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越王勾踐的寶劍,為什麼埋藏了兩千多年仍舊鋒芒如新?

$
0
0
作者:許進雄
青銅劍,全長 55.6 公分,寬 4.6 公分,柄長 8.4 公分,湖北江陵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春秋晚期,西元前六至五世紀。(Source:Wikipedia,出處同本文封面圖片

文獻記載,吳越在春秋時代精於鑄造刀劍,這把越王銅劍埋藏了兩千多年,出土的時候仍然光華亮麗,鋒利異常,真是名不虛傳。劍一般區分為劍身、劍格、劍把三部分。這把銅劍出土的時候插在漆木鞘內,劍把的圓莖是空心的,莖上沒有常見的二圈凸箍,有首與格。劍身在近格處有兩行八字銘文,以錯金鳥蟲書言:「越王鳩淺(勾踐)自乍用鑒(劍)」。劍格則是一面用藍色玻璃,一面用綠松石鑲嵌了美麗的圖紋。

黃金、玻璃、綠松石在春秋時代都是非常貴重的材料,甚至玻璃還不是本國的產品,而是遠從中亞進口的,可以想見這把劍極其珍貴。如此珍貴的越王劍如何會出現於江陵的楚國大臣的墳墓呢?根據研究,有可能它本是越王勾踐嫁女兒的陪嫁物,後來流落到了楚國。楚王以之賞賜給大臣,大臣死後乃以之隨葬。

隨著春秋時代鐵器的鍛鍊技術愈來愈熟練,因為鋼鐵遠較銅器堅韌而銳利,銅的兵器逐漸被鐵製的兵器所取代。尤其是短兵器,因要非常接近敵人才能達到傷敵的目的,所以短一分就多一分危險。

銅劍如果要求長度增長,就要鑄得較為薄弱些才能單手使用,但薄弱易折斷;如果鑄得厚就太重而不便單手使用,所以一般長度不超過 50 公分。鐵則由於韌度大,可以打造得超過一公尺長,稍遠離敵人而用砍劈的方式傷敵。因此銅劍就逐漸被長的鐵刀所取代,連長兵的戈戟也受到波及,東漢以後鐵刀就成為戰鬥的主要配備了。

既然鐵刀的效用遠超過銅劍,貴為國君理應使用最先進的產品。但是出土的諸侯君王,遲至漢代,竟然使用的大都是銅劍而非鐵刀,這是何原因呢?答案不外是君王佩劍只是備而不用,通常拿來指揮,並不適用於實際戰鬥。而鐵又會生鏽,如果不時時擦拭就會鏽蝕得不美觀。

不過,這一把劍的鑄造,比起同時代的一些銅劍,打造要用心得多。科學家用 X 熒光非真空分析技術進行研究,發現劍脊含銅量高而刃部含錫量高,是經二次澆鑄成形的複合金屬工藝。商代已不乏使用套鑄的二次澆鑄成形方式的例子,例如套鑄鐵刃的銅鉞,或套鑄提把的銅壺等,工藝精良。

青銅的銳利與韌度,與銅錫的合金比例有絕對的關係。當錫的成分 17-20% 時,青銅的質料最為堅韌、耐磨,適宜鑄造斧斤、戈戟等需要經常磨光的器物。《荀子‧強國》有「刑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莫邪是古代的良劍名字。

從上文可知銅劍本來是不加以錘擊的,但是受到鍛鍊鋼鐵技術的影響,有些銅兵也使用鍛打的方式提高硬度。根據實驗,硬度八十多的銅器經過鍛打以後,可提高到二百多的硬度。曾出土趙國的銅鈹,刃部光亮異常,和黯淡無光的商代銅戈比較,優劣立現。這把劍身上的暗黑色菱形幾何暗紋也經過鑑定為硫化銅,認為是一種新的防鏽工藝。其實可能只是精心鍛打多次的結果。

虎頭青銅短劍,高 22 公分,寬2.5 公分,春秋晚期,西元前六至五世紀。(Source:台灣商務提供)
青銅扁莖劍,長 91.5,莖長 19 公分,臨潼兵馬俑坑出土, 秦, 西元前 221 ∼209年。陝西省秦俑博物館藏。指揮官使用,太長,不實用。如此長度,一般要鐵製的才能使用於戰鬥。(Source:台灣商務提供)
吳王夫差青銅劍,長 37 公分,身長 28.5,湖北襄陽出土,春秋晚期,西元前六至五世紀。(Source:台灣商務提供)
越王者於青銅劍, 長52.4 公分,戰國早期。(Source:台灣商務提供)
鏤空蛇紋鞘青銅短劍,長 23.5公分,鞘 18.4 公分,周朝。(Source:台灣商務提供)
玉首青銅匕首,通長 22.3 公分,匕寬 1.8 公分,戰國早期,約西元前五世紀。(Source:台灣商務提供)
曲刃青銅劍,長 35.5 公分,內蒙出土,夏家店上層,西元前 1000 ∼500 年。
青銅劍(匕首)鞘,高 23 公分,西漢,約西元前200 ∼50 年。從紋飾斷為滇國製品。(Source:台灣商務提供)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印書館之《戰國重金屬之歌》:

你知道黃帝的「黃」,一開始並不是代表顏色嗎?
古代人民最喜歡看的「戲」,其實很危險?

重器妙音,字在曼舞, 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許進雄,
以漢字與文物為題,構築全新的樂章, 帶領讀者再探古文化和古文字的奇趣。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gushi.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