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世界遺產故事】吳哥窟──全世界最大的毗濕奴神殿(下)

$
0
0

看過前兩集(《吳哥窟──全球最大毗濕奴神殿(上)》《吳哥窟──全球最大毗濕奴神殿(中)》)的朋友,相信對於吳哥窟和印度神話更了解。

承接上回,當走過外圍和護城河時,即可返回王台處,進入吳哥窟的主殿。吳哥窟的主殿有點似金字塔式的建築,分為三層平台,最底那層最大,最高那層最小,每層的平台均有迴廊,建築與外圍迴廊相若。

第一平台

當進入第一平台時,你會身處在一幢田字形的閣樓,這閣樓的中央有一個十字形的遊廊,劃出了四個天井,天井底下的下陷地方有可能是古時的蓄水池,蓄池內的水應是以前作宗教用途。據知,在近代的柬埔寨時期因為小乘佛教的盛行,閣樓曾擺滿很多佛像,因而又稱為「千佛閣」,現時佛像大都被盜走或移走。

田字形的閣樓劃出四個天井,天井底下的下陷地方是古時的蓄水池。

除了田字閣外,遊人同樣可沿著平台的外側迴廊繞一圈,會不時見到飛天仙女浮雕,甚至其他印度神話故事。繞完一圈後,即可經田字閣踏上階梯進入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亦是以迴廊所圍繞,牆壁與第一平台一樣,有著不同形象的仙女浮雕。迴廊有四道塔門,下通第一平台,塔門頂部更各建一幢寶塔。第二平台最特別的是,在西北和西南角各有一幢已破爛的藏經閣,是古代高棉帝國的藏書地方。

第二平台的西北和西南角各有一幢藏經閣,是古代高棉帝國的藏書地方。

第三平台

第三平台第三平台是整個吳哥窟最高、最細的平台,稱為「巴甘(Bakan)」,是古時高棉帝國只准國王和印度教徒入內的聖地。從第二平台登上第三平台時,會發覺階梯比之前的都要長,幾乎有一倍多,而且斜度驚人,感覺好像要爬上去的。當登上第三平台後,會發現平台為田字型格局,其口字迴廊和十字遊廊將內院分隔為四個下陷的方池,現時已沒有蓄水了。

平台的四角屹立着較矮的寶塔,正中則建有全吳哥窟最高的大寶塔,從上空看就好像五點梅花式的模樣。在五幢寶塔內,各設有神龕,最初是供奉毗濕奴像,但由於高棉帝國其後受到佛教的傳入影響,在後期更改為供奉佛像,神龕亦變成佛龕。

在第三平台上,正如前回《吳哥窟──全球最大毗濕奴神殿(上)》所說,你就猶如站在印度神話中的須彌山上,能俯視無邊無際的四周,感受到吳哥窟如何屹立在萬里叢林之中,成為今天柬埔寨人最珍貴的遺產。

從主塔望向入口處。

後記:雖然東南亞各國的歷史對不少人是陌生的,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不少古籍提到東南亞的地方,例如:元代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就曾稱吳哥窟為「魯班墓」,暗喻建築的精巧極致。最終,吳哥窟的文化建築成就亦在 1992 年被聯合國認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文章同步刊登於《陸奥紀行物語》:〈吳哥窟──全球最大毗濕奴神殿(下)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