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得天獨厚的幸運皇帝—讀《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
0
0
作者:李翊媗(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

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也是學界認為最偉大的時代,便是清帝國初年至中葉的「康雍乾盛世」。而乾隆皇帝在這段盛世中的地位,與唐代的唐玄宗相似,皆為一個帝國最鼎盛之時,卻也是一個帝國邁向滅亡的一個轉折點。

乾隆朝之於中國、之於世界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乾隆在位主政的年代,歐洲各國也正經歷著一個重大巨變——第一次工業革命。歐洲各國與中國開始大規模的接觸,也是始於乾隆皇朝。然而乾隆皇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在他這六十幾年來的統治期間,是中國歷代史上唯一一個施行禪讓政治的皇帝,也是少數相對高壽的統治者。

他在位期間多次尋訪江南,出訪山東,不論在文學上或是在武功上皆有斬獲,晚年甚至自封十全老人,並將平定新疆準噶爾之役及台灣林爽文事件,列入他的十全武功之中。在漢人的眼中乾隆也是一個充滿傳奇性的皇帝,也因此附加在乾隆皇身上的傳說故事總是特別多。

不論是當年傳聞他會多次出訪山東,是因他祕密娶了孔氏女子為妻,或是近現代的漢人之子傳說,都對於後世文學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較為早期金庸筆下的《書劍恩仇錄》、《細說乾隆》、《乾隆下江南》系列,再到之後瓊瑤小說的《還珠格格》系列,那句貫穿全句的:「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不知道成為多少人在那年朗朗上口的一句名臺詞,更不用說同時期的《佳子才人乾隆皇》,由此可知,乾隆皇帝他的傳奇性及故事性。

然而,身為一個帝國的統治者,每一個決策對於國家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影響,乾隆皇自然也不例外,後世學者對於乾隆皇帝是有褒有貶,是個功過參半的統治者。

而 2015 年與 2016 年有兩本與乾隆有關的著作在台灣的書壇問世,一本是由哈佛大學亞洲歷史教授,亦是新清史重要學者歐立德所寫的《皇帝亦凡人》,另一本則是由中國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張宏杰所著《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這兩本書分別用不同的角度來窺探乾隆。

螢幕快照 2016-07-28 下午4.17.44

《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去年歐立德以歐洲人與滿州人的角度,來看這位中國史上著名的皇帝,而今年張宏杰則是以中國人的觀點來剖悉這位皇帝,在這本《飢餓的盛世》中我們又能看到一個怎麼樣的乾隆呢?是與我們所熟悉的形象相符,亦或是出現不同面相?就讓我們一起來一窺乾隆皇帝的神秘面紗吧!

要剖悉乾隆朝這樣一個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就必須要從乾隆皇帝本身開始談起,因此作者將乾隆皇帝的一生分別以幾個時間點進行劃分,從現代學者及當時後中外實錄、記錄的觀點去拼湊出乾隆皇帝的形象,及他治理清帝國這樣一個龐大帝國的心態及手段。

孩提時期——幸運的孩子

在作者的眼中乾隆算是一個幸運的孩子,他有著傳統中極佳的生辰八字,並且是他祖父康熙帝那眾多孫子之中,少數得到康熙的寵愛,得以深養於宮中的孫子。

康熙帝對於乾隆皇的寵愛,不僅僅是表現在深養於宮,甚至當康熙面見朝臣之時,乾隆也可隨侍在側,乾隆可以說是在康熙晚年裡,少數讓他疼入心坎中的孫子。

然而,乾隆的幸運不僅只是獲得康熙的寵愛,最重要的是他在登基接班繼位之時,並未像他的父親雍正一樣,經歷一場腥風血雨後,才將皇位掌握在手中。乾隆的兄弟不多,加上他又是唯一一個得到康熙寵愛的兒子,因此他早早便篤定自己會成為皇位的繼承人。

再者,由於雍正皇帝治國嚴厲,因此傳承到乾隆時,天下已是穩定的太平盛世,並無內憂外患纏身。最後,則是雍正過世的時機點,雍正過世時乾隆皇帝正值盛年的二十五歲,正好是個有著政治抱負、剛好能施展拳腳,卻又不會過於年幼。因此,從乾隆皇帝出生,一直到他接下清帝國的重責大任之時,可說是有幸運之神一直在卷顧著,而他的幸運,也讓早年的乾隆朝,有著與雍正朝截然不同的風情及景象。

(Source:wikipedia)

乾隆登基時並未像他的父親雍正一樣,必須經歷一場腥風血雨才能將皇位操之在手(Source:wikipedia)

乾隆主政——絕對的專制

乾隆二十五歲時,從父親雍正的手裡接下了清帝國,一個如此龐大的責任及絕對的權力,而年輕有為的乾隆皇也展開了一連串的政治革新。

首先,他免除掉一些因他父親而下獄或是被牽連的人,不論是前朝的冤案、或是因爭奪王位而受到牽連的宗親。對於新朝,乾隆有著自己的理想,對外他寬大為懷,卻又時時刻刻的忌憚著朝臣會在利益有所衝突之際,反咬他一口,因此他打擊朋黨,卻又無時無刻的平衡黨爭,並且嚴查貪腐。

對內,他則是嚴格地限制後宮與宦官干政(包含他的生母鈕祜祿氏),他對於介入朝政的宦官一點都不寬容,這樣的革新之下,乾隆朝可以說是煥然一新,直到第一個轉折點的出現——乾隆十三年(1748)。

乾隆十三年(1748)對於乾隆皇帝、或是整個乾隆朝而言,都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年份。首先帝國西南邊爆發了金川戰爭,他的髮妻、也是他最寵愛的皇后—孝賢皇后富察氏也過世了,金川戰爭的爆發對於乾隆來說,不過只是這一年的一個插曲,然而富察氏的過往卻演變成一場誰也無法預料、前所未見的政治風暴。作者認為富察氏的驟逝,引爆了乾隆對於朝臣及朝局的不滿,讓他從一個寬大為懷的皇帝,轉變成一個與他父親雍正皇帝無異的嚴厲君王。

(Source:wikipedia)

孝賢皇后(Source:wikipedia)

嚴厲的開始——政風轉變

政治手段逐漸轉變為嚴厲的乾隆皇帝,開始積極地掌控朝臣與地方,他對於結黨這類可能危及到他權力的事情更加地反感,對朝臣的態度也不再和善,一些三朝的老臣們、或是像張廷玉的兩朝元老皆因此晚景淒涼。

除了對朝臣的態度趨嚴厲之外,對於邊疆地區、民間社會的態度,也與先前相差甚大。在民間社會方面,那一度消失的文字獄又再次捲土重來,像是乾隆十六年(1752)的偽稿案及後來的馬朝柱反清案,更不用說,之後大大小小卻又牽扯甚廣的文字獄案件,另外戲曲相關的禁令及禁書令,都在乾隆十六年之後陸續地出現。

而就邊疆地區而言,準噶爾之役便可以看出乾隆手段之嚴厲,雖然平定了準噶爾,將今天的伊犁一帶收入了大清的版圖,卻也對於居住在此的蒙古族進行屠殺,並將其他的族群遷入於此,造就今日新疆的多元族群現象。

乾隆晚年——盛世崩塌

作者張宏杰認為,乾隆盛世出現的原因有四,其一為父祖兩代基業的奠定,二則為乾隆皇帝的勤政,與他「以民為本」的政策,三為乾隆一手建立的有效官僚體系,最後則是與乾隆皇帝早年嚴逞貪腐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張宏杰認為盛世的出現,與乾隆本身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乾隆皇帝晚年對於物質權力的慾望,如舉辦壽宴、出巡等鋪張浪費之舉,及朝臣因為議罪銀而產生的集體腐敗,如甘肅冒賑案,種種因素都使一個偉大的帝國逐漸走向衰亡。

當乾隆晚年回顧自己生涯時,他自封為「十全老人」,從他當政六十四年內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挑選出了十件讓他甚是滿意的武功,其中包含了上述所提的金川戰爭、準噶爾之役以及台灣的林爽文事件。接著,乾隆施行了中國歷史上真正的一次禪讓政治:他將皇位傳給皇十五子,即後來的嘉慶皇帝。

當乾隆成為太上皇的嘉慶元年,西南地區爆發了白蓮教事件,而這事件一打就是三年,乾隆皇就在國家如此紛擾動盪不安的情況下,走向他人生的最終章。

金川戰爭(Source:wikipedia)

金川戰爭(Source:wikipedia)

歐洲事務——天朝思想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也正好是歐洲各國皇權重新梳理之際。

第一次工業革命展開後,歐洲各國開始尋找新的天地,康熙年間便開始有歐洲使臣東來,張宏杰認為,正是因為乾隆皇帝的天朝思想,才引發了馬戛爾尼事件,更在接待外國使團的時候讓歐洲各國見到,清朝風光的表面下,遮藏的貧富不均、官役任意的驅使百姓、清帝國不過就是個空有其表的空罐子,最終埋下多年後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而乾隆晚年的種種失策,包含人口成長卻未加稅等政策,成為後繼的嘉慶朝,由盛轉敗的主因,更使得清帝國在嘉慶朝晚期徹底被掏空,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失去了復興的機會。

《飢餓的盛世》中,張宏杰用了許多中外記錄、史料及其他二手研究,從中建構出乾隆皇帝的性格及樣貌,用較為淺顯易懂的方式,去描繪這個高高在上、卻始終讓人看不清面向的乾隆皇帝。

張宏杰也試圖從各方面分析,乾隆皇帝在治理國家時的心態,無論是對於父親雍正皇帝的想法、或是繼位後的種種改革,再到孝賢皇后富察氏過世後的劇變,試圖評價這位在大清帝國國運巔峰時期的皇帝,與他一身的功與過。

《飢餓的盛世》所呈現的是一個盛事的開端與結束,內文精彩豐富,但對於乾隆皇帝的剖悉卻稍嫌呆版,並未提出跳脫刻板印象的深刻觀點,且作者張宏杰在行文的過程中,主觀意識似乎相當強烈,多為用現代的眼光與角度,去評判乾隆皇帝,而沒有考慮當時的時空背景因素,對於乾隆王朝的批判因而嚴厲,更甚至是以「中華民族」的角度去檢討乾隆皇帝。

盡管如此,《飢餓的盛世》仍相當適合作為一個想要認識乾隆朝與乾隆皇帝的入門磚,以本書內文為基石,再多加涉獵其他書籍與研究,必能將乾隆皇帝這樣一個富有傳奇性及故事性的各種面向看得更清楚、明白。

「康雍乾盛世」在中國歷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更是中國逐漸邁向近代化、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轉折,而在那之中乾隆皇帝正是那個最為關鍵的要角。

他是一個幸運的孩子、一個中國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更是一個真正施行禪讓制度的皇帝,他在清代歷史中是得天獨厚,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他那充滿戲劇性的人生,絕對值得讀者們細細品味。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