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
1650~1659年
郭懷一舉事反荷 荷漢衝突表面化
【一六五二年/台南報導】以郭懷一為首的數千名漢人農民,在台南永康武裝起事,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與剝削統治,但鐮刀與鋤頭不敵新式火槍,起事在兩周後宣告失敗,超過兩千人被殺。這是荷蘭統治台灣近三十年來,爆發的最大規模抗爭及死傷事件。
荷蘭在台灣發展殖民經濟,招攬大量漢人前來耕作,但稅捐嚴苛繁多,平時已招致不少民怨,產業蕭條時民不聊生,民怨更是沸騰,終於爆發此次抗爭。
根據荷蘭當局規定,來台漢人不論男女,每個月都要繳交人頭稅,如果從事漁獵,還要另繳漁獵稅,其他還有貨物交易稅等等。同理,開墾土地一樣要課稅,荷蘭當局以「甲」為單位,提供種子、農具及水利設施給漢人,讓漢人耕作(漢人稱「王田」,另有些漢人自費開墾,或向荷蘭人借貸),同時課以重稅,為荷蘭當局的重要財源。
郭懷一是台南永康一家油車行(賣麻油、花生油)的負責人,原本計畫利用中秋節宴請荷蘭官員和商人,在飲酒作樂中予以刺殺,再以送他們回家為由,攻占熱蘭遮城。但這個計畫被郭的結拜兄弟洩露給荷蘭當局,郭只好馬上起事。
一六五二年九月,郭懷一帶領眾多漢人農民攻打赤崁的普羅民遮市街,但熱蘭遮城隨即派出一百多名攜帶火槍的荷蘭士兵回擊,郭懷一當場戰死,漢人農民也節節敗退到高雄岡山。荷蘭軍隊隨後又聯合六百名原住民加入戰鬥,並允諾原住民「每殺一人即送一塊布」。
荷蘭當局雖然平定了此次武裝抗爭,但經此一役,與漢人的衝突已表面化,對來台貿易的漢人產生戒心,開始採取登船檢查的措施。
1735-1740
民番通婚禁止 羅漢腳入贅巧取家產 威脅番社生存
【一七三七年/台灣報導】近年來,漢人男子與原住民婦女通婚愈見普遍,已造成原住民的社會問題。大清政府日前下令禁止民番通婚,違規的漢人男子將處以杖罰。
荷蘭時代,受招攬來台耕作的漢人可以攜眷,雖仍有漢人與原住民婦女結婚,住進原住民部落,但當時漢人人口不多,對原住民社會並沒有影響。
明鄭時代,除了大量軍隊,漢人也愈來愈多,使得男人找不到妻子的情況非常普遍,很多軍人強搶原住民婦女為妻。
大清帝國治下,來台者不准攜眷、遷眷,偷渡來台的人大都變成「羅漢腳」。由於漢人婦女不多,更迫使漢人娶原住民婦女為妻。事實上,自明鄭時代以來,即有人口販子專門從閩粵沿海抓女人來台灣販賣。
台灣平埔原住民多為母系社會,由女子繼承家業,男子入贅女家。漢人的父系社會則完全不同,大清帝國律法也不承認女子擁有家業的主權,因此讓有心的「羅漢腳」有機可乘:如果與原住民婦女結婚,就可以住進女家,進而取得家產。
一七二二年至一七二三年(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元年)擔任第一任巡台御史的黃叔璥就表示,他當年看到很多漢人與「番女」結婚,有的番女也喜歡漢人,但太多漢人娶番女為妻妾,以至「番民」老了卻沒有妻子,番社人口日趨減少。
曾於一七三二年(雍正十年)上奏、要求准許已在台定居者得以搬眷的大學士鄂爾泰說,台灣居民已有數十萬,他們各自開墾、謀生,如果因為沒有家室而娶「番婦」,恐怕會擾亂、危害社會。
在一七三七年(乾隆二年)奏請禁止「漢民」與「番婦」通婚的巡台御史白起圖也說,擔心有些漢人存心入贅番社以侵占土地。
而今,大清政府已於一七三七年(乾隆二年)明文規定:台灣「民人」不得與「番人」結親,違反規定者必須離婚,「民人」還要罰杖打一百,當地的通事、官員也都會受到降級處分;如果已經娶妻並生子者,則安置在本地成為「民人」,不准再與番社往來。
雖然大清政府禁止漢番通婚,但台灣吏治敗壞,地方官執行此一禁令的意願和能力明顯受到質疑,未來恐怕仍防不勝防。在民間,一般漢人男子大多嚮往與原住民婦女結婚。一名漢人男子說,這樣一來有了妻子也有了土地,「有食擱有掠!」
1880-1883
馬偕設立滬尾牛津學堂 開創台灣現代新式教育
【一八八二年/台北報導】前來台灣傳教的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馬偕,耗時兩年餘,在滬尾(淡水)設立牛津學堂,已於日前開學招生。這所西學堂可謂台灣現代新式教育之始。
馬偕自從一八七二年(同治十一年)在淡水落腳、設立教會後,常前往台灣北部地區傳教,還幫人免費拔牙,所以工作愈來愈順利。一八七八年,三十四歲的馬偕與十八歲的台灣女信徒張聰明結為連理,夫妻一起傳教。
馬偕除了傳教,也注意醫療。一八七三年,他在淡水租屋設立診療所,由一位洋商的私人醫師志願服務。後來美國有一位與馬偕同姓的船長遺孀馬偕夫人,為了紀念先夫,捐贈三千美元贊助馬偕在台灣的傳教工作,馬偕用這筆錢於一八八○年(光緒六年)在淡水設立「滬尾偕醫館」,這是台灣北部最早的現代西醫院。
在傳教、醫療之外,馬偕也想到教育,因此決定在淡水設立新學堂。他在一八八○年回到故鄉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牛津郡募款,經由當地報紙報導,獲得鄉親響應,總共募得加幣六千多元。
而今,一八八二年(光緒八年),這所由馬偕規畫、監工興建的學校順利完工,中文名稱「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則為了紀念牛津郡鄉親捐款,取名「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牛津學堂於今年九月舉行第一次開學典禮,共招收十八名學生。三年的課程中,除了基督教義之外,還規畫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醫學理念、解剖學及音樂、體操等課程,並有中國文史。此外還有野外教學、參觀旅行、臨床實習,也相當重視學生的生活教育。
牛津學堂雖是基督長老教會學校,但在傳教之外兼具醫療、教育目的,與中國傳統科舉的學校非常不同
本文摘自貓頭鷹出版之《台灣史新聞》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 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 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 他們的宗旨是: 「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 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事件, 他們都留有第一手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