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建築的故事:房子是如何蓋成的

$
0
0
作者:派翠克.迪倫(Patrick Dillon) 想像一下自己來到森林,天色就要暗了,你得建造一處棲身之所。 於是你撿拾樹枝,打算把樹枝堆疊起來,蓋一間小木屋。問題是,樹枝一直塌下,你怎麼堆都不成功。終於,你發現可以利用藤蔓把樹枝綁在一起,架立起來。但你鑽進小木屋之後,卻發現空間太小。不僅如此,要是碰到了下雨,樹枝無法阻擋雨水從縫隙滴進來,你還是會變成落湯雞。你怎麼堆都不成功。終於,你發現可以利用藤蔓把樹枝綁在一起,架立起來。但你鑽進小木屋之後,卻發現空間太小。不僅如此,要是碰到了下雨,樹枝無法阻擋雨水從縫隙滴進來,你還是會變成落湯雞。 或許你人在山上,決定蓋間石屋。你努力收集一大堆石頭,卻沒有東西讓石頭黏合。你辛苦了好幾個小時,眼前仍舊只有一堆石頭,沒有屋子。或許你人在河邊,那情況就更糟了。河邊除了泥沙之外,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蓋房子。你想辦法擠出沙子裡的水,用雙手為泥沙塑造形狀,然而太陽一出來,把沙子曬乾,結果房子出現長長的裂痕,牆壁轟然垮下,徒留滾滾沙塵。到最後,你打算找個現成的棲身之所就好,於是你開始尋找洞穴。 當初原始人就是這樣,因為缺乏夠力的工具來砍木頭或切割岩石,也不知如何黏合石頭,或讓泥土變堅硬,所以他們以洞穴為家。 現在,環顧一下你所居住的房子。你可能住在鄉間的磚造房屋,高高的屋頂從樹林中冒出。你可能住在城市高樓,只要望向窗外,便能看見綿延數公里的屋頂、煙囪、廣場與街道。你也可能住在農場、海邊、商店樓上的公寓或巷弄裡的住宅。無論你住在哪裡,家中應該都會裝設空調,讓你冬暖夏涼;浴室的水龍頭一開,就有冷水熱水湧出;當然還有電燈,方便你在夜裡讀書。這樣的環境,比住在洞穴中好太多了。 人類離開洞穴後,不斷學習如何打造出和你家一樣的完美空間,這段學習的歷程就是建築的故事。你家的房子為什麼和隔壁的房子長得不一樣?為什麼和社區教堂或城市裡的大教堂長得不一樣?還有你父母上班的辦公室,你出生的醫院、上學的學校⋯⋯這些都屬於建築故事的一部分。故事的起點,就是要蓋出能遮風避雨的房子,讓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安全不受野生動物威脅,或是避免財產遭敵人掠奪。 很快地,人類發明了更進步的工具來蓋房屋。居住在森林裡的人用木材建造木屋,他們砍下高大筆直的樹木,把圓木一根根堆疊成牆壁。他們發現,若在牆角處讓圓木重疊,牆壁會更穩固;他們發現斜屋頂能讓雨水滑落,卻會把牆面往外推,於是他們學會如何運用橫梁來牽制牆體,保持牆面穩固。 但砍樹實在太辛苦了,因此不久之後,人類想出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蓋木屋。首先,用木頭搭起輕盈的牆體框架,在每隔一個胳臂的距離樹立一根柱子,並在頂端與底部安置橫木,然後把框架填滿、造出牆壁,以抵擋風吹雨打。造牆壁時,有人用一塊塊木板重疊起來,有人用樹枝交錯編織,再敷上泥巴或黏土,最後修飾內部的牆面,使其平坦乾淨。 要建造穩固的木框架屋,得先想出讓木材穩固結合的方法。人們在蓋房屋的過程中學到,若將木材傾斜嵌入框架中,就更加強支撐力,避免框架搖搖欲墜。 住在山區的居民則想出辦法將石頭黏合起來。他們發現,若將石頭放入溫度非常高的窯中,就會變成白色粉末,稱為「石灰」。石灰雖然很燙,但是把它泡到水中,再加入沙子混合,即可成為黏著劑,稱為「砂漿」。砂漿可以把一塊塊石頭黏合起來,搭出堅固的高牆。如果在牆角處將方形石頭重疊起來,牆面會更穩固,這種作法和搭建木屋如出一徹。石屋的居民也會在室內的牆抹上石灰與沙子混合而成的灰泥,使牆面平滑。 住在海邊和沙漠的人,甚至想出如何用泥巴搭蓋出棲身之所。他們不把泥土堆成一堆,而是把泥土裝進木造模具,在太陽下曬成磚塊。在陽光不那麼炙熱的北方國家,居民就用磚窯燒製磚頭。經過乾燥的磚就像小型石塊,人們很快就學會該如何堆砌磚塊,才能打造出最穩固的牆體。沙漠居民為了避免日曬的磚塊龜裂,則會在磚塊表面塗上泥巴。             木材也好,石頭或磚塊也好,無論住宅牆體是用什麼材料打造,只要是蓋房子的人都知道,最困難的部分在於蓋好一座屋頂。 一開始,人們只是用圓木堆出屋頂的形狀,但就算在縫隙中塞入乾草和葉子,仍無法阻擋雨水滲入、滴到床鋪上。後來他們發現,不如先用椽木搭出屋頂架構,然後鋪上可以擋雨的遮蔽物,效果更好。農夫收集一捆捆的茅草,把它們綁在椽木上,做成茅草屋頂,雖然看起來有點蓬亂,卻能讓屋內保持乾爽。山上的居民則將薄石板交疊於椽木上;板岩是最好的屋頂建材,可以切割成比手指還要薄的石板。黏土不僅可以製成磚塊,也可以燒製瓦片;在屋頂上鋪滿瓦片能讓雨水更迅速滑落。 無論是哪一種屋頂,屋簷都必須突出於牆體之外,盡量讓雨水流到離屋子遠一點的地方。 經過了幾個世紀,人類學會了如何搭蓋圓木木屋、木架構屋、石屋、磚屋或泥磚屋。人們不停實驗,打造出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堅固房屋,並懂得因地制宜,建造出最適合當地環境的房子。然而有些人的生活不停在遷徙,因此需要能收起來帶走的屋子。例如北美洲原住民會隨著獵物而遷居,他們得隨身攜帶圓錐帳篷的木棍,還有覆蓋在外面的獸皮。中東與非洲的貝都因人(Bedouin)逐水草而居,所以他們的帳篷要能收起來放到駱駝上,隔天起床就能帶走。住在水畔的漁民會把房子架高,以免被洪水淹沒。高山住宅的挑簷會做得特別長,讓雪容易滑落。人類蓋房子時通常就地取材,世界各地的住宅也會呈現不同樣貌。因紐特(Inuit)獵人用雪壓製而成的磚塊搭建屋子,稱為冰屋(Igloo);斐濟人用蘆葦編織牆面,搭起草屋;非洲喀麥隆的穆斯干族(Musgum)則用泥土與草,蓋出外型似蜂窩的泥屋,他們對自己的家很自豪,所以非常用心裝飾,有些人會在土牆上刻畫圖案,有些人把屋頂漆成鮮豔的顏色,使其與眾不同。 數千年來,人類就是這樣蓋房子的。直到今天,世上依然有許多地方繼續沿用這些方式。不過無論再怎麼堅固美觀,這些房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大問題─它們住起來不舒服。 第一個問題是,這些房子都很陰暗。如果在牆上切出方形的孔洞當作窗戶,寒氣及雨水就會滲進屋子裡,若是用木板遮起來,又會讓室內恢復原來的陰暗狀態。每當夜幕低垂,除了煙味嗆人的小油燈之外,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提供照明。 第二個問題在於缺水,因此屋內沒有浴室或廚房。居民得拿著水罐到河邊汲水,但是裝了水的罐子很重,回家途中難免會將水潑灑出來。若想上廁所,下雨天也得冒雨外出,甚或在地上挖洞當作便坑。 最糟糕的是,屋子裡很冷。到了夜裡,刺骨寒風穿過牆縫,使孩子冷得發抖,老人就算縮在被窩裡依然凍得渾身發麻。若想生火取暖,屋子裡又會濃煙瀰 漫,嗆得人人奪門而出。雖然在屋頂挖洞排煙能改善這情況,但火會對木屋或茅草屋構成威脅。有時人們從田裡收工回家,卻發現原本的家不見了,只剩冒煙的廢墟。 於是,當某些地區的居民變得富有之後,就會想辦法打造更舒適的住家。 首先他們在屋頂上蓋煙囪,這樣就能在室內生火。以磚或石頭打造的煙囪不會著火,還能將煙霧安全地引出屋外。這麼一來,不僅屋內變溫暖,還可在室內煮飯,不用冒著雨在戶外生火野炊。 為了增加室內空間,人們開始在梁木上鋪木板,打造出第二、三層樓,並建造樓梯,以便在各樓層間移動。 為了讓住宅內部更明亮,人們需要兼具採光與擋雨功能的東西,於是玻璃應運而生—人們將沙子加熱,再使之冷卻凝結成堅硬的薄片。最早的玻璃都是小片小片的,蓋房子的人會用鐵絲將一片片玻璃連接起來,裝進木框架裡,填補窗戶的開口。拜玻璃之賜,天氣不好的時候,人們可以安坐屋內,看雨水拍打窗戶上的玻璃。 曾經有好幾個世紀,玻璃是有錢人才買得起的奢侈品,最豪華舒適的住宅當然也是蓋來給富人居住的。他們用灰泥把牆面抹平,畫上美麗的圖案,或掛上地毯與織錦來裝飾。有錢人在地板上鑲寶石,或用小石子拼出圖案(稱為「馬賽克」)。他們用金屬水管把水引入房子裡,從此不必到井邊汲水,同時建造地下水道,將汙水排出。兩千年前,羅馬人甚至還發明了中央空調—將熱空氣吹送至架高的地板下層,為室內帶來暖意。 不論身在什麼時代,人類一直都在尋找新的建築方式。在羅馬人懂得建造拱券之前,所有屋子或建築的出入口都小得可憐,因為屋梁太小,無法撐起太寬闊的門面與廣大的空間。用磚頭或石塊架起來的圓拱比梁木堅固多了,寬度也更寬,不僅能打造大開口的窗戶,運用拱券結構還能蓋出又大又穩固的橋,供車輛行駛。他們還學會了如何將拱券打造成拱頂,架起高高的天花板。 接著,羅馬人在製作砂漿的石灰與沙子中加入石頭,發明了混凝土。他們把這濕濕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乾掉之後就會變得堅硬如石,屆時即可將模板拆掉。混凝土可用於製作牆體地基、使地面平坦,甚至可用來打造拱頂。 木匠學會如何運用小塊木材蓋出廣大空間,他們將木材組合成桁架,讓木頭一塊抵著一塊,彼此保持平衡,宛如施了魔法般懸掛在空中。然後他們不斷發明並改良固定木頭的方法,讓桁架的接合點更堅固、更有彈性,桁架的結構與形狀也變得越來越多樣。 漸漸地,許多人開始從農場或村莊遷居到城鎮。最早的城鎮在河流或港灣附近形成,並於道路匯聚、形成市場之處開始發展;此外,帝王宮殿附近的軍隊駐紮地也有可能出現城鎮。由於城鎮中心的空間有限,住宅只好往上發展、越蓋越高,甚至蓋到了四、五層樓高。上方的樓層搖搖欲墜,街道兩邊的房子越往上靠越近,底下的狹窄街道則被馬匹與車輛擠得水洩不通。住在城鎮的孩子從臥室窗外望出去,看見的不是樹林與山丘,而是擁擠的屋頂與千篇一律的牆面。居民不再從田裡摘取食物,而是改去商店或市場購買。人們也不再直接從溪流汲取清澈的水,而是利用水管和幫浦,將郊外的水送到城市裡來。城市居民不自己蓋房子,轉而租住別人蓋好的公寓。當時羅馬的地主會興建大批公寓,稱為「insulae」,此拉丁文的原意為「孤島」。在一棟棟公寓裡,幾十戶人家圍著狹小的中庭比鄰而居,他們聽不見小鳥鳴唱,只有鄰人爭吵與街道上的車馬噪音傳入耳中。 城市生活或許多采多姿,卻也危機四伏。居民仍使用爐灶煮飯,麵包師傅則用烤爐烤麵包,裊裊炊煙從成千上萬的煙囪冒出,瀰漫在空氣中。然而失火意外頻傳,再加上密密麻麻的木造房屋,火勢很容易就會延燒到其他住宅與巷弄。每當有焦味從敞開的窗戶飄進來,民眾就會趕緊收拾家當,飛奔下樓。孩子常在三更半夜被大人叫醒,逃到屋外,一邊瑟縮發抖,一邊眼睜睜看著自家的屋頂在烈焰中坍塌,整條街陷入火海。為了防止火勢蔓延,許多城市紛紛立法禁止房屋蓋得太高,同時禁止建築範圍無限制地擴展。倫敦曾經在一場大火中被焚毀泰半,從此之後政府就立法規定,每棟房子之間必須以磚牆分隔開來。 法令讓建築物的安全有了保障,新發明則是能夠讓房屋變得更堅固。有時是出海做生意的商人回國之後,帶回了精彩的故事,以及架高屋頂和建造樓梯的新方法,於是大家紛紛仿效。有時遇上戰爭爆發,城鎮陷入貧困,為生活而苦的人們逐漸將祖先流傳下來的造屋技巧給遺忘了。 不過把時間拉長到幾百年來看,人類一直都住在石造、磚造或木造的房屋,屋頂上鋪蓋屋瓦,室內有壁爐可以取暖、有油燈可以照明,而且看起來人類似乎會永遠這樣過下去。 然後,距離現在大約兩百多年前,人類製造物品的方式有了改變。椅子不再由工匠打造,而是在工廠內由機械生產,鍋碗瓢盆或刀叉杯盤也全部成了工廠的產物;地毯與布匹交由機器編織之後,生速度比手工快多了。今天我們稱此一變革為「工業革命」,人類建築的方式亦隨之改變。 以前的玻璃都很小一塊,只能用在窗格上,發明家研究出了製作大片玻璃的方法,而且成品比以往堅硬多了,可用來覆蓋整面牆。他們也發現,若把幾層玻璃裝在一起(例如雙層玻璃窗),更能抵擋寒氣。以前金屬在建築上的用途,無非是做成鎖與鉸鏈,或用來固定石材,而鉛(最軟的金屬)則用來填補屋頂縫 隙。原本金屬根本無法支撐起整棟建築物,但後來有人改良了鐵,製作出十分堅固的鑄鐵與鋼,鋼梁能延伸得比木梁還遠,並且承載更多重量。若把鋼梁與鋼柱結合起來,工程師就能打造出龐大的鋼骨結構,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蓋 出更高、更大的建築物。此外,人們還學會在鋼筋周圍澆注混凝土,做成鋼筋混凝土,兩者結合不只增加了強度,也使其用途變得更為廣泛。 有了這些堅固的新建材,人們就能把建築物蓋得更大、更寬。不過當時的房子不必蓋得太高,畢竟大家不喜歡爬太多樓梯。後來,美國人埃利沙.奧提斯(Elisha Otis) 發明了電梯,讓大家可以輕鬆地在各樓層間移動,從此建築物的高度不再受到限制,高聳入雲的大廈一棟一棟從地表竄起。 電梯需要電力才能運作,而電力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以前,房屋內的照明主要是仰賴油燈與蠟燭,但是它們的光線昏暗,因此人們得把握有限的日光,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工業革命不久之後,人類就發明了煤氣燈,其照明能力比蠟燭好多了。然而電燈比煤氣燈更明亮,讓人們晚上可以在家閱讀、聊天或用餐。以前的城市在日落後就一片黑暗,現在家家戶戶的窗戶透出光線,成排的街燈更照亮了鋪設卵石的街道。 拜新發明之賜,建築物變得更溫暖明亮。瓦斯鍋爐將水加熱之後,打進暖氣葉片,讓屋子變溫暖的同時不會產生臭味,也大大降低了發生火災的危險性。以前的人得到河邊汲水,如今在世界各地仍有不少人得這麼做,但較先進富裕的國家會在建築物內埋設水管,將冷熱水送到每個家庭的浴室與廚房。只要打開水龍頭,想用多少水就有多少水。 只要看看自己的家和洞穴有多麼不同,就能明白人類走過了多麼漫長的一段路。說不定你還能看出你家房子是如何建造的,或許會發現架構或磚牆,或許是木材,或許是混凝土。你還可以猜猜你家是什麼時候興建的,若發現粗糙的石頭,或看見彎曲的木材架構中間填充灰泥,表示這間房子可能已經非常老了。在十八世紀時,有些國家曾興建「聯排住宅」,也就是每間房屋緊緊相連,只有前後有窗戶,每戶人家還得共用走道與樓梯。較古老的聯排屋多為磚造,之後再抹上灰泥或上漆。如果你家位在城市中心,很有可能會是那些聯排公寓的其中一棟;如果你家是二十世紀的建築物,則可能是巍巍高樓。 當然,住宅並非唯一的建築類型。當你望向窗外,會看見商店、辦公室、工廠、學校、警察局、醫院與倉庫。當人類一學會把牆拉高、加上屋頂之後,就開始到處運用這項技術,興建出用途五花八門的房子。農夫搭蓋畜棚、雞舍,以及用來儲存農作物的穀倉。木匠興建工作坊,將巨大木頭裁鋸成所需的長度。鐵匠蓋起鍛鐵場,在裡頭揮著鐵鎚、敲出火花。商人搭建倉庫,存放從國外購入的布料、香料、酒與油。城鎮的居民興建商店、市場、酒館與集會場所,建立法庭來審訊罪犯,蓋醫院來治療病人,設學校讓孩子們學習。 為了在工作結束後有地方放鬆、從事休閒娛樂,劇場、馬戲場、運動場、賽馬場也紛紛出現。除了蓋房子,人類使用石頭、磚塊與木頭還有其他目的,例如工程師興建碼頭讓人們有地方造船,並建設港口供船隻停泊。工程師會在河上搭橋、在湖泊邊蓋水壩、在山區開鑿隧道,他們也會在山丘上設立風車,善用風所產生的能源,或利用河谷中奔騰的流水轉動水車。國王蓋起城堡,周圍有壁壘與城垛保護,並在城鎮周圍築起石牆,在戰爭爆發時阻擋敵人入侵。 工業革命後,每種新發明都需要新的建築物。人們需要電力,就需要興建發電廠;大型機械則安置在工廠,這裡有煙囪將濃煙排到天空,機械運作的響亮噪音更是傳遍各處。鐵路越走越遠,連接起各個城鎮,於是工程師趕忙興建火車站;為了發展航空,工程師得鋪設跑道,建立機場。人類不斷發明新事物,也發明出新型態的建築物—這些新建築物的類型是你從來沒有見過的,而這些建築物所能成就的目標,也是從前的人無法想像的。 某些特別的建築物,是經過悉心考量而設計的。國王想透過宮殿向臣民展現權威,便建造氣派的大廳讓臣民聚集,並設置覲見室,來向眾人發號施令。宗教信徒則需要一個地方潛心祈禱、敬拜神明,這些空間必須展現出他們對神的崇敬。穆斯林以精美的瓷磚裝飾清真寺;印度教徒在石頭上雕刻出細緻的圖案;基督徒使用高大的柱子,把教堂蓋得高聳參天;猶太人則會在特別的日子,在教堂內點滿蠟燭。有時人類蓋房子未必著眼於實用機能,而是想告訴別人自己在乎什麼、相信什麼,基於這樣的理由,當然會盡量將它們建造得美輪美奐;但相反地,若是打造堡壘或監獄,則蓋得越嚇人越好。這也是為什麼建築能影響我們的感受,讓我們內心充滿敬畏、平靜、喜悅或恐慌。它可能美妙得令人不願離去,也可能殘酷醜陋得讓人奪門而出、永遠不想再回到那個地方。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