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從浮世繪到恐怖片,那些日本文化中的幽靈傳說──《幽靈:日本的鬼》

$
0
0
柴克.戴維森 (Zack Davisson)著,陳亦苓譯,《幽靈:日本的鬼》,臺北:遠足文化,2016 年。 

「有幽靈的故事總是能成為好故事。」

〈歷久不衰的幽靈〉,頁 239。

一間鬧鬼的房子

本書的作者柴克.戴維森(Zack Davisson)是一位譯者、作家,也是研究日本鬼魂與民間傳說的學者,曾以漫畫譯者的身分獲得 2014 年日美友好基金會翻譯獎的提名,譯作包括日本漫畫《鬼太郎》、水木茂作品《漫畫昭和史》系列。他也曾擔任國家地理頻道特別節目《日本:沖繩的失落鬼魂》(Japan:The Lost Ghosts of Okinawa)中的研究人員,並且經營一個相當受歡迎的日本民間傳說網站──「百物語怪談會」。

幽靈:日本的鬼》從作者住進一間日本的鬧鬼公寓開始寫起。

房子裡的詭譎氣氛、天花板的紅色印記、隱約聽見的噪音或碰撞聲和房東沒有任何解釋的叮囑:「絕對不要打開那扇門!」──他以親身經歷作為發端,回憶起小學時,曾讀過的日本故事〈妻子的復仇〉,從燈籠裡飄出的女鬼有著一頭黑色長髮、身穿白色長袍,最駭人的,是宛如融化蠟燭般的五官。後來,他才知道,女鬼的原型出自於浮世繪畫師歌川國芳所繪的《從燈籠中現身的阿岩》,收錄於日本著名的靈異故事集《東海道四谷怪談》中。

幾十年後,柴克.戴維森在電影《七夜怪談》中看見山村貞子從古井爬出電視的畫面,觸發他內心塵封已久的女鬼記憶,他認為貞子的黑髮白袍和融化的臉,與當年在故事書上看到的怨靈,兩者之間存在某種直接而明確的連結,於是決定追根究柢,開啟探尋日本幽靈之路。

透視日本幽翳之鏡

物理學家費曼曾說:「你可以了解某種鳥在世上所有語言的名稱,但除了名稱之外,對於該種鳥類你一無所知。」鳥兒如此,鬼魂亦然。

幽靈在西方世界常被誤解,不論是《七夜怪談》的山村貞子,或者《咒怨》的佐伯伽椰子,多年來被不少人模仿、諷刺、討論,但大眾對祂們其實並非真正地了解。祂們通常被稱作「日本鬼」,然而將「日本幽靈」直接翻譯成「日本鬼」並不精準,這些詞彙被包裹於歷史、宗教和民間傳說之中,如此簡單直白的翻譯無法準確傳達其背後代表的意義與特殊意涵。

西方的鬼和日本的幽靈都是指死者的靈魂,祂們不僅影響著生者,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敘述故事時的主要元素之一。日本故事結構中,幽靈與死亡就如同西方常見的愛與婚姻一樣不可或缺,觀察各種文學、戲劇、藝術、電影,便會發現日本的故事總是在鬧鬼;即便是傳統戲劇,如能劇和歌舞伎中,也能看見幽靈題材,講述著復仇、愛與忠誠。

日本文學當然也不例外,首位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以及近代知名作家,如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都曾於作品中書寫幽靈。然而,以幽靈為主題書寫的文學作品,必然得提及日本怪談文學鼻祖小泉八雲和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

此外,上田秋成於 1776 年的代表作《雨月物語》也寫了一系列幽靈故事,被導演溝口健二拍成同名電影;黑澤明於晚年拍攝的多段式電影《夢》也加入幽靈題材,如幻似真,迷離恍惚的氛圍,別具寓意。

小雪

「死像,生繪。圓山應舉所畫的小雪,其逝去的摯愛,正是一切的開端。」

〈幽靈小雪〉,頁 6。

《幽靈小雪》(お雪の幻)畫作的主角「小雪」,是位於近江大津市富永藝妓屋裡的藝妓,也是畫家圓山應舉的情人。但是紅顏薄命,小雪很年輕就香消玉殞,癡情的圓山也因此非常傷心。

或許是逝去摯愛的極度想望讓他在半夢半醒之際看到小雪的幻影,隔天醒來他立刻抓起畫筆和卷軸,畫出夢中戀人的肖像。畫中的小雪,蒼白、美麗;鬆垮的灰白色壽衣底下,隱約可見毫無血色的皮膚,整個人如煙霧般,與披散在肩膀上的烏黑頭髮形成對比,然而往下一看就會發現──她沒有腳。

《幽靈小雪》(お雪の幻),圓山應舉繪。(Source:Wikimedia

圓山應舉當然不知道他此時所畫的,可能是日本第一張幽靈的肖像畫,或許他也無法肯定小雪究竟是不是幽靈。

圓山應舉是江戶時代的知名畫家,他的畫作講求自然,強調對繪畫主題的直接觀察,也因為他對於真實性的執拗,使人相信他筆下的小雪就是幽靈。

由於小雪的聲名遠播,讓大眾對幽靈的外表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但我們可能很難看出這個江戶時代文學中的鬼魂,就是合稱為日本三大幽靈的阿岩、阿露、阿菊,或恐怖電影中的幽魂如貞子、枷椰子等女鬼的祖師娘,小雪的傳說也不致於讓人在看完恐怖片後,立即衝向電燈開關吧?

而讓這幅作品名聲大噪的原因除了畫家自身的名氣之外,部分原因來自於故事內容,死去的情人從墓穴回到身旁、性與死亡、有形的邂逅紀念物──創造傳說的素材一應俱全;此外,另外一項關鍵要素則是時機,這個故事誕生於和平優雅的江戶時代。

幽靈的黃金時代

柴克.戴維森認為,江戶時代可說是鬼怪界的文藝復興時代。

日本江戶時代的許多人事物,例如忠誠的貴族武士、技藝超群的藝妓、高雅的能樂與歌舞伎表演、浮世繪畫家的流動世界,都在此時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而貫穿這些瑰麗圖象的正是幽靈、怪談、鬼故事。對江戶時代的人來說,萬物皆有靈,不論形狀怪異的石頭,或是當地神社裡被風吹彎的不祥樹木,超自然的存在是毫無疑問的,地方異聞奇譚也由此而生。

民間怪談皆取材於真實生活,故事篇幅都不長,甚至沒頭沒尾,只是記錄一些人們看到或聽到的奇怪事件而已,而人民對於鬼怪故事的興趣,因為一種稱為「百物語怪談會」的遊戲逐步擴散。

「百物語怪談會」的起源有二種說法,一說是源自「百座法談」的佛教儀式,該儀式是在一百天內說出一百個佛教故事,據信完成後會有奇蹟發生;另一說,則是起於江戶時代的武士階層所創造的試膽遊戲,關於此類遊戲的描述最早是記載於《御伽草子》。

除此之外,為江戶時代的幽靈發展注入巨大能量的,則是以為神秘怪談提供絕佳表現舞台的歌舞伎。

日本三大幽靈

「四谷怪談」阿岩、「牡丹燈籠」阿露、「皿屋敷」阿菊,被合稱為日本三大幽靈。

本書將阿岩歸類為復仇派的怨靈,即所謂的厲鬼。阿岩最著名的特徵在於她的臉,因為被下毒導致五官如同蠟燭融化般駭人。一般怪談中的女人死去之前,免不了被描述地比一般女子更加美麗,這樣才能夠引發強烈的愛戀與忌妒;相較於此,阿岩不僅相貌平凡,部分故事版本甚至將她描述得極為醜陋猙獰。

柴克.戴維森在書中統整出以阿岩為主角的浮世繪和電影,其中特別提到《七夜怪談》的導演中田秀夫曾說過,他是依據阿岩的傳統形象來塑造山村貞子的外觀,最明顯的特徵是雜亂的黑髮和下垂的眼睛。

與死者發生性關係一直是怪談題材的一部分,最知名的故事非「牡丹燈籠」莫屬。

「牡丹燈籠」的創作靈感源自中國明代瞿佑撰寫的小説《剪燈新話.牡丹燈記》,柴克.戴維森在書中詳細敘述《剪燈新話》如何飄洋過海來到日本,又是如何被收錄於小泉八雲的著作《幽冥日本》之中,不同改編版本的牡丹燈籠在這之後陸續躍上大螢幕,形成所謂的「色情怪誕」電影風潮。作者認為,從原創版本到後來的電影詮釋,不論採取哪一種表現方式,性愛與死亡都是此類故事的核心。


〈牡丹燈籠〉,月岡芳年,《新形三十六怪撰》,(Source:Wikipedia

與改編自中國小說的牡丹燈籠不同,怪談「皿屋敷」的主角阿菊來自真正的日本民間傳說。

《七夜怪談》的貞子從井裡匍匐爬行而出的模樣,也是阿菊遺留給後世的身影之一,即便讓許多人在看過電影後留下縈繞不去的恐怖記憶,作者卻說日本三大幽靈中,阿菊是最「不積極」的一個。

阿露的渴望被愛與阿岩的復仇執念,相當容易被讀者理解,且超越時空、舉世堪用,但阿菊卻只想找到不見的第十個盤子。據說那稀有精緻的瓷盤,來自中國、朝鮮,甚至遙遠的荷蘭,是在九州長崎港以物易物換來的;某些版本裡,瓷盤是德川家康為表揚忠心,送給武士青山主膳的禮物。

〈皿屋敷〉,葛飾北齋,《百物語》。(Source:Wikipedia

學者伊藤篤於著作《日本的皿屋敷傳說》中確定了日本全國各地至少四十八種不同版本的阿菊傳說,從群馬縣到小泉八雲居住的島根縣,由四國至長崎,每個有古城與古井的村莊似乎都有屬於自己的阿菊傳說──這些故事統稱為皿屋敷,即盤子豪宅之意。不同版本的阿菊因為瓷盤破裂毀壞或遺失而被誣賴、甚至被染指;或自盡投井、或被毆打謀殺後棄屍於水井。大多數的版本中,阿菊的幽靈會在夜半時分,開始數盤子。

除了最知名的姬路城阿菊井之外,本書作者一一列出日本各地皿屋敷傳說的實體遺跡,例如群馬縣的阿菊之墓、宣稱保存阿菊母親所贈盤子的彥根市長久寺等。

日本的幽靈傳說成千上萬,很多故事的動機與結果都比皿屋敷有趣的多,阿菊能流傳萬世的原因,或許正如許多房地產和商業廣告名言:「Location、Location、Location!」當你參觀阿菊香消玉殞的那口古井,或是在當地神社看見她所遺失的盤子,故事將會變得無比真實,彷彿躍然紙上真實出現於生活周遭。

能夠站在井旁,在「阿菊之井」的牌子前拍照留念,絕對是令人難忘的經驗。對於這點,觀光客魚貫造訪的姬路城當然功不可沒,入城參觀前沒聽過阿菊的人,離開姬路城時應該也都能大致了解阿菊的故事。

幽靈之旅

明治維新後,江戶時代的怪談狂熱雖不如往昔,但被文字紀錄下的風土奇談讓幽靈不僅沒有遠離生活,反而伴隨現代化,從紙本世界登上戲劇舞台,再躍上大螢幕。《七夜怪談》讓貞子踏出畫作,跨出古井,向全世界招手,新的幽靈風潮誕生,電影製作者、作家和藝術家都更著迷於編造復仇女子、鬼屋及久久不散的怨恨故事。

柴克.戴維森提到,寫作本書的目的,在於提供相關知識,讓讀者不僅能認識日本幽靈,也能更進一步了解其歷史及文化背景。

幽靈:日本的鬼》並不僅是單純敘述流傳於日本的民間奇譚,而是尋根探源,追古溯今,層層遞進地揭開鄉野傳奇背後蘊含什麼樣的時代精神。翻開本書,作者將帶領你我走一趟幽靈之旅,深入至過往──幽靈的黃金時代;從幽靈源自何方、從何而來、為何以此樣貌現身人世、有何必須遵循的規則及背後的歷史與傳統?

讀完本書後,將會了解到,時至今日,幽靈與日本人對於生死的緊密連結,從而探索日本宗教和民間信仰的諸多面向,及其幽玄之美與怪談文化的形塑過程。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