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與林獻堂一起漫遊 1930 年代的紐約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猜猜林獻堂 1928 年登上的全球第一高樓是哪棟?答案在文中。

幾年前,我們參加傍晚六點的紐約觀光遊船,號稱是 90 分鐘星光班次,可惜夏至時節天黑的晚,無緣見到曼哈頓星鑽夜景,只有夕陽伴歸。想到紐約港與安平港曾同飄荷蘭旗,就覺得冥冥之中注定了什麼。

最近看了《林獻堂環球遊記》,驚覺他在 53 號碼頭上岸,而我在 78 號碼頭上船,他住的旅館跟我住的旅館走路只要五分鐘,他受了鳥氣我也發生鳥事。

早年台灣山線海線各路菁英,來過紐約的比我想像中多,多集中在禁酒令時期(1920-1933)與爵士時代(1918-1929)。林獻堂行走紐約時遇過醉漢騷擾,也許他跟酒癮頗重的《大亨小傳》作者費滋傑羅曾在紐約街頭擦身而過,但那也是美國排華、排日、排亞嚴重的一段時期,身為路人甲的他曾受波及。

1624 年的紐約港與安平港

史上第一個登陸紐約的歐洲人是效忠法國的義大利人—韋拉札諾(Giovanni da Verrazzano),因船在曼哈頓島附近拋錨,印地安人用獨木舟接他上岸。 1609 年,英國探險家哈德遜(Henry Hudson),是第一位航行紐約哈德遜河的歐洲人,這條河因而以他命名。

1624 年,荷蘭西印度公司從印地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取名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就在同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在地球另一端的福爾摩沙島,叮叮咚咚建造熱蘭遮城。荷蘭人在紐約把蒐購來的動物皮毛銷往歐洲,也在安平把台灣鹿皮銷往日本,而安平港卻比紐約港早兩年卸下荷蘭旗。

1664 年,英國人趕走了荷蘭人,取得曼哈頓島,以約克公爵命名。1783 年,英軍來到惜別的港邊,紐約是他們撤離北美最後一個據點。1807 年,華盛頓歐文首次用高譚市(Gotham City)暱稱紐約市,百餘年後被漫畫《蝙蝠俠》沿用,意指山羊安全的地方。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紐約的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與安平古堡一樣,歷史均上溯荷蘭人。

去過紐約的古早台灣人

1880 年,五股女子張聰明,隨著加拿大夫婿馬偕牧師,成為史上第一位環遊世界,也可能是第一位踏上美國的台灣人,那時她才 19 歲,但不清楚她是否到過紐約。1905 年,大稻埕帥氣如電影明星的茶商貴公子李延禧,赴紐約求學,他是史上第一位留美的台灣人,關於他的事蹟可參閱陳柔縉的書。

一戰結束後的 1920 年代,大甲的陳炘、基隆的顏國年、三芝的杜聰明、鹽水的黃朝琴、萬丹的李昆玉、士林的郭馬西、埔里的羅萬俥、萬華的吳錫源、台南的劉清風、府城的林茂生、基隆的陳炳煌、板橋的林柏壽等,紛紛踏上紐約這顆大蘋果,或求學或觀光,或短待或長住,他們當中有人衣著光鮮在紐約留下這張合照(下圖)。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1926年紐約台灣同鄉會照片。 (照片出自林淑慧的論文《醫學訪察的記憶:日治時期杜聰明歐美之旅的敘事策略》PDF 檔)

根據朱真一的文章說,這張最早的旅美台灣同鄉會照片,拍攝於 1926 年 2 月 21 日,紀錄他們在紐約日本料理亭太陽樓召開的「台灣懇親會」。

當時年近五十的林獻堂,已成立台中一中(第一所台灣人自辦學校),而第一間台灣人自辦的銀行也順利運作(大東信託株式會社後併入華南銀行),向日人提出設置台灣議會的運動也展開。

不過,台灣文化協會出了狀況讓他灰心,林獻堂遂帶著懂英文的次子林猶龍環遊世界,加上歐美有親友照應,英國有長子林攀龍,巴黎有林柏壽,瑞士有林景仁(小眉),紐約有林茂生(耕南),萬事俱備,輸人不輸陣,出帆囉。

看到自由女神像之前

林獻堂暢遊歐洲後,在 1928 年 3 月從法國出海前往美國紐約。

當年他們坐的是大西洋航線上最知名的英國汽船阿基塔尼亞號(R.M.S. Aquitania),與歐洲貴族、黑白片明星、政客名流等同船共度。在六天船程中,頭兩天父子倆嚴重暈船,靜臥兩日,之後才更衣盥漱,調整錶時,他在船上也見識到洋人上午做禮拜,下午入賭場等有趣現象。

1928 年 3 月 20 日下午兩點,林獻堂搭乘的阿基塔尼亞號通過了自由女神像,他在船上想必也看到了這尊法國慶賀美國建國百年的大禮。

我看到自由女神像時,感覺她比我想像中小很多,雕工精細優雅,一點都不霸氣,自由女神像迎接超過千萬人次的歐洲移民到來,也迎接了台灣第一公民、台灣議會之父入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過了自由女神像及飄著國旗的愛麗斯島,紐約到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自由女神像的尺寸比想像中小。

曼哈頓高樓宛如拜天公糖塔,可惜海關真是討厭

林獻堂描述了他對紐約第一印象:「船行漸進紐約,遙望市中高樓,其狀宛如棹上陳列許多之糖塔。」

為此我還查了一下「糖塔」是啥?原來糖塔是早期台灣酬神祭祀用的高級供品。如今曼哈頓有近 6 千座摩天大樓,一棟比一棟高,直達天聽。

下午三點半,哈德遜河的 53 號碼頭,船上千名乘客都陸續上岸了,弄到後來只剩下林獻堂父子與另一對義大利婦人無法上陸。他老人家很是焦急,不斷叫次子猶龍去催逼遲到的關吏,一直苦等到傍晚五點半:

「其人使倉皇而至,汗流滿面製皮包於棹上,以手巾拭汗,又向其同僚做無關緊要之閒談,有頃,方向余索旅券,既而又思吸菸,遍身尋覓不得火柴,乃將卷菸至於棹上,始詢問余等來美國為何、滯在幾日、帶多少金錢、家中尚有幾多財產、有妻子否、妻子何名,做此種無用之問,真是討厭,待其寫完,已六時餘已。」——摘自《林獻堂環球遊記》

林獻堂通關時遭到冷落,可能跟美國排華、排亞有關。

1882 年起,美國的《排華法案》持續進行,但事實上,美國人也排日本、排菲律賓。早期美國曾隔離日本學生也禁止日本移民購買土地。就在林獻堂抵達紐約前幾年,美國更通過了《東方排斥法》(Oriental Exclusion Act),禁止大多數的亞洲移民,也把中國學生從白人公立學校剔除進行隔離,這種對亞裔、亞洲人的歧視一直到 1952 年後才逐漸減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林獻堂當年入港時,岸邊的砲台公園(Battery Park)與世貿中心都不是長這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是世貿雙子星大樓 911 遺址。2012 年紐約最高樓、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正式落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過了世貿往北,這岸上應是當年林獻堂下船的 53 號碼頭,當時帝國大廈也還沒蓋,是說帝國大廈真的很像台灣早期拜拜用的糖塔。

登高樓、吃雜碎、遇酒空

林獻堂上岸後天已暗,他下榻於 1919 年開幕的賓夕法尼亞旅館(Hotel Pennsylvania),如今這間旅館仍在全美最繁忙的火車站 Penn Station 與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對面,只是風華不再,現為二星級旅館。

當晚九點,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的林茂生來訪,兩人暢談,一掃之前通關不順的鳥氣。他曾聽林茂生講述美國選美大會,「言之津津有味,使聞者可以解渴,可以療飢」,他聽的一愣一愣,自愧無眼福,不知是否就是這夜聽到的,很是消除疲勞。

隔天,他迫不急待登上當時全球最高的57層建築伍爾沃思大樓(Woolworth Building):「俯視街上,人如蟻陣,車若蟬聯……瞻眺半晌,心曠神怡,飄然欲仙,觀世間之事如塵芥,無一物足以滯於胸中也。」

不過電梯裡有件事他很傷腦筋,當年電梯只要有女士進,眾男子皆脫帽以示禮儀,他感覺脫帽後女士通常不太回禮,內心有點受傷,不脫嘛又怕丟黃種人的臉,常為了要脫還是不脫內心 OS 半天。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右邊那棟 22 層樓,就是林獻堂當年住過的賓夕法尼亞旅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林獻堂當年登上的伍爾沃思大樓,左二尖塔那棟,如今算細漢了。

林獻堂也去看黑人歌舞秀,但發現觀眾都沒有白人,其實他應該去看賽馬,1920 年代一位紐約賽馬專欄記者借用非裔俚語,將紐約比喻成冠軍馬贏得的那顆香脆大蘋果(Big Apple),紐約遂成為蘋果的滋味。

林獻堂也到中央公園,直言是紐約市裡最美風景,卻驚呼美國女子跨鞍穿馬褲,而歐洲女子則側坐著長裙,害他差點分不出迎面而來的騎士是男是女,要脫帽還是不脫帽;他到中國城,點了 1896 年李鴻章訪美時留下的名菜雜碎(Chop Suey),結果大失所望,不過就是竹筍炒肉絲嘛

林獻堂也親眼見到禁酒令時期,餐廳侍者把威士忌放到茶瓶中,從茶瓶倒出來的就不算酒,大家心照不宣乎乾啦,倒也開心;但他遇到醉漢騷擾可就不開心了,第一次在紐約市街上差點被醉漢撞到;第二次在紐約商店,醉漢對店家糾纏不休,害老闆差點掏槍出來;第三次在波士頓看拳賽,鄰座青年爛醉,如無骨之人。

再見紐約

林獻堂在紐約,那是經濟大蕭條前,最後一年閃亮亮好光景。

當他要離開紐約時,差點趕不上火車,幸好兒子機靈,塞點小錢才讓父子倆速行,他說「蓋自旅行以來,未有如此次之著急與驚惶也」。而我要離開紐約時,竟然也出差池,記錯機票日期差點一家老小露宿街頭,我嘆「蓋自搭機以來,未有如此次之著急與驚惶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