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站在相對位置的思考──讀《「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

$
0
0
作者:李翊媗(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
過去的,並未真正地「過去」;它只是轉換形式,在我們的生活中存續著。

日本帝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如何滲透進入庶民生活的知識與文化肌理?
後殖民的臺灣在今日又應如何看待這一段曾經被殖民的歷史經驗?

《「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鎖定日本帝國統治之下的臺灣,並同時涵蓋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研究視角,亦即將殖民地的文化狀況當作是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相互指涉與相互交疊的結果。

日治時期對於臺灣而言是特別的,就本質上而言,日治時期與統治臺灣兩百多年的清領時期可謂截然不同。

雖說清帝國與日本帝國皆為帝國,但當清帝國還在維持古典帝國體制下的「君君臣臣」及朝貢體系時,日本帝國卻已脫亞入歐,加入了「帝國主義」的行列之中。

出於臺灣的教育政策走向,我們從國中甚至國小開始,便從政治、經濟,乃至帝國政府如何管理臺灣等層面,了解這段特別的歷史。我們也許可以很精確、清楚的說出1895年之後的「臺灣民主國」及各式各樣的武裝抗日行動,隨著教科書或是老師的態度,一起批判日本政府的可怕,並唾棄打開臺北城門迎接日軍勢力的辜顯榮。

我們或許可以記得:唐景崧當幾天的總統就內渡回唐山、丘逢甲曾經說過「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的名句,各式各樣的武裝抗日行動,或是1915年噍吧哖事件後轉型的體制內抗日行動,也可以很清楚的記得那個讓臺灣總督集大權於一身的「六三法」,以及之後推行的「三一法」與「法三號」。但卻對於這樣的風潮或是政治體制,對於臺灣人的日常生活及社會文化造成的影響,或是臺灣人的反動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筆者從小即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長大,對於「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進行,比阿公阿嬤在那個時代下成長過程還要清楚;對於兒玉源太郎及後藤新平的熟悉度,也遠高於那個時候的庶民生活,但當年歲逐漸增長、接觸歷史多了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於臺灣歷史,根本是一知半解,尤其是這個深深影響著現代臺灣發展過程、統治臺灣長達半世紀之久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臺灣議會請願團抵達東京車站時,與前來歡迎的當地臺灣留學生共同合影,攝於1924年。 (Source: wikipedia)

臺灣議會請願團抵達東京車站時,與前來歡迎的當地臺灣留學生共同合影,
攝於1924年。 (Source: wikipedia)

這些年來,臺灣的教育只有教導我們由上往下看,我們因而不懂得當時的民間社會,包括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庶民文化。我們都誤以為,日本政府一來便施行警察制度,並藉由保甲制度控制臺灣的地方社會。這樣的觀點卻是徹徹底底的排除了,臺灣社會從清帝國到日本帝國時期的轉換與適應,甚至認為兩者之間僅有上對下的政策執行,而無下對上的對策與影響。當教科書以日本統治政策的分期來撰寫時,僅是以政府的角度去看這五十年以來的臺灣,而忽略了民間社會的反抗與回應。

然而這本由李承機與李育霖主編的《「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以下簡稱《「帝國」在臺灣》)的出版,逐漸補足了那段管理階級到庶民社會間的空白,企圖以不同的面向與方式探究著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書中收錄了不少學者,藉由人民與日本統治階級的磨合,探討清末、日治初期到日治末期的臺灣人,在一個截然不同的政權統治下,如何去適應、如何自處。

《「帝國」在臺灣》將內容分成三個面向。首先從時間與空間的角度,探討了日本政府與臺灣人民的「支配與被支配」,戒由地方仕紳的態度的轉變,帶出臺灣如何從地方仕紳階級領導的社會,轉變為一個日本所規劃的警察社會。日本節日的推行對臺灣人民生活所造成的衝擊及轉變,展現日治初期與皇民化運動推行後,日方的態度及臺灣人民反應與心態。

第二部分則是透過知識、語言等面向,談到臺灣方面如何運用本身的力量、或從日本所學來的知識,來對抗「日本帝國」。辯護士(律師、法律人)的出現,一方面可以說是臺灣面對日本統治時,從開始的對抗到不得不屈服的表現,另一方面,辯護士的出現也代表著臺灣人正在找尋新的對抗方式—非武裝的抗爭,以人權、民族、階級等議題替自己或是他人發聲

而二次大戰爆發前夕,許多辯護士組織的解散,則代表著這些抗爭皆回歸到帝國體制下的運作,面對大時代的潮流下,臺灣人對於日本統治的抗爭也不得不必須回歸到個人層面,放棄群體意識。

從傳播媒介的部分而言,本書探討到語言及「語言的傳播」。臺灣自清朝統治時期邁向日治時期中,最大的轉變莫過於「語言」。日語的使用成為區分人群位階的方式,上層社會的菁英使用日語來吸收新知,再透過漢文書寫或是口耳相傳,使新知得以在臺灣民間社會中傳散,這或許可視為對日本統治階級的一種反抗及「平衡報導」。

在這「空間」之下,會日語的、不會日語的新舊知識分子,以及不會聽也不會寫日語的普羅大眾,形成一種互相影響、交織的網絡,「知」的傳播也往往因為「空間」、「人群」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景況。同樣的情況,在終戰後國民政府抵台時再次出現,日治時期對於知識傳播的「侵占」與「復權」則不斷上演。

此外,第二部分的討論尚有透過分析臺灣左派作家吳坤煌的作品,探究日治時期下臺灣人是如何接收左派思想,以及這些左派詩人如何面對國家勢力的壓迫及挑戰。從這些左派作家的思想出發,分析二十世紀初歐洲所興起的社會主義傳播到東亞地區的途逕,並與臺灣的舊有文化及後來的日語文化做結合,形成一種極具批判性的論述,作為與帝國主義鬥爭的武器。這樣的觀點,試圖打破「殖民與被殖民」、「日本與中國」及「臺灣與日本」這樣二元性的劃分,帶出更多不同的角度及面向。

最後一個部分,則是透過人文情感與藝術的層面,帶出「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愛恨情仇。首先,從日治時期在臺影響力甚大的藝術家石川欽一郎談起,再到楊熾昌及超現實主義派的出現與崛起,象徵臺灣的藝術發展由「日本殖民者的視角」逐漸蛻變為「被殖民的反抗」。自然風格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競逐,不就適好呼應了臺灣被殖民時期的錯綜複雜的情感與地景描圖嗎?

再者,藉由戲院的興盛到歌仔戲的轉型與改變,反映臺灣人對於日本殖民的真實情感。透過歌仔戲的沒落到因庶民性、在地性而再次被重視的過程,表現出殖民者對於臺灣的看法,以及在經歷過日治時期的蛻變後,歌仔戲所保存下來的意義與內涵。

黃得時(左)、島田謹二(右)

黃得時(左)、島田謹二(右)

最後,透過分析臺灣文學史中,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理論,重新審視與定義「後殖民時代」所代表的意義。黃得時的文學理論將臺灣文學史視為內地史,對比島田謹二將臺灣文學史視為外地史,對於臺灣文學史上兩者不同看法,卻產生出來交集與縫隙,都讓讀者能更進一步的理解、並還原日治時期下臺灣文學的真實樣貌。

《「帝國」在臺灣》不僅重新審視日治時期下的臺灣,藉由仕紳的磨合、應變,到日語菁英階級的知識傳播,展現出「帝國」下的臺灣,在面對一個不同面貌的殖民者或是國家勢力時,臺灣人是如何去適應、面對,甚至是抵抗這樣的重大變化;另一方面,還探討了這五十年間,「日本帝國」臺灣這塊土地上留下了什麼痕跡,及對於日後臺灣的歷史、社會乃至政治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本書雖然是各領域的論文集,主題看似分散,學術性的寫法也可能對一般讀者來說較難上手,但藉由探討不同領域的不同議題,彌補了教科書上沒有提及、或並未受到重視的面向,就這方面來說,《「帝國」在臺灣》有相當大的貢獻,仍值得一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