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除了「天災」,你還可以這樣理解臺灣地震史

$
0
0

2016 年 2 月 6 日,許多人洋溢在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氛圍中,凌晨 3 點 57 分,漆黑的夜色就和過往一般平靜,剎地,一陣天搖地動將眾人從睡夢中喚醒,上下震動、左右搖晃,時間彷彿停止了似的,這個夜晚,不安與恐懼的情緒籠罩了整個南臺灣。

隔天一早打開新聞頻道,各家媒體爭相報導臺南市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倒塌的消息,透過螢幕的轉播,怵目驚心的畫面震撼了全臺所有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地震帶上的共同體」特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如果我們能夠提早預測地震,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災情的發生?如果有方法預測地震,是不是就可以減少救災人員的危險?如果、如果…很多的如果都代表人類對預測地震的期望,卻又難以達成。人類嘗試從自然中找尋方法,像是觀察電磁場、地震雲、地震魚、以及動物的行為等,如今依然持續研究中。

雖然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無法準確地「預測」地震於何時、何地發生。所幸,就在近百年來對於地震知識的積累中,臺灣逐漸建構出一套從「探測」、「救災」到「援助」的系統。

現代化的地震探測體制

為了有效地掌握殖民地臺灣的氣候、海象、地震等天候資訊,1896  年 3 月殖民政府發布了「臺灣總督府測候所官制」,建立一個符合現代化以及制度化的觀測體系,除了邀請日本中央氣象臺技師近藤久次郎來台擔任臺北觀測所首任所長以外,也在全臺五處興建測候所(臺北、臺中、臺南、恆春及澎湖)。

在地震觀測方面,1897年12月率先在臺北觀測所設置了「格雷-米爾恩型簡單地震儀(Gray-Milne Seismograph)」,可以說是開啟了臺灣島機械性地震觀測的新篇章。隨著技術日益進步,後來又在臺灣引進大森式水平地震儀(Omori horizontal pendulum seismograph)以及強震儀(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等觀測儀器,現代化觀測設備越來越完整。

很快地,這套由殖民政府建制的現代地震觀測體系在「嘉義梅山地震」發揮了作用。

1886年格雷-米爾恩(Gray-Milne)型地震計。(Source: Wikimedia

救災體系與嘉義梅山地震 

此次之震害,既如電報所云,在去十七日午前六時三十分前後,震動僅數分間,其悲慘之狀,若非目擊之者,到底不能想像…地震之程度,雖謂比較上或不甚大,然被害之家屋均為土角,且在狹隘之市街,故咸易於崩壞,欲避難亦有不能…

1906 年 3 月 17 日早上 6 點 30 分,嘉義出現了劇烈的搖晃,根據當時從臺南測候所回報的餘震次數來看,地震後一個星期內有感地震的總次數就高達 48 回。

這一場為期近一個月的「嘉義地震」,可以說是臺灣史上少數「持久型」的地震,根據統計這場地震總共發生了 2 次烈震、24 次強震、101 次弱震以及 116 次微震,[1]全毀的房屋超過 4200戶,受傷人數則超過 3500 人,經確認的死亡人數則多達 1258 人。

〈震災地畫報 打貓之慘害〉,《臺灣日日新報》,1906.03.29,2版。

面對災情如此嚴重的地震,地方行政機關必須快速進駐來進行傷患的救助,而為了搶救傷患以及避免引起更大的傳染疾病,日本紅十字會臺灣支部和全臺各地醫院也迅速地動員了起來,包含宜蘭、基隆、臺北、新竹、臺東等醫院所組成的醫療救護隊紛紛到現場投入救災的行列。

當時的各大報社、愛國婦女會、臺灣婦女慈善會、篤志婦女會等等也紛紛發動慈善、募款活動以及徵集婦女一同製作繃帶供現場傷患使用,除此之外,艋舺和其他地區的藝妓在聽聞這場駭人聽聞的災難後,也自主性地發起「素人演劇」,將義演的金額全數捐獻予災區復原經費。

〈震災救恤義金募集〉,《臺灣日日新報》,1906.03.25,1版

宗教界和學校單位也不遑多讓,紛紛以募款或是捐贈的方式提供災區各項所需的資源。

或許可以這麼說,儘管嘉義梅山地震並不是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經驗,但這場天災卻創下了許多記錄,像是動員全臺醫療人力、建立野外救護所、透過媒體宣傳進行募款等,透過官方指導以及地方民眾自發性的救災體系,嘉義梅山地震中見證了不少人性的光輝。

救災與「皇恩沐澤」的新竹臺中

好景不長,經過了十餘年的蟄伏,沈睡於地下的巨獸再次撼動了整塊土地,這一回發生於 1935 年 4 月 21 日清晨 6 點 2 分,強烈的晃動總共造成 3,200 多人死亡、將近有 12,000 人受到輕重傷,再加上數萬棟房屋倒塌或損毀,數十萬的受災戶數量更是創下臺灣史上新高。

這場臺灣地震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即是「新竹、臺中大地震」。

1935年《臺灣中部大震災寫真帖》大甲郡清水街慘況。(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地震帶上的共同體」特展展品)

地震發生後的當日,林獻堂在日記中清楚地寫了家中的狀況以及內心的擔憂:

六時二分地大震,內子大驚,余亦為之愕然,家人相呼聲頗喧豗,急披衣出視,炊事場之煙突(煙窗)之端小折,屋瓦為之擊碎…下厝三川之肥帶崩下,根生之自働車被壓壞,後落屋瓦崩壞一處…。庄中土角厝倒一間,柱腳厝倒一間,幸無死者。不知震源地在何處,其被害之程度如何,頗為繫念。越兩時餘,豐原、神岡、清水、大甲、內埔、東勢被害之消息續續傳來,墜﹝隧﹞道陷落,鐵橋折損,北上之汽車不能交通。

為了獲取第一手災情資訊,臺灣總督府文教局長深川繁治代理總督職責,從臺北練兵場(約今日臺北南機場一帶)搭乘「義勇專賣號」前往災區,沿途經過桃園、中壢,進入新竹時看到殘破不堪的臺灣人家屋,災情一路從延伸到大甲溪、豐原、內埔、神岡一帶,從上空向下鳥瞰的景象宛如人間煉獄,不忍卒睹。

新竹臺中大地震家屋損壞狀況圖。(圖片來源:國立公共圖書館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地震帶上的共同體」特展展品)

這場地震不僅重創了臺灣民眾的居住空間,許多官方建造的建築物也禁不起強震而應聲倒塌。在嘉義梅山地震時就曾經引起熱烈討論的「家屋建築規則」再一次引起熱議。

一般臺灣傳統家屋的建築大多是以「土角厝」為主,只要碰到稍具規模的地震來便會造成屋瓦崩落、甚至是房屋倒塌的現象,經過了幾次地震的教訓後,有論者要求災後應該由當局協助提供低利貸款來建造非土磚造的堅固房屋,以避免再有憾事發生。

因為有了前幾次救災的經驗,這次地震時臺灣總督府很快地組織起各地的醫療團隊,同時也動員了臺北、臺中、臺南、基隆各部隊的人力,組成救護班進入災區協助救援的事宜,紅十字會東京本部也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一支救護團(醫師 4 名、書記 1 名、護士長 1 名、救護護士 15 名),在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個星期內便抵達新竹,投入救災的行列。

臺灣新民報組織的救護團。(圖片來源:六然居資料室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地震帶上的共同體」特展展品)

有趣的是,據說地震發生的時候正好是北港媽祖遶境的期間,新竹、臺中兩州大約有 3,000 多名的信徒因為前往朝拜而遠離災區,儘管祭典結束後還是要面對百廢待舉的家園,但信徒們皆認為這是「媽祖娘娘顯靈」,反而對於信仰更加虔誠。

面對此種危急情況,日本天皇也特別從「內帑金」(皇室經費)中撥出 10 萬日圓的「御下賜金」,凡是經臺灣總督府調查確認是受災戶後,每位死者可獲得 10 圓、房屋全毀者可獲得 1 圓 20 錢的救助金,此項舉動不僅充分展現出「皇恩沐澤」的形象,更在官方大力宣傳下,營造出日臺一家之感。

本物件為天皇、皇后發放御下賜金時,由臺中州知事所寫關於此發放的緣由,強調「聖恩無窮,至仁至慈」。(郭双富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

透過殖民地臺灣的地震探測經驗,也充實了日本帝國的地震學的知識,像是 1920 年 12 月,東京帝國大學對於前臺北觀測所所長近藤久次郎多年來為臺灣島地震觀測及調查的努力,特別授與関谷清景(世界首位地震學教授)獎學金,以資鼓勵,這也是臺灣第一個因為地震研究而獲得的殊榮。

直到今日,我們依然無法準確地預測地震,但地震學知識百年來的發展,已經讓我們有足夠的知識與技術來應變,這與臺灣過去探測經驗中累積的地震學知識不無關係。也許有朝一日,人類的地震學可以作到更先進的預測,讓我們可以做好各種的事前準備,不再因為地震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

[1] 日本在 1898 年後,將地震依「震度」的大小分為微震(感ナシ)、微震、弱震(弱キ方)、弱震、強震(弱キ方)、強震以及烈震等,共七個級別。到了 1908 年,由 0 至 6 級的數字震級加上地震影響的文字描述,再分為無感、微震、軽震、弱震、中震、強震以及烈震。轉引自陳煒欣,〈1906 年嘉義地震的救援及重建研究〉,《中正歷史學刊》16 期(2013),頁 116。

參考書目:

  1.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臺灣生活史 明治篇(1895-1911)》,臺北:時報出版,2007。
  2.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臺灣生活史 昭和篇(1926-1945)上》,臺北:時報出版,2009。
  3. 作者不詳,《新竹 臺中震災被害狀况圖》,出版地不詳:出版單位不詳,出版年不詳。
  4. 周婉窈,〈日治末期「國歌少年」的統治神話及其時代背景〉,收入《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頁1-12。
  5.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嘉義地方震災誌》,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1907。
  6. 陳煒欣,〈1906年嘉義地震的救援及重建研究〉,《中正歷史學刊》16期(2013),頁109-148。
  7. 《臺灣總督府報》
  8. 《臺灣日日新報》
  9. 《臺灣日記知識庫》

 

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特展】

時間:2017/06/27 - 2017/12/03
地點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 1 段 250 號)展示教育大樓 4 樓第 2 特展室

臺灣與日本同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面對不時發生的地震可說是兩地的共同命運。
本特展主要呈現臺灣與日本在 19 世紀至今的震災史,從中可以發現臺、日兩地面臨地震時,分別如何逐步應對震災,並建立起面對地震的救災體系。 

更多特展資訊:http://www.nmth.gov.tw/exhibition_236_364.html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