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從四台石磨起家,到上海灘首富的麵粉大王 ──榮氏家族(上)

$
0
0
造廠力求其快,設備力求其新,開工力求其足,擴展力求其多。因之無月不添新機,無時不在運轉。人棄我取,將舊變新,以一文錢做三文錢的事,薄利多做,競勝於市場,庶必其能成功。                                                    ────榮宗敬 

1927 年 5 月 1 日,南京政府財政部發行 3000 萬短期公債,月息 7 厘,本利自 1927 年 6 月開始在 30 個月內還清。發行的公債其票面額數從 10 元至 10000 元不等,以來自上海海關 2.5% 附加稅的政府收入作擔保,故稱「二五庫券」。

公債雖訂有合理的書面條例,但對於 1927 年 5 月的上海銀行家和企業家來說,這是一項不可靠的投資──蔣政權一旦垮臺,公債就一文不值,而當時蔣政權確實風雨飄搖。[1]

民國時期的上海(Source:Wikipedia)

蔣介石挾擊敗吳佩孚和孫傳芳、佔據南方各省的威風,以強硬手段促使上海銀行家和商人們認購「二五庫券」。若沒有這筆巨款,南京政府無法維持正常運作,其麾下軍隊的軍餉亦無以為繼。新成立的江蘇財政委員會根據蔣的手令對各大銀行、商業、工業單位分配了各不相同的認購定額。[2]

分配給上海華商紗廠聯合會的份額是五十萬元。時任華商紗廠聯合會會長的上海灘首富、「麵粉大王」和「紡織大王」榮宗敬收到這一指令後,愁眉不展,召集會議討論如何應付。據「華商紗廠聯合會議案、議事錄」記載:

1927 年 5 月 2 日,華商紗廠聯合會臨時會討論認購庫券事,主席榮宗敬交議:商業聯合會函請分攤附稅庫券 50 萬元,請公議案。

主席繼稱:查本埠會員紗廠有紗錠 60 餘萬枚,約需每一錠子派庫券八角強;倘聯合常、錫各廠合計,以 80 萬綻分攤,每綻約派庫券六角強。

公議:各廠經營不振,經濟困難,實無力負擔;然為維護政府計,唯有由會長向外界借款 50 萬元,並由各廠按照錠數多少分配數額擔保。

這次會議以「無力負擔」為前提,以「惟有借款」作為設想,事實上並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形成決議。至 5 月 4 日,紗聯會召開緊急會議並通過決議如下:

國庫券五十萬元先由本會各廠勉認 12.5 萬,請[榮]宗敬、[吳]書麟先生向福源錢莊暫挪 12.5 萬元繳付財政委員會,即由各廠按錠數付還。

榮宗敬(Source:Wikipedia)

榮宗敬以為可以用之前對付北洋軍閥的方式敷衍蔣介石,購買 1/4 的份額即可交差。殊不知,蔣介石不接受討價還價。敬酒不吃吃罰酒,就有了 5 月 15 日南京國民政府發出的一紙通緝令:「以榮宗敬甘心依附孫傳芳,平日擁資作惡,劣跡甚多,著即查封產業,並通令各地軍警偵緝逮捕。」措辭嚴峻,殺氣騰騰。[3]

榮宗敬居住在上海租界內,不受國民政府管轄,通緝令對其人身自由和租界內的產業起不了作用。然而,這份通緝令下達到了榮宗敬的老家無錫縣,無錫縣尚有榮宗敬的大筆產業和工廠。

縣政府接到接到中央命令後,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議決採取三項措施:第一,調查榮之產業,如屬其私人者,完全抄沒;第二,如系公共者,查明後再核辦;第三,凡屬其弟榮德生之產業,概不抄沒。當晚七時,由警察局長宋靜延、建設局長孫子遠、總務科長趙師曾等,到榮巷及申新三廠、茂新麵粉廠等處查封。[4]

茂新麵粉廠(Source:Wikipedia)

榮宗敬和榮德生兩兄弟並未分家,私宅連在一起,執法者一時難以區分,遂一併給予查封。當時,榮德生剛剛從上海回到無錫,聞此噩耗,趕回榮巷時,發現榮宅樓上樓下已貼滿封條,周圍擠滿看熱鬧的人。榮德生一家十數口以及嫂子、侄兒侄女近三十人,全都擠在尚未貼上封條的廚房和車庫內,榮宗敬之妻陳氏正在號啕大哭。全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嚇呆了,一片愁雲慘霧。[5]

榮家正廳懸掛著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該對聯是清朝咸豐年間浙江人沈兆霖為靜香齋所寫,新房落成後,榮德生特意將其掛在廳內。這副對聯,正是榮宗敬和榮德生畢生追求和實踐的生活方式及經營模式的寫照。榮氏兄弟白手起家而大富大貴,在商界名聲甚好,從未做過違法亂紀的事情。

就在一個多月之前的 3 月 29 日,作為上海 29 個工商界代表之一,榮宗敬還與蔣介石見面,蔣當面承諾新政府將實行保商惠工的政策,卻沒有想到,蔣介石突然翻臉下毒手。此刻,榮德生最擔心的是哥哥的處境,無錫已然如此,上海或許更危險。榮宗敬現在身在何處?他還自由嗎?

民國時期無錫城內直河一景(Source:Wikipedia)

從四台石磨起家的「麵粉大王」

榮家兄弟出身貧寒,太平天國起事期間,無錫遭遇戰亂,榮氏一門幾乎滅絕,其父因為在上海鐵鋪當學徒才倖免于難。14 歲那年,榮宗敬從老家無錫赤手空拳來到上海灘,到南市一家鐵錨廠當學徒。

之後,他進入一家專營匯兌業務的錢莊當跑街,負責無錫、江陰、宜興三地的匯兌收解業務,舉凡存款、貸款、貼現、匯兌和金銀買賣什麼都做。他用心地學,很快就能獨立操作。1893 年年初,他回無錫娶陳氏為妻。[6]

好景不長,榮宗敬結婚第二年,甲午戰爭爆發,他所在的錢莊損失巨大,資金無法回籠,只好終宣佈倒閉。榮宗敬失業了,無奈地回到老家。

甲午戰爭(Source:Wikipedia)

甲午戰敗不僅給榮宗敬帶來災難,也給他在廣東的父親榮熙泰和弟弟榮德生帶來災難。因為商業蕭條,榮熙泰也被迫辭職帶榮德生回老家。

然而,對於勇敢者而言,危機會成為轉機。父子三人閉門商量,覺得與其為人家打工,還不如自立門戶創業辦錢莊。

1896 年 2 月,榮家投資 1500 元,招股 1500 元,在上海南市鴻生碼頭開設廣生錢莊。榮宗敬當經理,榮德生管賬──榮家邁出創辦實業的歷史性的第一步。[7]

榮家兄弟是一對十分奇特的組合:兄長榮宗敬長得濃眉方臉,英氣逼人,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手段霹靂;弟弟榮德生則面圓耳長,慈眉善目,行事慎思篤定,穩健保守。兩人在衣著上的區別也很明顯,老大喜歡穿西裝,整日髮蠟閃閃;老二終年是青衫長褂,一副鄉紳打扮。這種截然迥異、頗為互補的個性也充分體現在生意上,甚至成為榮氏事業得以壯大的最重要保證。[8]

在經營錢莊過程中,榮氏兄弟從上海與無錫之間的往來匯兌中發現,麵粉業有巨大利潤可賺。1902 年,榮宗敬買了 4 台法國石磨,配上英國機器,採用 60 匹馬力引擎,在無錫開辦了一家名為「茂新」的麵粉廠。

茂新麵粉廠 舊址改成博物館後陳列的機器(Source:Wikipedia)

8 年之後,茂新麵粉廠的產量比初建時大十倍,已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廠。兩兄弟兵分兩路,老二榮德生留守無錫,老大榮宗敬前進上海。1912 年,在辛亥革命的炮聲隆隆中,榮宗敬在上海新閘橋開設第二家麵粉廠,起名福新。他在股東會上提出,為擴大再生產,3 年內不提紅利,所有賺來的錢全部拿出來「滾雪球」。

1913 年夏天,榮宗敬租下陷入困境的中興麵粉廠(兩年後全資收買,改名為福新四廠)。到了冬天,在中興廠東邊,又新建福新二廠。1914年 6 月,他在福新一廠的旁邊吃進土地,建起福新三廠。

至此,在上海閘北的光復路上,沿蘇州河一字排開四家榮家麵粉廠,其高聳的煙囪日日濃煙滾滾,機器的軋軋聲晝夜不絕,蘇州河裡運麥裝麵的船隻更是川流不息,景象十分壯觀。1916 年,榮宗敬遠赴漢口,建福新五廠。第二年,他租辦上海老牌的華資麵粉廠華興,改名為福新六廠。[9]

麵粉(Source:Jen R@Flickr

在講求規模效應的同時,榮宗敬在品質上精益求精、不惜血本。麵粉製造業是一個良心產業,當時就很多有業者違背良心,在麵粉中摻入各種雜質。而榮家生產的麵粉以質取勝,其質量保障從原麥抓起──從 1903 年在江蘇產麥區姜堰設立第一個麥莊起,榮家企業先後在安徽蚌埠、山東濟寧、江蘇泰州、東臺、揚州、常熟、鎮江等地設立麥莊,介入小麥種植環節,幫助農民提升小麥的質量和產量。[10]

在生產環節,工廠購置的製麵設備為最先進的美製機磨和六百筒麵粉機。榮宗敬還僱用技術人員,根據中國小麥的特點,對打麥機、蕎子機和圓篩等設備進行技術改進,使麵粉的品質和產量超過同時期的外國工廠。

短短五年間,榮家已手握 10 家麵粉廠(其中 8 家自有,2 家租辦),每日夜可出麵粉 42000 袋,榮氏兄弟成為中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商。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工業停滯,麵粉軍需卻暴增,中國麵粉以價格低廉、產量可觀而一躍成為全球新興原市場,榮家的「兵船」牌麵粉遠銷歐洲和南洋各國。因品質穩定,成了中國外銷的「標準麵」。

「兵船」牌麵粉(Source

榮宗敬最早使用「兵船」牌是在 1910 年,同年即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得三等獎牌。1923 年,此商標在商標局正式註冊,成為無價之寶。[11]

1925 年,為了讓「兵船」牌麵粉赴費城萬國博覽會參展,榮宗敬在榮宅宴請五省聯軍總 司令孫傳芳。榮宗敬與孫傳芳並無私交,孫傳芳當晚即登船離開上海。然而,兩年後,這場普通的飯局竟然成為國民黨敲詐榮宗敬的一大口實。

榮氏產品終於順利赴美參展。1926 年,美國費城博覽會給茂福申新總公司頒發「優良麵粉」獎狀,榮氏兄弟成為中外聞名的「麵粉大王」。


[1] 帕柯斯·M.小科布爾:《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版。

[2] 帕柯斯·M.小科布爾:《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一九二七—一九三七》。

[3] 趙雲聲主編:《中國大資本家傳奇》(一),台北:旺文出版,1998年版,頁123。

[4] 趙雲聲主編:《中國大資本家傳奇》(一),台北:旺文出版,1998年版,頁124。

[5] 趙雲聲主編:《中國大資本家傳奇》(一),台北:旺文出版,1998年版,頁124。

[6] 楊旭:《榮氏兄弟:一代大實業家創業風雲錄》,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

[7] 榮德生:《樂農自訂行年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 吳曉波:《榮家百年》,經濟觀察网,http://www.eeo.com.cn/observer/special/2009/04/30/136463.shtml

[9] 楊旭:《榮氏兄弟:一代大實業家創業風雲錄》,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

[10] 傅國湧:《大商人:追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年版,頁111。

[11] 傅國湧:《大商人:追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頁101。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