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來去臺北城內𨑨迌喔,我們臺北驛集合!

$
0
0
作者:魚夫
臺北驛

日治時期第一代臺北火車站(一九○一), 為紅磚白飾帶的辰野風格。
右上角為第二代(一九四○)

這是日治時期第一代臺北火車站(一九○一),為紅磚白飾帶的辰野風格。右上角為第二代(一九四○),係功能強大的折衷主義式建築。

日本人在一八九六年通體規劃全島縱貫線時開始尋覓台北火車站(當時稱「停車場」)的基地, 預計打造比東京第一個車站「新橋停車場」更大的量體,占地五萬餘坪,光月台就有十二鎖(約20.1268 公尺)長,右方還建有倉儲中心,基地約位於今之台北車站西方數十公尺處,乃當時全日本第一大火車站。

大約三、四年級以上的老台北人從前相約在火車站集合,會說:「就在車字下面等哦。」這句話裡的火車站,指的是日治時期的第二代,功能強大且兼顧外在裝飾。可惜一九八六年拆除,改建成今貌。

第一代火車站在一九○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舉行移轉及開業式,係磚造兩層樓建築,二樓裝潢為歐式風格,設有貴賓特別等候室,一樓則分普通、上、中、下等候車室,並有婦人專用化妝室等;外觀係紅磚白飾帶的辰野式樣,屋頂高聳裝有避雷針。

本來前方還有座噴水池,周遭植有本土樹種以供納涼,後來在矗立臺灣縱貫鐵路之父長谷川謹介像時拆除,整座遷到高雄站前去了。

一九一五年站前還多蓋了一座「御大禮紀念公眾電話室」,這是為了紀念大正天皇即位而設置的公用電話室。從舊照和記載來看真是龐然大物,用洗石子為外牆,佐以小塊大理石鋪面。公共電話日語時稱「公眾電話」,到了一九三六年,臺北的公眾電話亭還不超過十座。

一九三四年有位中國人江亢虎,以加拿大中國學院及美國國會圖書館顧問身分訪問台灣。他日後出版了《臺游追記》一書,記錄此行的各項見聞。

其中記錄乘坐北起基隆、南迄高雄的火車經驗,提到一班普通車次外,早晚各有直達車,全程需時十二小時;車票分三等級,第三等車廂很便宜,才十圓而已,搭乘者多為臺灣人,二等加倍,是日本人和本島士紳較常光顧,頭等車廂則乏人問津了;如果是夜車,頭等臥鋪加七圓,二等下鋪外加四圓,上鋪三圓,普通車廂則沒有睡鋪。

如果路途上肚子餓了,那時候的鐵路便當用小木匣包裝,附湯,一份五毛錢。

台北車站現況

台北車站現況

江亢虎對臺灣鐵道設施讚不絕口,他說:每站皆有揭示牌,標明附近名勝及其路徑,并本站與上下兩站之距離里數,及當地海拔高度尺數。大站皆設飲食店、雜貨店。其腳夫、汽車夫、人力車夫,均依官定價格,決無需索爭論之事。車站售票處、待車處、行李過磅處,雖極鬧忙,毫不擁擠,亦無遺失。秩序如此,可與歐美列強抗顏矣。

臺北停車場由野村一郎設計(一八六八~一九四二年),由久米組、大倉組和村田組等請負業施工,野村從此嶄露頭角。接下來我們要走入日本時代如歐洲街景的臺北「城內」,整個建築設計就是這位不世出的天才所擘畫的!

※※※※※※※※※※

辻利茶舖(星巴克)

辻利茶舖(星巴克)

臺灣「辻利茶舖」的位置容易找,現址就是重慶南路與衡陽路口的星巴克,建築的主體結構也沒受到嚴重破壞。一九○四年的模樣,是有著曼薩爾式魚鱗瓦屋頂、二層樓高的洋風建築。這家店鶴立榮町,當時周遭均是低矮的房子,要到一九一五年市區改正計畫大功告成,才有我圖中的規模。

現在如果去京都玩,記得找一家賣宇治茶的店家──「祇園辻利」(ぎおんつじり),老闆名字為三好正晃,是三好家族第六代,一九四八年在京都開業,實際上元祖店開在臺北,稱「辻利茶舖」,由三好德三郎所創設。近年來,台北松山車站也有家「辻利茶舖」,專賣一些可口的抹茶甜點與精緻茶餐等,頗受年輕人歡迎,其店家在日本和三好家都是親戚。

三好德三郎於一八九九年渡海來臺,自號「茶苦來山人」,有時也被喚成「三好茶苦來」。他致力於推廣宇治本場製作之宇治茗茶與臺灣茶,也有紅茶、烏龍茶等,著名的三井「日東紅茶」就是由辻利茶舖經銷,也兼售茶點和茶具,更自製茗茶,號稱「皇家指定,榮獲各博覽會、共進會金銀大賞」。

日治之初,總督府刻意培養民間統治陣容,三好德三郎即是和官方往來密切,素有「民間總督」之稱,先後擔任臺北州協議會會員、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會員、臺灣共進會迎賓館主任委員等職。此外,一九○九年通信局要在他店鋪角邊設置郵務站,設「榮町郵便局」,他也勉為其難的擔任。

因為他的店鋪剛好在最精華的本町與榮町的三角窗,自一九三一年起,榮町通霓虹燈金光閃閃滾,許多舊照的前景就是辻利茶舖,最遠處則是那時候的地標─七層樓高的菊元百貨。

一九三九年德三郎在臺病逝,居臺期間(一八九九∼一九三八年)的手稿與相片,詳細記錄了當時的政治祕辛與政商關係,為研究臺灣史極為重要的史料(現藏諸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有數位版)。

終戰後,日人只能帶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一千円返日,其餘財產都必須留下。所以德三郎的手稿當初也是冒著被國民黨政府查獲沒收而處罰的危險,夾帶出關。他的孫子三好通弘回憶: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三月,由於終戰之故,吾等三好家結束了橫跨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具有五十年歷史的「臺北辻利茶舖」。

包括房屋在內的所有資產,特別是祖父三好德三郎約莫三千件之遺物,包含掛軸、屏風、古董等都無法帶回日本,只能帶著隨身之衣物離開臺灣。其實不只是三好家的珍寶,也是台灣的國寶。三好通弘在臺灣出生,離臺時年十二歲,曾就讀旭小學校(今東門國小),到現在還常回來第二故鄉台灣。

現在的松山車站內有家「辻利茶舖」旗艦店,走年輕流行的和風簡餐與飲料,店裡擺了這麼一組舊日時光的日本茶具。日本時代的辻利茶鋪在今之星巴克重慶店,而今之辻利茶鋪則在松山車站內設有旗艦店。

星巴克

日本時代的辻利茶鋪在今之星巴克重慶店

「辻利」(つじり,TSUJIRI)於一八六○年代為辻利右衛門所創辦,他原名辻利兵衛,晚年才改名。當時因為用心研發出茶香與甘甜均臻完美的「玉露」綠茶,也發明了能最佳調控茶葉溫度與濕度的「茶櫃」,所以很受到歡迎。從此開始在北九州小倉、京都、岡山等地開設許多支店,漸漸打響「辻利」的名氣,成為製造宇治茶的佼佼者。

其實辻利右衛門還有位弟弟被三好家收為「婿養子」,名為三好德次郎,他生子取名為三好德三郎。

三好一八九九年渡海來台,長期在臺北州文山、坪林等地從事烏龍茶的調查研究,將臺、日兩地的茶進行交流並行銷國際,且先後擔任臺灣協會臺灣支部評議會員、臺北商工會、臺灣茶農株式會社監查役、臺北製冰會社專務取締役等職,對於促進臺灣茶的進步有一定貢獻。

另一方面,由於與官方交情匪淺,對於早期的殖民政府頗具影響力。他所開的店即名為「辻利茶舖」。

講座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之《臺北城‧城內篇:你不知道的老建築、古早味60選
cover all
日本時代的臺北老建築、古早味,
說一段你一定要知道的臺北城老故事。

臺灣第一間百貨公司──菊元百貨,
如今隱藏在現代玻璃帷幕之下;
美麗的撫臺街洋樓,
則有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這是你不知道的臺北老城,
你每天走過,
卻不知道身邊俯拾皆是的故事。
翻開本書,
看見老臺北的美好往昔。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