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被偷走的一代:丹麥的一場社會實驗,如何毀滅了一群孩子的自我

$
0
0
在 1950 年代,曾有一群住在格陵蘭的因紐特(Inuit)孩童被帶往丹麥進行一項社會實驗:以丹麥人為樣板進行再教育。超過六十年後的今天,這些當初被作為實驗對象的因紐特人,要求丹麥政府對該實驗造成的巨大影響跟破壞道歉。 「那是在某個美好的夏日,兩個穿著正式的丹麥紳士出現在我們家。」目前與家人同住在格陵蘭首都努克的海蓮納回憶起 1951 年的那天。 「他們有一位隨行的翻譯。姊姊和我非常好奇,納悶他們在這裡做什麼。當母親跟他們討論時,我們被要求待在外頭。他們詢問願不願意讓我到丹麥接受教育,學習丹麥語,強調這對我是一個大好機會。母親連連反對了兩次,他們繼續試著向她解釋,強調這只有六個月,而且我能有機會得到更美好的未來,所以應該讓我去。」 丹麥政府當時決定採取一系列政策,來改善其北極殖民地(格陵蘭)的生活條件。當地居民多以獵捕海豹維生,僅有少數人會丹麥語,肺結核此類慢性傳染病盛行。當局決意:讓這塊島嶼現代化的最佳方式,是創造新的格陵蘭人,所以廣發電報詢問牧師與校長,是否能協助辨識出天資好且年齡介於六至十的因紐特孩童。這個計畫由慈善機構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丹麥分支協助,將這些孩童送往丹麥的寄養家庭,以便再教育為小丹麥人。 許多家長並沒有意願放棄他們的小孩,但最終有 21 個家庭放棄掙扎加入該計畫。 海蓮納的父親死於肺結核,她的母親必須獨自承擔起撫養三個小孩的責任。 「我母親蹲下身來跟我解釋:『你要去丹麥。』我回她:『丹麥是什麼?』」 「她告訴我:『丹麥是一個很遠的國家,但它很漂亮就像是樂園。你不用覺得傷心。』」 在 1951 年 5 月,這艘載著 22 位因紐特孩童的 MS Disko 號揚帆前往丹麥。 「我帶著我的小行李箱跟著走到碼頭,登船後我看著母親卻因為太過沮喪而無法揮手跟她道別。我心想:『為何你要讓我離開?』我們不能理解為何要帶走我們,也不知道彼方是什麼情況。所有的事物充滿不確定性。」 「我還記得抵達哥本哈根的那一刻。那時是黃昏,而且是一座非常大的碼頭。我還以為我母親錯了,因為我可以看到丹麥有山,不過後來當我靠近之後才發現,只是很高很綠的不知名樹叢。」 當這些孩童抵達丹麥,被送往寄養家庭前,他們首先集中在一個被稱做假期營 (Fedgaarden)的地方度過夏天。 海蓮納回憶起:「後來發現其實是把我們先隔離,這座農場非常偏遠,根本看不見其他房屋。我們被隔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一批來自格陵蘭的孩童,他們擔憂會帶什麼傳染性疾病。」 「我一直想著:『為何我們要在這裡?何時才可以回家?』我想念我的母親,我還在憂傷著父親的死亡,我不能理解為何被送到離家很遠的陌生地方。」 這項計畫在當時被視為很有前瞻性,甚至連丹麥女王都參訪了該座營區。 「我異常沮喪,而且整天眉頭深鎖看起來很嚴肅。你可以從照片中發現圍繞著女王的孩童沒有一個人有笑容。當然也有一些愉快的時候,例如去海邊玩耍。不過我們在就寢時段總是躺在床上默默哭泣,總覺得傷心以及不安。」 之後這些因紐特孩童被送往全國各地的寄養家庭。1951 年 12 月的丹麥周刊甚至用兩頁的篇幅讚頌此次社會實驗的成功。 諸如「丹麥的生活與這些孩童當初習慣的環境非常不同,不過他們的適應性非常驚人,並沒有多少對文明化社會的反彈。」或是「這些來自格陵蘭的孩子們已經會丹麥語。不過當情緒激動時,會吐出一長串格陵蘭土語。」 海蓮納不常跟她的寄養父母對話,總是用搖頭或點頭取代。但她很喜歡跟教她編織的姊姊玩在一起。 她在營區長了濕疹,所以被送往與醫生家庭同住。為了治療濕疹,她的手肘和腳跟都被塗上黑色藥膏,並且被禁止進入客廳以防她破壞傢俱。 「我覺得不受到歡迎,像個陌生人。那個母親有心理疾病總之臥病在床。我不信任大人,因為就是他們送我來丹麥。我只願意用搖頭或點頭回應他們。」 當她的濕疹狀況趨緩,海蓮納被送往另一個家庭。 「第二個寄養家庭跟第一個比簡直是童話故事。他們是非常親切熱情的人。」 隔年,其中 16 個因紐特孩童被送回格陵蘭,剩餘 6 人透過救助兒童會被丹麥家庭認養。 海蓮納回憶起被送回格陵蘭時:「當船抵達努克,我帶著小行李箱衝下船跟母親擁抱著。然後我不停講述著此行的所見所聞,但她什麼回應也沒有。我帶著疑問看向她,她講什麼我也完全不能理解,一個字也不懂。我當時覺得:『這真糟糕,我再也無法跟母親溝通了,我們用兩種不同的語言。』」 另一個驚嚇則是,當她尚逗留在丹麥時,丹麥紅十字會在努克設立了兒童之家給這些因紐特孩童,起因在於這些孩童經過丹麥家庭的富裕生活後,不應該繼續留在生活狀況糟糕的原生家庭。 「我們的新母親,兒童之家的主管,輕拍我的肩膀要我上那輛前往孤兒院的巴士。我還以為可以跟我的母親回家,為何我要被送去兒童之家,沒有人給我答案。我只能含著眼淚坐上巴士。」 在兒童之家,這些孩童不被鼓勵說因紐特語。 「我們想重學格陵蘭的語言,因為大部份的工作人員都是當地人,並且不太會丹麥語。不過當時來自丹麥的經理制止工作人員,強調我們必須被教育然後進入社會,所以只能學丹麥語。」 海蓮納與母親的關係再也沒有機會修復。「我對她送走我的決定不能釋懷。依然非常憤怒她就這樣讓我離開,被收留在兒童之家。雖然我們住在同個城鎮。」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