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殺人未遂的小杜甫:清代詩人陳肇興與他的作品(二)

$
0
0
清領時期的台灣,民變、械鬥事件不斷,大小民變事件有超過116起,再加上不時的宗族、區域械鬥,非常不安寧。清朝名臣李鴻章曾如此評論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居住在台灣的人總給中原一種「民風強悍,好勇鬥狠」的印象。 在清領台灣的三大民變中,由戴潮春與他發起的「天地會」激起的戴潮春事件,和「林爽文事件」都起自於陳肇興的故鄉彰化地區。 林翠鳳說, 因為戴潮春事件,所以當時台灣人民,包括陳肇興的生活因為都遭到破壞。他以沈重的態度和心情描寫所見和經歷,議論時事,寫作風格從溫暖、清新演變為激烈。林翠鳳說,陳肇興本性悲憫,非常憐惜自己所生活在的土地,因此將所見所聞寫入詩中,產生難能可貴的作品。 《咄咄吟》詳細敘述了戴潮春事件經過,如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期的也將時事記錄成詩。施懿琳說:「陳肇興自覺地繼承了杜甫的『詩史』傳統,並且成功地將當時的社會影像,壓縮、映顯在文學作品中。」兩人風格相似,有寫實色彩。 壯志未酬 在1862年七月,陳肇興試圖謀刺戴潮春,失敗後差點被殺,從此躲避在深山內的許厝寮。八月,他轉移居住地,躲到集集內山去。這期間,他寫了《自許厝寮避賊至集集內山次少陵北征韻》長詩,除了思念故鄉,也擔心人民的安危:「遙想故城裏,狐鼠共巢穴。殺人如亂麻,街衢堆白骨。」他也寫道自己的密謀失敗:「未抽靴裏刀,已失囊中物。」 他道出了失敗的原因,來自於同謀的不團結:「使我攖不測,志氣長軫結。同謀袖手觀,含涕獨嗚咽。」 在將近詩的結尾他再次感嘆夥伴們的臨陣脫逃,留他一人在深山中感慨亂世: 四顧遍豺狼,保身慎明哲。豈不思請纓,空手難為烈。撫景自酸辛,吟詩聊度活。 陳肇興感嘆,在世亂的時候人情的迅速轉變,在敵人的勢力越來越強大的同時,同志們不但不能互相幫助,團結起來對抗,還為了明哲保身,避開麻煩,放棄一同前進,導致計劃失敗。陳肇興在此感嘆偉大的壯志不能實現之余,還諷刺了動亂時期世態的炎涼。 動亂時事 從動亂之始,《咄咄吟》直接描述動亂的敘述有約25首。同治二年(1863年),詩人逃離故鄉約兩年後,終於重返,寫下《亂後初歸里中》五首,表達故鄉在動亂中的變化,感嘆今非昔比。 一別山城已兩年,初歸猶自怯烽烟。荊榛塞遍來時路,幾度停輿不敢前。(其一) 詩人在這首詩寫道家鄉在動亂後的荒蕪,讓詩人觸目驚心。雖然他在前一年已經聽聞故居古香樓被人掠奪一空,但當下要接受這個現實,讓詩人不禁卻步。詩人在短短四句內,寫出他觸景生情的感慨,悲情入骨,把近鄉情卻的矛盾心情寫得絲絲入扣。 悼念因動亂而死之人 陳肇興有多首悼亡詩,在《咄咄吟》兩卷中,有約十二首詩作悼念因動亂而死的人,其中包括朋友、師長以及官員等。 戴潮春事件爆發後,在牛牯嶺一帶居住的陳肇興都是從口語相傳得知前線戰情情報。詩人聽說陸續有文武百官被殺戮的消息,並作了《十八日秋雁臣司馬殉節大墩》、《孔觀察殉節詩》兩首,以及《鈕貳尹殉節詩》來贊揚他們不向敵軍低頭的勇氣。 且看《孔觀察殉節詩》(其一): 獨闢盈廷議,提師出海東。千秋存大節,一死表孤忠。罵賊眥皆裂,憂民淚未終。炎荒崩砥柱,何處不沙蟲。 「孔觀察」就是孔昭慈,道光15年(1835)進士。他來台擔任鹿港海防同知,台灣知府,並在1858年升職為台灣兵備道。他也因為兼學政、主持歲考和科舉,因此有「為國舉才」的責任。雖然後來有關於孔昭慈的文獻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關他的死因也有所爭議,理由有自盡、被敵軍所殺、服毒自殺等,但在陳肇興眼裡,他在敵方面前不肯屈服,寧願以死來表明「孤忠」是值得肯定的,人們將會一直記得他的高尚節操。之後詩所提及的「憂民淚未終」和「何處不沙蟲」意指活在紛擾時代下的人民依舊令人擔憂。 報國情懷 陳肇興居住在械鬥事件頻頻發生的清領台灣,他不忍看見百姓無辜犧牲生命,家破人亡,因此在面對動亂時,有了要站出來保家衛國的情懷。他總共寫了大約30首這類型的詩作。 戴潮春事件期間,台灣當地的文人都清楚知道滿清政府駐台的官兵,和其他民間武力都沒辦法有效防止戴潮春作亂,陳肇興對官府的原本的期待逐漸轉為失望與無奈。他想要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力量阻止動亂繼續延燒。 在《玉潭莊與黃實卿明經夜話》這首詩中,詩人一開始就以「舉世紛紛談勢利,何人解吐英雄氣」,批判人們趨炎附勢。之後,詩人描寫故鄉淪陷後,他在山中所聽聞的情景。故居古香樓的書籍全沒了,一家人跟著他漂流山中。家中的珍貴物品化為烏有,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房子被敵方占據。不過,詩人心境依舊是慷慨激昂的,他說:  古來擒賊先擒王,不入虎穴焉得子。先人之憂後人樂,我輩所存本如此。豈為封侯始請纓,從知殺賊即名士。 「古來擒賊先擒王」首句用典,要制止動亂持續,就得擒拿敵方最高的領袖,也就是戴潮春。他希望能夠找到同伴一起深入敵營,以擒獲之。其中,「先人之憂後人樂,我輩所存本如此」這句是陳肇興的經典,他不是為了功名,而是為了要給人民和下一代平安的社會,才決定站出來的。他也認為這是他這一輩人應該要做的事情。陳肇興在這首詩中情緒激昂憤慨,表現出堅定的意志。 避亂生活 陳肇興無論在前期或在戴潮春案爆發期間,都寫了不少有關他逃離彰化城避亂的日子,總共超過30首。這些詩除了描寫他在外的生活,也有議論動亂。 且看《七夕示內》: 世路干戈感未休,天涯容易又新秋。一家離散悲戎馬,萬古團圞羨女牛。有巧任從兒輩乞,無錢長替內人愁。私心默向雙星祝,早掃欃槍慰白頭。 這首詩寫於他在許厝寮避亂將近四個多月的時候,是台灣古典詩史上難得為妻子寫的作品。 詩的第二句寫一家子人因為動亂而得離開家園,離散到山中來。當時又值七夕,詩人表示非常羨慕牛郎織女,能夠在今天相會。第三句寫家裡越來越貧困,已允許孩子們出門乞食了。第四句寫他抬頭向天上的牛郎織女星祈求,希望代表“兇”的彗星能夠早日從天空中消失,家人可以早日回家,年邁的長輩不用飽受逃難之苦。 當時陳家慌張地離開彰化城時,所帶的錢並不多,因此在逃難的數月裡,已經逐漸花光。詩人家中已經要斷炊了,在七夕這一天,他運用典故感慨自己和妻子、家人不能像當日的牛郎織女一樣,過著幸福的生活。  結語 陳肇興從書寫田園到預謀行刺戴潮春,親自上前線,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經歷都寫成了詩。這些詩的情緒既哀傷又激昂,從中可看出他極端的人格體現,書寫方式有平鋪直敘也有蜿蜒曲折。 陳肇興的詩作除了書寫田園和記載戴潮春事件,在當時紛擾不堪的清領台灣,他還寫了其他批判官府,感慨動亂的作品。此外,還有遊記詩,關於台灣傳統宗教信仰、原住民的作品等,下一篇會與你分享。   參考資料: 《戴案紀略》,前引書。出自吳德功《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92) 陳昭瑛《台灣詩選註》,(台北:正中,1996) 林翠鳳《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台中:弘祥,1999)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 龔顯宗《台灣文學家列傳》,(台北:五南,2000) 王德威《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 曾進豐、歐純純、陳美朱編著《台灣古典詩詞讀本》,(台北:五南,2006) 顧敏耀《台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列》,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07年第5期 宋澤萊《台灣文學三百年》,(新北:INK印刻文學,2011) 顧敏耀《陳肇興集》,(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     更多故事: 為何愛河叫愛河:一件烏龍的新聞報導,與一條河流的政治學 2015-06-19 19:00:23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