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日,天未亮,周武王率領著三百戰車、三千精銳及數萬將士,來到了大邑商的郊外──牧野。
他左手持金色大斧,右手秉白旄之旗,朗聲道:「遠方的西土之人哪!我各友邦之諸侯、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事:千夫長、百夫長;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地之人,舉起你們的戈、揚起你們的矛,與我一同發誓!古人常言:『牝雞司晨,家戶散亂。』今日商王受婦人之言蠱惑,胡亂祭祀,遺棄兄弟。四方罪人竟獲尊崇,深受寵信,官拜大夫卿士,暴虐百姓,為亂商邑!今日小子發,將替天行道!眾將聽令,務必奮勇殺敵。凡是投誠之人,皆全盤接受;然而眾位若是未能克盡職守,本王亦絕不輕饒!」
周武王說罷,高舉白旄之旗,眾將高呼。這支集結了姬周所有武力的軍隊便緩緩啟程,向著依舊歌舞昇平的商都「朝歌」而去。
轉瞬間,天邑商四面烽火,血流漂杵,赤地千里,遠征東南的殷商大軍尚未班師回朝,宮城已然陷落。儘管商紂手中仍握有七十萬大軍,但周武王的軍隊卻已將他殺得措手不及。據說,那日傍晚,商紂於周身置放各種寶玉,然後一把火燒滅了自己,也燒滅了商朝。
成王敗寇,一朝底定。
武王進城後,尋到商紂自焚之處,先是象徵性地親自射了三箭,才緩緩步下戰車。接著他以輕呂之劍殘戮其屍,並拿起銅斧將商紂之首一舉砍下,懸掛於白色之旗上,象徵正義已擊潰了昏君。其後,士兵又在宮殿發現兩名自縊而死的商紂妻妾,姬發見狀,也毫不猶豫地砍下她們的首級,懸掛於赤色旗之上。隨後,他才走出宮殿,回到了軍伍之中。
乙卯日,周武王以勝利者之姿,帶著赫赫戰果來到周廟前,舉行了盛大的燎祭。太師扛著白旗、赤旗一同進入,商紂與其妻的頭顱被懸掛於上,宣告著不仁的下場。牧野一役,功績顯耀。武王之軍囚禁了商臣百人、王士百人,斬殺殷商小臣、太師、四十夫冢君,俘獲殷商寶玉數百萬。如此戰果,一應奉諸宗廟,為勝利者寫下最輝煌的禮讚。
牧野之戰與利簋
牧野之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紂」。過去學者想要了解牧野之戰,最直接的材料就是閱讀《尚書.牧誓》或是《逸周書》的若干篇章。然而〈牧誓〉這篇文獻的文字較為淺顯,一般被認為是戰國時代人們講述古事的作品。因此,〈牧誓〉所記載的牧野之戰內容究竟有幾分真實,其實非常難以確定。
不過,這樣的困境,卻在二十世紀後半得到了解決。1976 年,陝西臨潼南羅村出土了一批青銅器,其中有件禮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利簋」。
「利簋」現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該國禁止海外展出的重要國寶之一,也是目前所見西周最早的銅器。其通高 28 公分,口徑 22 公分,簋腹與方座都裝飾著饕餮紋,風格典雅凝重,內壁鑄勒三十餘字的銘文,寫道: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當,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這篇銘文內容極為重要,但有些文句至今仍難以解釋。專家學者經過討論,大致確認這篇銘文記載著武王確實在甲子日發動牧野之戰,而且是在一夕之間令商朝覆滅,並在七天後的辛未日,周武王在闌師這個地方賞賜了有功的右史「利」。利獲得了一批品質良好的青銅資源,於是命人做了這麼一個方座簋,並放入家廟之中。
利簋的現世,證實了《尚書》、《逸周書》關於牧野之戰的記載大致無誤。然而,這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以少勝多、以寡敵眾的決定性戰役,為西周王朝乃至於後世,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牧野之戰與天命思想
牧野之戰不只是周武王戰爭上的勝利,或是歷史上一次單純的改朝換代,同時也是政治制度、社會文化及意識形態的分水嶺。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其中最大的變革之一,便是造就了西周王朝以「天命」為基礎的統治特色。
為什麼周人會產生「天命」的概念呢?故事得回到牧野之戰上。當年,周武王雖然帶領小邦周擊垮了大邑商,獲得了空前的勝利,但內心卻是很錯愕的。想想那個強大又認真祭祀的商王朝,竟然一夕之間就被我小邦周給翦滅了!這一定是假的!我的眼睛業障重啊~
周人百思不得其解,同時也感到戰戰兢兢,甚至在《尚書.大誥》說出「洪惟我幼沖人,嗣無疆大歷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已!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攸濟。」意思就是像我們這樣的年輕小子,突然繼承了王位,也沒有做過什麼讓人民安康的好事,怎麼能說受到上天青睞?所以我們小子以後做事要如履深水,才能獲得幫助。
從這段文字就能明顯看出來,小邦周對於自己驟然獲得政權感到多麼不安了。當然,儘管再怎麼不安,周人都得想出說服大家服膺這個新政權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就是「天命」哪!
過去在商朝人的信仰中,至高無上的神是「上帝」(請參照〈上帝表示:甲骨文裡的自然神有話要說〉)。雖然上帝可以呼風喚雨,給你甜頭又給你苦頭,可是卻不會懲罰做了壞事的商王(因為控制上帝喜怒的標準,是商王有沒有好好祭祀啊!)不過,周人心中的至上神「上天」就不一樣了。如果執政者沒有好好照顧底下的臣民,成天作惡多端,搞得所有人都很不爽,那麼上天就會把原先賦予執政者「天命」給收回去,另外再找一個適合的人交給他!
有了這樣的思想,那麼做了各式各樣讓人不爽之事的商紂,就有了被討伐的理由,因為他的作為已經足以讓上天把天命收回去,交給另外一個人了。
至於上天會將天命交給什麼樣的人呢?《尚書.康誥》就講到「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祇祇,威威、顯民。」正是因為周文王平時做事謹慎,對弱勢人民很好,勤懇恭敬又敬畏天威,所以上天選擇將天命交給文王,讓他有取代商紂的機會。這個說法出現在周人的各式文獻與銘文之中,《逸周書.商誓》更是明白清楚地紀錄了「天命」與牧野之戰的關係:
今在商紂,昏憂天下,弗顯上帝,昏泯虐百姓。棄天之命,上帝弗顯,乃命朕文考曰:「殪商之多罪紂」。肆予小子發,弗敢忘天命,朕考胥翕稷政,肆上帝曰:「必伐之」。予惟甲子,克致天之大罰。
這段有點長而且難懂的文言文說商紂幹了很多壞事,背棄了天命,所以連上帝都不爽了,就跑去跟文王說:「你快去把大邑商那個罪人給幹掉吧!」不幸的是周文王沒能順利完成上帝交代的使命,所以由他的兒子武王來負責這個任務,而這一切,都是上帝要他們姬周這麼做的。終於,在甲子的這一天,武王完成了上帝交代要懲罰商紂的使命。
讀者可以發現,這個上帝的形象似乎已跟商朝的上帝有點不同。祂不再只是呼風喚雨,而會因為商紂幹了許多壞事而感到不爽,甚至去命令文王來攻打他。
不過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有個疑問:周人為什麼非得要費這麼大的功夫,去搞一個天命觀念,才能說服其他人呢?牧野之戰雖然贏得驚險,贏得錯愕,但贏了就是贏了啊!需要告訴大家為什麼會贏嗎?
這裡需要為大家說明一下,由於當時的小邦周也是大邑商的臣屬,作為人家的部下,搞到兵戎相見,總是有點不妥(而且還打贏了)。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起(ㄈㄢˇ)義(ㄆㄢˋ),自然需要找個藉口:因為天命轉移到我身上了,所以這場戰爭才會勝利。這也是為什麼周武王需要在牧野大會師時,開啟「相信我之術」,對底下的將士們說:「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就是說今天我要代替上天懲罰商紂。周武王之所以有資格「替天行道」,正是因為他擁有了上天賦予的天命呀!
這種「受天命」的觀念不只出現在文獻之中,也見於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例如:
何 尊:肆文王受茲[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文王受了天命,武王克勝大邑商後,便祭告上天說:我將居住於此城之中,治理這裡的人民。)
大盂鼎:丕顯文王,受天佑大令,在武王嗣文作邦,闢厥慝,敷有四方,畯正厥民。(偉大的文王,受上天交代命令,武王繼承文王建立邦國,翦除惡勢力,擁有四方之地,匡正人民。)
從這兩段銘文,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天命」觀念,確實深植在周人的心中。在牧野之戰以後,周人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是因為文王做過種種好事,所以今日我小邦周才有機會獲得政權,統治天下。而子子孫孫也要效法文王存好心、做好事,這樣周朝的天命才能永永遠遠地傳承下去。因此,若是讀者想問「天命」究竟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周人向大家宣示,做人不要太差,你就有機會成為上天選中的幸運兒!
參考文獻
-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 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 黃懷信等:《逸周書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 唐際根:《殷墟:一個王朝的背影》(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