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創刊的《觀・臺灣》,在這次的40期正式邁入十週年!本次「快問快答」單元,邀請十年間參與編務的主編們,聊聊歷史知識轉化過程中的驚奇/驚險/驚喜事例,以及不為人知的編輯心法。
*主編簡介 魏佳卉:編過雜誌、編過書、寫過腳本,後來轉戰網路編輯,在內容產業這條路,混了 20 年的老編。僥倖拿過 2 次金鼎獎,是《觀・臺灣》的創刊主編,與這份刊物相處最久(1 到 18 期)。 林民昌:從《Playboy》入行(迷惑讀者眼睛),然後跑去博物館做策展(控制觀眾身體),現在在歷史建築園區做行銷(勾引消費者錢包)。參與《觀.臺灣》19 到 34 期編輯。 陳涵郁:臺史博資歷 10 年,做與書相關的工作,諸如編書、賣書,還有臉書。從 11 期接手《觀.臺灣》執編迄今。另外還幫博物館出版了 3 本漫畫。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重度的雜誌閱讀者,喜愛寫作但更愛做編輯,相信紙本刊物不死,從 35 期開始擔任《觀・臺灣》的主編。
01 ▎哪期封面故事企劃令您印象最深?為什麼?
魏:第 13 期「我是臺灣人」。這是用「新聞報導體例」讓古人說自己的故事。人物選角有難度,因為有「虛擬」也有「真實」歷史人物,寫作要符合當下時空環境和史實,並兼顧閱讀趣味性,真是考驗館內研究員和編輯的智商。
林:《我們的二二八》那期(第 33 期)。因為印出來才發現有一個地方把 228 寫作 288⋯⋯(陳:為了這個錯誤,那期我們印貼紙補救,還寄了道歉小卡。)
陳:《抗 X 爭》(第 24 期)。當時的 318 運動給我很大的衝擊,但這本介紹「歷史」的刊物可以做些什麼?檢視歷史中的「民變」與抗爭,也許能幫助我們沈澱下來。
涂:規劃每一期封面故事時,都需要先閱讀相關的資料。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做第 36 期《戒嚴日常》,看了不少當時的紀錄與學者的研究。儘管對這段歷史並不是完全地陌生,但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是再次對於那個時代的種種現象感到怵目驚心。
02 ▎哪期封面故事對您而言最具挑戰性?為什麼?
魏:第 14 期《女人當家》。原始素材是 超過二千頁的訪談逐字稿,數十位臺灣 阿嬤的生命故事。最後跟研究員維瑛選 了 8 位阿嬤的故事進行改寫,同時利用 老照片做成個人生命歷史的軌跡圖表。「斷捨離」向來是編輯最痛苦的人生考驗。
林:《奧運場上》(30 期)。因為我是運動迷,覺得那期若做不好就愧對看了那麼久 ESPN 所花的時間了。
陳:《地震》(35 期),全新的人馬,又 是一個看似自然科學的災害類議題, 無論文章安排或封面主視覺都掙扎許久。很珍惜當時從零開始跟大家一起 努力的歷程。
涂:第 38 期《出神人化》應該是最具挑戰性的一期,那一期的主題是「神像」。我一直覺得信仰相關的議題不好做,一來專家很多,我們不能任意發揮,二來相關的討論很多,要做出新的切入點,並不容易。不過回頭看,我們仍做出了一些新意,包括從越南土地公和日本石佛的角度,呈現出臺灣信仰的各種面相。要特別感謝好幾位學者拔刀相助,提供精采的文章。
03 ▎哪個作者(或繪者)令您印象最深?為什麼?
魏:臺史博研究員石文誠。每次只要文誠輪值責任編輯,感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文誠的研究向來把歷史做得深具現代生活感,充滿庶民生活趣味。害怕的是,版面有限如何抽取研究精華,變成「史普文章」非常挑戰。像是第 16 期的特別企畫「邊緣空間」做起來很操,連 Google Map 都派上用場,但是很有成就感。
林:王子碩。因為我認識他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原來他這麼強。開始邀他寫稿後,才知道他根本是一整間博物館。
陳:林家棟。家棟是民昌當編輯時拉進來的,他可以很徹底的吸收我們給的歷史資料再吐出畫面,還會在細節中加入自己的觀點。好看、易懂又帶點尋寶的樂趣。
涂:很難說哪一個是印象最深的,其實常常收到邀稿文章時,都會覺得驚艷。雖然我們在邀稿時,往往會先說明設定的主題和方向,但作者總會寫出超越我們原本想像的內容。
04 ▎觀臺灣的作者(或繪者)大多具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或擁有什麼背景?
魏:從創刊主編 18 期,多半是館內或各大研究學術機構的學者、研究員。共同的特色是對「正確性」非常堅持。
林:都是愛臺灣啦!
陳:繪者都還滿多關心社會議題的憤青(稱讚意味)。作者方面最近似乎是歷史背景較多。其實會希望多跟與不同領域的作者合作,談出各種面向的臺灣史。
涂:我們邀稿的對象大多是受過專業歷史研究訓練的作者,不過從研究生到教授都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編輯助理也都是歷史相關科系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他們對每一期的內容都貢獻良多。
05 ▎讀者曾有什麼樣的回饋?是否曾遇過某些令您印象深刻的讀者?
魏:很驚訝歷史可以這樣編。
林:有讀者曾說:「看不出來這是一本歷史雜誌!」.
陳:有一位捐贈者徐老先生,他從第26期中的一篇文章「歷史那一天」看到自己昔日的同學受訪,寫了一封信 請我們轉交給這位五十多年沒見的郭老先生,後來順利在館內相見歡。
涂:平常不太有直接接觸讀者的機會,不過今年 9 月有機會到紐約的「哲學星期五」一場演講,也趁機會介紹了《觀・臺灣》,現場有不少留美的臺灣人或臺裔美國人,大家都很感興趣地翻閱帶去的幾期刊物,那樣的景象令我印象深刻。
06 ▎最希望看到讀者對《觀.臺灣》有什麼樣的回饋?
魏:看完雜誌,立馬來逛博物館。
林:原來歷史沒有帶著我們進步,我們一直在原地踏步。(誤)
陳:希望讀者注意到刊物中我也覺得心虛的地方,狠很的說「這樣下去不行啊」。
涂:前一陣子看到一段對於《經濟學人》編輯部的訪談,裡面有段話很值得一提。提問者問到關於紙本雜誌與線上版的關係,大意是目前的線上內容常常是破碎的,尤其在社群媒體(如臉書)興起之後,讀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接受到什麼訊息,但紙本雜誌有一個清楚的起頭與結尾,在這樣一個框架內,他們希望讀者翻閱完每一期的雜誌後覺得自己對世界又多瞭解了一點。把《觀・臺灣》跟《經濟學人》拿來相提並論好像有些突兀,但我們也期待看完每一期之後,能感受到我們製作一個紙本雜誌的用心,也會感覺對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與文化又多認識了一些。
07 ▎對哪個受訪者印象最深?為什麼?
魏:傅達仁。他出現在《觀・臺灣》第 2 期「運動 100 年」的運動人物專訪,當時他約的採訪地點是健身房。七十多歲的他,還能很有活力的帶球上籃,只為了擺出最佳的 pose。
林:終戰那一天的單元裡,我的岳父終戰那一天人還在中國打仗,但他的「認同戰爭」打了一輩子。
涂:實際的訪談工作大多是由其他編輯們代勞,所以我恐怕不是最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不過做「地圖力」那一期,2 位執編陳涵郁和吳亮衡去訪談了魏德文先生,從他的言談之中真的可以感覺到他對於地圖延續一輩子的熱愛。後來那篇沒有收進雜誌,但是完整的稿件刊載在網路上,受到很熱烈的迴響。也是從那一期開始,我們推出了「快問快答」的欄目。很感謝每一期都有不同專家們願意接受訪談。
08 ▎是否曾規劃專欄,或改造原有專欄的風格?
魏:最初是以「紙上博物館」概念,設定編輯方向。基於「歷史就是昨日的新聞」,既然要引起公眾的興趣,就試圖以「人物」、「八卦」包裝「嚴肅的歷史」,同時採用《壹週刊》圖文比,以圖片先行,同時也能行銷館藏品。
林:幾乎打掉重練,謝謝館方承受當時的蠻橫。
陳:好說好說,這就是我們請你來的目的啊!
涂:我們有個基本的編輯方針,就是設定《觀・臺灣》整體的風格應該是資訊性重於文學性,在整體刊物的編輯與專欄的規劃上,也是以此為原則。我們也一直想透過資訊圖表的方式轉譯資訊,這幾期都有一些不同的嘗試,整體而言成果還算不錯。
09 ▎哪個專欄的編輯過程令您印象最深?為什麼?
魏:「來逛博物館」因為設定為「名人行銷」,為了配合開館,希望透過名人效應來推廣博物館,吸引觀眾入場,但是剛開館,臺史博尚未建立知名度,約訪名人不太容易。十分感謝當時願意撥冗來臺南逛博物館的受訪者。
林:搖滾爺奶。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爺奶故事要講,每個作者都覺得可以再寫 5,000 字,每個作者的爺奶都好搖滾。R-O-C-K!
陳:我想講一個比較可惜的專欄「食歷史」,原本想要復刻一些日治時期報刊的食譜,如果能繼續下去一定很好玩。
涂:從第 38 期開始我們做了「圖解大事件」的新專欄,就是上面說的,用資訊圖表的方式呈現歷史。不過因為是第一次嘗試,編輯團隊來來回回調整了很多次,其實頗為吃力,還好最後順利完成。
10 ▎當初規劃的封面設計背後有哪些理念?希望傳達什麼資訊給讀者?
魏:還未開館就創刊的《觀.臺灣》,為了讓館藏品提前曝光,從第 2 期到第 12 期的封面都用館藏品轉化設計,藉此讓大家認識臺史博及館藏文物。
林:由固定藝術家,負責 4-6 期的封面,每本雜誌都是 1 檔展覽。在此特別感謝夏語、謝旺自、鄭景文 3 位藝術家。小弟三鞠躬。
涂:封面設計的理念最好是由我們視覺設計黃耀霆來分享,不過持續閱讀《觀・臺灣》的讀者,應該早已察覺最近幾期我們每次都在嘗試不同的風格。在發想和策劃的階段,我們都會提一些初步的方向和想像給耀霆,但他往往會說:「如果大家都想得到的,我們就不要做。」就是這樣,我們每次都希望有一點小突破。
11 ▎在內頁排版設計上下了哪些功夫?
魏:「用館藏文物說故事」是《觀・臺灣》編輯企畫的初衷之一,因此,挑選與文章搭配的館藏文物,是內頁編輯設計最花功夫的地方。
林:幫每個單元做一個 LOGO;用更有力量的照片和插畫讓眼球做更多活動。
陳:排版仍持續在調整變動中,總會有不夠滿意的地方。困難的點在於我們是推廣類的刊物,字級與字型不能太重設計而必須達到易讀的效果,此外是歷史類的圖片或文物照片有它的侷限,目前是透過插圖來改善。
涂:排版上我們一開始也訂了一些基本方針,比如在整體風格上要統一,特別是鄰近頁面的風格和色調,都會避免差異太大而產生突兀感。圖片和插畫,我們也都保留比較大的空間,希望能凸顯他們的重要性,才不會淪為版面上可有可無的雞肋。在此原則下,設計人員也會再加入一些小巧思,往往是藏在細節中,等待細心的讀者去發現!
12 ▎其它印象深刻之事?(例如:特別滿意或覺得可改善的案例)
魏:呂理政館長。要不是有他的支持,放手讓年輕人大膽去做,不會有今天的《觀・臺灣》,他是《觀・臺灣》之父。
林:幾乎每期都 delay⋯⋯(掩面)但這次這篇超快交~
陳:樓上這位除了擔任編輯,也寫稿,所有作者中,我最喜歡他的文。但真的每次都 delay。我最常跟別人說他某次送印當天早上才交稿的事蹟。
13 ▎為什麼臺灣需要 1 本《觀.臺灣》?
魏:歷史就是過去的生活,讀起來應該是饒富趣味的,只是很多人被考試打壞了胃口。透過《觀・臺灣》會發現歷史是有趣的,不看《觀・臺灣》會是人生的遺憾。
林:不,臺灣需要 50 本《觀.臺灣》。每個人都該知道關於自己與別人的故事,才有辦法攜手向前。1 本太少了!
涂:《觀・臺灣》跟臺史博的整體目標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尋找一份屬於臺灣共有的歷史記憶。臺灣這些年流行「小誌」,從南到北出產了很多屬於地方型的刊物,小巧精緻,也展現臺灣社會探索自身文化與認同的企圖。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像《觀・臺灣》這樣,是以整個臺灣作為框架,比較全面、持平的大眾型歷史文化刊物。
本文精華版收錄於第 40 期《觀・臺灣》。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