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花食露水,人食喙媠。」又說:「魚食溪水,人食喙媠。」什麼是「食喙媠」呢?意思便是,花靠露水滋潤,顯得美麗、魚靠溪水流動而生,顯得充滿生機,相較之下,人則得靠嘴巴漂亮會說好話,也就是突顯出有好口才、廣結善緣的重要。 「食喙媠」(tsia̍h tshuì-suí),應該也是開起門來作生意的生意人基本功,要懂得在顧客面前察言觀色、適時地說上得宜的話語,而且每個顧客的喜好皆不盡相同,何謂「喙媠」?恐怕就很因人而異了,對於有些不喜被打擾的顧客,恐怕要適時地給予空間,無話勝有話,才是「喙媠」的最高境界呢!也難怪過去有句諺語會說:「生理囝歹生。」要出一個懂得經營生意的人才,是很不簡單的,當然懂得經營生意,恐怕不僅只於懂得說一口漂亮話、有好口才,這恐怕只是其中一項基本功,還得要有商業頭腦才是重點。 日治時期,生意人當然也是「食喙媠」,且功力花招、商品促銷內容,恐怕跟今日相比一點也不遜色,或許更有過之而無比及。 《臺灣日日新報》就曾記載,1911年台灣正掀起「冰淇淋大戰」,規模之大,幾乎是街上攤販都賣起冰淇淋的盛況,製冰設備約在這個時期出現。而1916年,則以「愛玉子」的標題,記載了「台灣愛玉」,這款沁人心脾的「台灣風冰品」,如何吹起風潮、紅到了日本,成為日本人當時紅極一時的最佳伴手禮,可想而知,當時是台灣商場怎樣又有了「愛玉子大戰」了。1909年,曾任當時北台灣第一大詩社─瀛社副社長的謝雪漁曾作詩〈賣冰〉,其中就多少詮釋了當時台灣的賣冰風景;而1941年的詩人吳萱草則以〈仙草冰〉為名,載於《詩報》:「細細熬成貯玉缸,非同凡草品無双;醍醐漿與金莖露,一樣嘗時熱氣降。」 這個時期,冰品大戰在台灣,大致上已經跟今日我們所知的「傳統冰品」差不多了,例如詩中提到的仙草冰,其它還有愛玉冰、紅豆冰、米苔目冰、各式台灣水果佐冰食用的吃法都開始誕生,台灣諺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就是在日治時期產生,便是因這冰品盛況而來。 這些盛況除了使人清涼爽口的冰品吃在嘴裡外,商家叫賣、「食喙媠」的作生意撇步,聽在顧客耳裡,或許也是甜在心裡吧? 附帶一提,「愛玉」的台語還有「薁蕘」(ò-giô)或「子仔」(tsí-á)的說法,是台灣特有亞種,「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在1904年,就曾發表愛玉子是新種;連橫也曾在《臺灣通史》卷二十七、農業志記錄:「愛玉子產於嘉義山中。舊志未載其名。道光初,有同安人某居於郡治之媽祖樓街,每往來嘉義,採辦土宜。一日,過後大埔,天熱渴甚,赴溪飲,見水面成凍,掬而飲之,涼沁心脾,自念此間暑,何得有冰?細視水上,樹子錯落,揉之有漿,以為此物化之也。拾而歸家,以水洗之,頃刻成凍,和以糖,風味殊佳,或合以兒茶少許,則色如瑪瑙。某有女曰愛玉,年十五,楚楚可人,長日無事,出凍以賣,飲者甘之,遂呼為愛玉凍。自是傳遍市上,採者日多,配售閩、粵。按愛玉子,即薜荔,性清涼,可解暑。」 其中除了前半段提到關於「愛玉」怎麼被意外發現的傳說之外,後半段更是提及了,因為這位商人名為「愛玉」的女兒將這種甜品販售並大受好評,索性將這道清涼解暑的聖品取名為「愛玉」囉! 從這不難看出來,生意頭腦怎樣轉得快、命名的學問,自古以來這些行銷撇步就不曾中斷過,仔細回顧,還能看見當時商業運作的趣味呢! 更多故事: 【臺灣吧EP7】榖物換肥料,造福了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農民 2015-05-09 13:42:07 1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到底是誰的勝利? 2015-12-01 09:00:34 1 【冷知識週刊】第十七號:藏在菲律賓的寶藏,日本人和台灣人都在找?! 2015-05-30 16:47:34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一號:啦啦隊的由來 2015-06-27 23:14:34 1 疏散、空襲、終戰詔書:臺灣人記憶中的戰前日本 2015-08-22 12:49:53 1 香港人千年史(一):海洋華南社會與香港意識的發軔 2015-08-15 04:30:10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七)1936年.國民精神總動員 2015-08-01 09:00:34 1 【沒有名字的人】五個平埔族年輕人的自我追尋:(2/5)外公與我,和那些屬於噶哈巫的種種 2015-05-26 10:45:38 1 推土機下的隋煬帝 2014-08-21 02:30:03 1 【說書】美國人如何看清朝──歐立德的《乾隆帝》 2014-08-25 13:28:2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