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夏天,輕度颱風「蓮花」準備登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罕見的颱風路徑五次大轉彎,而是某位受訪民眾的經典語錄:「颱風就是要泛舟呀,不然要幹嘛?」成為時下最熱門一句話,也捧紅了這位泛舟哥。
今天九月,颱風接連來襲,我們就趁這個機會,來回顧一下臺灣歷史上的颱風:「颱風」一開始就是叫「颱風」嗎?過去又曾經為臺灣帶來哪些嚴重的災害?此外,每當聽聞颱風,許多人殷殷期盼的「颱風假」,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其實,清代臺灣文獻當中大多是以「颶風」稱呼這樣的天然現象,像是康熙 60 年(1721年) 8 月的強烈颶風,藍鼎元《平臺記略》這樣記錄著
八月十有三日辛未,怪風暴雨,屋瓦齊飛。風雨中流火條條,竟夜燭天。海水驟漲,所泊臺港大小船,擊碎殆盡,或飄而上之平陸。拔大樹,傾牆垣,萬姓哀號,無容身地。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中,則這樣形容此次颱風所帶來的災害:
八月十三日夜,臺灣颶風大作,倒壞衙署、倉廒、民房,傷損船隻、人民田禾…書云:「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地方」,茲言信然。施世驃、藍廷珍各終夜露立風雨中。軍士蜂擁相攜持,不敢動,稍舉足則風颺顛仆,或裂膚破面流血…
從文字當中,不難想像此次颶風的強大破壞力,海上的船隻和陸上的屋垣建物,幾乎全遭到毀滅。有趣的是,古籍在記錄天然災害時,也不忘強調地方父母官在颱風來臨時「終夜露立風雨」的辛勞,是不是跟現在的縣市首長一樣,必須在颱風天「坐鎮」緊急應變小組一樣呢?
臺灣的現代氣象測候技術在清末時已逐漸成形,在海關(外國人稅務司)的主事下,基隆、淡水、安平還有打狗,分別設立了四個海關。此外,也在南岬(鵝鑾鼻)以及漁翁島兩燈塔處進行氣象觀測,但如果說要畫出趨近我們今天認知的颱風路徑預測圖,則要等到1897年,臺北測候所所繪製的「暴風圖」了。
日治初期,在清朝海關氣象觀測事業的基礎上,繼續設置臺灣島上氣象測候所。1896 年 3 月殖民政府發布了「臺灣總督府測候所官制」,規定各個測候所的職掌、組織型態以及隸屬關係之外,日治時期最主要的五個測候所(臺北、臺中、臺南、恆春及澎湖),也在這個時期興建完成。原本還有考慮設置於臺東、花蓮港的測候所,則是因為位處後山、交通不便而作罷。
若是翻閱日治時期的報紙,可以看到已經出現了「颶風」、「颱風」以及「風颱」的稱號。其中,1924 年 8 月的「風颱」不僅導致多處鐵道損壞,帶來的豪雨也造成景美、新店兩地近八十年來不曾見過的大淹水,大龍峒到圓山一帶甚至成為水鄉澤國,居民僅能勉強以舟筏作為外出的工具。對照臺中葫蘆墩(今臺中縣豐原市)仕紳張麗俊的日記,可以更寫實地了解當時災情的嚴重程度:
去四、五、六【日】三日風雨害,係宜闌〔蘭〕、臺北方面起未曾有之風颱,家屋覆沒損害者不計其數,人口死亡受傷者數百人,真非常慘狀也,低氣壓順勢遶西海岸到高雄、恒春地方,亦起風颱,受害較輕,只新竹、臺中、嘉義等處平平打擊而已。(水竹居主人日記/1924-08-08)
但也因為日趨進步的氣象探測技術,當時已經可以精確地進行颱風路徑的預測,甚至可以透過無線電的方式,向全臺各地發布颱風警報,再利用各地警察、保正以敲鑼打鼓的方式,提醒民眾嚴防即將到來的颱風,等於是建立出一套由上而下的防颱系統。
但在 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氣象預測技術變成軍事機密的一環,一般百姓反而無法得知天氣變化的情形。1942 年 7 月,一個在臺灣外海形成的強烈颱風,卻因為總督府氣象臺無法有效地將颱風資訊傳遞給一般民眾,導致嚴重的災情。根據統計,這次的颱風造成宜蘭地區 300 多人死亡,全毀的房屋高達一萬一千多戶,這也是史稱的「颱風未通報」事件。
又是風颱雨,自今年算做第三回的。這也可說是換朝地的現象。過去一切的舊弊、陋習,一切的壓制、酷刑,可說洗去太淨了。(吳新榮日記/1945-10-01)
自昨晚大起風颱,早起一見,芎蕉十欉到〔倒〕九欉,未知園面的損失如何?有風而無雨,未免太惱農民了,而且黃塵萬丈,使人如行地獄之道。如此光景,米價一定高騰,而治安為難回復,如臺南市日日都有強盜,事到至此,臺灣人經濟上不但要破產,政治上也要破產了。我若失了經濟上的安全感,政治上的期待性,我們何能建設文化、科學?(吳新榮日記/1946-09-25)
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臺灣省氣象所在 1948 年出版了《五十年颱風侵襲臺灣之統計》,內容是根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統計資料整理而成,若從臺灣開始有數據化的颱風統計資料來看,從 1897 年到 1946 年為止,發生在西太平洋上的颱風共 979 次,其中以每一年的 9 月(共 194 次)最多,8 月次之(共 193 次),2、3 月最少(各 6 次),這也印證了老一輩口中的「夏至,風颱就出世;霜降,風颱走去藏」(註一)。
那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有「放颱風假」呢?
1972 年,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為統一答覆各機關在颱風過境期間是否停止辦公的爭議,特別研擬「颱風過境時各機關是否停止辦公作業要點」,可以說是由政府機關以法令規則「合理化」颱風假的開始。
好玩的是,此項要點補充規定(1)中興新村各廳處、各機關是否停止辦公,需經由臺灣省政府核准認定;(2)臺北地區各機關是否停止辦公,由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統一規定;(3)臺北以外地區的各機關是否停止辦公,則由各機關首長根據氣象預報以及各地實際狀況,自行決定。
換句話說,除了臺北以及南投中興新村必須等待其直屬行政機關(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臺灣省政府)裁決外,各地方縣市政府在必要時,具有自行宣布管區內停止上班上課的權力。
到了 1979 年,各地通報責任則進一步細分為北區(臺北市、基隆市、臺北縣、新竹縣、桃園縣、宜蘭縣)、中區(苗栗縣、臺中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南區(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臺南市、臺南縣、嘉義縣、澎湖縣)、東區(花蓮縣、臺東縣)等四個區域。當人事行政局接獲中央氣象局通報各地「達到停止辦公」(暴風半徑於四小時內可能經過,且風力達八級以上)之後,必須要告知臺灣省政府以及高雄市政府停止辦公的地區以及起迄時間,最後透過廣播或新聞報紙的方式,通報各地行政機關以及學校辦理,至於金門、馬祖兩區則由當地主管決定。
若從近幾年來的氣象新聞可以發現,「地表最強」、「史上威力最猛」似乎已經成為媒體筆下的颱風標題,暫且不論這是不是媒體工作人員為了吸引觀眾目光而製造的聳動標題,許多人在祈禱放颱風假的同時,卻也有更多居住於低漥或是山邊的民眾,必須時刻嚴防瞬間出現的豪雨或強風,稍一不慎,便有可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老一輩口中的「風颱做了無回南,十日九日濕」(註二)、「六月一雷鎮九颱,七月一雷九颱來」(註三)、「九月颱,無人知;九月颱,慘歪歪」(註四),都是在形容夏秋兩季比較多颱風的現象。
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改變,出現冬颱的比例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同樣的,颱風所帶來的災情也一次比一次慘烈。期望看完本篇文章之後,除了初步地了解臺灣歷史中的「颱風」,也不忘提醒各位讀友,避免在颱風天出門,在家看看故事,平安又長知識!
註一:夏至過後,天氣逐漸轉為炎熱,容易形成颱風;冬季霜降之後,天氣轉為寒冷,颱風不易形成。
註二:因為台灣特殊地形,夏季的颱風容易產生風向轉變為偏南風的現象,稱為「回南」,天氣就會漸漸好轉。如果是冬天的颱風,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環流的影響,可能造成陰雨連綿。
註三:農曆六月打雷時,表示臺灣壟罩在太平洋高壓下,颱風比較不容易侵台;農曆七月打雷時,颱風則會接連而來。
註四:九月東北季風已經開始,因此比較難進行颱風預測,一旦形成颱風,威力與破壞力也會比較強大。
*參考文獻:
- 朱瑪瓏,〈近代颱風知識的轉變—以臺灣為中心的探討〉,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 薛鍾彜,《五十年颱風侵襲臺灣之統計(1897-1946)》,臺北:臺灣省氣象所,1948。
- 徐泓,《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史料新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 《臺灣日日新報》
- 《臺灣省政府公報》
- 《中央日報》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建置「日記知識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