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伊斯蘭旅人眼中的世界──讀《伊本‧巴杜達遊記:給未來的心靈旅人》

$
0
0

伊斯蘭教於西元7世紀發跡後迅速向外擴張,在歐亞大陸開創一片極為遼闊的影響範圍。除了阿拉伯,兩河流域、非洲、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中亞內陸,乃至於印度北部及東南亞地區,皆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起初,伊斯蘭世界也曾出現強大的大一統帝國,往西與歐洲國家爭奪地中海的控制權,如今融合了伊斯蘭文化元素的西班牙南部,便是當年的遺留痕跡;往東,則積極將勢力深入中亞地區,並藉由各種交流管道,使波斯人、印度人、蒙古人也成了穆斯林。不出兩個世紀,無論就地理位置或信徒的族群分布而言,伊斯蘭教無疑成了可與基督宗教相抗衡的世界性宗教。

印度蒙兀兒帝國軍隊裡的穆斯林,展現伊斯蘭的多元樣貌。 來源:https://goo.gl/8SJtb5

印度蒙兀兒帝國軍隊裡的穆斯林,展現伊斯蘭的多元樣貌。
來源:https://goo.gl/8SJtb5

然而,宗教信仰無法長期維繫政治的統一。10世紀後,龐大的阿拉伯帝國日漸分裂,伊斯蘭世界由眾多王朝分而治之。大約與此同時,印度、東南亞的穆斯林,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政權,他們與阿拉伯地區的聯繫,來自宗教信仰上的連結,而非政治性的從屬關係。從許多面向來看,在名為「伊斯蘭世界」的概念下,涵攝的其實是多樣的地方風俗與生活樣貌。

西元1304年,名為伊本‧巴杜達(Ibn Battutah)的嬰孩誕生於摩洛哥的柏柏人家族。他在21歲那年離開家鄉準備到麥加朝聖,但再次踏上故土時,已經是個四十餘歲的中年人。因為結束麥加朝聖之旅的巴杜達並未馬上返家,而是利用各個機會往更遙遠的邊界邁進。在他長達65年的生命史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外遊歷,足跡遍及世界三大洲,就時間跨度和地理範圍來看,在今日看來也是相當驚人的成就。巴杜達返鄉後,在抄寫員的協助下,留下《給喜歡異地城市與稀奇旅行之觀察者的獻禮》(A Donation to those interested in curiosities of the Cities and Marvels of Ways)一書,以個人視野記述了既統一又多元的伊斯蘭世界。

getimage-8

本文所要介紹的《伊本‧巴杜達遊記:給未來的心靈旅人》(The Travels of Ibn Battutah),便是根據那部作品重新編排的中文節譯本,使讀者有機會一覽巴杜達那充滿壯遊色彩的人生經歷。

13世紀的伊斯蘭朝聖隊伍。 來源:https://goo.gl/POnJa4

13世紀的伊斯蘭朝聖隊伍。
來源:https://goo.gl/POnJa4

巴杜達每到一個新地區,往往會在當地停留好一陣子,這也就是為何他會花費二十多年遊覽各地。具體而言,他的遊歷路線如下:從摩洛哥出發,沿著北非往東抵達埃及,繞道敘利亞後才前往麥加。結束朝聖時,前往拜訪伊斯蘭重鎮巴格達,以那座城市為中心探訪現今的伊朗、伊拉克等地。隨後再度前往麥加朝聖,並在接下來造訪阿拉伯半島南端如葉門、亞丁等地。至此為止,距離巴杜達離開家鄉已經過七、八年時光。但光是這樣的旅程顯然還無法滿足他的好奇心,繼續擴大遊歷範圍,先是到達蒙古人統治下的黑海、裏海沿岸,途中還抽空拜訪了古城君士坦丁堡,日後更穿越中亞抵達印度北部。

在印度停留好幾年後,巴杜達透過商船經海路抵達南洋群島,再一路向北前往當時伊斯蘭世界的最東端:中國。結束了在中國的旅程,巴杜達這才開始折返。但當他返鄉沒多久,再度起身遠行,穿越撒哈拉沙漠前往非洲西南側。西元1353年底,近50歲的巴杜達終於再次回到家鄉摩洛哥,並決定在那裡終老。他在這趟漫長的旅途中,於各地蘇丹政權下任官,探訪名勝古蹟之餘參與戰爭、結婚生子,體驗相當充滿戲劇性的前半生。西元1369年巴杜達逝世,他的名聲與故事因那本遊記而廣傳於世,成了伊斯蘭世界的重要旅人。

19世紀的作品,想像巴杜達在探訪埃及時的場景。 來源:https://goo.gl/mF2Vj7

19世紀的作品,想像巴杜達在探訪埃及時的場景。
來源:https://goo.gl/mF2Vj7

巴杜達以朝聖開啟了世界之旅,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絕不只停留在宗教而已。在抵達新地方時,他往往迫不及待地造訪當地賢者、聖地或清真寺,且不只一次表示想找個地心靜心修行;不過在其遊記中,也處處展現對人類學、動物學、植物學及歷史學者的興趣,甚至還記下許多難辨真假的奇聞軼事。如同他提到君士坦丁堡時,記載了該城的宏偉與髒亂,以及在此居住之人的差異:

這是一個巨大莊嚴恢弘的帝都。這座城市分為兩個城區,以大河相隔,…其中一個城區叫作亞斯坦堡(Astanbul),位於河的東岸,是蘇丹王宮大臣以及百姓們的居住之地。而另一個城區叫做加拉塔(al-Ghalatah),位於西岸,…,這區住的是法蘭克的基督徒,他們分屬不同種族,有熱那亞人、威尼斯人、羅馬人和法蘭斯人。…這些人都是商人,當地的港口是世界上最好的港口之一。…這區的市集很好,但垃圾遍地,有一條充滿髒污與穢物的小河從中穿過,教堂也髒亂鄙陋。

遊記中提到的其他大城如巴格達、開羅等,也以相當豐富多元的面相再現於讀者眼前。

巴杜達在阿拉伯海見到椰子的經歷,更帶有異國色彩。他形容耶子「長得像人頭,表面長有像眼睛和嘴巴的紋路」,椰殼纖維可用來當做造船材料,而果肉可讓人增強體力、快速發胖,還具有刺激性欲的效果。至於椰子的由來,他引述一個印度故事供讀者見聞。某個王國內的哲學家與大臣是死對頭,某日,哲學家以性命向國王擔保,只要將大臣的頭砍下並埋在土中,將能讓許多人受惠,國王允諾。到了最後,長出來的植物即為椰子。根據下文所知,巴杜達認為這則故事全是虛構,至於為何會特別提起,從本書內容來看無從清楚得知。不僅是椰子,他會特別記下犀牛、猴子、河馬、胡椒、驚奇魔術與特別美食等事物,很可能都與「有趣新奇」脫離不了關係。

對於自幼在北非長大的巴杜達而言,向外旅行既能踐履宗教義務,也為了接觸永無止盡的新事物。畢竟那是個資訊流通極為不便的年代,要得知異國事物、滿足好奇心,除了聽聞旅人的分享,便是親臨國外。這本遊記也屢屢提到,總會有各地統治者或地方仕紳,邀請巴杜達分享其他地方的狀況與故事。巴杜達同時扮演了資訊傳播者與流動說書人的角色。這樣的經歷讓他體會到,許多故事的優先價值不在於真實性,而是能否滿足聽者的好奇心,甚至是帶來愉悅感。由此觀之,便不難推想,何以這本遊記的原始標題為「給喜歡異地城市與稀奇旅行之觀察者的獻禮」。

此外,巴杜達的「偏見」是這本遊記的另一項有趣之處。如同前述,他看到的是充滿各種地方風俗的伊斯蘭世界,卻沒有平等看待異國事物的概念,多次批評他人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他稱讚非洲的穆斯林謹守教義,同時對當地女性不帶面紗,與家人外的男性友人私下聊天感到不滿,直言能夠接受這種情況的丈夫根本是愚蠢之徒。在遊記中,隨著巴杜達越是遠離地中海區域及阿拉伯半島,這類負面觀感出現的頻率也就越發提升。

當然,我們無從評斷巴杜達的偏見之對錯與否,畢竟其所屬的場域並未要求他具備有同理心的理解。更值得注意的倒是透過他的描述,我們得以觀看伊斯蘭世界下的各式生活面貌。虔誠信仰並未撤底抹去各地方的獨特文化,甚至在有些時候,地方文化反倒回頭影響宗教內容。這本近七百年前的著作,無意間再次提醒我們,如果僅因同為穆斯林,便將兩個族群畫上等號,顯然是不恰當的類比,部分共同特徵不應無限上綱地解釋。在「伊斯蘭」或「穆斯林」因當今局勢而頻上國際媒體時,這樣的提醒顯得更具備重要價值。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