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前倬(臺大歷史系學生)
《哲學經典的32堂公開課》這本書如其名,是針對三十二本哲學經典所寫的書介。作者奈傑爾.沃伯頓(Nigel Warburton,1962-),曾在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 OU)哲學系擔任講師近二十年,自 1998 年出版這本名為Philosophy: The Classics,一開始只介紹二十本經典,從柏拉圖《理想國》寫到維根斯坦《哲學研究》。到了二版才加入了羅爾斯《正義論》等四本,把時間的跨度拓展到現在的規模。而後第三版又加入尼采、羅素與沙特的三本著作,總數達二十七本之多。
2013 年沃伯頓向開放大學辭職,專心從事寫作與播客(podcast)網站的經營。[1]隔年(2014)便出版了我們手頭這本第四版,一口氣增添蒙田等人的五本經典著作,這才開出這門長達三十二堂的公開課。
本文不擬依循作者的步調,橫跨兩千多年,一路從柏拉圖談到羅爾斯,一方面在有限的篇幅內,這樣的書寫未免粗略;另一方面作者寫作此書,已經是重點式的摘出各部經典的思想內涵,不適宜再去削減內容。因此,筆者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談談閱讀此書感受的幾種不滿意與值得嘉許之處──通常這兩者亦有關聯──以供諸位參考。
著作的選擇—黑格爾與海德格的缺席?
讀者閱讀這本書,難免會有兩種不滿意:第一種應當是在讀到目錄時,對作者挑選著作的不滿意;另一種是讀這類重點式書寫,必然且應該產生的不滿意。
就第一種不滿意來說,我們很難想像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沒能入選,而康德的三大批判中也只選了《純粹理性批判》,更可惜的是,黑格爾的著作竟然一本都沒被選中!作者早已預料到這種不滿意的可能,因而在前言已有簡要回應:
我已經設法避免推薦晦澀含糊到沒必要的書。這讓我省略了一些公認的大師之作,像是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與《法哲學原理》,還有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對此我並不打算致歉。在每一章的結尾,我會提供進階閱讀指南。
我對這些著作做出的選擇,在某些方面來說具爭議性,我懷疑問題大致出在我沒選的書,而不是我選中的書。我的做法是,著重在那些我相信到今日閱讀仍會有回報的書,而且承受得起用幾千字的篇幅處理。這是充滿個人性質的前三十二名哲學經典;其他哲學家,雖然他們的選擇肯定會跟我的選擇有所重疊,卻會提出不同的前三十二名。[2]
簡而言之,作者想要避免太過「晦澀含糊」的著作,並選擇「今日閱讀仍有回報」者,更重要的是,該著作需能「承受得起用幾千字的篇幅處理」。在這樣的條件下,筆者雖然仍對黑格爾與海德格等人的缺席感到不悅與遺憾,(畢竟這些讀來最艱難的著作的介紹,正是我們這些哲學的門外漢最為渴求的啊!)但也稍稍能同情地理解作者的選擇。
一個值得期待的可能是,前述提到初版只討論了二十部經典,而我們現今看到的規模則已擴大到三十二部。我們或許沒辦法想像《存在與時間》會突然變得清晰易懂,但說不定到下次再版前,作者可以多開發幾條空中步道,讓讀者可以輕鬆愉悅地,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晦澀含糊處糾結,便能踏上觀景台,觀看這些哲學世界中的雄偉山峰,欣賞與品評其內在的美麗。
重點式書寫的危險
第二種不滿意,恰好是面對這樣的空中步道,也就是重點式的書寫,所產生的不滿意。
閱讀這種書寫,我們好像很容易地就掌握了各部經典的旨趣,知道了好多著名的情境,如《理想國》裡洞窟的囚犯,或《存在與虛無》中咖啡館的侍者,同時又記住了好多精彩的句子,像是來自維根斯坦之口的:「哲學問題是在語言放假去的時候冒出來的。」我們確實透過閱讀此書,了解沙特說「存在先於本質」的脈絡,釐清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在《沉思錄》中是以「每次我表達或者在心中構思著我是、我存在的時候,這句話是必然為真的」這個形式出現。
然而,這卻容易讓我們產生一種幻覺:我們似乎就這麼樣把三十二本經典讀完了!
於是可以記下這些內容,在與人對談時恣意地引用。彷彿自己悠游於宏闊的哲學海洋中,順手汲取都是智慧的菁華。但是,真的這麼容易嗎?
讀完一本哲學普及讀物,就能領略過去兩千年來人們嘔心瀝血得來的成果嗎?想來頗為荒誕不經。當然,這並不是說本書中的論述有誤。事實上,在生活中引用本書的內容,大約也不太容易落到被他人「打臉」的下場。
筆者想要表達的是,除卻書中明確提到的一些對話、批評或承繼,我們實在很難僅憑本書的內容,便明白各個哲學家之間細微的差異。也就是說,關於不同的思想體系為何無法會通,是在哪些意義上,對什麼核心概念的理解或詮釋有異,才導致他們建立了截然不同的思想體系呢?
這類的問題,要想在本書中得到完善的解答,若非讀者已具備豐富的哲學知識,又或天生帶有極其過人的才氣,否則機會是微乎其微。但是,這類問題,卻正好是我們閱讀中最需要注意的部分。因為如果我們不能細緻地思考這些差異,就不能理解我們與我們所閱讀的哲學家,在哪些方面的理解有所不同。而容易導致一種荒謬的狀況:我們引用了某個哲學家的話或思想,明明是希望能幫助論述,到頭來卻是這個引用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臉。
進階閱讀──更全面而深刻地掌握文本的脈絡
不過,既然前面已經說過,僅憑本書的內容無法得到完善的答案,又該如何是好呢?
所幸,這本書特別值得嘉許之處,便是作者在每章的最後,都會附上推薦的進階閱讀。這一些進階閱讀,大多屬於更詳盡的導讀,能夠幫助讀者對哲學家的思想與背景有更全面與深刻的理解,作為直接閱讀原典前的銜接。在這一些進階閱讀中,讀者應當更能明白各家哲學的複雜性,與其間不可消解的歧異性。當然,原典的閱讀仍舊是最為重要的。無論是本書或進階閱讀,都只是一個引介的工具或過程,希望讓讀者找到能真正引發興趣的經典,因為閱讀原典絕不會像閱讀本書一般輕鬆,如果沒有真誠的興趣,是很難堅持到最後的。
良好的篇幅控制
另一個值得嘉許的特點,無疑是作者在篇幅控制上的努力了!全書最長的篇章,是第一章講柏拉圖的《理想國》,含封面的插圖不過十九面;而最短的有兩章,分別介紹波愛修斯與波普的著作,都只有八面,其餘各章則散落於這區間之中。
不僅如此,每章的最後,通常還有兩面是「重要年表」、「重要字彙」與「進階閱讀」的整理。如此精簡的書寫,不只體現作者哲學普及的深厚功底,可能也要歸功於作者選書的原則──「承受得起用幾千字的篇幅處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對於一些大師之作沒能入選,應當更能釋懷一點。
良好的篇幅控制,對於日常生活已然極其繁忙的讀者絕對是一大福音!只消放一本在包包裡,在每天剛用完餐那段超級想睡,睡了又會充滿罪惡感的時間,翻開作者平易近人的文字,可能不用一個月,便能修完這三十二堂課,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經典開始鑽研了!
讀者或許有些懷疑:看這種哲學書,不是只會讓自己更快睡著嗎?至少閱讀本書是絕對不會!一方面是因為作者的文筆太流暢了,一拿起書便很難放下,讓你讀完一章仍不滿足,必定還想再繼續望下看。另一方面,哲學的文字本就能刺激讀者的思考,一旦開始思考,睡意便逐漸退去。其中尤其關鍵的,我想是作者在每章的末尾整理了對各經典的批評。
開啟批判性閱讀
面對一位位大師,我們不免未讀先怯,更容易被他們繁複的思路弄得暈頭轉向。不過,在本書中,作者首先以清晰的筆法帶出各家哲學的重要課題,而後歸納歷代學者對該經典的批評,指引讀者如何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經典,不至於被盛名所惑。
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單單告訴讀者可以怎麼批評這些經典,還更進一步地,站在該經典作者的角度思考,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又或者向讀者解釋,這些批評對於該位哲學家而言,為什麼不能成立。若是我們跟著作者的文字來思考,在閱讀的過程,我們便會經歷至少兩度的立場轉換。這樣的閱讀方法,讓人沉迷於思考的愉悅之中,恰恰是最能提振精神的。
就筆者本身情況來說,在閱讀本書以前,筆者對蒙田的認識相當粗淺,只是個在其他的哲學史書籍中的一個的名字。但一讀作者的介紹,才發現他實在迷人的要命!據作者所述:蒙田的《隨筆集》不只在哲學上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文學的經典,而且他在隨筆中不吝於揭露自己的生活特色,顯然內容也有相當程度的歷史意義。更精彩的是蒙田隨筆的實驗性質,他並不要求結論的出現,而是在日常中尋找值得思考的問題,試圖讓所學與日常對話。
這一章很簡短,只有區區九頁,而《隨筆集》可能也排不上哲學經典的 Top 10,畢竟連作者都是在第四版才將之納入。然而作者的書寫,卻非常成功地引發了筆者對蒙田與《隨筆集》的興趣,也非常受用於作者提供的進階閱讀與網站。
筆者以為,此即本書的意圖與功用,作者不預設讀者一定要朝最雄偉的山峰邁步,而是給讀者幾本相冊,讓讀者稍加瀏覽各座名山的風情,以供讀者挑選一座最能感動自己,也最符合自身條件的,帶著滿滿的熱忱,勇敢地面向它邁出步伐。
[1] http://www.philosophybites.com/。2008年,由奈傑爾與大衛.愛德蒙茲(David Edmonds)共同創辦內容主要為奈傑爾訪談著名學者的錄音檔,資源相當豐富,非常建議讀者訂閱。這些訪談經整理後也集結成書,包含作者在〈前言〉中推薦的《27位哲學家談哲學家》(Philosophy Bites Back),最新的一本為Big Ideas In Social Science,在去年底出版。
[2] 奈傑爾.沃伯頓(Nigel Warburton)著,吳妍儀譯,《哲學經典的32堂公開課》(臺北:漫遊者文化,2016),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