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他鄉是故鄉:高麗堡的故事

$
0
0
朝鮮(核銷考察經費)使節團經由義州、柵門、山海關,一路沿著遼東貢道直抵北京。這一路上先是山巒疊翠,後來是沙塵滿路,基本上都是塞外風情。不過,一過永平府豐潤縣後,也就是逐漸接近北京途間,卻有一處滿佈水田,宛若「朝鮮風光」的必經之所:高麗堡。     幾乎所有途經高麗堡的朝鮮人都深信,這裡就是「朝鮮人後裔的聚居地」!之所以出現這特殊的現象,理由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中朝兩國交流自然形成的移居地,有的說是丙子胡亂、丁卯胡亂時清朝遷徙朝鮮俘虜於此。而根據多位朝鮮人日記的記載,他們大都將起源同指一處,那就是「唐太宗征遼」。 對,你沒聽錯,唐太宗(598-649)征伐遼東導致清代「高麗堡」的誕生(誤)。出於某種歷史情懷,或朝鮮人想當然耳的猜想,高麗堡這些和善的村民都是歷經滄桑,寄居外邦的自己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器之(1690-1722)說:「至高麗堡,此乃唐太宗征遼所移之民也。」李先生當下想必有點感動。 其實,觸發他們「他鄉是故鄉」的情節,倒不盡是各種歷史機緣,高麗堡的地理環境才是關鍵。別忘了,這群旅客使節風塵僕僕十餘日,沿途不是吃沙吃土就是看山看廟,終於有一片像家鄉的水田,自然勾起濃濃的懷鄉味兒。乾隆二十五年(1760),李商鳳(1733-1801)就曾說道:「高麗鋪有水田數十畝,渡江後初見也。」雖然不多,但這確是一路上首次看到水田。況且這些可都經過朝鮮人的檢定,保證是「朝鮮原裝進口」!例如可能沒有下過田的李器之很肯定地寫道:「村前皆作水田,制度一如我國,且皆移秧所種,見之依然。」對科技很感興趣的洪大容(1731-1783)一看這水田雖然「粗蕪」,仍要提醒一下這是「東國制作」。他們都強調高麗堡能夠開闢水田,都是因為這些「高麗人子孫」申請技術移民,才能有此成績。 這樣說好了,對於從朝鮮啟程的觀光客而言,目睹此情此景,莫不勾起他們的懷鄉之思。更何況,此地正叫作「高麗堡」,對不知地名淵源的朝鮮人而言,不正是「他鄉中的故鄉」嗎? 當然不是,雍正五年(1727),姜浩溥(1690-1778)經過高麗堡時,稱此地「路下皆水田,畝澮阡陌,依然如朝鮮畓坪。蓋燕俗皆耕種蜀黍及稷粟,或種稻,而皆旱田,種秈而已,故渡江後不見一水田矣。至此始見之,蓋此村皆高麗人子孫也,移舊俗墾水田故也。未知何時以何事來居於此。大抵遼東地多高麗人子孫,而與本土人錯居。推此邨純聚高麗人,故名高麗堡也。」姜浩溥的見解算是很典型的說法,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朝鮮人移居至此的村落,但具體是甚麼時候,他不太了解。 高麗堡真是高麗人或朝鮮人的「移民村」嗎? 其實這不過是遼東地區少數能種植水稻的地方罷了,倒是值得注意朝鮮人怎麼把「他鄉」變「故鄉」,且為什麼當地人也樂於自稱「高麗人」? 洪大容曾經說過:「數十年以前,堡人見我使,極其歡迎,享以酒食,自稱高麗子孫。」看來這地方的人很歡迎採購團使節團光臨,畢竟人流就是錢流嘛!高麗堡除了因為有歷史性的連結、地景的熟悉,當地推陳出新的伴手禮也是一大關鍵啊!洪大容說這專賣「小米糕,雜以棗肉,亦如東國蒸餅。」李商鳳也注意到他們賣的餅「乃稻米所造,而以白菜為餡,略似我國檟葉餅。」高麗堡人極其歡迎,當然是希望好好招待,接幾筆生意,才有下次。 故事說到這兒,有沒有勾起各位童年的回憶。每當筆者讀到高麗堡的史料時,我總想到高中畢業的休息站。 高麗堡正是中朝貿易的縮影。朝鮮人將此地視為「我國人」,沿途的百姓當然也樂於接待這些「自己人」,他們不僅能夠藉由接待使節團獲得豐厚的報酬,同時也能藉由販賣朝鮮人專屬商品而牟利。根據姜浩溥開列的使節團清單,他稱此次使行團每人攜帶白銀的數量,加上朝鮮官方委託購買藥品、書籍的白銀數,共達十三萬兩。以清代每年平均派遣三次使節團的數量計,衡以清季每次使節團人數約500人,如姜浩溥這一次就有618人,可見朝鮮使節團其實就是一個「穩定」的「財源」,光是打發這些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一筆可觀的利益。 因此,「高麗堡」的誕生與沒落,映照著中朝商貿的小歷史。 既然如此,當多位朝鮮人現身與高麗堡居民「認親」,自然不會有甚麼好下場。朝鮮人認真地找里民認親,他說:「你們都是高麗子孫。」其中幾個少年馬上發火,咆哮道:「我是高麗祖宗啦!怎麼會是高麗子孫!」(乃是高麗祖宗,怎道高麗子孫!)頗有耍流氓的氣質。高麗堡人估計被問煩了,只要聽到這個問題就是「馬上變臉,然後用力問候一下」(聞者皆勃然怒色,或有詬罵者)。 最有趣的問答是不死心的朝鮮使者,硬是找到當地的「耆老」,跟他說:「老丈,這叫作高麗堡,你應該懂這代表甚麼吧!?」(此堡名高麗,知其義乎?)看來是見過世面的長者,冷冷地頂了一句:「大哥,確實是有這名字,但未必是高麗人子孫吧!」(雖有村名,未必高麗人子孫。)拜託,太陽餅裡也沒有太陽啊! 就這樣,這群奔波於貢道的使節們,又這樣鬧了一個故事,直往下個地方奔去,我們下次再見囉。 更多故事: 牡丹亭上三生路:三位才女與她們的男人(4/4) 2015-03-12 19:23:03 1 屬於反抗者的故事──《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2014-07-26 12:08:57 1 《刺客教條》的原型──讓皇帝與蘇丹顫慄的阿薩辛(Assassins) 2014-11-08 21:28:29 1 植物獵人還是商業間諜?改變中英茶葉貿易史的探險家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 2014-08-31 09:30:14 1 【走訪世界遺產】一座越南古城與大明皇朝的往事 2015-04-15 18:11:20 1 【老屋容顏】一間近百年老醫院如何接受改造,重獲新生 2015-04-25 01:46:39 1 東京的玄關:百年車站與街道的歷史記憶 2014-12-09 16:42:25 1 四百年前的輝煌大城.世界遺產之都──泰國大城府 Krung Sri Ayutthaya 2015-02-10 12:48:51 1 【歷史關鍵詞】啟蒙:理性與科學,真的讓我們更幸福了嗎?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