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書信裡的晚清史事:收藏家「端方」與清末的政治內情二三事
作者:蔡登山 端方(1861- 1911),字午橋,號匋齋,托忒克氏,滿洲正白旗人,在晚清時期前後出任陝西按察使、布政使、並代理陝西巡撫。後調任河南布政使,旋升任湖北巡撫。光緒二十八年,代理湖廣總督,光緒三十年,代任兩江總督。之後作為五大臣出洋考察新政,回國之後,出任兩江總督。宣統元年調任直隸總督。...
View Article「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寫在《如懿傳》之前的那些愛情故事
作者:劉柏正 「皇上與臣妾曾經結髮為夫妻,如今臣妾,斷髮為祭,給去了的青櫻和弘曆。」 這或許是《如懿傳》中最令人糾心的一段台詞,在如懿終於明白自己與弘曆已無信任可言的當下,決絕的斷髮是她埋葬過往回憶的告別方式。 不知道看到此幕的觀眾會不會有種想衝上去扯掉渣隆乾隆辮子,賞他兩巴掌的衝動?...
View Article【我們在島嶼朗讀】白先勇〈父親歸真〉
暨《他們在島嶼寫作》十三部紀錄片之後,2018 年目宿媒體推出《我們在島嶼朗讀》系列短片,擷取經典作品中的動人片段,邀請原創作者親自朗讀。說書與目宿媒體於第一季攜手合作,現在第二季將再度回歸,影片每週上線,讓文字乘聲波傳遞,喚醒視覺及自媒體時代冬眠許久的聆聽,重溫文學的感動。 父親的亡故,我最深的感觸,不僅是他個人的亡故,而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View Article追溯網路梗圖源頭的小探險── 「釘仔摃頭殼」的故事怎麼來?
我在史料中常會看到近代以降的歐洲人帶「鐵釘」(nail)給不同地方的原住民。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鐵釘是五金行賣的細細小小的東西,所以無法理解史料中為什麼常拿鐵釘來交易。直到看到這幅中世紀手稿的插畫,才知道古時的鐵釘原來滿大根的,可以把人的頭刺穿。 但這張圖說的是什麼故事呢?雖然圖上似乎有標人名,但看不大懂。所以我改用 Google...
View Article【名單之後】任瑞堯與他的詩畫社團運動
任瑞堯原籍廣州花都市(花縣),[1]1907 年出生於廣州,[2] 7 歲時隨家人來台[3]。因幼時生病的緣故導致任瑞堯雙耳弱聽,[4]說話能力也受到影響,不過這並不阻礙他往後的求學道路。在日治時期,因為戶籍的緣故,任瑞堯無法像一般臺灣學生一樣進入公學校就讀,轉而向同為廣東人的書畫家陳寶田學習漢文,[5]就此奠定他良好的文學根底。...
View Article走過荒涼之地,尋找留在時間後面的故事──《惡托邦記:未忘之地的歷史》
Kate Brown, Dispatches from Dystopia: Histories of Places Not Yet Forgotte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作者:鄧秀貞...
View Article越王勾踐的寶劍,為什麼埋藏了兩千多年仍舊鋒芒如新?
作者:許進雄 青銅劍,全長 55.6 公分,寬 4.6 公分,柄長 8.4 公分,湖北江陵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春秋晚期,西元前六至五世紀。(Source:Wikipedia,出處同本文封面圖片)...
View Article【我們在島嶼朗讀】周夢蝶〈孤獨國〉
暨《他們在島嶼寫作》十三部紀錄片之後,2018 年目宿媒體推出《我們在島嶼朗讀》系列短片,擷取經典作品中的動人片段,邀請原創作者親自朗讀。說書與目宿媒體於第一季攜手合作,現在第二季將再度回歸,影片每週上線,讓文字乘聲波傳遞,喚醒視覺及自媒體時代冬眠許久的聆聽,重溫文學的感動。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View Article中文裡的「愛」怎麼來?
19 世紀末,日本小說家二葉亭四迷在翻譯屠格涅夫的小說時,為了如何翻譯故事女主角所說的「我愛你」而頭痛不已,最終他決定用「我可以為你去死」來表達。在 1887 年的一封私信中,也有日本作家將「愛」音譯為「拉布」,而後來出現的「戀愛」一詞甚至被奉為人類生存的理想化方面和生命的意義。 二葉亭四迷(1864-1909),日本小說家、翻譯家。(Source:Wikimedia)...
View Article體驗戀愛又不會破壞家庭的好所在── 百年前的臺灣珈琲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女僕店」呢?現在在臺灣雖然比較少見了,但在日本仍然存在,可以說是宅男們的夢幻想像。 一般來說,女僕店的餐點就是普通的咖啡、甜點,其實沒什麼特別,但服務生會穿著有荷葉邊或蕾絲邊的女僕裝,從你進門到離開都用「主人」稱呼你,恭敬而且甜蜜地陪客人聊天。這種氛圍讓許多被工作或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男性感到幸福,所以,就算不能跟女僕有任何進一步的來往,他們還是願意一再消費~...
View Article貫串了中國歷史的「武術文化」,卻在近代才開始救國?
在東亞文化圈當中,武術是其中一種百花齊放的文化,不論是中國、日本、韓國,以至琉球,均有當地孕育出來的武術特質和文化。 儘管東亞的武術種類繁多,但起源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為因應軍事戰爭所需而鑽研,二為民間私鬥累積的攻防經驗或傳統舞蹈動作演化而成。東亞地區的武術孕育達千年之久,但百花齊放的盛況,還是與近代歷史息息相關。 武術(Source:Wikipedia)...
View Article非洲,不是「一個」國家
前陣子國際新聞大幅報導了歐洲的難民潮,許多中東、南亞、非洲等地的難民紛紛湧入歐洲尋求安身立命之地,這場難民危機已經許多歐洲國家不堪負荷,民間亦傳出許多正反兩極的評價。 一般大眾的印象都是非洲人前仆後繼、想盡辦法希望能進到歐洲,卻忽略了歷史上的事實──大部分的歐洲國家也都曾爭先恐後地前往非洲,目的是搶奪非洲土地與資源,開啟非洲幾百年的殖民黑暗史。...
View Article經歷長期戰亂與西化改革,日本武士精神如何繼續傳承?
東亞文化圈當中,說起武術門派最為繁多的國家,非中國莫屬,而日本則緊跟在後。日本武術相當五花百門,諸如劍道、居合道、柔道、柔術、弓道、槍術等,每種武道又各自有林林總總的流派,這也造就了日本歷史有很大一部分都有武士文化的足跡。...
View Article來自古早味的美麗秘密──阿嬤的化妝包裡裝什麼 ?
不知道女性讀者們是怎麼學習化妝和保養的呢?我是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臉上開始冒出討人厭的青春痘,媽媽給了我一條抗痘凝膠,並且叮囑我要好好洗臉,之後又給了我化妝水和乳液,叫我洗完臉之後要擦。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咳),洗完臉後的保養程序越來越多,化妝水、乳液、精華液、眼霜、面霜各種霜,還有面膜等等等,為了面子,要做的功課還真不少。如果把時間倒回日治時期,當時的女性也有這麼多步驟要做嗎? 邁向成為美人之路...
View Article像國家般一分為二、反映大韓民族血淚的武術 ──「跆拳道」
說起韓國武術,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跆拳道。跆拳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崛起,因為韓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以至跆拳道成為奧運項目 。不過,你知道嗎,跆拳道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反映著大韓民族現代的悲情歷史。 跆拳道(Source:Wikipedia) 古代韓國武術:跆跟與手搏...
View Article歷史教學的挑戰──歷史學是什麼?對社會重要嗎?
作者:於鑫 一年前,社會科新課綱的發布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注,其中歷史科將更加確立將「批判式」的歷史訓練融入到課堂中的重要性,嘗試通過課堂讓師生思考「如何認識過去」,並進一步探討以下幾個問題:「誰的歷史?」、「誰寫的歷史?」、「誰留下的史料?」。[1]而今天,本文將聚焦於「如何認識過去」這個從古到今不斷辯證的議題,突顯歷史教學的挑戰所在。...
View Article【我們在島嶼朗讀】周夢蝶〈還魂草〉
暨《他們在島嶼寫作》十三部紀錄片之後,2018 年目宿媒體推出《我們在島嶼朗讀》系列短片,擷取經典作品中的動人片段,邀請原創作者親自朗讀。說書與目宿媒體於第一季攜手合作,現在第二季將再度回歸,影片每週上線,讓文字乘聲波傳遞,喚醒視覺及自媒體時代冬眠許久的聆聽,重溫文學的感動。 「凡踏著我腳印來的 我便以我,和我底腳印,與他!」 〈還魂草〉發表於 1961...
View Article東亞國家們所寫的漢詩裡,反映出什麼樣的戰鬥意識與和平期待?
作者:邱怡瑄 「漢詩」與東亞文化圈 「漢詩」,通常是指產生於中國域外,但使用中國古典詩歌的聲韻、句式規則,進行吟詠和寫作的文學形式。...
View Article考古學中的姓名學?!──以臺南考古遺址命名的史前文化
作者:李抒敏 大家的名字是誰取的呢?除了父母長輩之外,也有可能是算命先生,每一個時代也都有流行的菜市場名。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家附近出現了一個考古遺址,那要取什麼名字呢? 記得我小學的時候,在社會課本裡看到「大坌坑文化」、「長濱文化」等等許多難解又難記的名詞,那時候沒什麼文學造詣,還因為念錯成「大糞坑文化」被同學笑了好久。我當時就想,這麼難記的名字到底是誰取的?...
View Article你聽過「防止活埋生者的安全棺材」嗎?
在寫到十九世紀風行歐美「Waiting Morgues (中途停屍間)」的文章時(見拙著暗黑醫療史『守靈與中途停屍間』一文),心中一直有個很大的疑問,為何西方社會的有些醫師會在這段時間將「Premature burial(過早的埋葬)」的恐懼升到最高點? 首先,要談到西方世界的宗教觀,不可否認「死而復活」是信仰中不可或缺的奇蹟。根據耶大雅聖經園地所做的整理,光是在聖經中曾經提到死而復活的地方就有...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