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的眼睛】「她們的少女時代」第一篇:「走進畫中的世界」──讀《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小說與作者簡介: 在上一本書《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書評中,我們讀到少女對愛情及夢想的執著,是如何地在她的世界裡掀起了一陣小小風暴,而《贖罪》同樣以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所犯下的一個錯誤作為故事的開端,這回她所撕裂的,是所有相關人等的人生。白昂妮在13歲的夏天,因為一連串的誤解和自以為是,讓她做出了虛偽的證言,這個證言誣陷了無辜的羅比入罪,也就此讓羅比與戀人、也是白昂妮姊姊的希西莉雅為此與家中斷離關係。在往後的歲月裡,白昂妮逐漸了解到自己所犯下的罪已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傷害,因而深陷在懊悔之中,並且拚了命的想要彌補自己的罪行,沒想到這條贖罪之路竟然走了數十年之久……. 作者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為英國當代文壇重要作家之一,曾以小說《阿姆斯特丹》榮獲英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贖罪》亦獲得布克獎提名,雖未獲獎,但評論界卻給予它比《阿姆斯特丹》更高的評價。本書於2007年由導演Joe Wright翻拍成同名電影,由綺拉・奈特莉及詹姆斯・麥艾維所主演,當年亦榮獲許多電影獎項的肯定。麥克尤恩的筆觸細膩,總能精確捕捉幽微的人性暗面,筆下的角色幾乎沒有一個能夠讓人完全喜愛或者同理的,他並且善於將讀者置於道德難題之中感到如坐針氈,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觀察之透徹還有描寫的功力之深。 小說本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的是故事的開端,第二部分是「事件」過後、最大受害者羅比上了戰場的經歷,第三部分則將焦點轉到白昂妮的贖罪人生。在小說看似已經有個完結以後卻又再回到白昂妮的視角,特別的是這次是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時序則是快轉了五十年,也是這個段落,讓整本小說的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或者該說,作者想要藉由這本書所講的主軸,因為最後這畫龍點睛的段落,才終於昭然若揭於讀者面前。 故事開始於一個令所有人都難以忍受的炙熱天氣,白昂妮正在準備一個劇本,等著因為父母在鬧離婚而必須來投靠他們的表姐弟三人來一同演出,用以慶祝返家的哥哥里昂。作者用的雖然是第三人稱,但是他用了大量的心裡側寫,讓這些角色頓時在紙頁裡鮮活了起來。從小就相信自己有寫作天份的白昂妮,總是沈溺在自己對世界的想像之中,對於自己的一廂情願有多麼扭曲這件事渾然未覺: 她的筆能讓一個亂無章法的世界撥亂反正。⋯⋯對秩序的熱愛也塑造了公平正義的原則。死亡與婚姻成了持家的主要動力,死亡絕對是對那些道德上有瑕疵的人的報應,而婚姻則是留待最後一頁的獎勵。 這顯然是一個只有在童話世界才能夠順利運作的世界觀,她用孩童天真的雙眼,去揣度複雜的世界,勢必會迎向殘酷的幻滅。表姐蘿拉、一個已經一腳迫不及待想跨入女人世界的女孩,先是以企圖掌控一切目光焦點的態度讓白昂妮的戲劇處女作漸漸走向毀滅,她所期待的秩序被打亂了,就在這樣的煩悶之下,她目睹了羅比與姊姊在噴水池畔的詭異互動,她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這個插曲,她以為自己因而得以從蒙昧的童年跨足到成人世界,可以去理解成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至此,對羅比的幻滅以及偏見已在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黑影。 另一邊感到煩悶的還有希西莉雅,剛讀完劍橋大學回來的她對於未來還很茫然,但此刻最讓她心煩的反而是跟羅比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洗衣婦之子之間,變得彆扭尷尬,在這個敘事角度裡,我們看見了她跟羅比在噴水池判之間「真正」發生了什麼事,那是一場賭氣的角力,此時的希西莉雅還未能明白她的困窘從何而來。 至於羅比,他的聰明不只發揮在課業上,對於自己情感的意識也來的比希西莉雅還要敏銳,經過噴水池的那一段並不愉快的互動後,他反而察覺到自己對希西莉雅的感情已經從友情轉變成愛戀。於是他想將這樣的心情寫成字條,作者用他反覆的更改字條內容來表達出他的興奮以及不安。這是整本書中羅比最志得意滿的時刻,即使還不知道希西莉雅會不會回應他的感情,但是面對未來他充滿了希望: 未來的幾年他會經常想起這一刻,他沿著小徑抄近路穿過橡樹林一角,在車道彎向湖泊和主屋那裡轉入車道。他沒有遲到,可是他卻覺得很難放慢腳步。許多當下的喜悅和其他稍稍遙遠一些的喜悅與這幾分鐘的富裕充實融合⋯⋯一句話可以概括他感覺的一切,並解釋將來他何以對這一刻念念不忘。自由。他的人生以及他的四肢。 利用不同的角色觀點來切入並不是一個稀奇的小說技法,但是在《贖罪》裡,作者的寫法卻又跟傳統的多視角不同,它不單單只是鑽進了角色此刻的頭腦裡、去讀取每個人的內心糾結,在字裡行間中,你可以看得出那些敘述像是回憶錄般帶著反省的目光,於是你知道未來將有大事要發生了,在每個人近乎神經質般敏感的敘述底下,總是迂迴的想繞過那一道不祥的暗流。此刻,白昂妮的心中還存在著「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那只存在於童話故事的秩序法則,之後現實事件的發展將會完全與這個法則背道而馳,有道德瑕疵的人反而得以舉辦婚禮,沒有犯任何錯誤的人最終卻淒涼的迎向死亡。而對羅比來說,此刻的自由對比日後成為階下囚,還有變成戰場上沒有明天的士兵,這回望時才發現如此閃亮的日子,是如此珍貴到幾近反諷的程度。 麥克尤恩選擇細細描寫「事件」發生之前每個人還未遭逢巨變的人生樣貌,以及「事件」發生以後的餘震及影響,對於「事件」發生的過程甚至是「真相」反而用相當隱晦的字眼帶過,究竟誰才是在那一晚侵犯那個女孩的真兇?真相最終只能在日後白昂妮的記憶裡爬梳推敲,但是曾經錯指過兇手的她,還有資格去做出真正的指控嗎?我甚至覺得作者在鋪陳一個懷疑,那天晚上所發生的事情,真的是一場性侵犯罪嗎? 她自掘陷阱,大步走進她一手建造的迷宮,而且她太年輕、太驚駭、太急著討好、太急著給自己找下台階。⋯⋯死命抓住她相信自己知道的事情不放,把思想變狹隘,反覆重申她的證詞,藉由這麼做她就能夠不去想恍惚之中察覺到她的所作所為造成的傷害。 比起真凶逃過法網的「不公不義」,敘述者/作者顯然更在乎這個少女所犯的罪,這並不是一個惡意構陷的謊言,但是這個把自己的想像錯當成現實、自以為建立在正義的出發點所說出的謊,卻比任何故意犯下的罪還要可怕,還要難以饒恕。虛構這件事,當它指發生在一個人的腦子裡時,對任何人都還不會造成傷害,畢竟,誰不曾做過白日夢呢?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對現實生活發生的事件進行「腦補」過,都曾在自己的腦海中上演過無數的小劇場。但是當一切失控之時,當我們把想像當作現實真正發生的事情時,我們這才發現「虛構」這件事所造成的毀滅力量,有多麼強大,有多麼的覆水難收。 他承認她需要有莫大的勇氣才能回到法庭,否認她之前發過誓作的證。可是他並不覺得對她的憤慨能夠一筆勾銷。不錯,當時她是個孩子,可是他也沒有因此而原諒她。他永遠都不會原諒她。她造成的傷害是一生一世的。 當年的白昂妮只有十三歲,她還不懂真正的壞人並不會這麼明顯的在你面前等著你去指認,她不懂愛情間的推拉與曖昧、從外人眼中看來或許像是劍拔弩張的對峙,她是這麼的自負,以為這個世界會如她所曾寫過的故事那樣運轉,怎麼會自己本來不該是個勇敢站出來、指證壞人的英雄嗎?怎麼反而變成破壞了別人人生的壞人?拆散了那對才剛剛確認彼此心意、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輕愛侶呢? 即使羅比跟希西莉雅不會領情,白昂妮仍然是走上了一條刻苦的贖罪之路。她放棄了大學,選擇追隨姊姊的腳步跑去就讀護校,她知道羅比此刻正在險惡的戰場上,而在她少女式的想像裡,如果她可以在這裡、在滿是傷患的醫院裡,與羅比相遇,也許在這樣一個生死交關的時刻,她可以獲得羅比的原諒。至此,我們才跟著白昂妮一起體悟到,贖罪其實並不是為了補償被害者,因為不論你事後做了多少彌補,傷害都已經造成。傷口可能會結痂,疤痕可能有一天換淡去到遠遠的看著彷彿消失一樣,然而只有當事人知道,那個傷口永遠都在,在季節交替的時候,還是會隱隱作疼。那些被囚禁的日子,在戰場上生死交關的時刻,與所愛之人別離的孤單寂寞,全都會在惡夢中,持續的糾纏著羅比,讓他對眼前的幸福仍然是這麼的不確定。於是,贖罪或許只是為了讓犯錯的人、能夠稍稍從自己背負的罪惡中逃離的唯一方法,白昂妮知道被她一手給摧毀了人生的這對情侶,不會因為她的贖罪而就這樣輕易地原諒她,但是只要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夠讓他們未來的人生,走得平順一點點,即使那會是一場長期抗戰也無所謂,她已經做好了覺悟。 直到最後,真正的結局揭曉之際,我們才明白,當護士也不是真正的贖罪,去更正自己發過誓的證詞也不是,白昂妮真正要做的,是再一次藉由「虛構」的力量,去作出補償。 一名小說家,她有絕對的權力來決定結局,她同時也是上帝,那麼她要如何贖罪?她無法求助於任何人、任何實體、任何更崇高的力量,沒有人能幫她調解,也沒有人能原諒她,除了她本身以外,什麼也沒有。 作者在書裡要談的遠比背叛和誤會更多,他真正想說的,還是虛構的力量可以載舟、亦能覆舟。而擅長虛構的小說家,他/她可以用這股力量,去毀滅一個人、也能去重建一個人的人生。或許作家/小說家做的從來就是一個竄改現實的行為,到底是呈現真相還是人道關懷比較重要?一個故事之所以和歷史事件不同,是否就在它總能透過改寫帶來面對兇險現實的希望?創作不就是這樣,在衝突與矛盾之間尋求妥協,在寫實與虛構之間拿捏分寸;因為人生本來就充滿了虛實交錯的瞬間,也總有無法圓滿的傷痕,無法贖罪的錯誤。 更多故事: 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為何在三更半夜敲鐘? 2015-12-06 22:39:31 1 【鬼的歷史】殭屍史(六):殭屍餓了吃什麼? 2015-11-13 09:00:34 1 【柘榴君創作集】清代科場作弊指南 2015-05-02 22:35:18 1 【文學.故事】日本時代的台灣男女如何戀愛? 2015-04-28 11:14:46 1 解放胸部的歷史──審美觀到底是文化還是天性? 2015-08-02 21:49:43 1 【男人的戀愛史】戀歌:歐洲中世紀的愛情文學 2015-11-02 14:08:02 1 為何古人一到秋天就想哭? ──「悲秋」的文學傳統 2016-01-03 08:31:12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