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高雄成為臺灣的「鋼鐵之都」,絕非只從十大建設的中鋼開始

$
0
0
前文:當年高雄的拆船業,其實是成就十大建設的大功臣之一?

今天開始,我們的夜譚系列要來到高雄重工業的核心了。

和中船不同,中油與中鋼是高雄產業的重要支柱,也是石化產業與金屬產業鍊的最上游。對我們高雄人來說,要談到這兩間公司,特別是中鋼,滋味也是格外複雜。

一方面,中鋼貢獻了高雄大量的高薪工作機會,也是少數總部從建廠初期就遷來高雄的國營企業。包含我在內,高雄人大多有在中鋼或相關子企業工作的親友,甚至從求學時開始就會遇到許多「中鋼子弟」(我們常戲稱為鐵鋼國中)。而中鋼也對高雄建設出錢出力,從賠錢蓋捷運到捐公車腳踏車,生活中常有中鋼的身影。

但另一方面,中鋼也是高雄排碳量和排放 PM 2.5 的大戶,露天儲煤場遲遲未加蓋也引起周邊居民強烈反彈。廢爐渣掩埋或應用衍生產業也一直存在環保問題與爭議。

不過,坦白講,比起中油,個人對中鋼還是多著一份好感,覺得中鋼是真正在高雄的企業。

但是各位知道嗎?高雄作為臺灣的「鋼鐵之都」,絕非從中鋼開始。

日本時代臺灣鋼鐵業先驅

在日本殖民時代,1931 年,臺灣電氣化學公司開始基隆利用電弧爐煉矽鋼,是臺灣煉鋼的先驅,不過產量並不大。在戰時統制經濟中,1939 年閣議決定的臺灣生產力擴充計畫就包含鋼鐵、石油在內,而臺灣也開始發展鋼鐵、輕金屬、無水酒精、工業鹽、紙漿等產業。

隨著 1939 年大同化學鐵工所(大同製鋼機械公司前身)及 1943 年和臺灣重工業株式會社(汐止)等三家公司加入煉鋼行列,以及大同化學鐵工所興建之伸延鐵線、鍛造及製罐工廠,與 1940 年由唐榮、唐傳宗父子在高雄設立之唐榮鐵工所,設有剪鐵、軋鋼及機械修理等工廠。大致構成臺灣鋼鐵工業上下游體系。

高雄最早製生鐵的製鐵株式會社戰後樣貌。雖然當時興建多座小型高爐,但產量不大,在戰爭中也受到破壞,因此後來改為硫酸錏廠。 (Source:楊玉姿,《前鎮開發史》,高雄市:高雄市前鎮區公所,2007 年)

1942 年 12 月,隨著日軍中途島戰敗,在太平洋戰事日益吃緊後,企畫院、陸海軍等及臺灣總督府一再密集會商要強化臺灣製鐵能力,預計使用海南島鐵礦,臺灣自產的煤和石灰石製銑鐵,除供臺灣使用外,若有剩餘將移出到日本。

計畫中,高雄、汐止各有設廠,高雄廠位於「製鐵株式會社」,設二十噸爐五座。在產量的最高峰,全島 1944 年銑鐵產能達 13,235 噸,1943 年鑄鋼達 4,129 噸,合金鐵 6,141 噸。然而,1944 年底開始,臺灣開始被猛烈空襲,高雄港區也遭到盟軍多次轟炸,生產擴充政策也畫下句點。大致上在日本時代,鐵工業仍以生產銑鐵為大宗,產量並不多。

被政府消滅的高雄第一個鋼鐵大王

戰後,唐榮鋼鐵廠趁機收購被空襲炸毀的民營工廠 100 多家,員工從 32 人增加為 200 多人,並利用軍方廢鐵,例如數量龐大的沈船與國府江輪等製鋼。直到 1958 年,唐榮鋼鐵產量已經居全國第一,當時是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1959 年時員工 4000 多人,居然佔臺灣金屬工業的 60%,全體工業的一成!十個工人就有一個是唐榮員工,可見唐榮的龐大。

但接著發生的事就相當恐怖了,樹大招風的唐榮,居然在數年「被強迫公營化」,到底發生什麼事呢?

在 1950 年代,唐榮不斷擴展事業版圖,例如為了取得鋼鐵來源經營拆船業,建立水泥電桿工廠、油漆廠、中都磚場等等。但唐傳宗在這期間,就不小心踩到了殖民政府的底線。

1954 年 9 月 2 日,行政院經安會工業委員會專門委員李國鼎先生(左二)和美國經濟顧問團(EAG)參觀唐榮鐵工廠。1950 年代,美援介入臺灣經濟之深,幾乎決定了政策整體的走向。也留下了多次參訪當時第一大鋼鐵廠唐榮鐵工廠的紀錄。但在歷史教育抹殺這些史實之下,年輕一代看到這些圖可能也不知道在做什麼。 (Source:經濟部)

1959 年,唐榮和世界大五大煉鋼廠八幡製鐵以及美國最大廢鐵商雨果奴公司,共同提出合作計畫。但經濟部長尹仲容擔心被視為「國防工業」的鋼鐵業被外國控制,除了否決此案外,也起了要併吞唐榮之意。隔年,唐榮和福特簽約成立汽車廠,但也受制於阿斗公司裕隆,被政府抹殺。

在唐榮不斷擴廠的過程中,免不了向銀行融資,甚至吸納民間游資。然而 1960 年又兼任臺銀董事長的尹仲容,出手凍結唐榮債權債務,爆發債權人擠兌危機。加上臺銀凍結貸款,外貿會終止唐榮廢鐵與煉鋼用電極棒進口,擺明就是要徹底幹掉你。

接近崩潰的唐榮只好投降,向行政院求援,經濟部便派遣中華開發進駐唐榮,目的就是「低估資產」,鬥垮唐傳宗後,於 1961 年將唐榮改成「官民合股」,而後於 1967 年收歸國有。

這樣難看的吃相,讓唐傳宗記恨終身,他在口述歷史中大爆料:唐榮早就被中國國民黨安全人員滲透、被強迫安插退伍軍人與外省顧問、被中國國民黨勒索高額選舉經費⋯⋯。但民間野史也傳說,唐榮鐵工廠在今日三多商圈附近土地被賤價徵收後,唐傳宗以「替蔣公樹立雕像」為名,讓雕像面對西方,表面上是「反攻大陸」,但暗地裡是「早日歸西」的意思。

而有人轉述唐傳宗說法:「你這麼愛我的地,我就替你立一個銅像,但是不能戴帽子,敗戰的將軍怎麼能戴帽子?後來旁邊的人勸他,他才說好啦好啦,給他戴帽子,但戴的是運動軟帽,而不是大盤帽。」

不論如何,就算恨得牙癢癢的,當時的民間企業只能任頻殖民政府宰割。作為「國防產業」的鋼鐵業,也在國府強烈意志下,緊抓在手裡,不讓任何人覬覦。

高爐之夢

唐榮鐵工廠舊址,可以看到圖中的三多路和中山路,交會處就是以後的三多圓環,現在的三多商圈站。大部份三多商圈,包含 85 大樓用地,都是政府廉價從唐榮手中取得。可以說高雄早就有「工業區」變市中心的後工業開發案例,並非亞洲新灣區才有這種做法。 (Source:Wikipedia)

雖然中國國民黨政府控制了臺灣最大鋼鐵工廠唐榮,但官員們最終的目標並不只滿足用廢鐵煉鋼,加上逃亡政權對於廢鋼越用越少、國際廢鋼價格升高等恐影響軍事需求的焦慮,因此一直希望能建立從鐵礦砂生產鋼鐵的「一貫作業煉鋼廠」。

1953 年開始,殖民政府計畫爭取美援一億元發展工業,在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下設立工業委員會,由後來抄掉唐榮的尹仲容擔任招集人,並在 1955 年編制一本「鋼鐵工業未來的芻議報告——臺灣一貫作業鋼鐵廠的建立」,報告中以「國防工業」以及強化「東南亞反共圍堵圈國家合作」為理由向美國申請以爭取美援,興建一座小型一貫作業鋼鐵廠。

值得注意的是,副本轉送懷特公司(JGW)V.S. deBeausset 先生。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狄寶賽,他是 1951 年「國家經建計劃書」的編撰人,主導了臺灣第一期至第四期經濟計畫,直接參與當時臺灣的經濟、工業、社會等方面建設的規劃及監督,也傳授當時技術官僚許多經驗,並負責選拔技術人才赴美受訓,影響臺灣工業發展深遠。但這段歷史在中國國民黨編撰的教科書裡面是直接刪除的。只有在這些文獻裡會留下蛛絲馬跡。

但在 1950 年代,美國的經援計畫並未通過一貫化鋼廠。1963 年,李國鼎利用美援,聘用麥基公司徹底研究建立一貫作業鋼鐵廠事宜,但當時政府認為麥基建立電弧爐的方案疑慮仍多,也不符合「大建設」期待,故暫時擱置調查報告,直到 1968 年再設立鋼鐵廠籌備處。

當時各國的報告均認為臺灣鋼鐵內需不夠最低產量,不足以支撐鋼鐵廠,但在蔣經國支持下,不但繼續推動,還把計畫擴大。而「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名言再次出現在官方史上,看來蔣經國似乎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蓋公路、蓋工廠都一樣要說。

從國營到民營,從鋼廠到高雄最大集團

中鋼興建中照片,可以看到當時小港的一片荒野。中鋼和中船是在高雄港十二年開發計畫中,低價徵收農地與魚塭而取得用地的。 (Source: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在美商不願直接投資下,為了籌措資金,幾經試探,在 1971 年和德商克魯伯及奧商聯合鋼鐵簽約,但卻因發現克魯伯採購設備時有綁標嫌疑,因此於 1972 年 3 月廢除第一部分合約,又因此和奧商意見不合,於年中奧商也廢止合約退出一切合作。

1973 年 8 月,中鋼另與美國鋼鐵工程顧問公司簽約協助建廠,1975 年,在工程順利推動下,總部直接搬到小港工地,成為第一座總部直接設立於高雄的國營企業。1977 年因國家投入太多資本(這和高鐵等重大建設都有類似之處),故直接改為國營,直到 1977 年 12 月 16 日竣工。隔年正式生產。

中鋼投產的過程大致都相當順利,加上 1977 年中,中鋼會同工業局、國貿局等單位,協商出一套方案:原則上只要國內製造業採用鋼鐵為原料,以製造機器設備、工具或零組件等,而僅供國內使用者,其向中鋼購用的鋼品,依照較低內銷價格計算,使中鋼具有對外銷品的競爭優勢。和中下游鋼廠建立了分工體系。國家資本嚴格控制民營鋼廠不得進入高爐等上游產業,但也會放出空間讓下游生存,使得雙方成為互利關係。而建構了龐大的產業鏈。

1980 年代以後,隨著中鋼二三期擴建,配合國內景氣暢旺,營建市場快速成長,多角化經營與轉投資,以及緊接著 90 年代的釋股與民營化後,成長為複合集團。也算是十大建設中經營順利的案例。

在臺灣鋼鐵發展的過程中,從日本殖民政府與中國殖民政府的「國防導向」,到趕上國內內需成長列車,成為金屬複合事業集團,中鋼可說是生逢其時。當然,在這過程中,我們也看到的唐榮的瓦解以及民營金屬事業的「垂直整合化」,造就了缺乏彈性,且裙帶關係盛行的國家資本主義體系。利弊得失,無法一筆論定。

在市場限制上,未來鋼鐵業市場規模擴大有限,也不太可能有中鋼與中龍之外的高爐投產。但特殊金屬與下游加工如何透過創新與異業結合,在垂直整合模式外找到發展新動力,應該是我們要繼續思考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