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茜茜公主】家庭分崩離析、外敵虎視眈眈,皇帝如何挽救失控的帝國命運?
1866 年 7 月 3 日,法蘭茨・約瑟夫皇帝焦急等待著對普魯士軍隊的作戰結果。終於在晚上七點後,皇帝的參謀長帶來了一則不幸的消息:薩多瓦會戰奧軍戰敗,普魯士軍隊現在正直撲維也納方向而來。「這裏很有可能會被包圍!」
宮廷裡籠罩著一片絕望。茜茜寫道:「…..沒有人知道局勢將會變得如何,我們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輸的了。」她心疼著皇帝:「可憐的皇帝!他真的已經太累了…..」
此時茜茜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盡可能幫助自己的丈夫。事實上,在經歷失去女兒的低潮期後,茜茜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在婚禮上哭哭啼啼的小女孩了。現年29歲的茜茜終於克服了羞澀個性所帶來的自我懷疑,髮型師為他美麗的長髮專門設計了一種精巧的複雜的髮型,點綴閃閃發光的鑽石星狀裝飾物,讓她看上去既有皇家的高貴典雅,又不乏自己的獨特風韻。她開始交了新的朋友,而現在,這些朋友看上去竟像是整個皇室最後的救星:帝國境內的第二大民族匈牙利。
喜歡騎馬的茜茜嚮往這個簡單純樸的馬上民族、布達佩斯也沒有像維也納一樣如此繁多的複雜規矩,甚至有傳言繪聲繪影,指出皇后對匈牙利的愛好其實是因為對匈牙利一位帥氣伯爵一見傾心。
不管是其他原因,茜茜如今已成為匈牙利溫和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最大的希望。1866 年 1 月,茜茜以流利的匈牙利語,在布達佩斯議會上說出她最真摯的發言:「願全能的上帝給予你們最優厚的賜福。」時,在場的聽眾全部被她打動,據一位議員回憶:「淚水順著大家的臉頰流了下來。」
保守的蘇菲皇太后對這件事情大為光火,但在如今普魯士兵臨城下的時刻,匈牙利卻成為皇室一家的救命稻草。茜茜立刻打算在布達佩斯附近置辦了一棟房子,作為皇室的避難所,而匈牙利人也為皇室打開大門:「我們絕對不會像懦夫一樣拋棄皇后的!」
但皇帝知道,匈牙利的幫助不會是免費的。從 1848 年起,匈牙利就不斷試圖脫離帝國的掌握,從帝國成立以來、也是他繼位以來一直維持的高度中央集權,在這一刻即將正式土崩瓦解。
然而最後皇帝還是屈服了。畢竟在外交與軍事上,奧地利一次次的承受難堪的失敗,對於這些失敗皇帝難辭其咎。整個奧地利內政盤根錯節,帝國唯一的出路,就是與匈牙利人達成和解。
1867 年 5 月,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通過。兩國共同成立一個永久的共同君主國,下面奧地利與匈牙利王國各有其議會及政府,至於雙方的共同事務,則由兩邊派出的代表團每年會商。
匈牙利歡欣鼓舞的慶祝終於到來的自治王國。為了慶祝達到和解,他們決定為法蘭茨・約瑟夫在布達佩斯舉行一個隆重的加冕禮。根據描述,整場儀式「像夢境一樣美麗」,這是歐洲封建君主最後一次的盛大表演。盛大的彌撒選用李斯特寫的樂曲,身穿傳統服裝的匈牙利貴族用鴕鳥、自己的羽毛來裝飾自己的外衣。主教將聖冠戴在約瑟夫的頭上,這一刻,「奧匈帝國」正式誕生了。
這則折衷方案開啟了奧地利和平繁榮時期的序幕,在未來 20 年裡,約瑟夫終於度過了難得的平靜時期。而茜茜也獲得了更大的權力,終於把子女的教養權重新從婆婆那邊奪了回來,但是這一切,似乎都已經太遲了……
魂斷梅耶林
原來自從失去大女兒蘇菲後,婆婆再也沒辦法相信茜茜,因此 1858 年小王子魯道夫誕生後便被帶去給婆婆撫養,但婆婆對孫子的教養,就跟對他父親的教養完全如出一徹:在小王子達到就學年齡之後,她便委託一名嚴謹的將軍兼任教師,訓練小王子學會紀律、服從之類的軍人品格。
但魯道夫不具父親那種木納正經的士兵氣質,他天性敏感、較為脆弱,在這種不近人情的軍事教育下,魯道夫幼小的心靈開始急速枯萎,最後雖然在茜茜的嚴厲要求下魯道夫終於得以解脫,但是似乎已經太遲了。
隨著魯道夫逐漸長大,他很快就顯露出自己注定會成為和父親完全不一樣的皇帝。他是一個堅定不移的自由派,這種政治思想起緣於 1877 年的時候,他陪同母親茜茜皇后一起前往英國,而這趟旅行改變了他的一生。
有個小八卦是據說從小看著身材苗條的母親,讓王子以為女性都是這種身材。以至於當他看到圓圓的維多利亞女王時,整個人都被嚇傻了。
但不論這則八卦是真是假,在這趟旅程中,英國貴族和國家政治之間的角色使他深受啟發,王黨和工黨這個兩個對立而並存的政治力量,似乎說明君主制與民主制可以並存在一個國家內共同發揮作用。六個星期的旅行結束之後,自由主義已經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中,他還把自己的感想寫成一本 50 頁的小冊子,最後出版名為《奧地利貴族以及其憲政使命》。
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與保守父親的隔閡似乎越來越深。王子非常不滿父親放任宗教勢力入侵到教育領域,而相反地,也不斷有宗教方面的重要人士指責王子與某些危險的自由思想家來往密切。魯道夫在父親的壓力下娶了比利時公主,但是婚姻極其不幸,他曾寫信給教宗以求離婚,卻遭到父親嚴厲的禁止。而同時,王子婚後的各種風流韻事也讓父親感到難堪。王子對父親的看法則非常嚴厲、卻一舉道破集權制度領導人的共同通病:
「我們的皇帝沒有朋友,深居高位、形單影隻,他與人談話,但始終小心翼翼地避免真正的交流,所以他很少知道人們的思想與感情,別人只用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向他解釋事情。他相信我們生活在奧地利有史以來最快樂的時期。看報紙時他只讀那些用紅筆劃出來的段落,這樣他就聽不到公正的、真正忠誠的建議.....」
1889 年新年後,父子間長久以來的矛盾終於演變成一次劇烈的爭吵。報紙上出現一篇強烈反對普魯士的文章,由於王子明顯的反德傾向,魯道夫被認為是背後的始作俑者。
這篇文章一發出,立刻被認為是奧匈帝國釋放的訊息。氣瘋的皇帝立刻把魯道夫叫來詢問,沒人知道房間中發生了什麼事,但魯道夫離開時怒氣沖沖,他的父親卻明顯情緒低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沮喪。
1月29日,魯道夫缺席了參加家中的晚餐會,到了隔天,一輛從梅耶林來的出租馬車火速駛進皇宮裡。裡面的人有急事稟報皇帝,但是就在宮廷人員聽到消息後,臉色發青地表示:「這不能由我們任何人來說,必須要由皇后親自向皇帝開口。」
於是,宮廷人員便帶著來訪者前去面見皇后。正在上希臘文課的皇后一剛開始正打算回絕:「請他之後再來吧。」
「稟報皇后,這不能等。這是從梅耶林來的,有關王子的重大消息。」
皇后立刻會見了來訪者,並且得知:幾個小時前,他們發現王儲閣下與自己的情婦,死於梅耶林一間鎖的緊緊的房子裡。皇后幾乎立刻陷於崩潰,而這時門後響起了輕輕的腳步聲,正是皇帝本人。
「等等!別進來!」茜茜大喊。手足無措的皇帝只好在門外待了一會,等待茜茜情緒稍微回復後,擦了擦自己的眼淚,對著門外的女官說:「讓他進來吧,願神保佑我。」
她打起最後一點精神,向丈夫通報了自己兒子和未來皇帝的結局。沒人知道她是怎麼開口說出這個可怕的消息的,但是當皇帝走出門時,他的頭垂的低低的,真正成為一個垂垂老矣、心碎的男人。
當天下午,維也納人通過報紙的專刊也都知道了這個令人震驚不已的消息。雖然當局發布了王儲死於心臟病的官方聲明,但有關魯道夫之死的眾多傳言迅速蔓延,梅耶林成為哈布斯堡家族最大的悲劇,也成為一個眾說紛紜的神秘事件,各種陰謀論四起,茜茜之前甚至一度相信,是情婦藥死了王儲。
不過讓皇帝夫婦更加心碎的是,根據進一步的調查顯示,魯道夫是用手槍自殺的,而且之前顯然已經射殺了他的情婦。而自殺真正的原因,一直到 2015 年才真正揭曉:奧地利圖書館發現王儲情婦瑪麗・維賽拉,寫給她母親的告別信。
「親愛的媽媽,
請原諒我做這件事情。我無法抗拒愛情
按照他的意思,我希望自己能和他一起葬在阿蘭的墓園裡。
我死亡,會比我活著更加快樂。」
從現有證據看來,魯道夫王儲是為愛殉情,但是皇帝夫婦卻永遠都不知道了。皇后從此再也沒有從悲傷中回復過來,王儲從一出生開始就在巨大的壓迫中。「如果我可以讓魯道夫回來…..」她對皇帝說:「我希望他是女兒身,而不是王儲。是的,在他還非常非常小的時候,他就被帶離我們太遠太遠,被扔到一個和正常童年完全不同的環境裡……」
「我想要獨自死去」
皇后從此開始遠行。
一直到現在,許多旅遊行程都仿製著她的悲傷足跡,她的旅程從家鄉巴伐利亞、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甚至到了北非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與埃及。而在這漫長的旅途中,她總是一襲黑色衣服、打著一把皮製陽傘,並用一把棕色扇子遮住臉孔。而當茜茜在外旅行的時候,弗朗茨・約瑟夫則只能透過書信與她聯繫。從 1890 到 1898 年這八年間,皇帝總共寫了474 封信,除了一些家常事務以外,皇帝對她的思念也躍然紙上。
時間就這樣過了 8 年,1898年春天,皇帝和茜茜在絕美的阿爾卑斯山碰面。46 年前,他們就是在這個如畫的地方相遇,但如今茜茜很快又要出門遠行,這是法蘭茨・約瑟夫最後一次見到自己的妻子。
同年的 9 月 10 日,茜茜正準備登船時,突然被一名年輕的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用一把銼刀刺傷。在驚慌之下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受傷嚴重程度,其他人趕忙跑過來詢問:「陛下有受傷嗎??有哪裡痛嗎?」
「沒有、沒有,謝謝你。」茜茜回答:「這沒什麼的。」
但是等到上船、解開束衣時,茜茜卻開始失去意識、緩慢的跌落在地,她的頭無力的垂在旁邊的女伯爵胸上,眾人立刻意識到情況有多嚴重。女伯爵用盡全身的力大喊:「水、水,還有醫生!!」
沒多久後,一封電報立刻被傳送到了美泉宮。這時,皇帝正好在寫信給茜茜,而這時一名伯爵走了進來,臉色蒼白。
「皇帝陛下,我有壞消息要給您…..」
接到茜茜受重傷的消息,讓皇帝整個人跳了起來。他既訝異又迷惑。茜茜生病還可以理解,但「傷」是從哪裡來的??他馬上下令:「很快一定還有進一步消息,電話、電報!去找更多資訊!!!」
不一會,電報馬上就來了。皇帝心急如焚的打開,最後他用顫抖的聲音說道:「……皇后陛下已經過世了。」
他整個人攤進寫字台前的扶手椅上。他緩緩、緩緩地說著:「在這世界上,我已一無所有了。」
他看著窗外風光,聲音逐漸變得輕柔。「…..沒有人知道,我有多愛她。」
茜茜公主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但奧匈帝國的命運還沒完。16 年後的 1914 年 6 月,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被刺,給予 84 歲的法蘭茨・約瑟夫最後的重擊。
7 月 28 日的早晨,皇帝坐在書房的寫字台前,看著宣戰聲明。在他面前是前方已故妻子的大理石半身像,在他的右手邊,是一支造型華貴的電動雪茄打火機,它是銅質的、十分笨重,且帶有深色的木質底座。
「承蒙上帝保佑,我的強烈願望依然如是──......繼續展開和平的工作,繼續保護我的人民,免遭戰爭的犧牲和重負......」
「然而一個惡毒的敵手卻在威逼我,讓我不得不為了維護我人民的權利和財產,再次拔出我的利劍......」
老皇帝顫抖的舉起一隻鴕鳥毛筆,在宣戰書中簽下自己的名字。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在寫過所有故事裡,法蘭茨・約瑟夫真的是我看過最哀傷的皇帝。
他是一位受人愛戴的皇帝、也是一位毫無疑問的勤奮皇帝,但是回顧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斷見證自己珍視的東西──離開他的生命:從女兒、弟弟、母親、兒子、妻子,一直到最後則賠上了自己的整個帝國。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也跟著解體,也許這裡面唯一一件稍可告慰的事情,就是他沒有活著見證到自己帝國最後的滅亡。在戰爭爆發之後兩年,他便以 86 歲高齡過世。
然而在最後的時刻裡,他還是在為前方的戰事焦急不已。他死前的最後一句話,完全就象徵著他一生中為國效力直至最後一刻:1916 年 11 月,老皇帝的支氣管炎已經併發了肺炎,但是儘管發著高燒,他還是死命關注著前線的戰事。
當天晚上 8 點,醫生強烈建議下他再不休息就會有生命危險後,他終於躺上了床,並且說出了他的最後一句話:為了不耽誤他的工作,「請在隔天 3 點半叫我起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