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比爾‧賽加爾(Kabir Sehgal)
我們今天所用的某些金融用詞源自於原型金錢。
資本(capital) 和牲口(cattle),源自拉丁字「caput」,即「頭」的意思。一個人擁有多少頭牲口,一度用來衡量他的富裕程度。羅馬共和時期,士兵的薪餉(salarium),即鹽的配給,今天薪水(salary)這個字即源自於此。十八世紀美國邊疆地區以動物皮(buckskin)作為通貨,因此「buck」這個字今天成為美元的同義字。
但是原型金錢典型而言不由國家或當局發行,不會正式具有票面價值。它們比起我們今天所知的硬幣,比較不是正式的交易工具。
硬幣的發展使錢易於使用。硬幣形體小,它們的價值後來由當局標準化。
硬幣便利人類合作,或者如歐菲克所說,它們是交易的演進力量之產品。和舊石器時代的手斧歷數千年的改善一樣,硬幣也持續改進使交易更方便和有效率,鑄幣技術也由榔頭敲打演進到自動化壓製。
從西元前七世紀起,硬幣製作人會從熔化的金屬先做出相當標準化的金屬片,然後再用榔頭敲製。在後上古及初期中古時期,硬幣製作人會拿一大張金屬片,切成小片,再弄成圓形,然後置於模子,再用榔頭敲打這一小塊金屬片。
到了十六世紀的法國,採用螺旋壓模機(the screw press)。以馬匹或水為動力的磨子用來壓平金屬片,然後才裁切。換言之,金屬片以螺旋壓模機的模子壓製出硬幣。到了十九世紀,改用蒸汽動力機器來製作硬幣。
製作硬幣的技術日益進步下,硬幣上的符號表徵也日益精緻。文明和藝術已跨出洞穴發展,我們以各種不同意義的符號表徵裝飾硬幣。當局聘用技藝純熟的藝術家設計繁複的符號表徵,以協助創造國家認同。
硬幣也協助散布發行者的文化。入侵大軍不能帶著宮殿、寺廟進入新領地,但是他們帶進來的硬幣上頭鐫刻著這些建築物。硬幣上的藝術會說故事。不久之後,這些符號表徵就代表國王和女王:界定了國家和文化。
但是從原型金錢到硬體貨幣的進展也不是一夜之間出現。它花了幾千年時間,起始於文明的搖籃。白銀的文明大約西元二五○○年的美索不達米亞,蔬菜、牲口和綿羊等好幾種商品,承擔起原型金錢的功能。
這些有價值的商品是精力能源的終極源頭,有助於人類增加生存的機會,也成為交易的工具。經過長期演進,更多持久、不易腐敗的東西也成為原型金錢。
和舊石器時代一樣,手斧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地區起了通貨的功能,後來斧頭更成為金錢本身的象徵。謝克爾在這個文明中原本是重量的單位,這個觀念在蘇美人語文中藉斧的符號表徵描繪出來。
某些黏土物品也有原型金錢的功能。鐫刻上數字的一塊塊黏土成為代幣,可用來做交易工具。銀子和大麥是最普遍使用的原型金錢。這兩種商品,尤其是銀子,似乎吻合傳統的金錢定義:交易媒介、計帳單位,又能儲存價值。
作為交易媒介,付給勞工的工資是銀子或大麥。西元前第一至第二千年期間留下來的文件顯示,支付給工人一天勞動的工資是四分之一蒲式耳(bushel,容量單位,相當八加侖)大麥。放款和銷售文件以銀子來標示價錢。20商人會秤量銀塊,做出交易。
為了方便小型交易,有些銀磚化為小銀塊、螺旋形圓圈或同等重量的戒指。每個戒指價值從一個謝克爾到十個謝克爾不等。一謝克爾的銀重量約相當美國一夸特(quarter),大約是十分之三盎司。
作為計量單位,資產負債平衡表顯示銀子是會計單位:進項和出項商品都秤量,賦予銀的價值。餘額亦以銀子表示。由於銀子稀少,很少用在奴隸、不動產或其他商品的交易上。但價格仍以銀價核計,顯示當時銀本位制已存在。
作為儲存價值,銀子有它的價值。美索不達米亞並沒有很多的銀子。它們大部分由鄰近地區,如塔魯士山脈(Taurus Mountains)引進,當地的銀礦有名。由於稀有,銀子被視為珍貴物品,許多人把它囤藏起來,以待日後使用。
反之,本地生產的大麥,其價值因收成而浮動。烏爾第三王朝肯定已有初萌芽的市場經濟必須的成分:銀子和大麥作為原型金錢,可運行的融資信貸制度,以及類似涂蘭—伊利的商人。但是沒有出現高度去集中化的市場,國王和宗教當局在經濟中扮演再分配的角色。
他們蒐集食物和其他商品,再依據人民的地位和職業把東西重新分配給他們,做法有如古代的炫富宴。整利率,也訂定銀子的重量。他們把銀子鑄成鴨子和獅子形狀,用以判定銀子的標準,確保標準重量。
他們也囤藏大量銀塊,大英博物館館長寫道:
銀子是高度有價值的東西,與皇室威嚴、財富和權力有強烈的象徵關聯,而大量過剩的銀子未蒐藏在國庫裡,則可能拿出來使用。
當局頒布法律可增加對銀子的需求。例如,古城艾什南納〔Eshnunna,譯按:即今天伊拉克泰爾艾斯馬(Tell Asmar)〕有一道法令,列出九種常見商品某一重量、數量的價目表,它們相當於一個謝克爾的銀子;基本上它等於訂定商品跟銀子的兌換率。
一公升半的油脂價格一個謝克爾銀子。罰款也以銀子計價:打人一耳光,罰十個謝克爾;咬人鼻子,罰六十個謝克爾,即一個米納銀子。
金屬本位學派和紙鈔學派在這個古文明中,都可以找到證據支持他們的哲學。
金屬本位學派堅稱,當局只是被動接受非正式市場已經決定要用來作為金錢的東西。不問政府是否核准,銀子都有價值。紙鈔學派則說,國家創造了對銀子的需求,比如規定以銀子為繳交罰金的工具。甚至以大麥和銀子的形式放款,也增加對這些項目的需求。換句話說,原型金錢是訂定和償付債務的工具。
雖然對金錢的源起迄今仍有辯論,大多數人都一致認同什麼是流通貨幣。貴重的、可持久的金屬逐漸取代可吃的商品,成為強勢的原型金錢。
不僅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國家如此,尼羅河的農村亦是如此。像埃及人一樣秤重量大約西元前三一○○年左右,文明像綠洲般沿著尼羅河的沙漠和山脈之間冒出來。蜿蜒的尼羅河每年的大洪水稱為洪泛(inundation),留下礦物質、有機物和肥沃的土地。小麥和大麥等穀物豐收,用為原型金錢支付給一般勞動者。這些材料製作的麵包和啤酒成為埃及人攝食的基礎。
我們要特別一提,這些啤酒並非黃金色、勻稱的液體,而有點像湯,有時候還浸泡著本地植物,有益健康。
許多墓陵的壁畫顯示製作啤酒和麵包的詳盡準備過程,可想而知它們無所不在。埃及人甚至創製一條麵包形狀的代幣,以象徵分派麵包口糧,這種代幣可作為原型金錢之用。
在埃及努比亞(Nubia)地區(譯按:位於今天埃及艾斯文水壩和蘇丹之間的尼羅河沿岸地區)城堡出土的代幣,直徑約二十公分,木質、上漆,形狀像不同類型的麵包條。圖案上有象形文字的註記,顯示它可以換幾條麵包或多少小麥。
不過歷史學家並不知道它們是否大量交易,這些鐫刻可能是個人記下配給口糧的價值,日後若對收到口糧的穀物價值有不同說法,可作為主張的依據。
工人標準口糧是十條麵包和兩壺啤酒,派在寺廟和宮廷服務的高階官員可分派到較多口糧。計算口糧,比如一百條麵包由十個人分,需要用到除法,據說埃及人發明了除法。
麵包和啤酒作為完成工作後支付的報酬,但是研究埃及學的專家羅莎莉.大衛(RosalieDavid)在她寫的《古代埃及生活手冊》(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Egypt)中指出,在西元前十六世紀,小麥不僅作為交易媒介,也日益成為計量單位,和其他商品無殊。
例如,埃及人和鄰近的文明交易銀、香料和銅。由於新商品流入,有需要建立一套標準規定其他商品如何衡量及定價,最先即以小麥作為工具。假設相互交易的兩種商品價值有差異,可以拿出若干數量的小麥解決價差。
到了西元前一五八○年,銀、金、銅也作為標準。埃及人訂出特別單位來衡量這些金屬:一個「狄本」(deben),重約九十一公克;一個「凱特」(kite),是十分之一狄本。
這些金屬用來評定其他商品的價值,以方便交易,而金屬本身很少易手。墓陵壁畫顯示,官員用坐獅形狀的固定磅秤來測量一個狄本的金屬,不過這個制度可能並不普及,因為埃及的經濟大多仍然非正式,很像遊牧民族。縱使如此,商人出門要帶磅秤,以便隨時做生意。
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做法一樣,為了讓以金、銀進行交易更方便,這些金屬熔為小塊或製成戒指。貴金屬精確地衡量, 足證埃及人相信它有實質內在價值。埃及文銀子這個字是「hedj」,它也可作為「錢」解釋。銀子從其他國家進口,一度被認為比黃金更有價值。
埃及人在全國各地尋找更多的貴金屬,如銅、錫和雪花石膏。許多法老王派出遠征軍,管理在邊疆地區開礦的數萬名勞工。
大約西元前二五○○年,薩胡拉國王(King Sahure,譯按:古埃及第五王朝第二代法老王,意即最靠近太陽神的人)派人到號稱「神的土地」的邦特(Punt),帶回來大量的「nytw」,即「myrrh」(沒藥,一種有香氣、帶苦味的樹脂,用作藥劑和香料。)和其他金屬。
根據流傳下來的文獻,西元前十二世紀,拉美西斯三世(RamsesIII,譯按: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第二代法老王)「興建大型運輸船隻……載著無數的埃及商品……他們平安抵達邦特,受到當地人尊敬。」
但是邦特一直是考古學家解不開的謎,迄今無法確認它的地點所在。他們勘察過的一個地區是努比亞,這是埃及南方靠近尼羅河的一塊沖積土地帶。這是埃及人開採金礦的地區。
埃及文黃金是「nbw」,或許努比亞地名即起源於此。稅有時候是以黃金繳納,存入庫房,而庫房大多設在最重要的寺廟。
法老王政府仔細探索、測量收進來的黃金,再把一部分交給藝術家製作珠寶、面具和其他裝飾品。由貴金屬製成的珠寶不僅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也被認為有魔力、能避邪。法老王希望珠寶能陪葬入土,以便保護__身後安全。
法老王肯定在世時習慣被巨大的財富簇擁著。從技術上而言,埃及法老王擁有一切,包括所有的麵包、啤酒和黃金。法老王主掌集中化的經濟,分封土地給親友,這些親友成為權勢在握的地主。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情況一樣,寺廟是巨大財富的中心,有一座寺廟就管理近十萬名平民、五十萬頭牲口和數百個果園。
生意人、士兵、藝術家,以及書記員(從了解金錢的角色而言,最為重要)組成中產階級。埃及人約五%識字,其中不少人擔任書記員在紙草製成的帳冊上記錄稅款、穀倉檢查,和以貴金屬衡量的商業交易。
然而,葛瑞伯說很少有支付利息的放貸記錄,或許紙草記錄沒有硬幣那麼持久可流傳到後世。然而,經濟史學家仍可以研究後來的埃及硬幣,以了解發行它們的社會之狀況。
有一個金幣就展現出文化的融合:有一面是象形文字,另一面卻是希臘設計的馬。它可能出自末代法老王之一的內克塔內布二世(Nectanebo II,譯按:古埃及第三十王朝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法老王)時期,他是在西元前三五九年登基。
這個硬幣顯示埃及受到希臘影響。不過,硬幣本來就不是埃及人發明的。
利底亞製作硬幣利底亞王國位於小亞細亞的艾奧尼亞(Ionian)海岸,即古名安納托利亞(Anatolia),今天土耳其地方,在西元前七世紀左右崛起,建立梅摩納德王朝(Mermnad Dynasty)。它沒有留下豐富的考古記錄,若非發現幾堆硬幣,以及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斯(Herodotus)的記載,它很可能只是歷史上的小註腳。希羅多德斯寫道:
利底亞和其他大多數國家不一樣,除了從山上沖刷下來的金沙,它很少留下任何奇觀供歷史學者描述。
他稱頌的是這個王國的財富,這個西方世界第一個發明硬幣的國家。
利底亞的財富來自三方面:周邊國家的進貢、本身的天然資源,以及硬幣。利底亞國王征服幾個艾奧尼亞和希臘城邦國家,收取進貢,因而累積大量財富。利底亞又得天獨厚,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傳說中的佛里吉亞(Phrygian,譯按:今天土耳其中西部)國王麥達斯(Midas),在帕克托魯斯河(Pactolus River)洗澡,洗掉身上的金子,任黃金留在水中。
但是帕克托魯斯河和赫姆斯河(Hermus River)附近提摩魯斯山(Tmolus)礦區還出另一種礦物,希羅多德斯稱之為「白金」。事實上它是黃金和白銀的合金,即琥珀金(electrum),這個字起源於希臘文「electron」,琥珀的意思。
琥珀金和金、銀一樣,原先也以一塊塊交易。但由於每塊琥珀金的金、銀成色不一,很難確定它的價值。隨著時間演進,琥珀金磚也變成小塊,方便處理,後來終於成為硬幣。
考古學家在艾菲索斯(Ephesus)的希臘女神雅笛敏絲(Artemis)神廟遺址,找到九十多枚琥珀金硬幣;估計它們是西元前六三○年的遺物。這堆硬幣的精緻程度不一,有未有任何刻畫的金屬碎塊,也有鐫印獅像的平板硬幣。
就和舊石器時代的手斧會改進一樣,人類也改善硬幣的特徵,增加它們的方便性。不久之後就不再需要磅秤了。
琥珀金標準化,每塊重一四.一五公克,並且訂定面額價值。隨著年代進展,硬幣成為衡度其他所有商品的新標準。蒐藏家通常替硬幣鑑價,要看它們的金屬成色和符號表徵。
許多發行者的面值是高出其金屬成色實質內在價值兩成左右。來自西安納托利亞的琥珀金,黃金成分約七至九成,可是利底亞硬幣黃金成分更低,只有五成左右。
利底亞人是技能純熟的金屬工人,把硬幣的黃金成色稀釋,這種從發行通貨賺取利潤的方式,等於鑄幣稅(seigniorage):所發行硬幣的面值和內含貴金屬的實際市價兩者之間的差價,就成為發行者的利潤。
替鑄幣稅辯解的一個理由是,製作硬幣所投入的勞力構成加值效果,提升面值。鑄幣稅也曝露發行者透過製造想控制金錢價值的習性。鑄幣是一門利潤不壞的生意,即使今天仍有許多政府從事這一行業。
硬幣上的符號表徵可以讓人知道是誰發行它們:商人、銀行家、貴族或國王。這個時期的一枚硬幣鐫上希臘文:「我代表法涅斯(Phanes)。」考古學家也找到註記「KALIL」和「VALVEL」字樣的硬幣。這些字樣可能反映發行硬幣的某人或某鑄幣廠的名字。
西元前六世紀初期,利底亞首府沙迪斯(Sardis)的鑄幣廠可能產製最多硬幣。被認為出自古代利底亞的硬幣有好幾百種,各有不同符號表徵,如豬、馬、海豚和怪獸等等。這些圖象是辨識發行者的記號。
利底亞國王發行的硬幣有獅首或獅掌為記號。這些圖象刻在模子上,然後放上一塊琥珀金加以錘打,敲打出圖案。利底亞最後一位國王是克里瑟斯(Croesus),在位期間西元前五六○年至五四七年。他推出由純銀或純金製作的硬幣,帶有雄獅和公牛的記號。
克里瑟斯的硬幣代表金銀複本位制(bimetallism)的起始,這是兩種金屬都被接受為金錢的一種貨幣制度,兩者之間訂出固定兌換率。根據《牛津希臘羅馬硬幣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Greek and RomanCoinage),克里瑟斯在位期間,金、銀兌換率是一公克金可兌一三.三公克銀,或一公克金可兌十公克琥珀金。但發行金幣者只給八.一公克,比起原先的琥珀金少。
硬幣普及,使得利底亞更加富裕,而克里瑟斯的財富成為傳奇。我們偶爾仍會聽到一句英語:
跟克里瑟斯一樣富有。
他慷慨賞賜黃金和琥珀金塊給智者。他認真求卜問卦,他若攻打波斯會有什麼結果,得到的神諭回答是有個著名的帝國將會滅亡。克里瑟斯把它解讀為佳兆,發動攻擊波斯,不料卻慘敗。
利底亞王國就此覆亡,但硬幣在地中海地區盛行,印度和中國也出現硬幣。
古代史教授大衛.夏普斯(David Schaps)說,利底亞、印度和中國的硬幣形狀不一樣,使用不同的技術製作。印度硬幣形狀不整齊,為了確保重量一致,會削掉周邊。它們也有幾個敲打記號,顯示是在鑄幣廠打造。中國硬幣材質是青銅,形狀像鋤頭、圓盤和刀。有些硬幣還有洞,方便用繩子串起來。
我們很難知道這些文明是否自己發想出硬幣,還是因為透過貿易往來受到別人影響。即使夏普斯也含糊其詞:利底亞、印度和中國可能各自發明硬幣;即使不然,它們也肯定各自發展出硬幣的用途。有可能這三個獨立事件有各自的起因,沒有相互啟發;但是肯定值得我們去想,這三個地方是否可能有類似的條件,使硬幣可行,而成為有用的創新。
有些學者認為印度自己發展其硬幣。他們指出,在摩亨卓—達羅(Mohenjo-daro)地區[譯按:位於今巴基斯坦信德(Sind)省,意即死亡之丘〕發現有楔形文字的銀塊代幣,顯示西元前二五○○年的這個印度河流域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有貿易往來。《黎俱吠陀》(Rigveda)是西元前一五○○年的古代印度文獻,它提到有一種金幣,有人解釋它和今天印度的硬幣有別。
可是也有人說,硬幣是阿契美尼德(Achaemenian,譯按:西元前五五○年至西元前三三○年古波斯一個王朝,全盛時期領土跨亞非歐三洲,東起印度河流域,經小亞細亞至巴爾幹,並深入埃及、利比亞和衣索比亞)入侵或亞歷山大大帝和其希臘帝國東擴時帶到印度的。
本文摘自時報文化之《錢的歷史:貨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及未來》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作家 為什麼我們會有錢?為什麼我們需要錢? 從貝殼到比特幣,從以物易物到累積財富 華爾街金童帶你探索金錢的生命 從生到死,金錢以各式各樣方式記錄我們一生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