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他們在島嶼寫作》十三部紀錄片之後,2018 年目宿媒體推出《我們在島嶼朗讀》系列短片,擷取經典作品中的動人片段,邀請原創作者親自朗讀。說書與目宿媒體於第一季攜手合作,現在第二季將再度回歸,影片每週上線,讓文字乘聲波傳遞,喚醒視覺及自媒體時代冬眠許久的聆聽,重溫文學的感動。
「凡踏著我腳印來的
我便以我,和我底腳印,與他!」
〈還魂草〉發表於 1961 年,收錄於周夢蝶的第二本詩集《還魂草》。相傳聖母峰頂有一株還魂草,歷經無數寒冬不曾凋零,取葉片浸酒飲用,就有延壽養顏的奇效。
本詩以還魂草為第一人稱,寫出遺世獨立於至高處的蒼涼,殷殷期盼有人循著它的腳印,遠離塵世追尋到此。積雪多年的冷冽絕境,在一線金陽般的溫暖追尋中開始融化。詩人運用絕美的意象,描繪出了世界之巔的孤絕心境。
作家小傳:
周夢蝶,1921 年生於河南省淅川縣。1959 年起在臺北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前擺書攤維生,成為 60、70 年代臺北重要的文化街景。直至 1980 年,因胃疾而結束 21 年的書攤生涯。逝世於 2014 年 5 月。
曾參加「藍星詩社」,結交余光中等詩友,並出版第一本詩集《孤獨國》,作品深受佛經影響,又因國學底蘊豐厚,詩中喜愛用典,以自我靈魂為起點,引禪意入詩,感悟現實的真諦。詩作量少卻精緻,真情消融於詩情,續寫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新頁,寫對人對景對物之相思,無不透露一份慎重。
詩中固然有「雪中取火,鑄火為雪」的深烈,卻也願意化身街角的一片落葉,「帶我的生生世世來為你遮雨」。詩作之外,並曾於 《聯合報》副刊撰寫專欄「風耳樓尺牘」。2011 年,目宿媒體的文學家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曾以之為傳主拍攝《化城再來人》。
(ⓒ 以上圖片均由目宿媒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