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三部曲之三《影子公主》於2010年創作完成,與上一本2003年創作完成的系列之二《玫瑰盛宴》相差七年之久。附帶一提,三部曲之一的《第二十個妻子》是2002年創作完成。
一來是故事主角變更,前二本完整敘述泰姬瑪哈姑姑茉荷如妮莎的一生,第三本是以泰姬瑪哈大女兒嘉罕娜拉公主為主線講述她死後以及七個子女的生活,二來是創作時間相隔太長,我們很難看出《影子公主》作為系列作結尾與前二本的連結度。老實說,除了泰姬瑪哈的一縷芳魂如薄弱棉線般串起第三部作品與前二部作品,其他再無可連結的地方。
想知道茉荷如妮莎的故事請看:讀《第二十個妻子》與讀《玫瑰盛宴》
以上描述並非指《影子公主》乏善可陳,只是套用莫言在《檀香刑》中提到的寫作方式「鳳首-豬肚-豹尾」,前兩本作品未必做到鳳首豬肚,但《影子公主》確實沒有一個如豹尾般斑斕、精練的收尾。
《影子公主》故事的一開始就是艾珠曼德,也就是泰姬瑪哈的辭世。她留下四兒三女,以及一夕間髮白蒼老,同時也是帝國執掌者的枕邊人。沙賈汗甚至傷心到考慮退位,其萎靡程度,已經造成坊間流傳皇帝病重、薨逝的流言。直到他能恢復視事,也是幾個月後的事情,而沙賈汗皇帝恢復視事的第一件事就是替愛妻建造世間最華美的陵墓。
一座「光燦之陵」,一滴「永恆的淚珠」。
但在這顆淚珠之後,這座照耀世界的陵墓之下,泰姬瑪哈的後代在影子中沉默。這本書就是為了艾珠曼德的三女四子所過的宮廷生活而撰寫。哀傷讓沙賈汗疏於國政,王子們覬覦他的王位,除了讓泰姬瑪哈難產而死的小公主,兩位大公主嘉罕娜拉跟羅珊娜拉則分別支持不同兄弟爭奪王位,前朝后宮風起雲湧。
全書以大公主嘉罕娜拉的生活為主線,而泰姬瑪哈陵的建造過程是本故事前半段的重點,其中再穿插嘉罕娜拉公主的地下情,以及以史實中傳說為嘉罕娜拉公主情人的那加巴特.可汗,其有個「母不詳」的兒子沙阿藍作為兩者愛情的結晶,虛實穿插,是作者的一貫手法,融合地相當成功。
前半部建造泰姬瑪哈陵的過程被仔細描述,甚至連泰姬瑪哈陵其實是山寨來的傳聞也放入書中。先前在《玫瑰盛宴》中提到茉荷如妮莎在皇帝丈夫的支持下,代替哥哥替自己被稱之為「國之棟樑」的父親建造陵墓,這個陵墓出自茉荷如妮莎富可敵國的財產而採用難以開採的大理石以及大量半寶石裝飾。傳聞沙賈汗便是參考這作陵墓為自己的愛妻設計永眠之地。
兩座陵墓相去不遠,讀者也可以試著從照片去對照二座陵墓是否有相似之處?
沙賈汗對於泰姬瑪哈陵的建造還包含建設一個市集,利用市集收入作為維持整作陵墓的財政來源。這是非常完備的構想,但他絕對想不到多年之後的現代,原本是市集的區域早就消失,而從世界各地湧來欣賞這座「光燦之陵」的觀光客,成為支持維修這座陵墓的收入來源。
我們看劇看故事時最怕遇到的就是結局「爛尾」。《影子公主》的後半部並非那種會讓讀者看完想摔書的衝動,而是有種搔不到癢處的不痛快感。先前說過這整個故事是以大公主嘉罕娜拉為主線去敘述,而大公主跟二公主分別支持不同的王子去爭奪王位。大公主支持長子達拉,二公主羅珊娜拉則支持最後以「宇宙征服者」稱號登基的奧朗則布。
當奧朗則布叛變成功,殺光自己兄弟並將自己父親軟禁了九年。這九年期間,嘉罕娜拉公主自願陪著沙賈罕皇帝軟禁,直到沙賈罕過世,她才被接入後宮成為後宮最高女官。由此可知,奧朗則布對於長姐有著連作者都查不出來的理由而異常偏愛,但他登基之後,嘉罕娜拉入宮之前,二公主才是在後宮呼風喚雨的人物。
各位讀者注意到奇怪的地方的嗎?
整個故事主軸都是嘉罕娜拉公主,但史實上這兩位公主互有爭奪互有競爭也各自掌握過權力,但是我們讀者因為作者選擇的故事切入角度,我們不知道這兩位公主之間真正曾經發生過什麼事件,或者羅珊娜拉公主在奧朗則布的後宮中曾經發生過什麼輝煌事蹟?
作者做了出色的歷史考究,用想像的愛情橋段去填補史實的空隙,卻在三部曲的結尾用了如此不清楚的細節描述,讓讀者只看見片面的光景,不見作者出色考究之後的結果。而且故事其中還有嘉罕娜拉公主曾經為了情人與國家繼承人的事情,趁機拜訪被流放的茉荷如妮莎這一章節。對筆者而言這是一段為系列作的鋪陳而鋪陳的橋段,反而打斷了故事的節奏。
作者的寫作上的細膩以及挑選題材上仍就引人入勝,但以《影子公主》本書而言,不論切入角度或者故事結構的鋪陳都不若前二本來得精細,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
雖然可惜,但筆者在閱讀完這三本書後也不是沒有收穫,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點:《第二十個妻子》中第四任皇帝賈汗季,對第三任皇帝阿克巴逼宮叛變沒有成功;《玫瑰盛宴》中,第五任皇帝沙賈汗,對第四任的皇帝賈汗季的逼宮叛變也沒有成功;然而《影子公主》中第六任皇帝,向第五任皇帝沙賈汗逼宮成功。這代表什麼?
是沙賈汗因為愛妻過早死亡傷心過度,一度想讓位所以太早權力下放給眾王子?還是沙賈汗因為傷心過度無心朝政才讓兒子有機可趁?又或者沙賈汗不只興建光燦之陵,他還建造了阿格拉金碧輝煌的寢宮、沙賈汗城這一座新城、喀什米爾花園以及賈汗季在拉合爾的陵寢等大興土木的工程,勞民傷財才讓國力削弱,皇家軍隊失去對抗王子軍隊的能力?
在讀《第二十個妻子》中我們提到,奧朗則布之後蒙兀兒帝國的國君大致平庸,無法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最後把政權拱手讓給大英帝國。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奧朗則布叛變成功,視為蒙兀兒帝國國力由盛轉衰的一個訊號呢?這是筆者讀完這三部曲覺得最有趣又值得思考的一個地方。
歡迎讀者與我分享任何看法。
最後,最近印度在過Holi day(荷麗節、灑紅節),近年以「色彩節」聞名世界。根據維基百科,節日原是慶祝春天,與創造和復始的行動有關,代表春分和穀物豐收。
筆者的「印度泰姬三部曲」至此告一段落,《玫瑰盛宴》中有提到過慶祝聖節,我們不知道蒙兀兒帝國是怎麼慶祝的,但筆者以2013的印度寶萊塢電影「青春洋溢色彩」(Yeh Jawaani Hai Deewani)其中關於Holi Day的插曲影片「Balam Pichkari 」為整個系列劃下繽紛的句點。
Happy Holi Day !
四月,我們將前往中東遊覽。
此文部分資訊諮詢於台北印度音樂文化中心創辦人吳德朗老師的協助,在此致上感謝。
作者個人粉絲專頁:甯緒,Only
class='rpl rpl_slick'>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
class='rpl_item rpl_vi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