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是修正主義,還是扭曲的右翼史觀──讀《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

$
0
0
作者:羅皓星(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近來,由於高中歷史課綱的爭議,使得大眾對於歷史類書籍産生興趣。台灣不少出版社亦出版了許多以《台灣不知道的…..》為標題之類的史普書籍。這些書本多出自於中國或日本,有其出版的動機以及其想對話的對象。不過,出版社在翻譯或出版此類圖書時,這些因素往往略而不談,只能留待讀者自行摸索。最近出版的《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來自日本右翼史家的觀點》就是一個值得探索的例子。 宮脇淳子的《這才是真實の中國史》一書,原書出版於2011年。嚴格來說,只能說是針對日本人所寫的中國近代史通俗讀本。就許多史學專業的人而言,真實的歷史並不存在,只存在著各種詮釋的史觀而已。因此,這標題是有問題的。 但是,就宮脇而言,此書之目的實為:「藉由瞭解原本的中國史,改變讀者對世界史的看法。」這個「讀者」所指稱的是一般日本人。宮脇認為:日本學界對中國近代史一般的看法,大都以中國方面的說法為準。 因此,她希望通過此書,以修正日本人對中國近代史的看法;而且「有必要將日式想法,暫時擱置一旁來觀看中國史。」惟宮脇亦自承「公平而客觀地處理事實的普遍性歷史資料並不存在,就算歷史學者要書寫普遍的歷史,首先就找不到這樣的材料。日本人必須先知道,即使是中國的史料,也只是隨己意而主張。」 所以,作者顯然也有「真實的歷史並不存在」的認知。所以,書名如此寫,顯然只是作者個人或日本出版社的推銷手法而已。若要跟她計較,只能用鄉民的話來說:「跟她認真你就輸了。」 宮脇淳子與其夫岡田英弘均為研究滿蒙史的學者。故他們的學術取向有其傳承。所以,她在書中的許多部分,都強調該以世界史的脈絡來看待中國歷史的演變過程。書中亦多次引用岡田英弘的研究來說明清兩代統治者的一些特徵,並以此說明以往日本學界論述上的一些毛病。 在他們看來,中國現代史實應始於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以後。自此以後,明治維新的經驗才開始影響中國。這論點就具有強烈的右翼色彩。綜觀全書的論說,亦強調日本對中國近代化過程所作的重大貢獻。 中國現有對近代史的詮譯與毛澤東有關。因為毛澤東有意抺殺日本對於中國近代史的影響,故把現代史的分界點設於鴉片戰爭,以此來去除日本因素對中國的影響。 所以,宮脇認為「現代的中國創造歷史,即抺除不合己意的歷史,只連結合乎己意的歷史。」就她而言,即使是由非常聰明的教授所研究的論著,也存在許多錯誤。 因此,本書想要對話的主要對象實為日本通行的說法。是故在行文中可以看到宮脇對於岩波書店等出版的著作,都有所批判。 舉例來說,宮脇認為岩波書店所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史》(小島晉治等撰寫,1986年出版)對五四運動的說法有誤。或以菊池秀明所撰寫的「講談社中國歷史」第10冊《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為主要的批判對象。在書中的許多部分亦有針對菊池的著作作出批評。如菊池認為「反基督教事件是因為傳統鄉紳重視儒教道德,指控基督徒破壞道德。」宮脇則認為:「反基督教運動與地域內的權力差別擴大有關。」又再如她批評菊池有關於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說法,只看到其國際性格,而忽略了陳獨秀所傳播的馬克思主義實為列寧式的馬克思主義。就以上而言,宮脇要針對的是日本學界這二十幾年來所流行的中國近代史的通說。 宮脇的論點固然有其值得參考之處。 惟她在看待中國許多歷史事件時,亦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偏見。如她曾說過清朝人士並無興趣研究日本。此論述根本是無視於黃遵憲《日本國志》的刊行及其對晚清所造成的影響。 進一步言之,從宮脇對話的對象和在行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某些偏見,便顯示出她未能完全掌握日本新的研究趨勢。舉例來說,宮脇在書中曾批評晚清中國沒有職業的外交官。由此可以看出她的觀點,顯然仍侷限在戰後日本中國外交史名家坂野正高的認識中。 事實上,近年來日本學界早已逐漸修正這種說法,並提出職業外交官的概念,如岡本隆司的《馬建忠の中国近代》和箱田惠子的《外交官の誕生:近代中囯の対外態勢の変容と在外公館》等書中早就注重到薛福成、馬建忠等對外人才,在中國對外交涉的過程中,早已具備職業外交官的特質。 此外,本書提到五四時期的中國社會「還是以家族與村落為單位,是並不存在市民階層的落後社會。」這顯然是日本一些學者自居文明社會的態度的展現。就日本學界而言,田原史起、佐藤仁史等學者早已對民國初年以降的中國農村社會,進行深入的探討。若讀者能細閱這些研究,則會看到宮脇這些論點之偏頗。因此,宮脇淳子對上述研究的漠視,便令此書無法反映出當今日本學界對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成果。 此書所提出來的論點,如「中國近代史以國共兩黨為敘述主軸」、「在中國近代史上,袁世凱不是賣國賊,比孫文更重要」等觀點,台灣學界早已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如唐啟華的研究早就揭示「北洋外交」在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性。(不過,其著作於中國出版)惟這些觀點尚未落實到歷史普及書籍上,致使大眾所接受的史學知識受到侷限,才會把「國父們」視為新穎的觀點。 就此而言,台灣學界尚需努力把新的研究成果,以更通俗淺白的方式介紹給讀者大眾。 此書的出版是中日關係較為緊張之時,故其出版確能反映日本言論界,有意重新檢討中日關係的契機。事實上,日本對中國的研究有其歷史脈絡可循。民國時期國民黨的理論大師,同時也是有名的知日派戴季陶,就有以下的觀察: 你們試跑到日本書坊店裏去看,日本所做關於中國書籍有多少?哲學、文學、藝術、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各種方面,分門別類的,有幾千種。每一個月雜誌上所登載講「中國問題」的文章,有幾百篇。參謀部、陸軍省、海軍軍令部、海軍省、農商務省、外務省、各團體、各公司,派來中國長住調查或是旅行視察的人員,每年有幾千個。單是近年出版的叢書,每冊在五百頁以上,每部在十冊以上的,總有好幾種,一千頁以上的大著,也有百餘卷。「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幾千百次,裝在試驗管裏化驗了幾千百次。 從此脈絡去觀察宮脇的著作,可以看到日本對於中國研究實有其特別之處。例如宮脇對於東北問題的看法,實與戰前日本學界對東北的看法相當類似。光就此點而言,將本書視為右翼史觀下的中國近代史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就觀點而言,日本出版社晚近所出版的一系列中國近代史新書,較之宮脇的著作更能反映出日本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成果。最新的成果莫過於由岡本隆司所寫的《日中関係史:「政冷経熱」の千五百年》(2015)。 在此書中,岡本從近年來中國旅客在日本「爆買」的現象談起,進而追溯一千多年來中日兩國的交往。他以「政冷經熱」來定調這一千多年來的中日關係史。他認為要消除兩國外交上的緊張關係,彼此之間的「完全認識」有其必要。雖不可能真正達致「完全認識」,但要有此自覺存於心中。因此,對於中日兩國的歷史探討必不可少。岡本隆司這種務實的態度,殊值效法。 更多故事: 古代人看得懂多少字?──秦漢時代平民的讀寫能力 2015-12-16 15:09:42 1 【鬼的歷史】讓我們來下地獄之一:有眼不識泰山 2015-08-23 09:55:37 1 明朝的劍到底能不能斬清朝的官?談《九品芝麻官》裡的「尚方寶劍」 2015-04-20 17:15:13 1 加速蘇格蘭喪失獨立地位的巴拿馬探險計畫 2014-10-23 09:15:48 1 【臺灣吧EP1】鬼島現代化!劉銘傳與蔣經國,的中間。 2014-11-02 08:49:36 1 【說書】什麼是真實的歷史?──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2015-11-17 09:00:58 1 希特勒自傳七十年來首次再版,德國學者選擇用文字將它全面包圍 2015-12-07 09:00:25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海上砲陣(二) 2015-02-09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