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說書X秀威】一套叢書,喚醒文革記憶中的形形色色

$
0
0

向公眾開放史料,無異於復活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約翰‧西西弗斯

 發生於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浩劫。

文化大革命。(Source: wikipedia)

文化大革命。(Source: wikipedia)

在那個盲從的年代,每個人都被捲入群體運動的浪潮中,輪流扮演著批鬥者與被批鬥者的角色;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除了被尊奉為神明般的毛澤東主席外,其餘個人的空間都遭到大幅地壓縮。

彷彿任何人要進行任何事,都得要「以毛之名」。

「以毛之名」摧殘個人獨特自由與獨特性,「以毛之名」摧毀各種古蹟與史料。

在文革於於一九七六年嘎然而止後,原先參與過文革的人很快地就在各個場域禁聲。沒有多少人樂意提起自己過去在文革時期所扮演的角色,特別是那些活躍於政壇上的關鍵角色們。這些人或客死獄中,或在其餘生三緘其口。而隨著以及八零年代的改革開放與社會逐漸的「現代化」,這些人曾經做過些甚麼、說過些甚麼,對大眾來說似乎已越來越難以考究。

事過境遷,那個夢魘般的回憶已逐漸為人所淡忘。而對海峽彼岸的臺灣讀者來說,由於史料性質的資料更形匱乏,往往也只能自行透過各種不全的傳媒資料,試圖拼湊當年對案文革的恐怖經歷。

今年已是文化大革命的五十週年,或許該是要彌補這段歷史缺憾的時候了。

只要稍為瀏覽臺灣坊間描寫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書籍,我們便不難發現其主題大多數仍集中在「幕後黑手」毛澤東身上。對於文革時期中共政壇上的其餘要角,如林彪、陳伯達、劉少奇,以及「四人幫」的描寫,就相對少了許多。即便有,亦常以「稗官野史」或「歷史傳聞」的形式呈現。而用史料來呈現文革者,殊屬罕見。

有鑑於此,約翰‧西西弗斯所主編的這套《文革風雲叢書》,選擇以大規模史料編纂的方式來呈現文化大革命,可謂市面上絕無僅有,更因此彌足珍貴。

《文革風雲叢書》這樣的史料集為何重要?

讀者或許還記得最近在臺灣鬧得沸沸揚揚的「白色恐怖檔案」事件,知道這個事件突顯了檔案存取與開放性的問題。但是讀者們或許不曉得,臺灣的歷史檔案在開放給民間學者或大眾利用上,相較之對岸,已屬相當便利;在中國,一般民眾與那些來自海外的研究者,要獲取檔案的困難度,無疑要高出許多。

與「天安門事件」的性質不同,文革在今日的中國已不是什麼絕對碰不得的政治禁忌。

然而,一旦論述偏離官方所喜好的版本而「事涉敏感」,論者往往仍會因此遭受來自各方的壓力,甚至被列入黑名單。除了官方這種似有若無、讓人無所適從的打壓會影響論者的研究方向以外,對一般大眾而言,光就是想要親自接觸文革時期的史料檔案,也顯得困難重重。

(Source: wikipedia)

曾噴有毛語錄開頭的牆。(Source: wikipedia)

正如知名大陸史家楊奎松所說的,中國的檔案「雖有 30 年解密的法律規定,實際上因行政干預造成檔案館內定的解密限制甚多。」因為其檔案機關「總是認為歷史檔案的解密事關『形象』問題、恩怨問題,把歷史研究與政治宣傳混為一談。有些問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甚至連那些已經在海外公開多年的外國檔案,都不想讓我們的老百姓知道得太多。」

其造成的直接結果是,外人想要存取民國與中共五零至七零年代的檔案時,往往還得要先經過層層關卡。一來研究者會需要「介紹信」,二來即便有了「介紹信」,申請調閱檔案有時還得經過逐層批准、請示下來,手續既繁瑣野花時間。而且,即便調閱到檔案,要利用影印等方式來利用這些檔案的費用,也遠較其他國家來得昂貴。

一般歷史研究者都如此,那就更不用說沒有那個時間與心力去調閱史料的一般大眾了。

約翰‧西西弗斯所編寫的這套《文革風雲叢書》恰能彌補坊間研究者與大眾難以見著史料的缺憾。在這套龐大的系列書之中,編者收錄了大量史料,並且沒有加入過多個人的主觀評論。

約翰‧西西弗斯整理這套史料集的用意,毋寧近似於「讓史料自己說話」。

誠然,今日任何一位受過嚴格訓練的歷史研究者都可以告訴你,「史料其實不會自己說話。」史料就像布偶,而史家則是操縱布偶的師傅,史家決定史料要怎麼說話。即使如此,歷史研究者當不會否認,史家要講話之前,仍舊得要先透過史料。

沒有史料的史家,就如同沒有布偶的操偶師,只能在戲台上給人看笑話。 正如西西弗斯在序言當中提及的:

優秀的歷史學者都認為史料對於研究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史學家傅斯年認為:「史學即是史料學。」史料固然並非史學的全部,而史學的學科起點必須建立在史料勘查、輯佚、校勘等整理工作的基礎之上。沒有史料積累的歷史學家,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那麼在獲得史料之後呢?

或許正如同「白色恐怖檔案」爭議所啟發我們的一樣,只要確定史料的專業保存沒有問題以後,就。對此,西西弗斯繼續寫道:

文學史家錢理群對枯燥史料的研究傾注了個人的生命體驗,從中發現了一番別樣的滋味。他說:「史料本身是一個個活的生命存在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

因此,所謂『輯佚』,就是對遺失的生命(文字的生命,及文字創造者的生命)的一種尋找與啟動,使其和今人相遇與對話;而文獻學所要處理的版本、目錄、校勘等整理工作的物件,實際上是歷史上的人的一種書寫活動與生命存在方式,以及一個時代的文化、文學生產與流通的體制與運作方式」,「無不包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生命內容」。

史料的確並非冰冷之物,研究者的生命體驗、問題意識以及所處時代的社會氛圍決定他會喚醒哪些相關的史料。向公眾開放史料,無異於復活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在西西弗斯的悉心整理之下,無論是學有專精的理論家、曲學阿世的權力者,還是盲信盲從的追隨者,這些形形色色、曾在文革時期扮演過各自角色的各方人物,皆得以再現於讀者眼前。

現在,就讓我們透過西西弗斯這套《文革風雲叢書》所整理的史料,來拼湊出這些人所曾鮮活過的真實樣貌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