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拿地圖看歷史,用歷史畫地圖──讀《臺灣歷史地圖》

$
0
0
這是日治時期角板山蕃童教育所(今桃園市復興區介壽國小)一景,教室後面的地圖相當顯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典藏號:2001.008.1041)

這是日治時期角板山蕃童教育所(今桃園市復興區介壽國小)一景,教室後面的地圖相當顯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典藏號:2001.008.1041)

在日治時期角板山蕃童教育所教室的後面,懸掛著一幅很大的地圖,內容是當時臺灣的統治母國:日本,以及包含朝鮮(韓國)、樺太(庫頁島)等處的帝國領地。不只照片裡的小朋友,現在的我們,以前上學時,或許也有看過類似的東西。投影機普及前,這種大掛圖,是學校老師上地理或歷史課時經常用到的教具之一。

除了掛圖,課本、參考書、考卷裡,也都有地圖。這類圖像之所以無所不在,就是想要在單純聽講、閱讀文字之外,更方便呈現與理解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廣大又悠遠的土地。

一般地圖裡,通常會有山、有海、有河流、有道路、有城市,這些都屬於「空間」的元素。但有一種地圖,不僅要表現「空間」,還想要表現「時間」,我們稱作「歷史地圖」。

什麼是「歷史地圖」

講到「歷史地圖」,似乎容易讓人聯想到「感覺很有歷史」的「古地圖」,但這兩種東西其實不太一樣。

「古地圖」(old map 老地圖,或者 antique map 古董地圖)是「以前的人所畫的地圖」,多半歷經歲月而古老泛黃,是一種史料或古文物。而「歷史地圖」(historical atlas)則是地圖的一種題材,它把歷史資訊都整理到地圖上,試著用地圖具體表現出以前的空間樣貌。

古早以來,一直有人在做歷史地圖的繪製工作。像是約十二世紀開始,中國有一本名為《歷代地理指掌圖》的歷史地圖集,不斷被印刷出版。該書有二十二幅地圖,描繪的是宋代以前中國歷朝各代的形勢。[1]

這種利用地圖來整理歷史的辦法,影響日後其他類似著作的誕生(如清代六嚴的《歷代地理沿革圖》、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等),也流傳到其他地方。1815 年的日本,就有畫師檜山坦齋編繪了《本朝往古沿革圖說》,裡面有十一幅地圖,描繪日本戰國時代不同階段的狀況。當時任職水戶彰考館的學者立原萬,曾幫這本書寫序,他表示:「按地理、思時勢,猶足踏目覽,面接其狀。……讀史者,不可一日無此圖。」

這一席話,充分點出「歷史地圖」對人們理解歷史的輔助功用。因此,這般「知識工具」在國、內外都有編纂與修訂成果,較著名的像是英國有知名人文社會科學出版社 Routledge 規劃關於英國史、美國史、猶太史、二次大戰、以阿衝突等多種主題的歷史地圖叢書;美國有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地圖集、Square One 出版社的西點地圖(West Point Atlas)系列等;日本戰前冨山房的「讀史地圖」系列、戰後吉川弘文館的「標準日本史地圖」系列;中國則有顧頡剛、譚其驤、郭沫若等人先後主編歷史地圖集,近年各分省、城市也陸續推出專屬圖集。

臺灣的歷史地圖

相較於國外,臺灣在歷史地圖這一塊的成果是相對較少的。初期,國內自行編製的歷史地圖多以中國史為主,而臺灣就藏在東南沿海的一角。不只在國內,臺灣的身影也常出現在不同國家、不同觀點的歷史地圖裡,這現象除了反映臺灣歷史與世界舞台密切相關、多元而複雜之外,也多少說明了解嚴以前臺灣史研究的侷限。

pic2

臺灣常現身在不同國家的歷史地圖裡。左邊是世界史觀點的16世紀以前日本海盜移動路線(Geoffrey Barraclough, The Time Atlas of World History, 1984);中間是中國史觀點的福建省臺灣府(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1987);右邊是日本史觀點的甲午戰爭與攻臺形勢(兒玉幸多,《日本史年表.地圖》,1995)。(筆者攝)

雖說如此,最晚在 1970 年代,已經有人開始想為臺灣編纂專屬的歷史地圖集。1977 年,就讀政治大學的曾啟書,就因為「深感坊間之關於臺灣歷史地圖的闕缺」,自行手繪編纂一本《臺灣歷史地圖集》,裡頭附有臺灣歷史年表,以及三十六幅手繪地圖,具備基本的圖集雛形。

曾啟書在1977年自行編繪的《臺灣歷史地圖集》,是早期少數以臺灣為主的歷史地圖專著。

曾啟書在1977年自行編繪的《臺灣歷史地圖集》,
是早期少數以臺灣為主的歷史地圖專著。

1980 年,程光裕、徐聖謨主編、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編製兩百一十九幅中國歷史地圖;但當中有三十六幅圖是以臺灣為主,涵括各時代行政建置(秦代至中華民國)、考古遺址、市街(臺南、鹿港、媽宮、淡水、基隆、臺北)、交通、產業、寺廟、原住民分佈、抗日義軍等主題。雖然臺灣仍被置放在中國史觀點下,但該書也為臺灣歷史地圖累積一部分成果。

隨著臺灣史研究的深入,以及 GIS(地理資訊系統)的普及,臺灣歷史地圖也更加精緻,並逐漸受重視。2010 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以 GIS 繪製了 1879 年《臺灣輿圖并說》的歷史地圖。

在「臺灣番界圖」部分,先有 2001 年中研院社會所柯志明教授的專著《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書末附一幅全開的「臺灣番界圖」;2016 年,中研院臺史所出版《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也繪製了十七幅地圖。

不過這些成果,有的是個人研究專著,有的是史料解讀分析,不太算是綜合性的工具書;直到 2016 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與遠流合作,才出版了《臺灣歷史地圖》。

《臺灣歷史地圖》外觀的一部份書影。(筆者攝)

《臺灣歷史地圖》外觀的一部份書影。(筆者攝)

《臺灣歷史地圖》共一百八十八頁,全彩印刷,採軟精裝形式裝幀。內容以「早期臺灣」、「清朝統治」、「日本統治」、「當代臺灣」四個部分,包含六十六個主題、一百三十五幅歷史地圖,一體呈現了十七至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歷史發展。每個主題有一篇短文簡說,搭配歷史地圖,並有臺史博典藏文物、古地圖、其他相關圖像作為附圖。

從前面的回顧,我們知道本書雖稱不上臺灣歷史地圖的首次嘗試,卻是歷來相關作品中最完整的編製成果。我們可以從幾項值得注意的特色,看它如何拿地圖看歷史、用歷史畫地圖。

從地名到地景

時間流逝,可能導致人事全非,也使滄海變成桑田。今日的我們,看著過去的史料,有時會為史料裡的地名感到困惑,不太知道百年前的古地名,指的是現在什麼地方;而歷史地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把古地名放回地圖裡,將歷史空間重現在讀者眼前。

這項任務,牽涉到地點的找尋與考證,往往是件耗費時間精力的過程;不過一旦完成了,則成為支援歷史地圖的重要支柱。這樣看來,本書各種主題的歷史地圖,幾乎都在做這項工作。

當然,書中也有專門處理古地名考證的地圖,像是「1654 年大臺北古地圖解說」圖(頁 30-31),就是以翁佳音教授的考證為基礎,將十七世紀中葉荷蘭人所畫的大臺北古地圖重新復原。

古地名有的會消失,有的則會「變身」,換成另一種地名。在「日本搬來臺灣的地名」主題裡(頁 108-109),也用地圖說明了「松山」、「豐原」、「清水」、「岡山」這類濃濃日本風的地名,是在日治時期來自統治母國的哪些地方。這就把一段臺灣地名怎麼從 A 變成 B 的過程,也具體呈現出來了。

行政的空間

在消失的老舊地名裡,有些牽涉到行政區域的變化,像「萬年州」、「諸羅縣」、「臺灣府」,都不存在於現行的六都十四縣市裡。我們也許很難對這些舊行政空間有具體印象,但歷史地圖可以幫我們整理與復原它們。

早在 2015 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的《高雄古地圖及歷史地圖集成》裡,就已經使用歷史地圖整理過高雄歷代行政區劃了。而本書打從「明鄭時期政區」圖(頁36)一直到「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頁147)等二十餘幅圖,也用這個方式,呈現出國家疆域,以及府縣、廳州、縣市等不同時期全臺行政區的分區與界線狀況。

除了行政區劃主題圖,這些界線也有很多用在其他主題圖裡,當作底圖。在地圖上,有了這些資訊,不僅能使讀者迅速了解某時段的行政區狀況,也能進一步呈現不同治理模式下地區發展的部份樣態。

將古地名放回地圖裡面,以及用線條與箭頭串起空間與地名,都是歷史地圖為了呈現歷史地景所承擔的重要特色與挑戰。左為「1654年大臺北古地圖解說」圖(頁30-31),右為「1895年日本攻臺戰役」圖(頁97)。(筆者攝)

將古地名放回地圖裡面,以及用線條與箭頭串起空間與地名,都是歷史地圖為了呈現歷史地景所承擔的重要特色與挑戰。左為「1654年大臺北古地圖解說」圖(頁30-31),右為「1895年日本攻臺戰役」圖(頁97)。(筆者攝)

人們的移動

世界是流動的,歷史也因此編織起來。不只靜態的空間、地形與地名,要表現出不同人、事、物如何在空間裡移動,也是歷史地圖的特色與挑戰。本書地圖可看到不少線條與箭頭符號,箭頭是指出方向、線條則是呈現移動軌跡,它們要幫讀者整理歷史上各種「移動」經過。

因此,像是海上的移動,如十七世紀中葉歐亞貿易航道(頁14-15)、臺灣海洋貿易(頁40、73)、清治下的移民與港口對渡(頁50)、日治下的海路與航空線(頁106)、中華民國政府的撤退遷臺(頁153);或者是陸上的移動,如鄭荷交戰(頁34)、清治南北大路(頁57)與郁永河遊臺路線(頁58-59)、朱一貴事件(頁66)、林爽文事件(頁67)、牡丹社事件(頁79)之行動、1895 年日本攻臺戰役(頁97)等,都以線條與箭頭把地名位置串起來,對一段時代中牽涉經濟生業、政治、戰爭行動的人群移動狀況,進行概略性的掌握。

數據化的歷史地景

歷史地圖具有高度的圖像性,不僅適合套用數據,也能搭配空間位置凸顯出數據的意義。這種用數據顯現出來的歷史地景,也是本書地圖常見手法。

臺灣數據資料的大量記錄與精密化,始於日本為配合殖民地統治所進行的調查統計。本書即以 1920 年日本帝國首次國勢調查的臺灣部分數據資料,製作了「男性鴉片吸食比率」(頁 122)與「女性纏足比率」(頁 123)地圖。而在「當代臺灣」部分,也以各項統計資料,繪製了二二八受難者統計、外省籍人口來源(1966年)、城市分佈與人口比例、總統大選得票分佈、各級教育比率、外籍配偶婚配比率等圖。

至於早期部分,本書也有一幅荷治時期四個年度的贌社金額比率變化圖(頁29)。透過這些數據的深淺與空間分佈,能看出臺灣社會發展的部分趨勢。

「泛藍、泛綠三次總統大選得票分布」圖(頁172-173),整理了第2、3、4次總統直選的得票狀況。可以發現,得票率與中央山脈地形略顯一致的情形,每次總引發網友熱議,但其實在前幾屆就有跡可循。(筆者攝)

「泛藍、泛綠三次總統大選得票分布」圖(頁172-173),整理了第2、3、4次總統直選的得票狀況。可以發現,得票率與中央山脈地形略顯一致的情形,每次總引發網友熱議,但其實在前幾屆就有跡可循。(筆者攝)

歷史,其實看得見

整體而言,本書雖然還有值得補強的地方(像是部分地圖解析度不佳、全書沒有統一的圖例格式、各圖繪製風格不一、內文與地圖不一定能彼此搭配、內文錯漏與誤植,甚至有因排版將地圖擅自單向拉長或拉寬,導致長寬比例失衡,影響原圖空間尺度的情形等等),仍是瑕不掩瑜。

作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綜合式臺灣歷史地圖專書,它在未來也許能於教學或研究場合提供一些基礎支援;而更重要的是,它也能提醒我們另一種呈現臺灣歷史的方法,特別是史料「可視化」(visualization)的可能性。透過圖像式傳達,歷史或許可以不再存藏於艱澀文字中,而能躍然紙上,更加靠近人們、讓人們「看得見」。

然而,編繪地圖並不是件簡單的工作,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臺灣的歷史地圖,還是需要長期的累積與關注。這本書立下了開創性嘗試,我們也期待進一步的成果,能在未來繼續累積。


[1] 請見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線上典藏,https://www.wdl.org/zh/item/296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