭的氣體,是那些占據屍體的微生物進行代謝活動的直接結果。
為了給養自己,細菌們釋放出多種專門分解複雜分子(蛋白質、多醣等)的酵素,將大分子分解成為它們可以吸收的小碎片,這個過程對於細菌生長是不可或缺的,但由此也會產生出那些惡臭氣體的代謝廢物。除了難聞的氣體,這種細菌的分解活動在屍體分解時發生的組織液化或溶解現象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決定分解或腐敗速度的因素非常多,比如,在由感染而死或開放型傷口致死的屍體上,細菌擴散的速度遠比其他情況來得快。相反的,若死者是被猛烈的毒藥毒死,腐敗過程就會被明顯延長,因為會毒害細胞的物質,同樣也會對負責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有毒。此外,環境溫度、陳屍地點及濕度,顯然也都是決定腐敗速度的因素。
一般來說,屍體陳放在開放空間一週、泡水兩週,以及埋在土裡八週,這三者的腐敗程度都一樣。
本文摘自橡實文化之《談死亡:知性的,理性的,感性的》 我們的潛意識拒絕承認自己會死 每一次哪怕再無足輕重的死亡, 都代表著一個獨一無二的鮮活人生就此終結; 即便一生都活得卑微, 這樣的生命同樣值得珍惜。 了解死亡,才能活得健康,死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