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葉公超:穿梭於「兩個世界」的外交才子

$
0
0
作者: 湯晏 本書作者湯晏把葉公超的一生分成「艾略特世界」(文學)與「杜勒斯世界」(外交),這兩個世界象徵了葉氏的前半生與後半生。葉公超去世三十多年來,迄無一本完整、全面而又具深度的傳記問世,誠為一樁不可思議之事。湯晏窮數十年伏案之功,填補了這個空白,可謂海內外知識界之一大盛事。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日上午,從外交部長轉任駐美大使的葉公超,專程到桃園大溪角板山總統行館,向蔣介石辭行。 「杜勒斯世界」的葉公超 葉氏在外長任內為風雨飄搖的中華民國打了兩場外交勝仗,一是與日本簽定《中日和約》,二是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這兩紙條約是國府在外交戰場上的最輝煌成就,並為臺灣帶來了穩定的外交環境。兩場戰役,葉公超皆在第一線衝鋒陷陣,居功厥偉。 葉氏轉換戰場前夕,蔣介石對這位外交主將,殷切叮嚀,諄諄囑咐,親送其上車離去,依依之情顯露於臉上。 三年後的深秋,亦即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葉公超突奉蔣介石之命猝離華府,飛返臺北,立遭罷官。就像數年前蔣氏親口對孫立人將軍說要把他「孤立起來」一樣,葉公超從此形同軟禁。其時葉氏僅五十七歲,盛年遭貶,宦海興波;意氣風發、折衝樽俎的外交瑰寶,落荒孤島;二十載投閒置散,請纓無路,報國無門。葉公超步武吳國楨、孫立人之後,成為蔣氏威權統治下的犧牲品。 在強人的王朝裡,順從凌駕才幹,領袖意旨高於理性判斷,愛放刺耳雜音的葉公超,得罪士林官邸,亦不見容於蔣氏朝廷,從政生涯竟以悲劇收場,七十七歲抑鬱而終。這是葉公超的命運,亦為中華民國坎坷外交的寫照。 ※※※※※※※※※※ 葉公超本身是個矛盾叢體。 他喜怒無常、陰晴不定,有時怒氣沖沖,有時開朗如春,但面對外交難題,始終能鎮定以赴。他恃才傲物、不拘小節,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會當眾用西裝袖口擦鼻涕(據在場目擊的老報人龔選舞說,葉氏此舉是故意藐視立法委員);在《中日和約》談判期間,東北籍國大代表錢公來當面用難聽的話譴責葉公超:「你只知道辦喪事,家裡死了多少人,你知道嗎?」 葉氏心平氣和地回答:「葉某絕不賣國。」 但葉公超亦有細膩體貼的一面,他會邀請老部屬的二十歲女兒沈呂竹(其父沈祖潯曾任駐象牙海岸等國大使),一道出席一九五九年白宮聖誕樹點燈儀式。葉公超具有濃厚的書生氣質,但他大半輩子都廁身官場,宦海浮沉數十年並沒有稀釋他的讀書人本性,仍常在官聲喧囂的場合,展現他的直率、正直與坦誠。西方人說,坦率也是一種魅力,但葉公超的坦率,卻為他帶來災難與後患。 外交藝術講究的是說話要有分寸、要委婉、要拐彎抹角,但葉氏卻近似一尊沒有約束的加農炮(a loose cannon),常會在不同場合發表不合適、不妥當甚或貶損元首的言論。他的任性和欠缺自律,終於被人向總統府參奏,而導致其黯然掛冠。 在人才寥落的中國近代外交界,葉公超光芒四射、才藝雙全,學而優則仕。他的英文造詣之深(包括口語),在中國外交史上罕見其匹。葉公超是把詩人艾略特的詩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 「艾略特世界」的葉公超 葉公超做過《新月》雜誌編輯,亦曾任教北大、清華和西南聯大,他的得意女弟子、中譯艾略特名作《荒原》的趙蘿蕤回憶說: 做為老師,我猜他不怎麼備課……。他只是憑自己的才學信口開河,說到哪裡是哪裡。反正他的文藝理論知識多得很,用十輛卡車也裝不完的。 葉公超的學生、史學家楊聯陞說,一九五九年五月十五日,為紀念五四運動,哈佛燕京學社和東亞研究中心聯名邀請葉氏到哈佛演講「五四前後的中國文學」。楊氏回憶道: 葉師坐下來講,手無片紙而話如行雲流水,由清末講到左翼作家聯盟,講故事甚多,極有風趣,講完略有討論。大家都很欣賞,連以《五四運動》一書起家的周策縱兄都表示欽佩。 然而,滿腹詩書的葉公超在學術上和文藝創作上卻惜墨如金,鮮少作品,更遑論足以傳世的重量級著作。這種遺憾不僅是葉氏個人的缺失,更是中國學術界與文藝界的損失。 他的學生錢鍾書說他「太懶」,這也許是葉氏疏於創作的原因之一。他述而不作,又不寫日記,留下空白於世,誠屬憾事。葉氏晚年表示:「若沒有抗戰,我是不會進外交界的,我後悔沒有繼續從事文學事業。」如葉氏未改行,賡續在學界營生,他是否會有更多的著作問世呢? 沒有疑問的,葉公超在「杜勒斯世界」的成就與貢獻,遠大於他在「艾略特世界」的表現。而葉氏在人間長留去思、在歷史鑄下永恆烙印,即是他在五0年代為驚濤駭浪的臺灣充當外交舵手,而使國府能夠突破逆境。 ※※※※※※※※※※ 蔣介石從艾森豪和杜勒斯手中獲得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臺灣有了安全保障,美國以文字保證出兵保護臺灣,有所得必有所失,蔣被迫公開放棄了反共大陸的國策。但他私下始終堅持要揮戈反攻,他不斷找機會,甚至任命劉安祺擔任總指揮。 蔣介石統治臺灣四分之一世紀,從未忘懷「打回大陸去」的願望,他一直活在不可能實現的信念中和不切實際的虛幻裡,數十年如一日,直至入駐慈湖。在近代中國的政治舞臺上,蔣介石從配角演到擔綱主角,但他的統治勢力從未遍及全大陸。 他在臺灣真正享受到統治威權的快感,沒有軍閥的倡亂、沒有政客的叫囂、沒有共黨的造反。臺灣是蔣家的天下,蔣介石成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蔣介石是個意志力極強的獨裁者,肯定其治臺成就的人,把他在五0、六0年代維護臺灣安全列為首功。 在中國傳統上,政治上的絕對權威,涵蓋了一切,在政策上不允許有任何雜音。蔣堅決反對外蒙古加入聯合國,當他聽到葉公超和蔣廷黻兩名外交大員都表示異議,又看到駐美文化參事曹文彥和其他官員向總統府密參葉氏言語侮辱總統的報告,不禁勃然大怒、痛恨至極! 他在一九六一年五月一日的日記上寫道: 葉某之奸滑言行,當不出於我意想之中。而其對我之汙辱,其愚昧狂妄至此,殊出意外。好在發覺尚早,猶有準備之時間。惟其投機成性,如政府勢力強固,彼當不敢叛變。……則其推波助瀾出賣國家,成為吳逆(按:吳國楨)第二,乃意中事。 一向仇視自由派文人學者的蔣氏,在同一天日記上又記: 十年來,更覺文人之無德妄為,毫無國家觀念之可痛。而留美之文化買辦,凡長於洋語者,無不以一等奴隸自居為得意,可悲極矣。應切記。 氣急敗壞的蔣介石在日記上,把葉公超比成秦檜、張邦昌,並屢稱葉氏為「葉奸」、「葉逆」。在日記上可以看到被陶涵(Jay Taylor)等史家大捧為儒家代表的蔣介石的另一種面貌,一種與公眾形象截然不同的面孔。 葉公超和俞大維在臺海風雲最緊張的五0年代,可說是蔣介石政府的兩大王牌閣員,一主外交,一管國防,共同協助蔣度過最險惡的時期。葉、俞皆「長於洋語」,葉氏以文學起家,俞則精於數理邏輯(哈佛博士),在蔣政權中堪稱一對傑出國士。葉氏於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病逝臺北石牌榮總,最後一個到病房去看他的人即是當年和他並肩作戰的俞大維。 葉公超從蔣介石角板山依依送行到被蔣痛斥為「葉奸」、「葉逆」,從外交愛將到被打入冷宮,甚至被懷疑會「叛變」,不僅標誌了獨裁政治中君臣關係的脆弱本質及乍暖還寒,且凸顯了雖屬重臣,仍難逃揮之即去的悲哀!在蔣、毛主宰的海峽兩岸,其治術和帝王心態竟與封建時代,別無二致。 ※※※※※※※※※※ 一九七八年一月八日,葉公超首次回到睽違十七年的華府,和一些老朋友聚首共話桑麻。老外交官周谷說:「那次他給我的印象,他確實身體、思想都老了。……已逐漸消失了他當年那一股豪邁逼人的英氣。」 葉公超是書生報國的典型人物,他有功於社稷、無愧於職守、留名於青史。失去一個葉公超,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葉公超。那個時代早已遠去,國士的身影卻愈來愈高大! 作者簡介:湯晏。江蘇海門人,幼隨父母到臺灣。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平時喜讀歷史書、人物傳記與文學作品。很喜歡《紅樓夢》。已退休,居紐約。著有《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一書。現正撰寫《蔣廷黻的治學與從政》。 本文摘自衛城出版社之《葉公超的兩個世界:從艾略特到杜勒斯》 從文學到外交,葉公超都是一流與風流人物。 他是將艾略特詩作引進中國的第一人,在動盪的五○年代,更代表臺灣相繼簽下中日和約與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從中國到臺灣,「飛揚跋扈為誰雄」,葉公超是中國近代外交史扛鼎之人。 更多故事: 【臺灣吧EP5.5】屬於高雄的二二八事件──雄中自衛隊 2016-02-28 18:52:44 1 矜持、高傲、疏離:查泰來爵士與英國男人的愛情 2015-12-23 09:00:33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