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日本放送協會製作了一套只播放半年的大河劇《琉球之風》,故事描述琉球王國遭日本薩摩藩入侵的歷史,也就是從這段歷史開始,琉球王國的王城──首里城就一直見證琉球民族的血淚史。
琉球是現今日本沖繩的古名,歷史大致分為遠古時代、英祖時代、三山時代、琉球王國時代等,其中,琉球王國分有第一尚氏和第二尚氏王朝,要見證琉球的血淚史就得先從第二尚氏王朝的故事說起。
由於琉球位處東亞海洋的中心位置,在第二尚氏王朝初期,琉球海外貿易的發展就十分繁榮,使得國力日盛。琉球王國的貿易對象包括中國、日本、朝鮮、東南亞國家,甚至還有東來的歐洲人,依靠著這樣的國際貿易因而致富,更贏得「萬國津梁」的美名。可惜的是,琉球從貿易中所取得的財富,卻被鄰近的日本薩摩藩虎視耽耽。
當時的日本正值戰國時代後期,薩摩藩為了征戰,早已把目光朝向南方的琉球王國,希望從海上貿易的利潤分一杯羹。江戶時代初期,德川家康有意透過琉球王國作中介(因為琉球為中國藩屬國,明朝准許琉球人在中國沿海城市通商),重啟日本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之前豐臣秀吉入侵中國藩屬國朝鮮,明朝曾下令禁止中國與日本的海外貿易)。然而,琉球拒絕日本的要求,遂引發德川家康命薩摩藩入侵琉球的事件。
1609 年,薩摩藩派遣 3000 多人的軍隊,沿奄美大島方向,直奔沖繩本島。由於雙方實力太懸殊,琉球很快戰敗,首里城附近遭到大肆破壞,國王尚寧與一眾等主要官員更被擄走,並被帶到薩摩藩的鹿兒島城。後來,薩摩藩逼迫尚寧王簽訂《掟十五條》,承認琉球是薩摩的藩屬國,使得琉球從此進入中日兩屬時期。
直至近代,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期,對外實行擴張政策,而琉球則成為了日本首位擴張目標。
1872 年,日本單方面宣佈琉球王國是日本的領土,並設置琉球藩,此事件被視為「第一次琉球處分」。琉球王國在事後曾派遣使臣向中國清朝求救,但清朝竟向日本提出「琉球三分方案」作為妥協手段,希望把沖繩群島的南方由中國管治,北方由日本管治,至於中部本島附近則維持琉球獨立。
琉球使臣認為此方案與亡國無異,因此以死反對方案。最後,清朝因琉球使臣殉死而沒有與日本達成協議,但也沒有對日本採取任何實質行動,遂間接促成日本後來進一步對琉球的侵略。
1879 年,日本派遣官員進駐首里城,國王尚泰被趕走,並與妃嬪和其它重要官員們被遷移至東京居住,琉球正式滅亡,易名沖繩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在戰爭後期處於劣勢,在沖繩島與美軍展開激戰。日軍挖掘首里城的地下坑道作為戰場的指揮所,使得首里城成為美軍的攻擊目標,導致最終整個首里城的主殿被完全炸毀。此外,日軍在戰事後期更強迫沖繩平民集體自殺,造成逾 10 萬沖繩平民死亡。直至 1992 年,首里城根據古時的圖樣和史籍資料才被重新興建,並於 2000 年列入世界遺產,首里城才得以重現人前。
今時今日要參觀首里城的話不太難,只需要乘坐那霸請內的單軌鐵路,於首里站下車即可。
守禮門
每一位進入首里城的遊人,首先會見到的是首里城「正門」──守禮門。嚴格來說,守禮門不算是城門,而是一個牌坊,只因寬道橫跨整條路,加上人們必須在牌坊下經過才能入城,因此猶如城門般似。
守禮門由第二尚氏王朝的第 4 代國王尚清王所建,門上的匾額最初寫有「待賢」,其後轉用「首里」二字。到了第 6 代國王尚永王,為了迎接中國的冊封使,遂製作「守禮之邦」的牌匾,意爲「琉球乃重視禮節之國」。每逢中國冊封使來琉時,也會換上「守禮之邦」的牌匾,而在平日則用「首里」牌匾。直至第 9 代國王尚質王開始,正式把「守禮之邦」的牌匾一直懸掛至今。
歡會門
從守禮門一直走,很快就到達首里城的正門──歡會門。歡會門建於第二尚氏王朝的尚真王時代,取名意思為歡迎中國册封使。另外,此門也稱「あまえ御門」,「あまえ」為琉球語,同樣有歡喜的意思。門前設有一對石獅子,以作鎮邪之用。
龍樋、冊封七碑、瑞泉門
進入歡會門後,右方有一條通往內城的石梯,石梯下段旁有一道泉水,名為「龍樋」,是以前琉球國王王室的主要用水,泉上的出水口為龍的雕飾。每逢冊封使來琉時,泉水就會被送往冊封使來訪時下榻的「天使館」。
在龍樋的上方,會見到數個石碑,名為冊封七碑,亦稱「龍樋稱讚碑」。每一塊石碑均由中國冊封使所題,分別為「中山第一」、「雲根石髄」、「陽谷靈源」、「活潑潑地」、「源遠流長」、「飛泉漱玉」、「靈脈流芬」。碑刻內文是對於龍樋中所湧出的泉水,給予至高的讚譽。
沿著石梯拾級而上,盡頭就是瑞泉門。瑞泉門的得名源於門前的泉水「龍樋」,意為「吉祥之泉」。
漏刻門、日影台、萬國津梁鐘
穿過瑞泉門後,一直走會見到漏刻門。漏刻門的得名是因為門上的箭樓有一個水滴計時器。此外,漏刻門亦稱「下轎門」,古時的琉球官員為了向國王表示敬意,會於此門前下轎步入內城。
另外,在漏刻門後方有一個日影台,以太陽的日照來測驗時間。相傳,日影台是由清代中國冊封使所引入,台上有記錄琉球王國所歷經的時代。
除了日影台外,其後方有一個小屋,內裏掛有一個大鐘,名為「萬國津梁鐘」。萬國津梁鐘於 1458 年鑄造,當時的琉球王國是東亞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繁榮興盛,有「萬國津梁」之稱,意思為萬國橋樑,其鐘因而得名。
萬國津梁鐘原本掛於首里城正殿,鐘上刻有銘文,銘文充滿對琉球繁榮的讚美之詞:「琉球國者,南海勝地,而鍾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湧出之蓬萊島也,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沖繩島戰役期間,萬國津梁鐘奇蹟地沒有受到炮火摧毀,安然無恙地被保留下來,只是這鐘再也無法被敲響。現時位於此屋的是複製品,原本的鐘則被送往沖繩縣立博物館收藏。
廣福門、奉神門
參觀日影台及萬國津梁鐘後,若要向內城走的話,必先經過廣福門。廣福門東側是是以前琉球王國管理戶籍的部門,名為「大與座」;西側則是管理寺院和神社的「寺社座」。
通過廣福門後,其左方則是另一道通往「御庭」的最後一道城門──奉神門。奉神門有三個出入口,當中只有中央的門為國王及身份地位較高的人才可進出。
御庭、正殿
穿過廣福門後,即到達內城部分。眼前紅白相間的大廣場及一座宏偉的深紅色為主調的建築,正是首里城的御庭和正殿。御庭是昔日琉球王國舉行各種重大儀式的場所,官員須依據廣場所劃的行列而順官階排列。御庭中間的寬道名為「浮道」,只准國王、冊封使等人行走。
首里城正殿亦被稱為「百浦添御殿」,有支配全國近百個所有海濱的意思,為琉球王國最大型的木造建築。正殿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模樣建造而成,建築特色融合中國風,如正殿屋頂用上歇山頂,正面為唐破風。殿前的石梯和屋頂上的簷角雕飾,均刻有龍的形象。其龍的形象為蟒,只有四爪,有別於中國皇帝所用的五爪金龍。
整個正殿可分為 3 層,第 1 層稱為「下庫理」,是國王處理政事和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下庫理的正中為國王的玉座,稱為「御差床」。另外,玉座兩旁為王子聽政的座位,稱為「平御差床」,其兩側有樓梯通往第 2 層。
正殿的第二層稱為「大庫理」,主要是王后、女官的活動場所,有時也是國王舉行宴會的地方。與第 1 層一樣,第 2 層也有國王的「御差床」,其上方掛有「中山世土」四字的牌匾,牌匾的字為康熙皇帝所題。另外,兩側有兩塊牌匾「輯瑞球陽」及「永祚瀛壖」,分別為雍正及乾隆兩帝所題。
正殿的第三層則是一個作通風用的小房間。
除了建築風格仿自中國元素外,正殿本身的建築也反映了中琉藩屬關係。首里城的正殿特意設計成面向西方,原因中國在琉球的西面,意味著琉球以藩屬國的身份向中國事大。另一方面,正因為正殿面向西方,琉球官員進殿時則相反地朝向東方,猶如向國王和太陽神朝聖般,具有神聖的宗教意味。
南殿、北殿
除了正殿外,首里城兩旁另有兩幢建築,分別為南殿和北殿。南殿又名為「南風御殿」,建於十七世紀初,主要用於接待薩摩藩的藩士。
至於北殿則建於十六世紀初,平日作為官員執行政令的地方。當中國冊封使來琉時,則作為招待冊封使的場所。
淑順門、右掖門
走過御庭三殿後,於正殿和北殿之間沿路走,會經過城後方的淑順門。淑順門是通往御內原的必經城門。御內原即是國王、王后和王室成員起居作息的地方。通過淑順門後,沿路直下會到達右掖門,現時為整個首里城和御庭的最終出口。
首里城今天雖然是復原而成,但其歷史和文化仍然能向每位遊人說出當年琉球的歷史。
文章同步刊登於《陸奥紀行物語》:〈首里城──見證琉球民族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