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國父「們」的故事】武昌起義篇(終):那些革命份子都到哪兒去了?

$
0
0

上集:武昌起義篇(14):革命份子內鬨了!


「遯初!我絕對要為你報仇!」


宋教仁的遺體前

摯友黃興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怒吼

孫文也激動地發表他的計畫

「這絕對是袁世凱幹的!我們要武力討伐袁世凱!」


於是在民國二年的7月12日

國民黨各地的軍事將領開始武力討袁

這就是歷史上的「二次革命」

這不只終結中國脆弱的和平

更開啟日後源源不絕的內亂年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袁世凱的北洋勢力

與孫文的同盟會勢力衝突時

屬於第三勢力的武昌首義集團也面臨了抉擇

究竟是支持袁世凱?還是孫文?


黎元洪身為集團領袖

在二次革命時期挺安靜的

就我來看

黎胖子應該是想作壁上觀,確保自己的安全及利益

畢竟二次革命初期

部分省分立刻響應孫文宣布獨立

黃興又在南京一帶擊退北洋軍的進攻

但明擺著

袁世凱才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強人

革命黨要成功的機率可謂渺茫

加上一想到張振武事件時,老袁他展現出來的謀略手段……

「呼~~~安靜是現在最穩妥的保命之道。」

黎元洪如是想


但親革命派的蔣翊武、蔡濟民、鄧玉麟、熊秉坤

則毫不猶豫加入孫文的行列

令當時人頗為意外的

是一向親近袁世凱的孫武竟然也宣布反袁

我估計孫武老兄是被袁世凱嚇怕了

想到張振武事件時,老袁他展現出來的謀略手段……

「娘的!在老袁底下做事,說不定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鈔票!」


總之

二次革命期間

武昌首義集團徹底分裂

眾人的下場也大不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號稱「首義三武」中

德行最高、最具革命理念的蔣翊武

在二次革命時期,回到湖南老家宣布反袁

之後

隨著老袁逐步鎮壓二次革命

眼見大勢已去的蔣翊武

決定前往香港思考他的下一步


蔣翊武


(圖片為:民國時期的蔣翊武)


武昌起義時的蔣翊武


(圖片為:武昌起義時的蔣翊武)


通常前往香港

會從漢口搭船,沿長江水陸離去

但蔣翊武覺得

「漢口認識我的人太多,走水路太危險,不如走陸路,前往廣西再轉往香港。」

就是這個想法,決定了蔣翊武的命運


他才剛到廣西

立刻被親袁的土匪軍閥陸榮廷活逮

陸榮廷向袁世凱、黎元洪表示:

「應速殺此人!免留後患!」

於是中華民國2年9月9日

開國元勳蔣翊武被槍斃於廣西,得年29歲

三武已喪其二矣……

(注意!陸榮廷的傳訊對象裡面有黎元洪!

身為武昌集團的領袖

黎元洪你竟然沒有試圖要營救蔣翊武!

所以黎元洪就算不主動殺蔣翊武,你也是沉默的幫兇!)


臨刑前一天的蔣翊武


(圖片為:臨刑前一天的蔣翊武)


蔣翊武就義紀念碑


(圖片為:位於廣西的蔣翊武就義紀念碑)


同樣反袁的蔡濟民

最終被親北洋勢力的四川軍閥謀害

死時僅33歲……


蔡濟民


(圖片為:蔡濟民)


至於孫武

這位老兄的表現真讓老ㄕ搖頭

因為他是一個騎牆派

二次革命時期他反對袁世凱

之後卻又投靠掌握政權的北洋政府

等到中國國民黨北伐勢如破竹,他又暗自提供資金支援

這種「風往哪吹就往哪倒」的表現

不但沒有讓他獲得高官厚祿

還讓後人留下

「孫武不如張振武,張振武不及蔣翊武」的低評價

老ㄕ真想說:

「節操還是不要亂丟掉的好。」


孫武


(圖片為:孫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兆龍、程正瀛

這對締造起義第一槍的哥倆好

則是毫不遲疑地倒向老袁的勢力

並在北洋政府中取得一官半職


程正瀛


(圖片為:開出武昌起義第一槍的程正瀛)



得到好處的兩人,憑著他們對武昌首義集團的認識

竟然成為二次革命時期迫害、追殺昔日同伴的最有力人士

他倆威風一時

但等到日後國民黨北伐擊潰了北洋政府

程正瀛

被五花大綁,拋入江中淹死

金兆龍

被免職,日後一直默默無聞,於1933年病死

他倆昔日的革命事蹟被國共兩黨掩蓋

直到近幾年才被重新檢視,還給他們應有的歷史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世事紛亂之際

昔日的革命軍臨時指揮

吳兆麟

選擇退出政壇,甚至剃度出家並致力於社會慈善事業

他只希望超脫於紅塵的紛亂

但最終他仍被現實的劫難纏身


中日八年抗戰期間

吳兆麟居住的武漢淪陷後

日本人希望請這位開國元勳擔任官職

好營造中國人支持日本人的態勢

吳兆麟是一口拒絕

所以他遭日軍軟禁3年,最終
含恨而亡……



(圖片為:吳兆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說到這

不知道大家是否覺得這氣氛實在太悲劇了?

那老ㄕ就說說武昌首義集團中

可謂最幸福快樂的代表……黎元洪!


要說黎胖子的運氣真不是一般的好

因為老袁在二次革命後

竟然腦袋進水的想當皇帝,搞了個洪憲帝制

為了攏絡各方勢力

老袁決定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

是洪憲帝制中,唯一被封王者

(長期跟隨並幫助老袁打天下的北洋諸將都沒有人獲得這個殊榮)

不過黎元洪嚴詞拒絕,並發表反帝制的立場


黎元洪是有見識的

袁世凱的洪憲帝制沒多久即迅速垮台

老袁更在之後一命嗚呼

這下就出現一個要緊的問題:

該由誰繼承「大總統」寶座?

答案是……由堅持共和體制的
副總統黎元洪遞補!

(黎胖子當真好運氣)


黎元洪


(圖片為:黎元洪)


雖然黎元洪當上總統

不過他這職位當得並不輕鬆

因為他隨即跟新上任的內閣總理段祺瑞發生衝突


當時黎元洪恢復《臨時約法》,重新實施內閣制

所以身居內閣總理職務的段祺瑞

本就擁有較高實權

加上段祺瑞是除了袁世凱之外

在北洋軍聲望最高的軍事實力派

(袁世凱的
北洋六鎮

段祺瑞曾在發展的過程中當過4個鎮的指揮官

是所有北洋將領中,接觸最多部隊的人)


反觀黎元洪是根本沒有家底和他競爭

論軍隊

湖北新軍早已灰飛煙滅

論黨羽

武昌首義集團早已分崩離析

而且張振武、蔣翊武這些人的下場在那明擺著

誰會想跟著這種會暗搞自己人的領導混啊?


就是清楚黎元洪沒底氣跟自己競爭

段祺瑞一天到晚反對黎元洪的意見

最後兩個人還因為「是否要參加一次世界大戰?」鬧得不可開交

後來黎元洪想說請個人過來協調一下

結果請了個張勳,鬧出個「張勳復辟」

黎元洪就莫名其妙的被人趕下總統寶座了


不過!黎元洪的官場生涯還沒有結束!


後來段祺瑞帶兵解決「張勳復辟」

因著再造共和的功勞

段祺瑞成為民國聲勢最高的第一人

不過也就是段祺瑞實力太過強悍

其他北洋將領做了一個決定:一起聯手打爆段祺瑞!

於是段祺瑞就灰溜溜的被人趕下權力寶座


在決定出誰能成為下一個「大總統」之前

北洋將領們覺得「大總統」的位置空在那邊好像有點怪怪的

最好找一個

名聲高、沒實力、隨時可以趕走的傢伙暫時坐鎮「大總統」

誰有這資格啊?


恭喜!黎元洪再度擔任大總統!


是的

各位沒看錯

北洋將領們竟然是找黎元洪回鍋當總統

雖然黎元洪第二次總統只回鍋1年,又給人趕下台

但以他擔任過2次的大總統,以及3年多的副總統

在民初的亂局,可謂官運亨通了!


而且被趕下台的黎元洪生活過得可爽了!


我知道政治人物基本上都有很多資產

不過黎先生的資產還真不是普通得多

這位前大總統離開官場

他的職位有:

中興煤礦董事長、黃陂商業銀行總董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董事

他的資產包括房地產70多處,並投資45個企業

其中銀行17家,工廠12個、煤礦6家,總投資額達200萬元

(1920年代,1元的購買力等於今天新台幣200元

也就是說,黎元洪的總投資額約今日40億新台幣!)

而黎元洪於1928年去世時,還以國葬規格對待,可謂極盡哀榮……


寫到這

老ㄕ不禁想長嘆一口氣

我當然知道「人無完人」這個道理

但想到黎元洪曾經臨陣脫逃、暗算異己,並且有十足的牆頭草風格

最終卻享盡榮華富貴,並被當時政界人士歌頌

還因為涉及「張勳復辟」,至今教科書還記錄著他的名字

使他的身後名聲

遠高於革命功臣黃興

(克強已經從課本消失)

也勝過汪精衛

(因為汪精衛唯一在教科書出場機會只能當漢奸)

跟宋教仁平分秋色

(都是只被提及一次的教科書打醬油腳色)

當然

能當上大清協統、革命軍大都督,還能遊刃於民國各派系之間的人

黎元洪也有他的本事

只是當我想到其他首義集團成員大多不得善終,並乏人紀念……

唉~~~只能長嘆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元洪雖是武昌首義集團領袖

不過老ㄕ卻認為

有一人是真正為這曾經輝煌一時的團體留下更深刻痕的關鍵人物


工程第八營正目─熊秉坤


熊秉坤


 


各位還記得這人嗎?

這人在人生的前三分之二的時間

幾乎都是配角

以前有人說是他開了武昌革命的第一槍

可是近幾年的研究證實,其實程正瀛才是開第一槍的關鍵人物

(讓我忍不住想吐槽的是

由於程正瀛後來連開好幾槍射殺長官

熊先生後來自己開的第一槍

大概連前三發都排不上吧?)

後來他想領導武昌起義,但官階太低

所以真正領導武昌起義成功的,是被人臨時找來的吳兆麟

武昌起義成功後的陽夏之戰

真正名揚史冊的

是黎元洪、黃興、蔣翊武等大人物

熊先生在戰場上的紀錄

還不及戰死沙場的謝元凱、孟華臣等同袍


不過他對武昌起義還是有卓越貢獻

尤其在上述那些大腕人物作古之後

他的「開國元勳」或是「締造共和」身分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於是

國民政府時期,他擔任武昌市市長

中共建國後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頗得到周恩來的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

196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50周年

中共竟然安排

熊秉坤與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一同參加慶祝宴會


鹿鍾麟、溥儀、熊秉坤合影圖


(圖片為:辛亥革命50周年合照

左─鹿鍾麟,他把溥儀從紫禁城趕出門

右─熊秉坤,他參與的革命讓溥儀第一次丟掉皇帝寶座

老ㄕ就想問問

在中間跟這兩位合照溥儀到底是何心情啊?)


宴會上,溥儀來到熊秉坤面前

高舉酒杯說:

「辛亥革命,你打響了第一槍,可稱蓋世英雄。」

(當時大眾普遍認為熊秉坤是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關鍵人物

但老ㄕ再一次強調,打響第一槍的是程正瀛這哥們

人家雖然不有名,而且下場不太好

可該有的歷史地位還是要肯定他的)


溥儀接著說:


「你了不起,推翻了封建統治

打倒了我這個當年還是小孩子的皇帝

讓我能順應歷史潮流,改造為新人。

為表達謝意,容我敬你一杯。」


熊秉坤則回答:

「承當不起

我們過去是夙敵,你是皇帝,我是亂民

今天是共產黨領導,冤家路寬

大家擇善而從,成了朋友,都做了新人。

新人做新事,讓我們為國家昌盛,民族興旺共同乾杯。」


我覺得這兩人的對話挺有意思的


先說說溥儀,這話明顯不對勁

這就像有人說:

「我當年家財萬貫,結果被你給全部坑走

了不起!讓我這人生勝利組瞬間成為了魯蛇

使我能順應時代潮流,成為了酸民一位,讓我敬你,表達感謝!」

這話是不是滿滿的酸味呢?

其實溥儀這樣說話,那是很不得已的

畢竟「末代皇帝」這身分太敏感兼沉重

是中共極力打壓的「封建毒瘤」

要不是周恩來多次出手幫忙

溥儀早就被人搞成了渣

所以他必須無時無刻的公開自婊外加對黨中央歌功頌德

如此……才能有一條活路


熊秉坤的回答其實有點像在提醒:

「皇帝老兄你要注意啊!

今天是共產黨領導

所以我老兄狀況也未必比你好到哪去

畢竟我以前當過國民黨的官,真要有人跟我翻舊帳

我也是吃不了兜著走啊!

所以『擇善而從』,好好做黨的活招牌,這才是一條活路。」


到了1964年

熊秉坤做了他這一生第二重要的事

(第一重要是發動武昌起義)

他在全國政協開會期間

跟周恩來碰面並哭著說:

「我活了80歲

沒有什麼對個人及家庭的要求

我就是希望早日建成辛亥革命紀念館。」


我想老先生在那一刻,是非常激動的

雖然他本人獲得了榮華富貴

可等他過世之後,會人記得1911年10月10日的那一晚嗎?

還有在陽夏之戰犧牲

至今仍身處六大堆的新軍將士們,難道從此無人紀念?

雖然當年創造的共和

已經不是現在身處的共和

但那是多少人犧牲換來的信念?那不應該就此被忘記!

更有可能

熊秉坤想起了鄧玉麟


鄧玉麟


鄧玉麟

這位昔日負責革命勢力聯繫的首義功臣

竟然在1951年的鎮反運動中被捕

並很快遭受槍決,罪名是「反革命罪」

最早革命的人,竟然以如此罪名而死?當真是荒謬絕倫!

而這件事怎能不讓熊秉坤害怕?

所以他必須爭取

要那一段留下一個肯定的紀念!


望著老淚縱橫的熊秉坤

周恩來說:

「提得好,辛亥革命是一場偉大的革命……

沒有一百多年來諸如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前仆後繼,

流血犧牲,夢寐以求地追求真理,

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金光大道……

這麼一個辛亥革命紀念館,應當積極籌備。」


不過

這不代表所有人都尊重那段歷史

尤其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

在那一個

「革命無罪,造反有理」、「×××不投降就叫他滅亡」的妖孽年代

當真是做啥都不對

就曾有紅衛兵跑到熊秉坤家抄家

結果看到了1913年1月袁世凱授予熊秉坤的「勛五位」勳章


「把這封建主義的毒瘤拿走!」

當紅衛兵趾高氣昂的動手之際

熊秉坤立刻奪回,並喝道:

「不准拿!」

可想而知,熊秉坤在文革期間日子應該不太好過

要不是周恩來下達保護命令

我看熊同志恐怕下場比鄧玉麟更慘


1969年5月初

熊秉坤因患感冒而住進醫院,後來病情惡化,於5月30日病逝

他並非武昌起義中最晚過世的人

但在我看來

他的死,代表昔日顯赫一時的首義集團,落下的最後塵埃……


如今

昔日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

成了一座嶄新的辛亥革命博物館



(圖片為:辛亥革命博物館)


這是熊秉坤的功勞

他的堅持,讓昔日歷史終能被有系統性地記錄

使老ㄕ認為

熊先生比起黎元洪對武昌首義集團有更大的意義

以至於我花了相當大的篇幅對他進行描述

並以他作為描述武昌起義的楔子還有收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年10月10日


這個改變中國的大日子

已經過去了100多年


台灣方面

(或是說中華民國

拜託別再有人跟我執著要用哪一名詞

好好聽我說故事行不行?)

每到這個日子就會大肆慶祝

老ㄕ還記得小時候

中正紀念堂會有煙火秀出現,吸引眾多民眾圍觀

更別提這前後

馬路上會插著數不盡的國旗

又會有播不停的國歌

畢竟這可是重要的「國慶日」


對岸

其實也把10月10日列為「辛亥革命紀念日」並有慶祝活動

而且這幾年

透過人物訪視、古蹟保存,甚至是推出影視作品

將這段歷史系統性的保存

還順便發展了湖北地區的觀光業


武昌起義誠然對現代中國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及價值

以至於老ㄕ一邊寫故事的同時一邊想著:

「究竟……我寫這段往事的重點是什麼呢?」


如果我只是把這場起義描述完

那其實我根本不用寫這篇文章

因為已經有太多的資料寫得比我更詳盡、更精采

而且我大可輕鬆帶過或是只針對重點描寫

畢竟我看到不少讀者表示:

「這文章會不會太長啦?好難看得下去(好難吸收)啊!」


這樣的疑惑

直到我找到一張照片時,我得到了解答

那是武昌起義40年後

湖北新軍再次團聚合影紀念照



(圖片為:起義40年後的湖北新軍合照,圖片出處)

___________________


我相信老ㄕ描述「武漢篇」的往事

大部分的人名,大家應該都有點陌生

因為所謂的「武昌首義集團」,大部分就是些小人物

他們頂多是:

軍中的班長(熊秉坤、金兆龍)

愛搞政治運動的留學生(孫武及共進會人士)

正巧碰上機緣的平常人(程正瀛、吳兆麟)

甚至很多人在民國初期就喪生(蔣翊武、張振武)


這些人都有他們個性、見識、能力上的限制

加上以同盟會為主流的歷史描述

使這段往事容易讓人忽略


而且還有許多志士的名字及事跡,我沒能描述完全

比如:

共進會資金提供者,鐵血十八星旗設計者的劉公

當初設計強逼黎元洪當上都督的李翊東

陽夏之戰中率先陣亡的馬榮


會發生這種狀況

除了我的能力有限加上為了讓情節更緊湊做了部分犧牲外

一部分的原因

還是因為他們留下的事蹟太少,真的很難做更深入的探討

畢竟

在歷史長河中,相比孫文、黃興、袁世凱等重量級角色

他們真的只是小人物罷了……


But!

就是這些小人物,卻為中國帶來巨大的影響!


他們真實的存在過、奮戰過

並為心中的理念堅持、付出、犧牲

他們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水滴

但眾人的集結

卻匯聚成一股潮流,從而推動歷史長河流向!


「國父們」的意義

是代表一個國家,是由一群人努力才能建立

最先提出「國父」概念的美國,就有10位國父

比如:

率領軍隊作戰的華盛頓

周旋外交場合的富蘭克林

起草獨立宣言的傑佛遜

他們因有傑出的才能並為國家建立做出重大貢獻

因此被認為是建國「國父們」


不過

一些美國歷史學者卻有著另一種解釋

何謂「國父」?

可以是戰場上的一個小兵

可以是捐款的一位老婦人

可以是用文學激勵人心的作家

凡是有為國家建立出過心力的都可以是國父!


同樣的

中華民國的國父是誰?

是出謀劃策的宋教仁

是鼓吹自由理念的孫文

是奮戰不已的黃興


還有!


10月10日起義的小兵

陽夏戰場上犧牲的生命

在暗處活動並拚上心力的追夢者

為了堅持而犧牲的殉道者

他們都是值得紀念卻又難以紀念的「無名國父們」


所以老ㄕ試著重新回溯,尋找長河中出現過的曾經


我找到了

應該被紀念卻少被提及的英雄

我找到了

規模宏大卻被淡忘的衝突

我找到了

微小卻足以紀念的故事


我更想找到並描述,那一份單純熱情的感動


武昌的先人們啊

無論你們有名不有名、在乎或不在乎

老ㄕ僅以這篇文章,來紀念實至名歸的「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完


class='rpl rpl_slick'>



更多故事: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urrent'>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