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備課漢筆記】什麼是歷史系的基本能力,又該如何培養?

$
0
0
學術、學術,學術是什麼呢?是儒家的學與法家的術,是求學問的方法與評判標準,是系統知識的表現,是高等教育與研究的代名詞。 總之,古人說,不學無術,便無法審度大勢,辨明道理,謀定策略。無能謀定策略,便無法回應,無法行動;無法回應與行動,似乎就談不上什麼責任。畢竟,責任responsibility = 回應的能力ability to response。 歷史學者有什麼責任嗎?記得歐威爾在《1984》裡曾說過: 誰掌握了過去,誰就掌握了未來;誰掌握了現在,誰就掌握了過去。 所以,老大哥與歷史學者一樣精明,都懂得過去、時間與未來的重要性。只不過,老大哥只想「利用並掌握」過去現代與未來;而歷史學者卻必須對其負責。 歷史學者必須對過去負責,所以得回到過去脈絡理解人事地物,不能張飛打岳飛,也不能讓蔣幹與曹操講電話相互報名問候的情節發生。歷史學者必須對現在負責,所以得關注現實世界,從當代生活發現問題,別當個火星人。歷史學者必須對未來負責,所以得提供有信據的歷史知識,為未來提供導向,別以為歷史早已被決定,一切不由人。 如果對歷史負責那麼重要,那麼學院中的歷史學能提供什麼關鍵能力?歷史書寫負起責任?專業倫理的部分先不說的話,就是歷史學從十九世紀專業化開始所累積出的方法學了。 「提問─史料考證解讀─闡明」,這看起來簡單的程序,可以說是學院歷史學與其他有關過去書寫的差異所在了。這些方法,絕對不是step by step的操作指南,必須親手操作實踐,從理論與實務兩方面累積經驗,才能上手。至於「提問─史料考證解讀─闡明」這組程序下有哪些重點,值得大家盤點?底下簡單列舉一些,總之,既然在歷史系,就值得培養這些能力,如果各位想要負責的話。 好了,先說提問。想題好問題,得多讀書、多思考、多討論、多生活、多提問。老是擔心問出爛問題,那可能永遠就只有爛問題了。(其實,在課堂中沒有學生的爛問題,只有老師的爛答案。不好的問題也該借題發揮呀!) 其次是,史料考證解讀。我想起碼得學習查資料、讀資料、分類資料、辨別資料、評價資料。雖然,當代社會考證的功夫有些別人已經幫你忙了,譬如檔案館、圖書館、數位典藏計畫,但終究不是全部,有時還是會出錯,得隨時保持敏感度。 資料讀半天,接著當然就是從資料中「篩選」出重要段落,組織成系統性的文字。然後必須說明、闡釋文字中的要點與意義。完成一篇歷史文章不是簡單事,其中表現出作者的表達能力、描述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解釋能力、論述能力、敘事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不太多廢話能力……,以及你的態度。 其實,上面這些能力的展現,就是「研究」的雛型。當透過「提問–史料考證解讀–闡明」程序,把材料以所謂「學術格式」編輯後出版,就成為我們所熟悉的,有信據的學術成果。(文獻回顧、註腳、參考文獻這些,都在提供證據支持論點) 這些說起來沒什麼,卻是學術歷史目前的共識,我們藉此過程提供相對堅實的歷史知識。所以啦,如果歷史系學生不在大學時期培養上述那些能力,那麼別說無法對歷史負責,連想對生活負責,也許都有點困難。 (奇怪,寫著寫著不僅小岔題,還讓歷史課變成人生指南;或者歷史課本來就是一種人生指南?!) 更多故事: 那些愛喝酒的蒙古大汗們(下) 2015-01-10 09:41:00 1 【每周一畫】追尋太陽的靈魂,梵谷與《向日葵》 2015-11-15 09:00:02 1 燭光晚餐、抹香鯨與美國的崛起 2015-12-01 09:00:12 1 新皇帝登基──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2/4) 2015-02-17 21:34:23 1 【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8):劉家廟之戰(上) 2015-11-06 13:21:05 1 文明的豐美,是由無用累積而成:告別功利主義的哲學宣言 2015-11-12 09:00:43 1 從模仿遊戲到U-571:圍繞著Enigma的各種電影與歷史故事 2015-04-07 06:02:00 1 公主、太后與婚外情──北魏皇室的家暴案 2015-04-09 19:32:15 1 來自西方的君主:馬雅歷史上的提卡爾與提奧帝華甘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