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與羅馬無關的羅馬式敬禮:是誰發明了納粹的經典手勢?

$
0
0
鐘情二戰史的朋友,德國的納粹禮(Nazi salute)便看得多,但可曾留意,與納粹禮很接近的羅馬式敬禮,究竟是什麼?它們有什麼淵源嗎?此外,與羅馬式敬禮極為相似的美國國旗敬禮(Bellamy salute)又有關係嗎?筆者希望透過剖析羅馬式敬禮的前世今生,來解讀其內涵意義。 羅馬式敬禮的考證 作為法西斯主義的標誌手勢──羅馬式敬禮,在20世紀初被意大利的法西斯、德國納粹、西班牙長槍黨和一些歐洲右翼團體等廣泛使用。然而,羅馬式敬禮是源自羅馬帝國的文化長流嗎?根據學者考證,「羅馬式敬禮」一詞最早出現於1919年。在此之前,羅馬式敬禮不僅從來未曾出現於羅馬帝國的雕塑、錢幣、油畫,就連古代歷史學家也沒有在任何羅馬帝國文獻中發現過羅馬式敬禮的足跡。(1) 換言之,在1919年之前,「羅馬式敬禮」一詞根本不曾存在。(2)那麼,在羅馬帝國時期,類似羅馬式敬禮的舉手禮(raised-arm salute)是否一種傳統習俗?在113年落成的「圖拉真柱」上,可以看到皇帝圖拉真向群眾舉起右手。當時皇帝的舉手姿勢,是有著一種表示絕對權力,接受群眾忠誠和認受性的象徵,多於一種致敬或敬禮。而對於人民來說,舉手向天(意大利語:supinae manus)的手勢是典型的祈禱姿勢。(3) 然而,那不是羅馬帝國獨有的手勢,亦不是帝國慣常的敬禮。因為,舉手禮在古代阿拉伯、巴比倫、亞美尼亞、迦太基、埃及、高盧、希臘、匈奴、以色列、波斯、色雷斯、特洛伊等地亦被使用,(4)故此「羅馬式」不但不是一種以羅馬文化為本源的慣用敬禮甚至傳統,並且跟羅馬帝國沒有什麼文化淵源。實際上,「羅馬式敬禮」一詞的出現,是從羅馬帝國亡國後的近世油畫和近代電影中構想出來的。(5)而敬禮中所傳達的政治意識形態,亦是由1919年開始。 那麼,近世油畫和近代電影又是如何構想出舉手禮?基於篇幅所限,筆者只就不同時期以羅馬帝國作背景的代表作簡述。 繪於法國大革命5年前,以7世紀羅馬帝國作背景的《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 1784),後來被稱為羅馬式敬禮在藝術文化上的始袓,畫中父子誓盟的情景,不曾存在於任何羅馬帝國儀式之中。(6) 《荷拉斯兄弟之誓》所傳遞的訊息,其實並不只在於畫家大衞自創的羅馬立誓姿勢和服裝武器都與畫中正跟阿爾巴朗格(Albalonga)交戰的羅馬士兵出現了時代錯誤的藝術層面。在大革命前,法國社會普遍存在著國家比效忠民族和神,甚至父權社會更為重要的共識。城邦的利益高於個人和家庭利益,榮譽和犠牲是道德社會推崇的個人品質,大衞在畫中所反映的就是這種堅毅不屈意志和超級民族英雄形象訊息。 而後來繪於革命期間的《網球場宣言》(《The Tennis Court Oath》, 1791-1792),更將這種不立憲誓不罷休的民族統一決心,以觸目的舉手模式向大眾展示出來。而這種透過舉手禮以展示為民族不惜一切和對領袖誓死效忠的決心,不但是法西斯意識型態的根源,更為後來電影中的舉手禮奠下基石。 作為大眾娛樂媒體的電影,其功能除了表面上的娛樂層面,亦同時一種政治宣傳的載體。法西斯、納粹、蘇聯等,同樣說明了這一切。電影能夠為沉悶的歷史書以娛樂手法來揭開,而電影人的表達手法,確實比歷史科老師和書本更能令人心誠所悅。而為了達此效果,電影中的歷史與事實往往並不必然相符。當電影中所傳達的意識形態和不符歷史結合時,所帶出的宣傳效果令人難以抗拒。 1880年,美國律師兼小說家華萊士(Lew Wallace),出版了以羅馬帝國為故事背景的歷史冒險小說《賓虛》(Ben Hur)。在原著中,可未曾在任何一幕中出現過舉手禮。(7)而另外華萊士的著作《Commodus》,以及19世紀中亦是以羅馬帝國為背景的美國長篇小說原著《The Last Days of Pompeii》(1834)和《The Gladiators》(1863)等,(8)都沒有任何舉手禮的情節。然而,在1892年《效忠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問世後,華萊士的《賓虛》在1899年搬上了百老匯舞台,卻出現了一幕又一幕的舉手禮。此後,舉手禮遂漸成為戲劇的固定表達形式。(9) 1907年《賓虛》中的舉手禮 1959年《賓虛》中的舉手禮 至此,筆者認為有兩點值得注意的。首先,《效忠宣誓》在問世後,對戲劇和電影的表達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其次,為何在長篇小說原著中,都沒有舉手禮的情節?關於這點,《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and Ideology》作者溫克勒教授(Martin R. Winkler)表示,當時的戲劇,慣以誇張手法表達,以使觀眾更加投入和享受。 進而言之,這種並非源於羅馬文明甚至其他古代文化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為了製造視覺效果和氣氛而促成的表達手法。當以上兩種元素結合時,效果不但出人意表,而且這種盛行於19世紀的戲劇表達手法,更為後來各地黙片的表達技巧種下果實。 這種出現在美國戲劇的舉手禮,由1909年開始間歇地出現於意大利的默片中。然而,意大利早期的電影中並没有固定的舉手禮形式,亦沒有表示是源自羅馬獨有的舉手禮。(10)在1913年開始,舉手禮的表達方式逐漸在默片中固定下來,即使在長篇小說中都沒有舉手禮的Richard Bentley1834年原著《The Last Days of Pompeii》,亦在意大利導演Mario Caserini於1913年改編並搬上銀幕後(《Gli Ultimi Giorni di Pompeii》),也加入了舉手禮的元素。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