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有人味的影像寫作──讀《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

$
0
0
作者:林志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設系教授兼系主任)

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原是作者張照堂,受光華雜誌邀請書寫的一系列文章,後來集結為上下兩集於 1988 年出版。2015 年此書改版重出,成為一冊五百餘頁。

在這個年代(如今已是二十八年之後)重讀張照堂所寫的這些文章,首先特別令人有感的是其中的「人味」。

635804084875938750

這個感受首先來自這本書的書寫架構。它是以個人為主題,構成了三十個單元,每一篇因而像是為一位攝影家寫下人物誌,總會句括個人的一些總體描述,生平、風格、影像特質的分析,並且經常會就特定的影像作細部探討與評論;閱讀起來,也總會感到作者自己認識這位人物,甚至為了書寫或之前的研究(文建會「百年台灣攝影史料」計畫),曾經進行訪談。

1-2

每一篇像是為一位攝影家寫下人物誌

從張照堂的原序所述可知,這三十個單元中,前十四個單元(構成原來的上集),寫的是較資深的寫實攝影前輩,後面十六個單元(構成原來的下集),寫的則是活躍於 1960 年代風格多樣的影像工作者。

比如,被列為上集起首的鄧南光,雖然攝影家早在 1971 年過世,但張照堂以訪問其長子鄧世光作替代,還付上數以千計的存底樣片,也談及許多可以使人可以想見其精神面風貌的生命細節,像是鄧南光(那時名為鄧騰輝)學生時代,千方百計「讓」來一部萊卡相機,連睡覺時都小心翼翼將相機放在枕邊坐墊上,就這樣和每夜與「萊卡」共眠了五年。

當張照堂寫活躍於 1960 年代的翁庭華,強調他的「攝影眼」(風格與關注焦點),說那是一種纖細、睿智的洞察力,總是呈現那往昔歲月的澹然幽情。在成書當時的1988 年,翁庭華由公職退休,也結束了經營二十三年的攝影公司,打算重新出發,到日本寫真專門學校學習攝影理論,作一名超齡的學生。

張照堂認為,1960 年代的攝影家有這樣的機緣很少見,對翁庭華而言,退休反而是「起步」。

翁庭華

當他寫活躍於1960年代的翁庭華,除了以總結的方式寫他的「攝影眼」

讀到這些生命片段(biographèmes),讀者不禁會好奇,鄧南光的萊卡後來下落如何?留日歸來的翁庭華,又發表了什麼樣的精彩作品?但本書就停在這裡,像是攝影一般,成為時代的切片。

「影像的追尋」在追尋什麼呢?它追尋的是影像中的另一種「人味」。

2-1

書中大的脈絡是書寫台灣本土紀實攝影,那時尚未被完整書寫的歷史基礎,但作者並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發展,更無提倡人道主義的說教,而是一直強調二十世紀初以來「直接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的基本原則:單純、直接、誠實,再加上自然、委婉、摰樸這樣的形容,帶出一個今日已經消逝、只能想像其昨日風華的影像時代。

吳永順

雖然大的脈絡是書寫台灣本土紀實攝影那時尚未被完整書寫的歷史基礎,但作者並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發展,更無提倡人道主義的說教

過去曾經閱讀過《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原先版本的讀者,相信一定會樂見此書有了新的版本。目前的版本除了將兩集合為一冊,並作適當的文字修訂之外,最重要的是更改了裝禎和開本。過去的開本及裝禎設計,比較像當初文章出版時雜誌狀態的集結,改裝為目前較順手的小開本之後,它反而變成一本內含三十多章且相當厚重的專書,在圖文搭配方面也相當地流暢。最後,相較於原來的雜誌編排方式,直排的閱讀也更能使人集中精神。這本《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的改版重出,在台灣的影像出版歷史上,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

1-10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