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翻越天台的女子——讀方太初著《另一處所在》

$
0
0
作者:宋子江(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方太初的散文集《另一處所在》屬於零度出版社「時代碎片」系列的第三本,讀她的散文集就是讀她不安時碎片般的感性浮想。這本散文集,她涉獵十分廣泛,散文題材多變,有她對故人舊物的懷想,翻書讀詩的感悟,對藝術和電影的品賞,為女子書寫被誤解所不忿,對社會情勢的關懷等等。文如其人,有時的確如此。從她在這本書中的個人簡介,已可略知一二:「害怕界線,不想被框住,尚未定型。」簡介寥寥十數字已巧妙地暗示了她對自身處境的不安,以及另一處所在之必要。

 

00  時代碎片系列三書封面 lowRes for web

時代碎片

人會迷茫,因為失去了方向。這本書中有許多篇散文,結尾有種不知所向的感覺,打上一個意猶未盡的問號。不知所向成為眾數,許許多多的問號,如同許許多多的碎片,反射分裂的自己。說起碎片,我想起丹麥哲學家祈克果(Søren Kierkegaard)一本十分有詩意的哲學論著,題為《非此即彼:生活碎片》(Enten-Eller. Et Livs-Fragment)。作者分成數個身份,互寫書信,從美學與倫理兩個角度進行辯論。我總是好奇,為什麼他稱其為碎片呢?在他的幾本重要著作中,碎片的意念都頗為突出,自我甚至是碎裂的,而他的哲學最後往往指向上帝。在碎片中分裂的「我」又該如何自處呢?

碎片,又讓我想起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語言哲學名篇〈譯者之職〉(“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他創造了一個十分精闢的隱喻,純語言是一個器皿,原文和譯文都是它的碎片。那麼,當你看到它的一塊碎片,就會想起它的另一塊碎片,就會想起它們都是器皿的一部分。《另一處所在》的碎片便是如此互相呼應、互相體認、互相黏合,如本雅明所說,甚至連最小的碎片也回覆原位,還原成《另一處所在》最後一頁上唯一的句子:「將往何方而去?」儘管如此,這畢竟不是原先完好的器皿,讀者讀到最後,重遇這個問題,想必它已不可同日而言吧。

Zeitgenössische Aufnahme des deutschen Literatur- und Kulturkritikers und Essayisten Walter Benjamin. Er wurde am 15. Juli 1892 in Berlin geboren und floh 1933 nach Paris. Nach der Besetzung Frankreichs durch die Nationalsozialisten beging er, um einer Auslieferung an die Nazis zu entgehen, am 26../27. September 1940 im spanischen-französischen Grenzort Port Bou Selbstmord.

Walter Benjamin

本雅明援用聖經若望福音的第一句「太初有言」,來說明翻譯的文本主體性。(又是「太初」,或許,僅為巧合吧?)本雅明字裡行間總流露一絲隱約的神學意味,對他來說,純語言猶如創世之光,會透過譯文更徹底地光照原文。太初在〈生長之書〉中便寫到了創世之光:「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聖經如是說。……原來書本也可以是一個人的救贖,打開就有了光影,有了一個宇宙,如此一種一個人的旅程。」(頁59)她打開的書枚不勝舉,書寫的文字猶如一種特殊的翻譯,並不依賴所看的書而生長,正如她所說:「我在看一個人閱讀另一人、並同時閱讀自己的人生。我也在閱讀我自己的人生。」(頁60)散文中有她的閱讀和她的書寫,猶如器皿的兩塊碎片,有各自的形貌和面向,而她以帶著情意的(liebend)文字,重塑並黏合這兩塊碎片指意的方式。

avatar

方太初。圖片來源:http://showwe.tw/blog/main.aspx?m=4642

不安時,她往往會讀書。〈細雨霏霏〉寫到她讀匈牙利作家伊姆萊(Kertész Imre)散文集《另一個人》。這本書寫到一對情侶在霪雨朦朧、曖昧未明的街景中分手,映射人在迷茫中的無力感:「是的,是無能的國家,無能的城市,才會讓城裡的人無能起來,連愛也不能了,卻又不能分開,也不知怎樣才能開始改變。」緊接著她透露自己念茲在茲的書寫對象:「這多麼像我們的城市。細雨霏霏。」(頁58)隱晦的情感來自伊姆萊的散文,而迷茫的哀訴所針對的則是今天的香港。這本書就是滲透出它的時代感,並不那麼赤裸,而是比較隱約的,彷彿時代是微情過濾後的哀思。

如何上岸

另一處所在》的主體分四輯:「此在」、「彼方」、「無岸」和「第三岸」,最後特設「Reprise」一輯,重奏全書的情感旋律。四輯猶如四岸,讀者身處其中,就看如何上岸了。

先說此岸與彼岸。「此在」開篇的〈另一處所在〉寫太初遊學德國海德堡的點滴和感受。她在文中流露:「從幽微到明闊,從明闊到幽微,總是不安於位,時刻都在尋找另一處所在。」(頁11)這一句不僅道出她的不安,亦說出了她書寫的角度:從此岸想望彼岸。《墨子•經說下》曾說:「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於彼此。」所謂分清彼此,彼此都是靜態的,墨子的邏輯未免太封閉了,不留任何出路。太初的「想望」則更像蓄勢而未動。

當她試問猶太男子彼岸是怎麼樣的,猶太男子告訴她:「你在這邊岸時,對面是彼岸;你到達了彼岸,它也就變成此岸了。」(頁5)「彼方」開篇的〈彼岸花〉,既以引魂花寫生死之隔,又寫時空變換下的彼岸:「原來時日與空間,都如輪轉了一圈,恍若到了陌生的彼岸之地,但猶如像一切從未變改。」(頁53)《莊子•齊物論》有言:「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互為彼此,彼此亦互相轉化,即便如此,它與墨子所言「彼此止於彼此」亦並非南轅北轍,彷彿兩者都完全不允許彼此之外的東西。或許正因為如此,人深陷於如此循環之中,永遠只得在此岸想望彼岸,亦不免悲哀吧。

她乖巧地應答猶太男子:「幸好我們在橋的中間。」(頁5)不難看出,她在探尋彼此之外的可能性。「另一處所在」不一定就是彼岸,也可以是書中所說的「無岸」和「第三岸」。〈此岸、彼岸與無岸〉寫二戰後歸來的退役軍人,發覺時間秩序已然變化,自己回到故鄉,卻「恍如流落異鄉之人」。(頁125)無岸的時間秩序似乎是圓形的,這一輯散文有好幾篇都寫到循環不息的時日之圓,如〈圓月無涯涘〉、〈七月〉、〈雖死猶生之物〉等等,只不過回到起點亦已不可同日而言了,成為人類學家米德(Margaret Mead)所說的「時間移民」。無論如何,第二輯中象徵死亡的彼岸花已經不再是終點,而是又一個循環的開始,或曰,不再有彼岸了。

她在〈此岸、彼岸、第三岸〉以及〈第三岸與異托邦〉才真正從「橋的中間」著手。她通過巴西作家羅薩(JoãoGuimarães Rosa)的短篇小說〈河的第三岸〉(“A terceiramargem do rio”)來說明傅柯(Michel Foucault)所說的異托邦(heterotopia),即處於脫軌狀態、流動不定、真實與虛幻共存的異質空間。整本書論及理論的篇章不多,這幾篇散文稍為借助理論去突破此岸與彼岸之間的困局,其實亦無可厚非。第三岸潛力最大,給予讀者的期待亦最高,就整本書而言,著墨第三岸的散文卻不多。這個意念,仍有待她更縱深、更充分地書寫。或許就在她的下一本散文集裡?讓我們期待吧!

從此處如何到達另一處?兩者之間究竟是什麼?人於兩者之間究竟是怎樣的狀態?《另一處所在》從多方面探問,太初行文感性陰柔,如跳飛機般來回試探、漸次僭越各種界線,跳出各種框框,拙文只夠略釋一二罷了。讀這本書時,我不斷想到她在〈另一處所在〉寫到的童年:一個小女孩獨自在房頂流離浪蕩,跨越道道圍欄,穿過小巷上空接連的天台。或許小女孩仍是她今天內心的寫照吧,一次又一次翻越天台,去尋找她的另一處所在。

本文轉載自《明報》「世紀.讀書(2016年8月13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