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導言:烽火之下有意想不到的璀璨——臺灣的一九四〇年代

$
0
0
作者:坂理裕敬(文史愛好者)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臺灣的一九四〇年代極為特殊也極為複雜。

大日本帝國的殖民,皇民化運動持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臺北大空襲,還有戰後初期中華民國的統治,二二八事件,以及 1949 年國民黨撤退來臺等等,這些烽火與動盪的大型歷史事件,讀者們就算不是知之甚詳,腦海中一定也都略有概念,能夠大致想像出這十年間斑駁灰暗的色彩基調。這段時期無疑是臺灣命運的轉捩點,對生活在臺灣的民眾而言,這樣不安的時代也無疑是最壞的時代。

不過,在我們所熟知的這些大背景底下,如果換個角度來看,或許,也可以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

換什麼角度呢?答案是臺灣的文化和藝術。

可是對於這個答案,或許會有很多人感到困惑。四〇年代這段時間動盪的幅度這麼大,絕對不適合通常需要安穩環境為基底的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

若只看前半段(40 至 45 年),在「總力戰(total war,又譯總體戰,也就是一整個國家動用一切資源進行戰爭)」的背景底下,所有人力、資源都必須投入戰爭替大日本帝國效力,且言論也受到嚴重控管,持續著的皇民化運動甚至更強力地滅除了許多臺灣傳統的習俗,這些都在在顯示出這段時期缺乏了發展文化藝術最重要的「自由」之土壤。

再說到後半段戰後(45 至 49 年),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貪污腐敗、知識份子在語言轉換下的失語情境、二二八事件以及諸多衝突中喪命的臺灣文化人……這些怎麼想,也無益於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所以,從常識來判斷,絕大多數人應該會認為這段時期臺灣人的精神生活,應該也是灰暗貧瘠的才對。

那麼,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依據是什麼呢?

不同面向的歷史的張力

仔細追究起來,現實情況卻出乎料想。

自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皇民化運動展開以來,臺灣文化界確實曾經因為國家的嚴格掌握而一時之間沉寂了下來。但是到了 1940 年之後,隨著戰事越演越烈,有一連串政治組織成立,如皇民奉公會、陸軍志願兵制度等,都試圖要將各種資源整編投入戰爭中。

其中對臺灣文化界來說最關鍵的,就屬「大政翼贊會」。粗略來說,這是一個要將日本帝國內各個政黨與政治勢力重新組成一個大政黨(像是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義大利的法西斯黨,或者蘇聯共產黨那樣)的組織,希望以一黨專制的強勢政治力,來輔助戰爭。

爾後,日本政府透過大政翼贊會在臺灣推行振興地方文化運動。日本政府的想法是,地方各自振興自己的文化以投入戰爭,那麼加總起來國力就會更加強盛;但是臺灣的文化界人士反而逮到機會,利用了這個名義,展開本土地方的文化論述,繼承並延續了先前因為戰爭爆發而中斷的文化與藝術活動,並且也孕育出可觀的成果。

所以,反而是在四〇年代,我們才看到在臺灣民俗學上有重大意義的《民俗臺灣》雜誌、刊載許多成熟作品的《臺灣文學》雜誌(當然還有敵對的《文藝臺灣》雜誌)、涵涉範圍很廣且臺灣罕見的綜合雜誌《臺灣藝術》,乃至之後的厚生音樂會、厚生演劇研究會等等,都是臺灣文化圈人士在這樣子的「名義」底下找到空間而逕自發展的。

再說到戰後初期的那幾年,雖然社會體制巨變,物價飆漲、糧食匱乏、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但是當時的出版活動其實也是非常蓬勃,出版品的種類、數量都很多元,顯現出文化圈對可能來臨的新時代的期許與活力。

左:台灣文學:右:文藝臺灣
(來源:臺灣文學館資料庫)

於是四〇年代這個「最好」的時代,更精確來講,指的是臺灣的文化與藝術活動在面臨外在強大逆境時,反倒展現出蓬勃又可觀的生命力。還有更重要的是,堅守著文化與藝術對現世的關懷,不與強權合謀、不因壓力而輕易與帝國同調,保留著堅韌的抵抗精神。

為什麼是「呂赫若」?

這就是歷史的不同面向。從宏大的時代背景,看到的是烽火交加,從文化藝術的精神層面,卻可以看到難得的璀璨。

搭配客家電視臺連續劇《北歌手》的播出,【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也同步開始了合作宣傳案,深化戲劇的知識向度。雖然說是「宣傳」,但客家電視臺與「故事」不希望這單單只是造勢、增加曝光率而已,就像是四〇年代的文化圈人士們積極且熱切地試各種藝術形式與新媒體一樣,我們在臉書上創設相關粉專,也是希望運用當代的新媒體平臺,重建當時臺灣文化圈人士的交誼,並與電視劇兩相呼應。

觀眾看完《北歌手》,可以透過臉書,回到當時的知識份子與「文青」的世界並與之互動,感受那樣的時代氛圍以及四〇年代的灰暗與光明。

同時,我們也在這樣的過程裡,找到了「呂赫若」獨特的意義。

呂赫若,不只是一顆耀眼的明星,或者是一個有許多才華的帥哥。更重要的是,在那個「最好」的四〇年代裡,民俗文化的領域有民俗文化最活躍的幾位核心人物,臺灣文學是如此臺灣美術如此臺灣音樂如此臺灣戲劇如此。然而,呂赫若卻是極少數能夠「同時」跨足這些領域的人物,或是和該領域核心人物有交誼。

呂赫若帥照(Source: wikipedia)

換句話說,呂赫若本身有動人的故事,他的日本學習聲樂之路、他的返臺創作過程、他的情史,以及戰後他在鹿窟行蹤不明的最後抵抗,這些都很可觀;除此之外,以「呂赫若」當作一個切入點,更可以廣泛地看到那個時代不同領域的文化人彼此的交遊與他們在各種創作上的努力。關注呂赫若,能夠看到他個人的故事,更能夠看到那個時代裡文化與藝術的踴動與璀璨。

於是,在臉書粉絲專頁的宣傳之外,接下來的幾週,「故事」將策劃系列專題,以呂赫若為切入點,用八篇文章來帶領讀者以及電視劇的觀眾們,更深入地去認識四〇年代裡臺灣文化人們的精神歷程。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