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打下天下後,劉邦為何再次大開殺戒?

$
0
0
作者:易中天

劉邦稱帝以後,秦就正式變成了漢。以前是秦朝、秦代、秦帝國,現在是漢朝、漢代、漢帝國。二者之間的四年半(五十四個月),無名稱。

名稱是項羽弄丟的。

項羽(Source:wikipedia)

項羽(Source:wikipedia)

不弄丟也不可能。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山東豪傑並起亡秦」,天下並不是哪一家的。只不過項羽仗著自己實力雄厚,霸王硬上弓,主持了他們的坐地分贓。

可惜,楚霸王並非周天子,楚懷王就更不是。所以這時的天下,便不能叫「楚」。別人不同意,項羽自己也不願意。他不管懷王叫「楚帝」,就是證明。

大家都心懷鬼胎,也只好不倫不類。於是,一個假皇帝加一群山大王,便構成了秦亡以後的局面。結果,天下亂作一團。這個覆轍,豈能重蹈?

何況劉邦原本就跟項羽不同。他當然是漢帝,他的天下也當然是漢天下。但,劉邦又不同於嬴政。嬴政的天下確實是秦的,沒誰能跟他分攤,他當然可以廢封建,行郡縣,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帝國。

劉邦也可以嗎?

不能。因為天下不是他一家的,也不是他單獨打下來的。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齊王韓信、韓王韓信(戰國時期韓襄王孫,以下稱韓王信,以區別於此刻的齊王韓信)、淮南王英布、衡山王吳芮,都早已稱王或封王,沒封的彭越正等著封,也不能爽約。

但問題是,郡縣制或帝國制是大勢所趨。誰要是逆歷史潮流而行,就叫反動。反動是沒有好下場的,事實上劉邦也更喜歡郡縣制。想當年,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卬和魏王魏豹的地盤,便都被他改為郡縣,現在難道要改回去?

在這歷史的緊要關頭,劉邦面臨著抉擇。

周制,還是秦制?

邦國,還是帝國?

封建,還是郡縣?

新革命遇到了舊問題。

然而判斷的標準卻也簡單,那就是首先考慮如何安定天下,穩定人心,最好還能通過制度的安排,奠定長治久安的基礎。這是每個新政權都要面對的大問題。周公姬旦想過,秦王嬴政也想過,現在輪到劉邦。

劉邦的選擇餘地卻不大。該封的王國必須封,該設的郡縣還得設,也只能先封建後郡縣,半封建半郡縣。

劉邦(Source:wikipedia)

劉邦(Source:wikipedia)

於是劉邦宣佈: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原封不動」;只有王銜沒有地盤的韓王信仍為韓王,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封魏相國彭越為梁王,都定陶;徙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都臨湘(今湖南省長沙市);徙齊王韓信為楚王,都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

這七個,全是異姓王,沒有一個是劉邦的子弟。他的部下也不封王,只封侯。

侯與王差別很大。王是諸侯,對王國享有治權;侯是列侯,對封區只有財權,也就是戶數定額的賦稅徭役。一般千戶,最多上萬,叫萬戶侯。

侯的封土也無法與王相比。王的領地至少一郡,多至數郡。侯,一般最多一縣,叫縣侯;其次一鄉,叫鄉侯;再次一亭,叫亭侯。縣、鄉、亭,都是郡縣制的行政單位,也都由當地政府管理,侯們是不能管的。

也就是說,王國之外,一律郡縣。

這就是劉邦創造的「半封建制」,也叫「郡國制」。它跟西周「天子封建諸侯,諸侯封建大夫」的「全封建制」一樣,也是政治鬥爭妥協的結果。

那麼,天下安定了嗎?

沒有。

劉邦稱帝幾個月後,燕王臧荼就反了。以後,除長沙王吳芮外,其他五王也都反叛,或被說成反叛。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裡面真正存心造反的只有臧荼,其他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甚至「奉旨造反」。比如張敖。

張敖是趙王張耳的兒子,漢帝劉邦的女婿,魯元公主的丈夫。他對自己的皇帝岳父,極盡臣子之忠。劉邦對他卻十分無禮,甚至開口就罵。這就引起了趙相貫高等人的不滿。他們去見張敖,鼓動他造反。

趙王張敖死活不幹,急得手指頭都咬出血來。貫高等人決定自己動手,並承擔一切後果。

漢八年冬,劉邦平叛路過趙國,貫高他們便準備在柏人(今河北省隆堯縣)實施謀殺。但因為劉邦突然改變行程,未遂。

這起未遂謀殺案的結果,是張敖和貫高都被逮捕。貫高在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咬定趙王與此案無關。劉邦查明真相後,不但釋放了張敖,而且赦免了貫高。負責調查的人遵命把這消息送到獄中。

貫高問:「我的王真被釋放了嗎?」

來人說:「是。皇上敬重足下是條漢子,也赦免足下。」

貫高卻說:「臣之所以體無完膚仍然苟活,就因為害怕說不清趙王的冤情。趙王出獄,臣的責任已盡。身為人臣而負篡逆之名,哪有臉面侍奉皇上?」於是貫高自殺。

張敖總算死裡逃生。但同時,他也失去了王位和王國。劉邦把他貶為侯爵,趙王則換成了劉邦寵姬戚夫人的兒子如意。這當然很冤,卻還不是最冤的。最冤的是彭越。

彭越根本就沒想造反,只不過在劉邦御駕親征平息叛亂時,稱病不肯從軍。彭越怎麼想的,不清楚。也許,他確實是累了。也許,他不過想保存實力。但這頂多也只能算消極怠工,卻被以謀反的罪名逮捕。而且,劉邦不但誅滅彭越三族,還將他剁成肉醬賜給諸侯。

這,豈非喪心病狂?好像不是。

※※※※※※※※※※

事實證明,劉邦並非精神病,也不是殺人狂,因為有許多可殺之人他都沒殺。比如貫高,比如欒布。

欒布是梁國的大夫。梁王彭越被捕時,他正出使齊國。等他使齊歸來,彭越的人頭已經掛在了洛陽城樓。同時劉邦還下令:有膽敢收屍或探望的,殺無赦!

然而欒布置若罔聞。他來到彭越的人頭之下,從容彙報出使過程,然後撲倒在地,拜祭彭越,痛哭一場。這在欒布,是理所應當。於公,彭越是他的國王,他當然要面對彭越奏事,履行程式。於私,彭越是他的恩人,他當然要沉痛哀悼,上一瓣心香。有什麼不對嗎?

但在劉邦,這就是公然抗命。

因此,當負責現場的官吏將欒布逮捕,送到劉邦跟前時,劉邦勃然大怒,下令將欒布扔進油鍋。

烹刑(Source:wikipedia)

烹刑(Source:wikipedia)

欒布從容地問:「可以說一句話再死嗎?」

 劉邦說:「你講!」

欒布說:「當年,皇上困於彭城,敗於滎陽,危於城皋,項羽之所以不能西進窮追,就因為彭王據守在大樑,與漢聯盟。那時,彭王只要稍微把頭一歪,還有今天嗎?」

劉邦沒有話說。

欒布又說:「如今天下已定,彭王難道就不該安享太平嗎?想不到只因臥病在床,一次徵兵不到,皇上就疑心他謀反。證據拿不到,就找些小岔子來治他的死罪,還屠滅三族,就不怕天下功臣人人自危嗎?」

劉邦也無話可說。

欒布再說:「現在,彭王已被皇上殺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請讓我自己跳進鍋裡去吧!」

劉邦立即下令釋放欒布,並拜他為都尉。

還有蒯通。前面說過,劉邦和項羽相持不下時,蒯通曾經力勸韓信嚴守中立,鼎足而居。韓信臨死前,也痛悔當初不聽蒯通之計。劉邦得知這一故事,便將蒯通捉拿歸案。

韓信(Source:wikipedia)

韓信(Source:wikipedia)

劉邦問:「當年,是你教韓信謀反嗎?」

蒯通說:「一點不錯!可惜那小子不聽臣的。如果他肯聽臣之計,今天哪有陛下什麼事?」

劉邦說:「烹之(殺了他)!」

蒯通說:「冤枉!」

劉邦說:「你教韓信謀反,有什麼冤?」

蒯通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個時候,當然是誰個子高跑得快,誰就得手啦!所以那時節,臣只知道有韓信,不知道有陛下。再說了,當年磨快了刀子想幹陛下這營生的,多了去,又豈能盡烹?」

劉邦說:置之(放了他)!

蒯通策反韓信,貫高暗殺劉邦,事實俱在,本人也供認不諱。劉邦卻不殺他們,也不因為欒布和蒯通的頂撞而惱羞成怒,這難道是喪心病狂?

因此他的殺人,就只有一個原因:政治需要。這一點,可以從彭越案看得很清楚。

彭越被捕後,劉邦其實也知道他是冤枉的,因此並沒有殺他,而是貶到蜀郡為庶民。彭越西行路遇呂后,向呂后哭訴自己的冤屈。呂后聽了卻對劉邦說,彭越這人能力很強,如不斬草除根,只怕後患無窮。於是重新審理此案,將彭越置於死地。

呂后(Source:biubiuqq@Flickr)

呂后(Source:biubiuqq@Flickr)

再看韓王信。韓王信反,是因為打不過匈奴,只能降胡反漢。但韓王信的封地原本在潁川,跟匈奴十萬八千里,怎麼會屢遭侵略,以至於降了匈奴呢?

因為劉邦把他的封地從潁川郡遷到了太原郡。那麼,劉邦又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潁川郡北近鞏縣(今河南省鞏義縣)、洛陽,南迫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葉縣(葉讀如射,今河南省葉縣),東有淮陽(今河南省淮陽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皆天下勁兵處),劉邦不能不捏在自己手裡。這就是劉邦大開殺戒的真實原因。

很顯然,迫於無奈,劉邦在勝利之後冊封或承認了七個異姓王。但,除長沙王吳芮國小力弱外,他對其他六個王都是不放心的。這才徙封韓王韓信,奪國趙王張敖,誣陷梁王彭越。

徙韓奪趙是要地,殺害彭越是防人。劉邦的貪婪、防範和猜忌,已是毫不掩飾。結果,淮南王英布反。

英布是倒數第二個被消滅的異姓諸侯王。此前,依次是燕王臧荼、韓王韓信、趙王張敖、楚王韓信、梁王彭越;之後,則還有燕王盧綰。盧綰是臧荼被滅以後封的,又在漢十二年被滅,新封的燕王則為劉邦的兒子劉建。

那麼,英布如果不反,劉邦會滅了他嗎?

難講。

因為英布的王國,擁有長江下游的九江、廬江、衡山、豫章四郡,相當於今天的安徽和江西兩省。這麼大一塊地方,劉邦是遲早要吞併的。

英布則不反也不行。夏侯嬰曾經問一位長者,皇上待他不薄,英布為什麼還要造反?

長者說,英布感到了危險嘛!當今天下功高震主的,就是韓信、彭越和英布。那麼想想看,去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今年不就輪到英布了嗎?那還不如自己造反算了。

然而英布畢竟是英布。他可是在陳勝的時代就已經起義,項梁的時代就已經從軍的老革命。所以,他與劉邦戰於庸城(今安徽省宿州市)陣前相見時,竟毫無愧色。

劉邦問:「你何苦要造反?」

英布答:「老子想當皇帝!」

這話說得漂亮,可惜皇帝只能有一個。漢十二年十月,英布戰敗而死,淮南國則封給了劉邦的兒子劉長。

英布失敗了。但受過黥刑的土匪英布,卻比韓信瀟灑得多!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之《縱橫天下: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興亡關鍵
0artwrok 03
從商鞅變法之後到秦始皇崛起這百年之間,
原本視為西戎蠻夷的秦國
卻成為最終吞滅六國一統天下的皇者。

然而秦國無論是從土地改革或是郡縣制度所建立的文化
在原有周朝的封建體制下的社會結構無一不是衝擊,
這樣與眾不同的制度改革
確實成功使秦國一舉站上歷史舞台的巔峰,
這樣的霸業只存在十五年之久。

隨即陳勝造反、項羽爭雄、劉邦稱帝,
但這短短數十年的動盪卻影響後世數千年之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