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心怡(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新北市刣牛寮溪因天候關係暴漲,一溯溪團隊在此發生意外,憾事因而產生。天災人禍,凡此種種,總令人不忍卒睹。但本文想藉這條溪,談談「刣」這個字的讀音。話說,這幾日看新聞,見記者採用某高中教師說法,說「刣」字應讀「ㄓㄨㄥ」。我頓時感到天旋地轉,舌燥口啞,只好寫寫文章,以正視聽。
刣牛寮溪,一個以閩語為母語的人,看著「刣」字,相信立馬由口中蹦出「ㄊㄞˊ」音,「刣牛寮溪」這麼土俗的名字,望文可知,原來這條溪有個殺牛的寮棚。「刣」字,以閩語命名,意為「殺」,讀為「ㄊㄞˊ」,以「台」當聲旁,加上表義的「刀」部,簡單明瞭。刣牛寮溪至今仍保留鄉土命名的直觀感呢。
猶記小時在竹東車站搭乘公車,總可見到「竹東—珊珠湖」的公車。初見「珊珠湖」時還覺得怪,不是海邊怎會有珊瑚貝珠的珍寶呢?
轉念一想,喔,是了,是「山豬湖」嘛!
後來發現「湖」也壓根不是「湖」,而是一個天然沼澤。
回到「刣」字,為何會有人說讀為「ㄓㄨㄥ」呢?
這是因為查字典查得到嘛!
「刣牛寮溪」命名,想而知之,取自當地俗名音讀,非普通話一脈,今天又要以普通話音來規範「刣」字音讀,無疑是馬軛套牛嘴,不倫不類啊。
這幾年,翻轉教育喊得震天價響,但我們的學生還是服膺「考試這樣考,我們就這樣背」的思維模式,不可不為教育界的人深思啊。
而且,「刣」字讀為ㄓㄨㄥ,一開始就是個訛誤的情況(《龍龕手鏡》即標為訛字)。
讀ㄓㄨㄥ的為「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左公右刀)字。「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因字形相近於「刣」,所以「刣」誤讀為「ㄓㄨㄥ」。你可以試著手把毛筆,書寫「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字,公的上兩撇近於ㄙ,公下面的ㄙ,寫得快些「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則相似於口旁。
「刣」字為閩方言的共同特徵詞,廣見於各地閩語(福州 thai2、莆田 thai2、廈門 thai2、建甌 thi5、永安 thi2、潮州 thai2、文昌 hai2)。「刣」字為俗寫,本字應為「治」字。
這位作者,賣騙痟阿,我知「醫治」的「治」,閩語讀為「ㄉㄧ」,根本與「刣ㄊㄞ′」讀音不同啊。
可閩語文白讀發達,「治」讀為「ㄊㄞˊ」是很土俗的白讀呀。
看倌啊,「屎」字,閩語讀為「ㄙㄞ」,國語讀為「ㄕˇ」;你再看看,「治」字,閩語讀為「ㄊㄞˊ」,國語讀為「ㄓˋ」。你看出什麼來了嗎?
國語讀為零韻母的,閩語有一部分字都讀為ㄞ韻啊。「屎」、「治」兩字,古聲母不同,暫不論。
最末,身為客家人的我,囉嗦一下,客家的「殺豬、殺牛」的動詞,我們用的是「㓾(𠞂)」字,讀為「ㄑㄧ」。
刣牛寮溪,本就是方言命名的一條溪,名從主人,「刣」讀為「ㄊㄞˊ」,順理成章。
但我相信還是有許多學生與家長會問,考試考出來,寫得跟字典不一樣,是不是拿不到分數?如果我們都可以不以「考試」為判斷的唯一角度,那有多好?
山西省洪「洞」縣,因是客家人祖居地,「洞」不稱「ㄉㄨㄥˋ」,而是依據客家讀音改稱「ㄊㄨㄥˊ」,且「ㄊㄨㄥˊ」的音讀還因此收錄進漢語大辭典。但這又是另一個語言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