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物種起源》的起源】改變達爾文命運的一封信

$
0
0
【前言】原本很可能胎死腹中的《物種起源》,因為在英國的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58年收到一封從印尼德納地(Ternate)島上寄來的信件,而導致了達爾文急急忙忙的在1859年出版了他的「摘要」,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物種起源》。 一封不速之「信」 1858年六月的一個早晨,達爾文一如往常的到家門口去收信(大概就跟我們現在早上起來用電腦或手機打開電子郵件收信一樣),達爾文快速的瞄到,這是從當時荷蘭東印度群島的德納第(Ternate,現在歸屬於印尼的一個小島)寄來的。 寫信和收信是達爾文每天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當時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和外界交流很重要的一個管道。正當他還在好奇會是誰從德納第寄信給他的時候,他大概也很快地就從筆跡上認出來是華萊士(A.R. Wallace)寄來的。 其實華萊士不是達爾文固定會寫信的對象,因為他們完全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尤其在當時的社會氛圍狀況下,華萊士和達爾文的生活圈基本上是不會有交集的。 達爾文可以乘著小獵犬號環遊世界進行隨心所欲的研究,是因為他就是典型的靠爸族,整趟旅程的開銷都是他有錢的醫生老爸付的。 而華萊士為了生活,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再次千里迢迢地離開英國,來到了馬來群島這附近進行採集,希望可以採集到很多稀有及漂亮的動植物,寄回英國後才可以賣個好價錢。 華萊士從1854年就已經前往馬來群島進行採集的工作,達爾文也知道華萊士去了馬來群島尋找稀有或未知的動植物。達爾文在華萊士出發後,有寫信給華萊士請他幫忙採集一些當地家禽類的標本。所以,當達爾文那天早上看到是華萊士寄來的一個小包裹,大概心裡想說:太好了,在他可以比對研究的標本中,又增加了從馬來群島的類群。 沒想到,這裡面沒有他期待的標本,卻是華萊士寫的一篇約十頁的文章。而這篇文章,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人生和催化了物種起源的發表! 不可思議的巧合 達爾文熟練地拆開信件,在書房裡先看了華萊士寫的一封簡短給達爾文的信,瞭解到這是華萊士附上他在馬來群島採集及觀察後,寫的一篇研究報告。他希望達爾文看了這篇文章,如果覺得適合發表的話,轉交給萊爾(C. Lyell)。萊爾是當時著名的地質學及博物學家。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上所做的一些觀察、後來引領達爾文物種有演化的想法,一部分就是因為達爾文當時在船上閱讀萊爾寫的地質學原理(Principles of Geology)。 在當時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階級」是相當明顯而且很難打破的一層隔閡,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華萊士沒有直接將他的文章寄給萊爾,而是寄給達爾文,先請達爾文看過,如果他覺得有趣,也值得發表的話,再轉交給萊爾。 雖然華萊士和達爾文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交情,不過至少有一些通信的紀錄,而華萊士也認為達爾文是個可敬的、值得信任的博物學家,所以相信達爾文會做出正確的判斷。除此之外,華萊士也知道達爾文和萊爾是好朋友,所以如果這篇研究可以從達爾文那邊推薦給萊爾的話,那一定會比他自己直接寄給萊爾有更大的影響力! 達爾文快速地看完華萊士給他的訊息後,開始仔細地閱讀華萊士的研究文章,看他到底有了什麼新發現。光看到華萊士文章的標題,達爾文的心大概就涼了一半,而將這短短大約十頁的文章仔細地讀完後,達爾文覺得他的研究生涯毀了! 他在看完華萊士的文章後,將華萊士的文章轉寄給萊爾,並同時在寫給萊爾的信件裡說: “I never saw a more striking coincidence…” (我大概不會再看到更驚人的巧合了…) 華萊士在這篇文章中,清楚地表明他瞭解新物種出現的秘密,而不是如同當時的社會氛圍所瞭解的那樣 ──一切都是由神所創造,物種是不會改變的。 而這秘中之秘(mystery of mysteries,意指新的物種的發生及起源。這用詞一開始是由英國科學家赫歇爾J.F.W. Herschel所提出,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的開頭也使用了這樣的說法)在達爾文於1830年代末期就察覺,並且已經從那時候就致力且不斷地收集大量的資料,來佐證及支持他的想法。 不過,就在醞釀將近二十年後,一個默默無名的程咬金突然殺出來。達爾文也想,從那短短十頁的文章看來,這位年輕小夥子(華萊士比達爾文年輕14歲。在1858年收到這封信的時候,達爾文是49歲,而華萊士是35歲)對於新物種如何產生的瞭解及思緒都不在自己之下!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不難想像,這時的達爾文是極度的心慌意亂,因為華萊士寄來的這篇文章已經準備要發表了,可是達爾文認為他自己的文稿要達到可以發表的程度,還有一段距離。 有些人會認為,那達爾文就不要回覆給萊爾就好了,就當作沒有收到華萊士的信啊?!不過,這說明了,華萊士還是沒有看錯達爾文的為人,達爾文還是將華萊士的稿件寄給了萊爾。 有趣的是,早在兩年前(1856年),萊爾就著急的提醒達爾文,希望他可以早點發表關於物種起源這議題的研究文章。因為萊爾已經注意到華萊士在1855年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早就透露了華萊士對於這方面議題的注意及了解,但是這篇文章卻一直沒有受到重視(即使到現在,提到演化思想崛起的議題時,還是很少人會提到華萊士1855年這篇文章)。 在競爭激烈的科學界裡,發表的時間及內容的原創性是極度重要的,而萊爾在當時十九世紀的英國科學界有極大的影響力,當然深諳其道。所以,萊爾擔心達爾文在這議題的發表會被捷足先登。 但當時,達爾文一方面不想要發表還不夠成熟的研究文章,另一方面或許也還沒有了解到華萊士在1855年那篇文章的重要性,所以在1856年的時候,達爾文回覆給萊爾的信中還是強調了他覺得不適合發表如此初步的研究: “I have found it quite impossible to publish any preliminary essay or sketch…” (我還是覺得不可能發表如此初步的研究文章或草稿…) […]

獨立的理由──湖南民族精神是如何被發明的?

$
0
0
作者:史蒂芬.普拉特 Stephen R. Platt(耶魯大學博士,美國麻塞諸塞大學歷史系教授) 湖南人應該讓中國步羅馬帝國之後塵消失於歷史舞臺,湖南本身則要成為法國或英國之類的國家,把舊帝國的文明帶進未來。       ──一九○三年,某湖南學生 隨著更多湖南學生進入東京的宏文學院等校就讀,原以來自時務學堂的湖南人為核心的湖南留學生,一九○三年時成長為人數一百多人的更大組織。一九○二年晚期,幾位湖南留學生創立湖南編譯社,翻譯論政府、教育、科學、歷史的外文書,供國內的湖南鄉親閱讀(《支那教育問題》是其中最早問世的譯作之一)。 同一群學生也在日本創辦了名叫《遊學譯編》的月刊,一九○二年秋首度問世。刊名很籠統,但它是由中、日兩國境內的湖南學生撰稿,且是為這兩國的湖南學生而寫的湖南人刊物。它是日本境內第一個以個別省分為焦點的中國留學生刊物。 這兩項事業都得到官方支持,也就是得到一八九○年代陳寶箴所創立的實業改革機構支持,其中在陳寶箴下臺後仍繼續運作的湖南礦物總局,出了大筆經費給這分刊物,充當該刊在長沙的發行所。該刊第一期宣告,「有精神而後有物質,有理論而後有事實,有學術而後有政治」,所刊的文章涵蓋學術與教育的許多面向,全是為了實現政治改革這個最後目標。 《遊學譯編》的三個主編,代表了將湖南學生帶到日本的三股涇渭分明的潮流。一個是楊毓麟,曾任時務學堂老師,唐才常的至交。楊毓麟代表了曾親身參與湖南維新運動,後來東渡日本避難的學生。 另一位是楊度,他在一八九五至一八九八年就讀衡陽船山書院時,是王闓運最喜愛的學生,因而代表了旁觀湖南維新運動(欽佩但未參與該運動)的學生。王闓運極力反對楊度赴日留學,因而他也代表了受過正統儒家教育、與湖南當地有深厚淵源、卻透過赴日留學與此前活動徹底劃清界線的學生。 最後則是黃興。黃興一八九七年自較守舊的長沙嶽麓書院畢業,後來就讀湖北的兩湖書院。兩湖書院是張之洞所創辦,以推動被郭嵩燾斥之為流於表面的自強改革為創辦宗旨。黃興未因湖南維新運動的瓦解改變原立場,他拿公費赴日求學,因此他代表了因中國境內由上而下進行較保守的改革,從而赴日的學生。對他們來說,赴日求學與他們先前在中國大陸的活動和關注的事物完全不相牴觸,且還受到後者的支持。 這三股潮流匯聚於宏文學院,使原本因地域和受教經歷分化為不同圈子的湖南學生在東京共聚一堂。《遊學譯編》是海外湖南留學生的喉舌,代表了他們諸多觀點的合流。在這同時,它也是把他們對更廣大湖南鄉民的願景落實的媒材,一如一八九七至一八九八年《湘報》為湖南鄉民所做的。 透過日本報刊和國外報刊,這些學生痛切體認到中國在當今世界裡的衰弱。他們看到周遭的日本人生活在當世其中一個最成功的民族主義社會裡,與中國的情況呈強烈對比。凡是來到日本的中國留學生,都受到日本強、中國弱之強烈對比的衝擊,但湖南學生根據自己對本省歷史與命運的獨特理解,和他們對晚近湖南改革、反抗之經歷的認識,回應這衝擊。其中有數人還曾在這改革、反抗的歷程裡扮演過某種角色。 一如在日的其他許多中國留學生,《遊學譯編》的撰文者開始構想如何為中國創造民族主義,如何利用日本社會的強,來造就自己社會的強。但對湖南學生來說,他們構想的主要對象乃是湖南省本身。由於中國日後能否保持領土完整還在未定之天,湖南再度成為旗幟鮮明的排外大堡壘。誠如他們所認為的,湖南人已把洋人拒於門外數十年,也平定過太平天國之亂,無疑也能阻止這些想把中國瓜分的帝國主義者。 就在非湘籍人士章太炎,開始把王夫之視為所有漢人的共同財產來宣揚時,聚集於日本的湖南學生開始更猛力地想將王夫之據為己有。他們這麼做,其實是在追隨譚嗣同、郭嵩燾、鄧顯鶴的腳步,由此觀之,他們三人多年來的推廣似乎收到成效。到了一九○○年代初期,凡是湖南人所寫描述湖南人性格的著作,鮮少不把王夫之視為他們的精神領袖。 王夫之同時扮演了兩種角色,既是中國民族主義者的先驅,也是現代湖南子弟的祖先。這兩種看法直接助長了湖南人的自豪感,儘管是以不同的形式、出於不同的原因而助長這種自豪感。但在湖南學生的著作中,最有力的看法,乃是這兩種看法的交融為一:把王夫之視為湖南民族主義之父。 有數人對這一新湖南民族主義提出了有系統的闡述,其中之一是蔡鍔。 蔡鍔曾是時務學堂最年幼的學生,後來成為自立軍一員。一九○三年一月十三日,他在《遊學譯編》第三期發表〈致湖南士紳諸公書〉,勾勒他所構想的湖南未來。此信以湖南人所共有,且經由此前幾十年的情勢發展,已在湖南形成的一個信念為前提:湖南人注定要帶領中國進入現代世界。蔡鍔在此信中,自信滿滿寫道,「湖南一變,則中國隨之矣。」 梁啟超認為湖南可扮演中國薩摩藩的角色,亦即扮演逼中國進入現代世界之省分的角色,而蔡鍔寫此信,就是欲說服湖南士紳揚棄上述觀念,轉而追求更宏大的目標。他寫道,「自戊戌政變來,湖南則漸媿薄有薩摩人之譽……(但)綜湖南全部可以敵日本……然則薩摩何足況湖南?」於是蔡鍔提出另一種看法,建議湖南人不要再把自己比擬為日本的諸藩,而應自成一體。 蔡鍔未擔心湖南在中國的地位,反倒表示湖南應把心思擺在思索湖南可如何獨力將中國文明帶進未來。他寫道,「夫湖南僻在中國南方,政教學術,大抵取索于中原,而非己有矣;則湖南者,亦猶羅馬之英法,可謂能有新機耳。特湖南省也,英法國也,同異之間,如是而已。」 因此,湖南可以成為從古帝國的廢墟中崛起的現代國家。做為有著內陸文化與思想的純內陸地區,湖南看來已避掉在沿海或有洋人居住之地區的文化混雜。事實上,蔡鍔寫信時,長沙這個大城仍然禁止與外國通商。照他的類比,如果未來的湖南等於英國或法國,那清朝其他領土的下場,就會如羅馬帝國的殘餘一樣四分五裂且各無關連。 蔡鍔的文化「中國」觀,不只背離把「中國」視為一地區的地理觀,也背離章太炎以共通的族群身分界定「中國」的種族觀。基於蔡鍔的觀點,中國的邊界和其人民都是可變的。湖南則不然。 湖南代表最純粹的中國內陸文明,然則湖南文化所指為何?蔡鍔接著寫道,「歐之化,其理想胎于文,其精神胎于武……湖南素以名譽高天下,武命自湘軍占中原之特色……文想則自屈原濂溪船山默深。」因此,湖南「精神」誕生自湘軍,湖南「理想」,據蔡鍔的說法,誕生自郭嵩燾從英國返鄉後在思賢講舍裡祭拜的那些湖南先賢(湘軍將領曾國藩屬於「軍事」範疇而非「文化」範疇)。 未親炙郭嵩燾教誨的蔡鍔,竟重述了郭嵩燾對歷史上湖南性格的原始陳述,說明了在郭嵩燾去世十年後,他的努力已得到認同。 九個月後的一九○三年十月四日,出現對新湖南民族主義的另一種闡述,執筆者是曾在船山書院受教於王闓運門下的《遊學譯編》主編楊度。一九○三年秋,《遊學譯編》刊出最後一期,此時已有不少學生返鄉。楊度在這一期發表了長詩〈湖南少年歌〉。那是在學子即將返國的焦躁不安和日本正與中國展開新一輪締約協商,要求開放長沙供日本人通商、居住的氣氛中,鼓勵湖南人愛國的呼聲(此詩發表四天後,清廷同意日本的上述要求)。 此詩開頭寫道,「我本湖南人,唱作湖南歌」,然後歌頌湖南的自然奇景(湖南的山川湖泊)。此詩寫到「湖南自古稱山國」,藉此為湖南的反抗搭好舞臺。它探索湖南人的愛鄉歷史,以屈原的事蹟(「為哭將來民主稀」)為開端: 亡國遊魂何處歸, 故都捐去將誰屬? 愛國心長身已死, 汩羅流水長嗚咽。 不考慮當下的時空背景的話,此詩中屈原的「亡國」,或許代表中國。但就此詩的時空背景,特別是就當下一時的時空背景來看(發表於中日締結條約開放長沙對外通商的四天前),「亡國」指的是湖南。「故都」代表長沙,「亡國遊魂」是返湘的湖南學生。 屈原溺死汨羅江兩千多年後,屈原的「愛國心」仍存於這些學生心中。一如屈原無法魂歸其已亡失的楚國,這些湖南學生回到即將亡於帝國主義的湖南。因此,屈原的「為哭將來民主稀」,乃是楊度對湖南和湖南人民前途的擔憂。 在屈原之後,此詩繼續寫道,「此後悠悠秋復春,湖南歷史遂無人。」接著向宋朝理學家周敦頤簡短致意(周「空談未救金元辱」)之後,楊度轉向王夫之,以整整一個詩節描述他: 惟有船山一片心, 哀號匍匐向空林。 林中痛哭悲遺族, 林外殺人聞血腥。 留茲萬古傷心事, 說與湖南子弟聽。 楊度筆下的王夫之,與此前之人所構築的王夫之形象稍有不同。一如郭嵩燾或唐鑒,他特別強調王夫之的自我放逐幽居,但比起郭、唐所喚起的王夫之,他筆下的王夫之痛苦與憤怒之情大有過之。楊度想用王夫之(個人而非學者身分)做為湖南人反滿民族主義的龍頭,因此,在這情況下,王夫之的學問未讓人覺得是哲學,而讓人覺得是「萬古傷心事」,要人想起滿人所帶來的苦難。 楊度在船山書院受教於王闓運門下時,肯定仔細研讀過王夫之的著作,但在此詩中(或者在他其他出版的著作中),完全看不到他曾認真鑽研過王夫之思想的跡象。這是個重大的轉折,而且在赴日留學的較年輕一輩湖南人中普遍可見。 王夫之的歷史地位,一時之間完全建立在他一生反抗當道所樹立的榜樣和他的反滿著作上。原被視為改革派哲學家的王夫之,此時搖身一變成為湖南當地反滿、反帝國主義的典範。但不管是被視為何者,他仍一如一八二九年鄧顯鶴所盼望的,乃是湖南人「宗仰」的典範。 因支持清廷而令楊度遺憾的湘軍那一代,在〈湖南少年歌〉中則成為湖南無可匹敵之武力的明證。這支武力不只平定了太平天國之亂,還在此後建立偉大功業;楊度寫道,左宗棠後來帶兵平定西部的回亂,把清帝國遼闊的西部地區變為「湖南殖民地」。 至於這支湖南武力未來會走向何方,楊度追隨蔡鍔等人的腳步,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以全球史為類比,闡述湖南的命運。他寫道,「歐洲古國斯巴達,強者充兵弱者殺。雅典文柔不足稱,希臘諸邦誰與敵?」同樣的,「區區小國普魯士,倏忽成為德意志。兒童女子盡知兵,一戰巴黎遂稱帝。內合諸省成聯邦,外與群雄爭領地。」 這將是湖南為中國扮演的角色。誠如此詩接下來所說,「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作普魯士。」湖南將是年輕、尚武的國家,將振臂而起,改造其周遭地區,打造出由它領導的新帝國,帶領其他省(如有必要不惜動用武力)組成一新聯邦,建立以湖南為典範(且受湖南保護)的中國。 一如蔡鍔,楊度深信中國的未來基本上繫於湖南一身。也和蔡鍔一樣,深信湖南人是中國賴以抵抗外國帝國主義者的唯一憑藉。誠如他接下來所寫道,此詩最著名的句子: 若道中華國果亡, 除非湖南人盡死。 這位湖南青年在此喊出他的心聲:湖南人是中國抵禦外侮的唯一支柱,湖南人會是最後一個倒下者,湖南人比其他人更能頂住帝國主義者的進犯。 但在「中國」究竟意指地理中國,還是文化/民族中國,此詩並未明確交待。如果他所指的是地理中國,且真正目標是驅逐洋人和滿人,保住中華帝國的疆域,那麼把湖南類比為普魯士、斯巴達一事,就表示湖南人應征服中國,並按照湖南的模式重建中國,也就是基本上要推翻積弱不振的清朝,在清朝原有的所有疆域上建立一新帝國,而在這新帝國中,湖南人能將其他省統合為一新聯邦。湖南人將趕走列強,繼續擔任新中國的領袖和守護者。 如果他所指的中國是個文化實體或民族實體,此詩就在暗示,注定要拯救同胞者,乃是湖南的漢人民族主義者,即整個漢民族裡,獲選擔負拯救任務的一群人,角色類似薩摩或長州藩的日本人。至於可能性如何,此詩最後幾行暗示,「中國人」不是單一不可分割的實體。湖南人要先救湖南,再救中國: 憑茲百戰英雄氣, 先救湖南後中國。 …… […]

你沒聽過的反清復明──東南亞的天地會

$
0
0
「反清復明」是天地會的成立宗旨,傳統中國的價值觀和信念正是維持組織宗旨持續存在的依據。單就這些文書內容看來,當時天地會的主體意識,就是反清復明意識,當時的成員,都應該抱有消滅清朝、光復大明的國族情懷。然而,因為清廷的打壓,促使許多天地會組織成員必撤退海外。故事是這麼開始的,究竟這些反清義士離開大陸到了海外之後,如何生存?如何繼續他們的滅清活動? 前情提要:替天行道、反清復明:天地會的暗號與秘密 天地會黨員扎根南洋 流亡海外的天地會黨員相當多,其中有很大一部份「撤退」至南洋群島一帶,繼續「反攻大陸」。然而,滿懷反清意志之餘,「麵包」還是需要兼顧的,因此天地會黨員必須在當地從事各種產業,如採礦、種植業等。 無形中,在還沒有達成滅清目的以前,這些義士早已經先成為南洋地區的拓墾先鋒。早期的普吉島、檳城、麻六甲、新加坡、廖內等地早期都是天地會黨人的活動之處。雖然從17世紀到18世紀較少有關天地會的記載,但至少到19世紀,許多地方社會領袖都與會黨有密切關係,例如普吉島的雍天壽、陳清淡,北馬地區的鄭景貴、許武安、邱天德、中馬的葉亞來、盛明利、南馬的陳開順等等。 有關天地會對地方的開發,新山開發的故事是這麼被記載的: …洪門志士,逃避在新加坡爲數衆多,組織龐大,當地政府初取放任態度,尚能自由活動,後來漸加限制。該時我僑陳君開順,亦系該會之中堅人物,感覺星洲頗難立足,想向外發展,至新山開拓。柔佛一帶,叢林曠野,荊棘滿途;切水土不佳,英人雖已統治新加坡,但尚未開發柔佛;而當地土人屬半開化之民族,陳君開順率領工人同志多人,剛毅果敢,最初抵柔佛陳厝港,從事墾殖,極爲成功。後來逐漸開拓柔佛埠,秩序井然,逐柔佛蘇丹置都于此,後人猶稱柔佛爲新山,即系新興之地方之意。(李馨,1950) 由此可見,離開中國本土之後,天地會不再非法(雖然後來會黨被定義為危險組織,但許多會黨領袖並沒有因此被殺頭)。作為天地會開發的地方,本區應該聚集了很多的反清義士。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此,我們無法確切得知,但至少到1876年的報章,英國人對於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的華人與會黨關係是這麼記載的: 大意就是說:各行各業的華人都有其所屬的會黨,幾乎為60%的華人有會黨色彩,仍然可以顯現出天地會在海外華人社群中的影響力。 也因為天地會在南洋曾經是個極具影響力的公開社團,因此許多地方至今多少也留有一些天地會遺跡。這些遺跡很多都傳承自天地會那套運作模式。 (PS: 必須要強調的是,目前所看到天地會詞句或文字的使用者,不必然就是與天地會有關,只能說或多或少受天地會傳統所影響,許多天地會符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北馬某店家的招牌「天」字的寫法 泰國人們祭拜的天宮—「天地父母」 (攝於泰南合艾) 檳城浮羅山背玄武山廟刻有的「天地父母」的天宮爐 天地會入會結拜儀式中的誓詞 麻坡斗母宮的秘密文字對聯 (類似對聯在許多斗母宮或九皇爺廟都能見到) 延伸閱讀:〈九皇大帝的奇聯奇字〉 檳城名英祠(義興祠堂)內供奉的關帝爺 名英祠內的梁山好漢靈位 新山綿裕亭義山上的“明墓” (據說內部埋藏了義興公司的牌位等象徵物) 延伸閱讀:〈全馬獨一無二的古墓新山“明墓”的由來〉 說好的反清復明呢? 上面這些遺跡告訴我們,在曾經一段時間內,這些黨員在當地仍然遵守著天地的傳統價值觀。這麼龐大的反清群體,如果集結反清,應該會對清廷造成極大的威脅。但是,他們雖然有沿用天地會的文本,但對於反清復明宗旨的實踐則似乎較少作為,至少這方面的紀錄不多見,因此隨著時空的流變,天地會黨們的反清復明的意識上已經出現某種程度的質變。這點正好可以從柔佛新山市區附近義山上的天地會黨員墓加以佐證。 天地會黨員墓 天地會黨員墓可以以墓碑上的「氵月」字抬頭作為辨認指標。此字像「清」 ,但無「主」字,一半接近「明」,部首却是「氵」。此字是天地會所創,作為「清」字的取代,寓意清朝無主,大明復半。這個字充分展現了天地會黨員的意識形態。 綿裕亭義山的「氵月」墓 天地會文獻中「反“氵月”復明」的寫法 天地會墓碑的告白 在柔佛,受政府所承認的天地會組織是「義興公司」,由於它在19世紀的當地還是合法的會黨,因此這裡擁有許多的「氵月」墓。據統計,新山的綿裕亭義山有超過155座「氵月」墓,接下來我們就抽出幾個特別的「氵月」墓吧。 首先是1879下葬,來自潮州澄海縣的許乃豐和夫人洪傳受,特殊的是,許先生的名字前面冠上了「學生」二字,夫人則是個「孺人」。學生乃傳統中國文官制度的產物,是讀書人的稱號,孺人則是七品官位者的夫人頭銜。 接下來這位墓主是擁有兩位妻子的陳賢文,陳先生的名字前面同樣冠了兩個字—「處士」。處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根據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辭典所示,處士意為「有才學而隱居不做官的人」。(不願當清廷的官?) 上面這兩塊墓碑的墓主,看來還是十分遵守著天地會的傳統,但是「學生」、「處士」等字眼卻跳脫了我們對於天地會武將、草莽個性的想像,他也可以有著書香、耕讀、士大夫氣息的。 另外所要看的是這塊1882年的墓碑,墓主是瓊州籍的龍太太陳氏。這塊碑的重點已經不是他的籍貫,而是他女性的性別身分?!這塊墓碑也顛覆了我們對於會黨為男性空間的想像。但也許很多人會問,「女性難道就不能成為黨員嗎」,是的,在那個父系社會的時代,女性是不能夠成為黨員的。Vaughan(1879:99)的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一書中,說得很清楚:“Females are not admitted into the Hoeys”。 那…到底是Vaughan記錯?還是女性主義已經在新山天地會中抬頭? […]

完整回顧,臺灣禁歌史

$
0
0
作者:徐睿楷(Eric Scheihagen);翻譯/王萱 在台灣流行音樂史很長一段時間裡,詞曲創作人及歌手都曾經面臨歌曲審查制度。這樣的審查制度有著多種不同的管制形式,並且由多種不同的機構執行評審。這些機構不一定是政府部門,其結果也各有不同──包括強迫改寫歌曲、禁止公開播放和禁止公開演唱,甚至是完全禁止發行。 在二十世紀中期,政府的審查制度較為被動亦無章法,直到了戒嚴時期的最後十年,審查制度才較為系統化。但即使到了解嚴之後,具有煽動性內容的歌曲仍然遭到某程度的審查。 日治時期到1950 年代 歌曲審查最早已知的案例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發行於1934 年末的〈街頭的流浪〉,內容描述失業男子在街頭遊蕩,像是歌詞中的「頭家無趁錢 轉來食家己」,原因為殖民政府並不贊同曲中對於社會問題的負面描繪,它在發行近一個多月就被查禁。由於它的遭禁被後來的報紙廣為提及,再加上它的時代久遠,〈街頭的流浪〉因而被稱為台灣的第一首禁歌。 到了戰後,流行歌曲審查制度並未終結,相反地,新的審查制度以各種名目強加在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上,維持了近半個世紀。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便力行查禁的是被認定為親日的歌曲,包括各種被視為日本戰時的宣傳翻唱歌曲,即使是它們已經被賦予新的歌詞內容,例如文夏的〈媽媽我也真勇健〉,原曲是改自鄧雨賢於1939 年所作的〈鄉土部隊の勇士から〉(鄉土部隊之勇士的來信);而「宣揚社會主義」的歌曲如〈漁光曲〉和〈義勇軍進行曲〉早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之前就已被禁;還有「黃色歌曲」──雖然大多只能算是浪漫調情,並非真正的色情──如〈天涯歌女〉、〈桃李爭春〉、〈桃花江〉、〈三年〉、〈何日君再來〉和〈魂縈舊夢〉。 因其他原因被查禁的,還有〈補破網〉、〈收酒矸〉與〈杯底不可飼金魚〉等三首河洛語經典歌曲。〈補破網〉發表於1948 年,也就是二二八事件後一年。雖然這首歌的靈感並非直接地來自需要弭平的社會傷痕,但它確實精準地捕捉了時代感。 然而,當局查禁它的理由並非其與二二八事件的關係,只是認為李臨秋最初所寫的兩段歌詞太過消極負面,因而逼迫他寫出第三段歌詞,加入快樂的結局。後來李臨秋說,他寧可人們不唱出那段受到脅迫所寫出的第三段歌詞。 〈收酒矸〉的情況有如日治時期歌曲〈街頭的流浪〉,因刻劃出台灣過於淒涼貧困的情景而被禁止。1949 年,由呂泉生作詞曲的〈杯底不可飼金魚〉是另一首當時著名的禁歌,呂泉生的靈感來源顯然是二二八事件之後,身處於台灣的各民族之間的緊張關係。 混亂的審查制度 必須要強調的是,戰後的二十年間,多數的審查往往雜亂無章,不同的歌曲也許是被不同審查單位禁止,執行手法也不一致,所謂「查禁」可能是禁止播放或現場演出,但仍可發行,但也可能是全面的禁止。有些歌曲則可能在被禁一段時間之後又被解禁。 若是唱片裡的其中一首歌被禁播,DJ 通常會在唱片的曲名上標註「×」、「禁」,或是劃掉標題,有時是用膠帶貼在唱片的音軌上,使之無法播放;最極端的情形是破壞唱片。審查制度同樣適用於現場演唱。著名的台語歌手洪一峰曾說,有一次他在電視節目中演唱歌曲〈寶島四季謠〉,唱到「春天時,草山⋯⋯」,節目突然被中斷,後來才知道,原來當時蔣介石已將草山更名為陽明山,而舊名已經被禁止使用。 在戒嚴的最初十幾年,除了地方政府與省政府,主要審查工作由警備總司令部(權責為維持戒嚴令與鎮壓異議者)負責。當時的審查制度較為被動,往往在歌曲廣受歡迎之後才實施查禁,導致某些專輯在查禁之後名聲大噪而造成反效果,例如帶有性暗示的高雄民歌〈鹽埕區長〉,在1964 年發行被查禁之後,反而在南台灣大為流行。 面對審查制度的刁難,唱片公司常用改名作為偷天換日的應付對策,例如1967 年謝雷演唱的〈苦酒滿杯〉遭到當局以太過晦暗和憂鬱而查禁,唱片公司重新發行的版本並未將該曲刪除,只是將專輯名由原本的《苦酒滿杯》改為《男人的眼淚》,並將專輯中的〈苦酒滿杯〉改名為〈酒與人生〉。 另兩個改名就過關的例子是〈向日葵〉(查禁原因是當時向日葵被誤會為中國共產黨的「國花」)和〈今天不回家〉(查禁原因是傳遞了「不健康」的訊息),後來分別改名為〈金黃色的花蕊〉和〈今天要回家〉就得以重新發行。演唱〈今天不回家〉的是姚蘇蓉,她後來的遭遇就沒那麼容易解決了。 姚蘇蓉因為在歌廳演出時應觀眾要求而演唱禁歌〈負心的人〉,歌星證(歌手必須取得此證照才能合法登台演唱)旋即被吊銷,迫使她離開台灣,改至香港和東南亞繼續歌唱事業。諷刺的是,姚蘇蓉在海外走紅卻助長了台灣地區以外的華語流行歌曲產業,促使台灣取代香港成為國際華語流行音樂產業的中心。 語言也是審查制度的主要目標之一。當電視成為比收音機更重要的流行音樂媒體時,政府亦使用其作為推廣國語的工具,並壓抑河洛話、客家話與各種原住民話等地方語言。非國語歌曲能夠被播放的機會極為有限,以至於河洛話流行音樂產業在1960 年代末期急遽地下滑,如洪一峰得赴日才能繼續其歌唱事業。而客家和原住民音樂則因尚不在主流產業之內,受審查程度的影響也較不明顯。 1970 年代:逐漸系統化的審查制度與「淨化歌曲」 1973 年,出版法頒佈,共列出十二條歌曲查禁的理由:「違反國策」、「為匪宣傳」、「抄襲匪曲」、「詞意頹喪」、「內容荒誕」、「意境晦淫」、「曲調狂盪」、「狠暴仇鬥」、「時代反應錯誤」、「文詞粗鄙」、「幽怨哀傷」和「文理不通意識欠明朗」。 數年後,新聞局發布了載有九十一首歌的禁歌清單,其中包含〈向日葵〉、〈夢醒不了情〉、〈只要為你活一天〉、〈回頭我也不要你〉、〈愛情如水向東流〉、〈一寸相思淚未盡〉、〈今夜你不要走〉、〈交叉線〉、〈一條日光大道〉、〈熱情的沙漠〉、〈月亮代表我的心〉⋯⋯。 現今回頭來看,諸多歌曲被禁的原因仍然模糊不明:〈熱情的沙漠〉無疑是因為其中的一聲「啊∼」被認為帶有性暗示而被查禁;〈一條日光大道〉可能是因為提及太陽(令人聯想到被稱為「紅太陽」的毛澤東)而被禁止,另一種說法認為被禁原因是歌詞裡的外語「Kapa」(原意是日文的「河童」,審查當局通常不喜歡外來語,因為擔心可能帶有禁忌的含意)。 同一時期,政府開始著力推廣被認定為「健康」、「乾淨」的「淨化歌曲」,包括〈台灣好〉、〈桃花舞春風〉、〈梅花〉、〈中華民國頌〉等愛國歌曲,或是像〈友情〉這種被認為有正面意義的歌曲,並要求歌手必須演唱一定數量的淨化歌曲才能保有歌星證。 同樣的,電視節目亦被要求淨化歌曲至少需占全部播出時間的三分之一,這對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是額外的負擔,1970 年代末,身兼歌手的楊祖珺在她主持的民歌節目「跳躍的音符」裡,若是節目來賓無法唱到足夠數量的淨化歌曲,便得自己演唱。楊祖珺並非國民黨的支持者,最終忍無可忍,決定辭去這個節目主持工作。 楊祖珺或許是校園民歌運動中面臨最多審查的歌手。1979 年,新聞局規定所有歌曲必須在發行或公開播放前都送審,換句話說,政府開始更積極地進行審查,而非事後再查禁,其委員會每週都會審議新發表的歌曲並且判定是否適合發行或廣播,一首歌曲可能被判定能夠發行卻禁行廣播,或是駁回要求更改內容。 這套審查系統準備就緒的那年,楊祖珺正錄製其首張個人專輯,她希望能收錄幾首李雙澤(民歌運動發起者之一)的歌曲。其中的〈美麗島〉雖通過了發行審查但卻不能夠公開播放,因為委員會認定此曲具有「台獨」的意味。 而楊祖珺希望收錄李雙澤其他的歌曲,像〈少年中國〉和〈老鼓手〉,甚至是連發行都被禁止──前者被認定嚮往與中共統一,而後者則被認為是對自由與民主的反諷。這張專輯最後只收錄了一首李雙澤的歌〈美麗島〉,但之後因為楊祖珺頻繁地參與社會運動而被認定為「問題人物」,專輯也在發行不到一年即下架。 不過,當時甚至看似無政治意識的歌曲亦需面臨審查,例如〈橄欖樹〉這首歌雖是李泰祥最著名的作品,它在發行時大受歡迎但後來仍然被查禁,原因是歌詞中這句「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聽來也是非常無害的〈抉擇〉,據說是歌詞裡的「尋覓雨傘下哪個背影最像你/啊!這真是個無聊的遊戲」、「臉上交橫的是淚是雨⋯⋯卻不知小雨是否能把你打醒」等等數句都有問題,後來修改歌詞才過關。唱片公司原先以為這首歌是相當容易獲得批准,送審前即已壓片,沒想到送審三次才通過,最後只得收回重壓。 委員會的歌曲審查讓詞曲作者、製作人和唱片公司面臨諸多困境。由於難以預測哪些內容可能會被禁,創作者們試圖自我審查以確保能夠過關,但仍不時會遇到麻煩,甚至即使通過審查也不一定有保證,1981 年發行的〈大兵歌〉即是其中一例。因接獲投訴說此曲歌有侮辱軍人之嫌,新聞局便藉口宣稱其發行的版本不同於送審通過的內容,進而懲處滾石唱片,但其實送審版本和最後版本並無太大差異。 1980 年代:鬆中有緊的審查攻防戰 整個1980 年代,專輯上的歌曲都標記有當期通過審查會議的編號(如「審148 次」或「審178次」)。至1988 年為止,320 場的會議中審查了超過兩萬首歌,其中約有六分之一未通過審查,超過九百首歌通過發行審查卻未過廣播審查。1980 年代中期,絕大多數的歌曲似乎可以輕易地通過審查,但部分原因是詞曲作者的自我審查和發行商及唱片公司對於題材的自我設限的結果。 儘管政治迫害與過去白色恐怖的年代相較已經寬鬆許多,但1980 年代的知名創作歌手羅大佑仍遭遇到諸多審查的問題。他的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一發行就獲得商業的成功,其機智和帶有社會意識的歌詞及搖滾導向的編曲吸引了年輕的知識分子,但這張專輯的同名曲因為這句歌詞「歌曲審查之/通不通過乎/歌曲通過者/翻版盜印也」而被審查員駁回,羅大佑故意將這段改寫成「眼睛睜一隻/嘴巴呼一呼/耳朵遮一遮/皆大歡喜也」稍微挖苦了審查制度。雖然新版本通過了發行審查,卻仍然被禁播。 […]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完結篇】希臘羅馬時代(332 BC – 396 AD) 

$
0
0
當馬其頓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進入埃及,他被視同阿蒙神之子般歡迎,也很快就被接受為新的法老。他在地中海岸建立新的城市,這是諸多被命名為「亞歷山卓」(Alexandria)的城市之中的第一個。他同時著手修復第二次波斯佔領時造成的破壞。 在他和他的兩位馬其頓繼位者Phillipos Arrhidaeos和亞歷山大四世死後,他的帝國被將領瓜分,埃及由拉古斯之子托勒密(Ptolemy, son of Lagos)取得,他原本就是亞里山大親自任命的埃及總督,在這個分裂導致的戰爭之中,他甚至有能力征服敘利亞-巴勒斯坦。 他和他的繼承者不僅繼續亞歷山大在埃及進行修復的政策,甚至支持在全國興建新的神廟。在菲萊島上(island of Philae)托勒密二世開始重建第二十六王朝的伊西斯神廟,他的繼位者托勒密三世還興建一個獻給何魯斯的新神廟,並裝飾卡奈克孔斯神廟的廊門(propylon)。後續繼承者將繼續擴張這些神廟並興建新神廟,諸如丹達拉的哈托爾神廟和伊斯納(Esna)的庫努姆(Khnum,造物神)與涅伊特(Neith,戰爭女神)神廟,以確保埃及神官和大眾的支持。 在托勒密五世的統治時,有個埃及王朝試圖掌控權力導致一些動亂。 托勒密王朝晚期的內亂最終導致羅馬人的介入,此後羅馬開始在埃及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幾年後羅馬又一次介入,作為托勒密十二世之女克麗奧佩托拉(練習人小提醒:她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埃及豔后」)的後盾。儘管克麗奧佩托拉是個有能力,而且有政治天賦的統治者,但她牽涉入羅馬奧古斯都屋大維和安東尼的權力紛爭,並很不幸的選錯邊站。當她和安東尼的戰艦在亞克興角戰役(battle of Actium)中被摧毀,她走上自殺之路,埃及從此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羅馬皇帝也一樣,繼續在埃及建造神廟的政策,藉此確保埃及僧侶的忠誠,以及這個世界上最大穀倉的穀物穩定流出。羅馬時期的初期是埃及最繁盛的時段之一:新城市建立,而且這塊土地被認為對於世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埃及比以往更對外界開放,儘管在以前就有接觸外來的文明,卻一直固守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然而,從被亞歷山大征服以來,埃及變得越來越希臘化。身為一個羅馬行省,而有希臘化的文化,埃及也對將會擊潰古埃及千年文明的思想體系──基督教更開放。 在第一世紀,埃及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改信這個新宗教。然後,很快的,舊神廟被關閉或轉變成修道院或教堂。舊神祇和法老的圖像也被基督徒摧毀。結果證實神廟圖書館中典藏的莎草紙文件是非常好的燃料,幫助神廟被燒毀。當羅馬帝國分裂為二,埃及成為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此時大部分的人口都已經成為基督徒。唯一維持古埃及信仰的神廟是菲萊島的伊西斯神廟。這個埃及最後的神廟雖然曾與新的基督教信仰和平共處,但在六世紀初流言蜚語四起,說這個雄偉的神廟藉由人牲祭拜惡魔。於是,在西元535或537年,此神廟被武力強迫關閉,到此,古埃及文明可以說是走到終點。 翻譯修改自:The Ancient Egypt Site 原刊於:古埃及練習曲 更多故事: 【數位人文實驗室】時間軸工具 2014-08-31 08:06:10 1 【冷知識週刊第十三號】阿嬤沒告訴你的事:明星花露水妙用多 2015-05-02 20:17:44 1 男人歌,唱給誰來聽? 2014-08-22 17:52:25 1 【《物種起源》的起源】誰是達爾文? 2015-05-31 09:00:18 1 【國父「們」的故事】 同盟會篇:引刀成一快,熱血文青汪精衛(下) 2015-03-06 06:59:29 1 那一天,他們衝進了國會──日本戰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抗爭 2015-03-15 18:41:27 1 【走訪世界遺產】一座越南古城與大明皇朝的往事 2015-04-15 18:11:20 1 慾望的文化:繩縛歷史探源(二) 2014-10-02 09:08:50 1 […]

【故事.與詩】這一天,不能說廣場

$
0
0
「這一天/不能說廣場/這一天不能說孩子/不能說學生/不能說槍/不能說血」 有朋友到中國讀書,說當地的人至今提起六四仍有忌諱,言說中提起,會以「八九年那件事」稱之。在美國遇到的中國友人,他們說六四前後,手機跟電腦打不出「六四」這兩個字,所以他們在一些論壇偷偷波一些紀錄片,標題是「五加一 五減一 大家懂的」。 大家都懂了。 提起這些是因為在言論自由看似開放的台灣,對岸的人們仍是多麼壓抑輾轉,在各種嚴密精細的審查制度底下,仍有詩人以各種媒介、方式偷偷作詩,以紀念他們心中的六四。 以下將簡單介紹六四歷史背景,並節錄孟浪所編「六四詩選」的序言。 【六四簡史】 1989年6月4日,北京政府出動軍隊鎮壓在天安門廣場靜坐的數以萬計的學生,因而引發眾多民眾死亡,且至今仍未得到真正的平反。 更脈絡性的理解六四事件,要從稍遠的地方開始說起。1976年毛澤東逝世,翌年四人幫被打倒,鄧小平接手的時代開創了經濟改革的新局。改革開放引入更多外國資本,促使私營企業活躍,卻也加深了貧富差距,並使官吏貪污更形惡化。六四前夕,人民喊的正是「反貪污」、「反腐化」等口號。 1989年4月15日,積極支持改革的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北京大學出現大批弔念胡的海報,民眾藉由對胡的懷念,表達對政府的不滿,要求加速民主改革。4月21日,十萬人聚集於天安門,公然違抗政府的清場公告。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3名學生在人民大會堂前跪了3個多小時請願,要求與政府對話,但政府始終沒有出面接受。隔日,北京臨時聯合學生會號召罷課,並上街頭演講,辦報紙,但官方所辦的《人民日報》在4月26日的社論標題竟是「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人民怒火火上加油,結果爆發了北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大遊行與絕食抗議。 4月27日,學生自發性組織50萬人大遊行,要求與政府對話。5月13日,數千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絕食靜坐抗議政府不肯進行對話,後雖李鵬和學生領袖吾爾開希進行會面,但各說各話,沒有結果。5月19日,趙紫陽到廣場勸學生停止絕食,聲淚俱下,學生本有所動搖,但不久即傳來李鵬在電視上發表要「強硬」壓制動亂的談話,20萬學生同時立刻宣布絕食,5月23日,更激發北京市民有史以來最多人數的100萬人大遊行。5月30日,民眾在廣場數起自己製作的「民主女神像」,世界各地大城市的中國民眾,皆起而聲援。 民眾聲勢高漲,政府終於開始展開強硬鎮壓。6月3日清晨,北京軍隊進入市區,沿途將阻擋的民眾用槍掃射並用坦克輾斃。坦克駛入天安門廣場,學生被迫撤離。廣場滿是彈孔、血跡,與哀號。腥風血雨之中,槍聲不絕於耳,數以千計的市民與學生慘遭屠殺。一直到6月4日清晨,士兵開始以棍棒、槍托和刺刀來強制驅散群眾,以徹底實行清場令。 後續各地的抗議仍不斷,鄧小平終於在6月9日首度出面說明,但是卻把事件中喪生的解放軍稱為「烈士」,並且把示威以及對貪污官吏的反抗曲解為民眾希望「建立一個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中國政府陸續逮捕、拘留數萬名來自中國各地的群眾,施以酷刑,或送往勞改營。 到了今日,許多因素使得中國人民都不願、不敢談論抗議活動,使很多年輕人政治冷感,許多198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完全不了解六四事件,而年長知識分子也轉而將政治變革的希望轉向在經濟改革方面。這是最大的悲劇,也是我們時至今日必須要一直重談六四的原因。 在這樣的艱難底下,發行「六四詩選」格外有意義。該書主編孟浪提到,政治的高壓與言論審查機制,讓國家暴力蠻橫地切斷詩與政治的議論與連結空間, 「在1980年代曾經一度得到復甦的「詩人與社會的對話關係」,於今蕩然無存。災難性的現實是,從「政治冷感」而「娛樂至死」,一直到「邪惡的庸常性」滲 入社會的各個角落,詩人、作家的公民精神、價值關懷呈萎縮與麻木狀,犬儒的、鄉愿的心性,成為習以為常的生存「本能」。 ……… 尋找和發現,詰問和糾正,彌補和追認,也許適逢其時。」 今天,我們讀崔衡平用媽媽與孩子對話談六四;讀也斯寫每一個平日街角的年輕人在運動中「變成一個分水給陌生人喝的人/變成一個為信仰而停止進食的人/變成 一個含著眼淚勸告武警的人/變成一個為朋友擋去子彈的人」;讀徐敬亞對不能提六四之壓抑反諷「這一天/不能說廣場/這一天不能說孩子/不能說學生/不能說 槍/不能說血」,然而正需透過世代的見證與記憶的保存,我們將會「越不說,越存著/越存著,越多」。 *** 對話 ◎崔衡平 孩子:媽媽,這些小阿姨,小叔叔為甚麼不吃飯 媽媽:他們想要得到一件禮物 甚麼禮物 自由。 誰送給他們這件美麗的禮物 自己。 媽媽,廣場上為甚麼那麼多,那麼多人 這是一個節日。 甚麼節日 亮燈的節日。 燈在那兒 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媽媽媽媽,救護車裡是誰 英雄。 英雄為甚麼要躺下呢 好讓後排的孩子看見 看見甚麼 七種顏色的花。 *寫於1989年 廣場絕食期間 靜物 ◎也斯 本來有人坐在椅上 本來有人坐在桌旁 本來有人給一盆花澆水 本來有人從書本中抬起頭來 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那個隨著音樂起舞的人 那個喜歡吃麵條的人 […]

【深夜食堂】韓愈的生猛海鮮

$
0
0
  ↑此為示意圖,非當事海鮮。 自從深夜食堂連載以來,編輯部接到無數次客訴。 諸如:「這時候放這個是想逼死誰」、「你們要為我的減肥失敗負責!(怒吃雞排)」.....等等。 為了避免害人害己,並促使大家在端午節來臨之前減肥,編輯部特別策劃了食不下嚥深夜食堂。 以下的食物真的很倒胃口,看了會吃不下雞排喝不下奶茶的。 你們真的不要看喔!!!!! 在諸位的國文與歷史課本上,韓柳元白是四尊中唐文學的神主牌,韓愈跟柳宗元這一對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人被奉上神桌,絕非所願。而元稹這個矯情賤人的文章雖然寫得真他媽好,但賤人就是賤人……至於略有點神經大條的白居易被糊得道貌岸然、高級不堪,實在令老夫深感困惑。 事實上,老韓跟老柳的感情比較好,老韓與老白雖然透過張籍認識,去見什麼人總是要打卡…….呃不是,是寫詩的老白,也有好幾首寫給老韓的詩,但是一律被已讀不回。 在中唐曾經引起軒然大波的「永貞革新」,影響了這四個人的早期生涯。這事的背景簡單說就是個當太子當太久的皇帝,一上來就找了一票自己的親信要改革,但是他最主要的兩個心腹不巧出身很低,因此引起了士族出身的權貴不滿,加上皇帝中風(你看身體真的要照顧好),於是宦官倒戈,擁立了新君。 在這件事上,老柳站錯了隊,原先爬最快的他,摔了個永不翻身。老韓與老柳,雖然政治立場相反,一度讓老韓覺得老柳在背後捅他,後來卻也無損於他們真摯的友情(好der,腐眾請不要激動),個性被說是偏激的老韓,後來仍殷殷地寫詩寫信安慰狀況比他更慘的老柳,甚至在老柳死後,收養了他的孩子。 許多人以老韓的詩作〈永貞行〉跟他後來修史時臭罵永貞黨人的記錄,說他對老朋友不厚道、刻薄,卻忽略了他和柳宗元一封封的詩文。柳宗元的貶謫人生中,經歷了一連串打擊,貶謫、媽媽去世、家裡失火、女兒去世、姊妹去世、堂兄弟去世……等等,人情冷暖,他不可能無感。 不過他跟老韓的來往,卻還是一樣不爽就要說,說完了還要說。如果只是客套,不可能打臉打得這麼大力,如果不是出於友情與尊重,也沒有必要說到這份上還要跟對方來往。這種互相漏氣求進步的交情,是足以託孤的信任,不亞於一直跟他站錯隊的難兄難弟劉禹錫。 許多人說唐代是個「大氣」的時代,好像每個唐人都很豪邁威武,其實,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池子深了什麼樣的王八蛋都有,用不著太迷信唐代,並不是每個唐人都有一樣的氣度。老柳的悲劇與他的個性有直接的關聯,而老韓也不只是蘇胖子吹捧的「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聖人,可是這兩個人的感情可以超越政治,確實是很難得的。 在老韓因為〈諫迎佛骨表〉被皇帝趕出長安、發往今日廣東的潮州為官時,老柳也沒好到哪裡去,他在永州的任期滿了後,被召回長安,一度以為否極泰來,正高興著,沒想到朝廷裡有人惡整他,明升暗降,把他送到更遙遠的柳州(今日廣西境內)當刺史。 潮州跟柳州都是唐帝國的南方邊疆,這兩人可說是陷入人生的嚴重低潮,不過在他們往來的詩文中,除了談人生、談環境、談挫折、談思想……等種種偉大的事情之外,他們也沒有忘記談吃的……. 他們吃什麼呢?羊肉?牛肉?豬肉?魚肉? kerokerokero~~~~~~~~ 都不是!是蛙肉!!!!! 是的!諸位在課本上讀到的冷豔高貴的柳宗元,他吃青蛙,而且他很愛吃…….愛吃到寫詩文告訴韓愈說:我愛吃蛙肉…….. 而韓愈則寫了一首〈答柳柳州食蝦蟆(唐代的蝦蟆包含了蛙和蟾蜍)〉回應他的好朋友說:「我一開始也不是很喜歡吃啦……最近稍微可以吃一些了,但是怕這種東西吃多了會染上南方的蠻夷之氣,只好暫時放下這個喜好了,不過你也太愛吃蛙肉了吧?竟然把它當作豹子胎這種高級的美食來吃???」 呃…..沒錯,中古時代的人覺得豹胎是美味珍饈,可能就像有人會吃越南的鴨仔蛋那樣。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在唐代只有親王、公主以上的超高級貴族才有資格擁有豹子,所以其實沒多少人會真的吃豹胎,這可能只是一種傳說,就像什麼龍髓鳳肝一樣。 不過,吃青蛙雖然聽起來有點噁心,但是我個人是還滿愛吃三杯田雞的啦,香酥滑嫩,反正不要讓你看到皮就沒關係。可是有一次去吃熱炒時,長輩點了號稱清熱解毒的田雞湯,結果端上來一看,大湯碗裡漂著翻肚的田雞,怎麼看都像命案現場…….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那麼,韓愈跟柳宗元到底是怎麼吃青蛙的?他們總不可能是抱著一桶炸田雞,一邊寫信一邊啃吧? 當然不會啦~唐代還不流行炸物,在長安的高級吃法,就是把青蛙剝皮之後,從中間剖半,像分開的豆莢這樣兩片平貼在盤子上,我猜是蒸熟了吃,這東西叫「雪嬰兒」,呃…….. 但是到了南方,可就不是這樣了。唐代的《南楚新聞》說,南方的一些部族(百越),會先煮一鍋滾水,然後丟小芋頭或小筍子,接著把蛙類丟進去,蛙類就會抱住水中的芋頭或筍子,煮好之後,就通通撈起來吃。尤其喜歡吃皮上有疙瘩的蟾蜍……要先丟進滾水,燙掉蟾蜍的皮,然後再煮,蟾蜍皮一般沒人在吃,但也有些人就愛吃皮……真是口味特殊…… 千萬不要以為唐代人都喜歡吃熟食,生長在北方的士族與貴族們,會吃生食或者半生熟的東西。河鮮類,像是新鮮的鯉魚,他們會把魚切成條狀,拌上佐料生吃,叫做「魚膾」。 但是,新鮮的魚類或者魚醬並不是常常有的,在北方最常吃的肉食還是雞肉和羊肉(牛要耕田不能隨便宰殺,豬比較少養),所以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韓愈從長安風塵僕僕、心如死灰地抵達南方,到了要放飯的時候,走進吃飯的廳堂一看!!! 這什麼東西!!!!!!!!! 面對著案上一大堆一大堆他沒看過的食物,韓愈都囧了……..於是他寫詩告訴在長安的朋友元集虛,自己看到的奇怪食物,順便給朋友補充一下生物知識(是有多愛當老師)。 「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 首先是鱟,這個長得很像MIB電影裡會出現的外星生物的生物,被稱為地球的活化石,由於繁殖的時候,雌雄會黏在一起,所以很容易就抓得到。現在因為是保育類動物所以不吃了,不過在韓愈的時代,潮州人才沒有在管什麼化石不化石呢!抓起來照樣吃。 「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 接著是蠔,也就是蚵仔、牡蠣,唐代潮州的蚵顯然是黏在石頭上,並不如現代的養殖蚵那樣串成一串放在海裡。吃蚵仔在現代台灣人真是超級生猛有勁的好東西呀!不過韓愈可是從沒見過這東西,在那個很多人一輩子沒見過海的時代,蚵是很多人想像之外的生物。  「蒲魚尾如蛇,口眼不相營」 第三種是蒲魚,也就是魟魚,這種在海底啪啪造的軟骨魚,在現代台灣也常看到,我曾經在東石的港邊看到人們分切大概有餐桌這麼大的巨大魟魚。不過,再強調一次,韓愈雖然小時候曾經住過南方,但是他大半輩子都生活在北方,以現在的話來說,是個「都市俗」,所以他對魟魚的第一印象,就是有一條蛇一樣的尾巴…….因為他比較熟悉蛇嘛! 「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 第四種就是青蛙啦~注意囉,韓愈在這裡教大家,在唐代的南方,「蛤」不是現在我們吃的蚌殼文蛤,而是蛙類的統稱,雖然名字跟北方不一樣,不過是一樣的東西。 「章舉馬甲柱,鬥以怪自呈」 最後,章舉跟馬甲柱,其實就是章魚跟帆立貝/扇貝啦……..燙好的章魚沾點醬油生猛吃下肚,還有剛撬開的新鮮扇貝,滿口海味鮮美無比。但是…….不懂得欣賞的韓愈,竟然嫌這兩樣東西長得怪,然後在他眼前比怪……   其餘還有數十種,韓愈就懶得解釋了,那麼他怎麼吃呢?他只好暫時按照南方的習慣吃了……「調以鹹與酸,芼以椒與橙」,也就是用酸跟鹹來調味,並摘了橙汁和椒來拌著吃,這裡的椒絕對不是辣椒(辣椒在唐代還沒進入中國),有可能是花椒也有可能是胡椒。 他說的一副很難吃的樣子,其實大家就把它想成淋了五味醬那樣鹹鹹酸酸,正好襯托出海鮮的滋味,不過韓愈卻說「腥臊始發越,嘴吞面汗騂」,意思是:「我吃下去之後發現更腥更臭了,嘴巴雖然把東西吞下,臉上卻狂冒汗而且臉色發紅」。 這狼狽的樣子,讓韓愈把目光從海鮮上轉開,看向了…… 蛇…….. 是的……. 韓愈看見的是活生生、在籠子裡的蛇……. 為什麼吃飯的時候還會看到蛇呢?啊就現宰現煮最新鮮啊!!!我小時候在中華路喝蛇湯都這樣的~~~ 韓愈跟這蛇你看我我看你,雖然認得蛇是什麼東西,卻覺得蛇真是面目猙獰啊……   於是,韓愈開了籠子,把蛇放掉……而這尾很秋的蛇竟然還很不爽,繼續對韓愈示威。 韓愈只好跟蛇說:「賣掉你又不是我的錯,沒殺你也算是有情份吧,我也不求你拿顆靈珠來報答我啦,不要怨恨我就是萬幸囉!」 韓愈的這頓生猛海鮮,到這裡告一個段落。可是當他寫下那首吃青蛙詩的時候,他已經在潮州過了些日子,原先他不能接受的青蛙,也稍稍能夠入口,並懂得了食物的美味。 千里宦遊是唐代官員政治生涯的常態,或在天子腳下、吃著長安口味的駝峰、魚膾、雪嬰兒,或在山海邊緣、吞著一生從未見過的山產海鮮。 宦海中浮浮沉沉,誰都不得不學會忍耐,學會把嚥不下喉的吞入腹中,即便是韓愈、即便是柳宗元,即便是今日的你、今日的我。 […]

【冷知識週刊】第十八號:沒有菸抽的坦克人

$
0
0
今天的附圖,我相信各位一定都有看過。2014年台灣有趴車哥,而在25年前的今天,大陸天安門廣場前則有擋車哥。這位被西方媒體稱為 The Tank Man 的先生究竟何許人也?各位可能聽過有人稱他為「王維林」,但是事實上這位先生到底是誰,而今天是否還活著?中共是否有抓拿他,其實全部都是一團問號。各位網友可能看過很多說法,包含他已當場被碾成肉餅?又或者被江澤民處決?每個說法都都聲稱自己很有可信度,但其實仍沒有任何結論。 這張由美聯社的記者傑夫懷登在北京飯店六樓陽臺用長鏡頭拍攝的照片,透過美國大使館得以交回美聯社,立刻成為各大報的頭版照片。 至今中國仍然不願意承認六四天安門事件,甚至有人宣稱沒有人因為六四天安門事件而死傷。有人說一個人死亡是一個悲劇,一萬人死亡就只是個數據。對於一個連「今天」這個關鍵詞都被搜尋引擎「和諧」的國度來說,在這樣的一個不存在的日子裡不管有多少人曾經流血,終究也只會是一個數據而已。關於六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今年的六月四號,【故事】刊登的【故事.與詩】這一天,不能說廣場。 耐人尋味的是,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在接受美國主持人訪問時拿出這張照片,提出了這樣的說法 『一支龐大的軍隊面對一個手無寸鐵的青年卻束手無策,這倒底說明了什麼?是像你們解釋的那樣說明了這個青年的勇敢,還是說明了這只軍隊根本就不願意也不可能去傷害人民?如果這個青年面對的是國民黨軍隊或是美國軍隊,他還敢單槍匹馬地站在坦克車隊前面嗎?』 這位「王維林」到底有沒有現場被抓走,還是有沒有事後被抓走,眾說紛紜。但是在24年後的2013年,因為有人將圖中的四台坦克車以電腦後製換成黃色小鴨,一時之間讓「黃色小鴨」四個字也成為被「河蟹」的關鍵字,這恐怕是除了在台灣多次爆炸之外,最令黃色小鴨無奈的事件之一吧。 說到六四,除了天安門事件與坦克人之外,很多人可能也會想到由王丹「作詞」、張雨生譜曲的歌曲《沒有煙抽的日子》。其實《沒有煙抽的日子》本來是王丹以筆名「星子」所作的新詩。 有趣的是,據王丹本人表示,自從寫下這首詩之後,他只再抽過三支菸,而且每次一抽都會遭逢厄運,因此在那三根菸之後,他再也不抽煙了。 參考資料: 王丹:我戒煙的故事 大紀元,六四擋坦克王維林下落? 最完整錄像曝光 自由時報,六四25週年 天安門前「坦克人」行蹤仍成謎 更多故事: 民主如何在土耳其開花? 2014-10-04 21:29:16 1 東京摩登──小泉癸巳男的帝都百景(一):地震及其後 2014-10-14 10:09:00 1 【三國蜘蛛網】做人這麼辛苦,就是為了吃飯──臧霸的友情歲月 2015-05-31 21:40:38 1 【深夜食堂】皇民的人生選擇:一段騙子、負心漢與泡麵的故事 2015-02-13 04:26:24 1 「噢,我的天啊,我乾脆住在妳的褲子或什麼類似的衣物裡面好了。」──情婦的歷史之卡蜜拉篇 2015-01-11 11:31:53 1 【故事.臺北】 第零話-年貨大街 2015-02-10 22:00:31 1 賽德克.巴萊之後,霧社事件遺族的真實故事──《餘生》電影預告 2014-09-17 14:48:53 1 【臺灣吧EP4─延伸閱讀】韓國人是如何變成日本皇民的? 2015-02-09 15:27:50 1 【閱讀的島】全台獨立書店聯合推薦:認識東南亞,你應該要讀的20本好書 2015-04-29 14:19:55 […]

【三國蜘蛛網】趙雲獨家專訪

$
0
0
  ※ 本文由國際時空穿越組織獨家提供。 ~我們的征途是時光大海~ 近年改編三國故事題材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蜀漢大將趙雲則是更受青睞,除了有2008年上映、由劉德華主演的《三國之見龍卸甲》之外,今年又推出了大型電視劇《武神趙子龍》。 這兩部作品,不但與歷史上的趙雲有極大差異,就連與《三國演義》中的趙雲故事都相去甚遠。為了提供大家一個真實的趙雲,於是發起了這項特別企劃。 小弟我經由很特殊的管道,聯繫到了趙雲將軍,至於是什麼管道我不能說。趙將軍也很親切地,百忙中抽空接受專訪。以下是我們的專訪內容:   趙雲將軍訪問記錄 時間:不要問,很可怕 訪問人:普通人 地點:在那遙遠的地方 普通人:趙將軍您好,您真是高大威猛!《三國志》紀載您「身長八尺,姿貌雄偉」,果然是名不虛傳。 (按:當時一尺約現在的23.4 – 24.2公分,八尺的高度肯定是超過180公分了。) 趙雲:哪裡,您也是英俊挺拔。 普通人:大家都這麼說,不過我們做人還是要看內在,外在不過是軀殼。趙將軍,請坐! 趙雲:好的,謝謝。 普通人:趙將軍,您的大名是家喻戶曉,也是受到大家喜愛的歷史人物,而您的形象也在各式各樣的大眾媒介中展現。您對此現象有什麼看法? 趙雲:我只是盡力完成先帝(劉備)和丞相(諸葛亮)所賦予的使命而已,至於你們要怎麼形塑我,對我而言意義不大,但還是感謝厚愛。   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猛男子 普通人:趙將軍果真淡泊名利。我們開始談談您在加入劉備陣營之前的生平,我想大家都很好奇您未成名時的生活。 趙雲:我的本籍在冀州,是常山國真定縣人。 普通人:所以《三國演義》中的你,時常自稱「常山趙子龍」。 趙雲:那是小說家言,我為人低調,很少自報名號。 普通人:常山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趙將軍可以介紹一下嗎? 趙雲:常山位於燕趙之地,漢胡雜處,所以我自幼便常與匈奴、鮮卑、烏桓這些異族們打交道,從他們那學習騎馬跟箭術。 普通人:如果換成是現在的地理位置,大概就是山西省、河北省一帶。 趙雲:像我一樣出身燕趙之地的武人不少,像是魏寇的張遼、溫侯呂布,甚至先帝(劉備)、雲長(關羽)和益德(張飛),出身地都與我相近,我們可以說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普通人:名單開出來嚇死人!果然是AA級猛將的產地。 趙雲:黃巾賊作亂的時候,家鄉有個叫褚燕的無賴,也帶著一群人幹盜賊勾當。褚燕人多勢眾,當時我年紀尚輕,無力與他抗衡。 普通人:黃巾起義的時候,各地都有人打著黃巾名號趁火打劫。褚燕後來改名叫張燕。是嗎? 趙雲:對,那時張燕的勢力很大,自稱「黑山賊」,朝廷也拿他沒辦法,最後只好招安他,封他為平難中郎將。 普通人:原來那時候就有黑道洗白的情形了,跟我們ㄧㄢˊ…… 趙雲:ㄧㄢˊ什麼? 普通人:……岩燒店的煙味瀰漫,隔壁是國術館! 趙雲:為何普兄一時興起,突然唱起了歌? 普通人:呼—差一點就要聽海哭的聲音了(捧心口)……沒事,趙將軍,您繼續說。 趙雲:我成年後,除了勤習武藝之外,也粗通點文墨。鄉里的長輩就推舉我出來召集壯丁,維持鄉里治安。 普通人:那應該差不多是董卓入主朝廷的時間。 趙雲:是的,董卓暴政,當時我也略有耳聞。後來袁紹為首的討董義軍,雷聲大雨點小,董卓不但沒能除去,國都洛陽還被燒成廢墟。 普通人:董卓這個奸賊,人人得而誅之! 趙雲:普兄為何如此氣憤? 普通人:董卓這人,《三國志》記載他身材肥胖(卓素肥,膏流浸地),又說他一天到晚跟一些政商名流夜夜笙歌(與百官置酒宴會,淫樂縱恣),住豪宅(築塢於 郿,高厚七丈,號曰「萬歲塢」)。最可惡的是,還用一些不法的手段,掏空國家的經濟(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 趙雲:怎麼你們現代,也有這樣的人嗎? 普通人:欸……這我就不方便透露了。 趙雲:這樣啊,也不勉強你。總之討董義軍解散後,大概一年吧!袁紹返回他的根據地—渤海招兵買馬。他家世顯赫,所以很多人都去投靠他,後來聽聞也參與討董的冀州牧韓馥大人,被他逼到自殺,袁紹就接任了冀州牧。 普通人:冀州?那您所在的常山不就在袁紹的管轄範圍內了? 趙雲:那時候局勢很亂,而我極為厭惡袁紹的為人,他身為名門望族,國賊董卓仍猖狂,竟然還為了一己之利,害死昔日的戰友。我們不願意被袁紹統治,所以我就代表常山的鄉親父老,帶著一批鄉勇,向北方幽州的公孫瓚將軍投誠。 命中註定跟隨你:我與先帝的相識 普通人:選擇公孫瓚的原因是? 趙雲:公孫瓚大人「白馬將軍」的名號,在我們常山很出名的。當年他率領一批身騎白馬、精於騎射的部隊,名曰「白馬義從」。烏桓異族見到白馬義從,避之唯恐不及,當時我們燕趙武人,將公孫瓚大人視為榜樣;而文人則以大司馬劉虞為首。 […]

飲食的文化交流: 日式燒肉的故事(下)

$
0
0
  上一集之中我們提到日本人吃肉的故事,還有「日式」燒肉從中國、韓國流傳到日本的過程。但是,在二次大戰之前,日本人其實並不太愛吃動物的內臟。 故事的網站曾經寫過〈國家是怎麼滅亡的—韓國的故事〉,講的是韓國遭受日本吞併的故事。國可滅、政權會被推翻,但是,不管是藍是綠、是紅是黃、人還是要吃飯的。 如果說日本人殖民韓國,傷害了韓國的歷史記憶與民族情感。那麼,燒肉則是韓國人對於日本人的影響,而且透過燒肉的飲食習慣,在日本最為困頓的時候,提供動物的蛋白質,養活了不少日本人,可謂是「以德報怨」的食物。 滋養的賀爾蒙 日式燒肉所燒烤的動物內臟,在日文當中內臟稱為「賀爾蒙」(ホルモン),不少學者曾經討論這個詞的來源,有人認為是大阪腔的「丟棄」「放る(捨てる)もん」,因為內臟是以往不吃的東西,後來就成為動物內臟的代稱。 但是,也有的人認為賀爾蒙與英文的hormone有關,指的是分泌腺,後來指的是動物的臟器,為什麼日本人會選擇用「賀爾蒙」來代替臟器呢? 基本上跟日本的飲食傳統有關,明治時代以前,日本人吃肉通常是因為醫療行為或是為了滋養進補身體才食肉。因為怕別人說話(日本人總是怕別人的閒言閒語),吃肉的時候總與醫療畫上等號:「我吃肉是為了強身補體,不是單單純純地愛吃喔!」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肉類的供應緊縮,開始推廣以往不吃的動物內臟。 日本紅十字會曾經組織過好幾次的賀爾蒙演講,推廣賀爾蒙料理,烹煮動物內臟的料理研習會也跟維他命等藥物一起舉辦,可以看到肉食與醫療的傳統仍然維持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 魚谷常吉的著作《長壽料理》大篇幅的介紹賀爾蒙料理的烹煮方法,從牛肝臟、腦隨、豬肝、腰子、鵝肝……等。這些可以補充大量脂肪與蛋白質的動物內臟成為長壽與健康料理的一部分,可以看出當時肉類的缺乏。現在很多人因為具有三高的問題,不會把內臟視為健康料理的一部分,反而視為是健康生活所要避免的食物。 雖然透過紅十字會和學者的著作推廣賀爾蒙料理,但是動物內臟走進一般人的家庭主要是在戰後。本來日本帝國的食物很大一部分倚靠殖民地韓國和台灣的供應,日本國內的男丁大部分都棄農從軍。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數百萬的軍人從中國、台灣、韓國等地回國,食物的供應成為重大的問題。 日本軍人大量回國,而渡日工作的韓人則回到韓國,戰前消費動物內臟的主要是韓國人,本來不吃內臟的日本人,在沒得吃的時候也無法挑三揀四的,動物內臟成為戰後日本人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韓國料理」與「燒肉」店的分家 戰後較有名氣的燒肉店在東京是「明月館」;大阪則是「食道園」。 「食道園」的創業者是韓國人林光植(後來歸化日本,改名江崎光雄),他的妻子江崎光子曾經寫過一本《漫長的旅途》(長い旅)回憶兩人的創業過程。 兩人的創業過程可以看到韓國人與日本人的文化交流,不僅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表現在飲食的文化上。在東京開計程車的江崎光雄娶了日本人之後,中日戰爭期間主要在中國的太原服役,當時負責軍隊中肉類料理的處理。 出身平壤的江崎光雄戰後在平壤開日式的壽喜燒店,同時合併了冷麵店食道園。然而,由於韓戰的爆發,北韓政權成立,妻子是日本人的身分使得江崎光雄的身分受到懷疑,以為是日本人派來的間諜(在北韓這可是死罪啊!)決定到妻子的故鄉大阪開設燒肉店和冷麵店。 當日本經濟逐漸復興之後,開始出現專門販賣內臟的燒肉店,也有專賣精肉的燒肉店,或是兩者混和的現象。燒肉主要在「朝鮮料理」店或是「韓國料理」店當中販賣。 燒肉店和韓國料理店在1960年代之後逐漸分家,主要的原因在於日本人對於韓國料理印象的改變,本來將「燒肉店」等同於「韓國料理」,但是後來發現韓國人不只吃燒肉,還吃很多東西,就把販賣燒肉店的店家獨立出來。 燒肉店在日本快速成長,到1990年左右,東京和大阪的燒肉店都超過一千五百家,這與日本在戰後消費肉類的情況相符合,1955年代每人每年進食約吃三公斤的肉,1965年快速增加到9公斤、1980年則超過20公斤。 如果說西方人開啟了日本人吃肉的習慣,那麼韓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貢獻就是讓肉食在日本更加普遍。 從燒肉的傳播,透過飲食的歷史得以了解文化交流的方式與融合。我們經常使用「食物」來區分人群的界線,或是文明的標準,兩千年前的《禮記》就用身體與食物的差異說明「非我族類」的「異類他者」。 日本人從來不吃家畜的肉,想吃肉、打牙祭的時候還得躲到山上偷偷摸摸的吃,西方文化、中國文化、韓國文化進入日本之後,他們不僅開始吃肉,也吃動物的內臟。 然而,燒肉在日本發展的過程,是透過自身的味覺方式吸收外來文化,當日式燒肉本土化了以後,又外銷到了其他地方,也才有在台灣出現的日式燒肉。 在拿起筷子的那一刻,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別的文化。   參考書目 宮塚利雄,《日本焼肉物語》(東京:太田出版,1999)。 佐佐木道雄,《焼肉の誕生》(東京:雄山閣,2011)。 Katarzyna J. Cwiertka 著、陳玉箴,《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台北:偉伯文化,2009)。     更多故事: 飲食的文化交流:日式燒肉的誕生 2015-05-26 10:25:07 10 【深夜食堂】飲食的文化交流:漢堡的歷史 2015-04-10 16:09:30 10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四):戰時的奢華與簡約 2014-11-09 18:32:49 1 轉型正義:民主化的西班牙這麼做,臺灣可以如何借鏡?(一) 2014-10-20 08:16:28 1 【歷史知識考掘學】黑死病大流行的元兇是什麼? […]

【臺灣吧EP8】當住在這裡好久的我們遇上「國語」

$
0
0
作者︰李盈佳   看過這樣的獎狀嗎?或者,你的家中,正收藏著這樣的獎狀呢? 這紙獎狀,是以杜信玉為漢名的一位前輩,在1952年屏東縣政府所舉辦的「第二屆山地國語演講比賽」中獲得名次的證明。 練習演講、參加比賽、得到獎勵,看起來是很合理的發展。除了上頭並列的中國國民黨黨旗與中華民國國旗頗為引人注目外,這紙獎狀,有什麼問題嗎? 也許,問題並不在獎狀本身,而在於獎狀背後的政策推行。若要話說從頭,我們必須將時間再往前推移一些些,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的那段時日。 1945年起,為使官方認定的「正規」語言透過各種管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進而達到消除日本政權對台灣的影響,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以台灣調查委員會做成的《台灣接管計畫綱要》為基礎,在幾年之間,陸續發布一系列的「國語」相關法規,並且積極實施。 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法規,包括《中等學校社會推行國語委員會組織章程》、《台灣地區各縣市推行國語實施辦法》、《台灣地區各縣市國語推行員任用及待遇辦法》、《台灣地區各縣市國語推行組織規程》、《台灣地區各縣市國語推行員任用及待遇辦法》等。真的,不必把它們的名稱通通背起來!不過,我們必須記得,它們對戰後台灣語言文化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而針對以原住民為主要居民的行政區(當時政府稱為山地鄉),政府除了將日本時代留下的蕃童教育所改為國民學校以外,也設置「國語普及委員會」。 統治者是怎麼想的呢? 1949 年頒行的《山地教育方針》 中,第一條規定即是「徹底推行國語,加強國家觀念」,可以毫不掩飾的反映出落實「國語」的目的。而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思維裡,將一種與在地截然無關的語言加諸人群,是那樣的理直氣壯。 於是「山地鄉國語推行所」成立,「山地國語輔導員」現身歷史舞台,《台灣省各縣山地推行國語辦法》頒行後持續到1973年,由《台灣省各縣山地鄉推行國語辦法》(大家看得出兩者差別嗎?)等法規取而代之,一直到2001年方廢止。 是的,2001年,離我們那麼近。   當然,我們不能看著法規,便一口咬定法規有效期間的政策內容都徹底的被實施;至少,在歷經多年努力以後,1990年代的台灣,以「山地同胞」指稱原住民的習慣已經逐漸發生變化;不過,對部落裡的許多人們而言,被迫接受無法用來與祖先溝通的「國語」這種語言,無疑是長久以來的共同經驗。 另一種常見的經驗是,為了在當代社會中活得更「好」,許多人們在從出生的所在移往鄰近或遙遠城市(這樣的現象事實上發生在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生命中)的過程中,逐漸遠離了自己的母語。 例如,來自花蓮的馬太鞍部落的阿美族歌手阿洛(阿美語:Ado’ Kalitaing Pacidal),從小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能說自然而流利的阿美語。不過,在隨父母親搬到台東市區就讀小學以後,她便漸漸不會說阿美語了。 那「漸漸」的過程,其實也不是不知不覺的。 通常,在遠離母語之前,來自部落的孩子所經歷的,是被同儕嘲笑、被學校譴責、被期許孩子能在說好「國語」才比較有機會的社會裡出頭的父母要求。然後,是自我壓抑,壓抑著自己和傳統疏離。 「我們曾經都有過覺得自己母語很落伍的時間。」長大後的阿洛這麼說。 而那令人覺得自己母語很落伍、乃至對自己的文化感到羞恥的力量,是誰在推動著?又,是為了達成什麼樣的「成果」而不斷推動? 和文章開頭得到演講比賽名次的杜先生同樣來自霧台的排灣族歌手,自1980年代起高歌激昂的〈中華之愛〉,也許可以視作「成果」之一。 1994年,知名作家鍾肇政在一篇名為〈文化建國--從「回首桃花源」說起〉的隨筆文章中討論政府主導的文化活動時提到︰ 猶憶幾年前,這種名為「文藝季」的文化活動之中,有一項有關「山地文化」者,宗旨上開宗明義謂為係為了保存及發揚山地傳統文化,卻竟然在原始計畫上列出「國語演講比賽」項目,在籌備會上引發一陣隆隆炮聲,始將原住民語言的演講競賽並列。 鍾肇政先生的隨筆,提示著我們︰戰後台灣統治者對待這片土地上最資深居民的態度,從來不很尊重。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政府力量很大,大到悠遠傳統如果未竭力守護,也很可能消散無蹤。 讓我們將目光轉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場比賽。   現在,我們知道,當年以「國語」參加演講比賽而得到名次的杜信玉先生,是海拔一千兩百多公尺,位於隘寮溪上游、魯凱聖山 Parathudane(霧頭山)西北側的阿禮部落的Lraupi長老。曾經贏得「山地國語演講比賽」的名次,但長老始終未曾忘卻自己的語言。 這是老人家的堅持,也是戰後台灣語言文化受到政府有意形塑與壓制之際不屈不撓的一面。 因著長老和其他許許多多族人的努力,如今部落裡的孩子,能聽長輩說族語,也能開口說族語;能夠開口說以後,才有機會藉由語言表達思想,以及傳遞感情。 從記住單字片語到表露思想感情,可能必須歷經漫長的過程。 復振與傳承之路,還很長很長。   延伸閱讀︰ 【人物專訪】阿洛談音樂(上):我們都曾覺得母語很落伍;但唯有它才能證明我是誰!http://www.pure-taiwan.info/2014/01/interview-of-ado-part-1 【人物專訪】阿洛談音樂(下):我們都曾覺得母語很落伍;但唯有它才能證明我是誰!http://www.pure-taiwan.info/2014/01/interview-of-ado-part-2 更多故事: 歷史能帶來正義嗎?──義大利最重要的歷史學者卡洛.金茲伯格(Carlo Ginzburg)訪談(下) 2015-04-06 17:37:54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3/3) 2015-05-11 09:25:50 1 法依娜:反共抗俄的年代,一位來自俄羅斯的第一夫人 2015-05-21 12:45:10 1 經歷大屠殺的非洲國家盧安達,選擇在草地上尋找他們的轉型正義 […]

豈止反黒箱:台港洗腦歷史教育、政治宰制及中國史觀

$
0
0
作者:梁文韜(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台、港兩地近年相繼發生關於歷史相關洗腦課程及其課綱的重大 爭議,而由於近日有新發展,故此值得重新反思歷史教育在政治宰制過程中所起的關鍵影響。 教育在大多數國家都是政治宰制的重要一環,在台、港威權式家庭色彩 濃厚的社會,更是培育順民、愚民的重要媒介。政治宰制的作用就是透過包括教育在內各種方式去影響他人的政治判斷、意圖及行為。 港共洗腦國教與政治宰制 由 於政治教育是從小開始愚化民眾之途徑,其影響可能比媒體操弄及高壓的法律迫害來得徹底及長久。在極權及專制國家,學校是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場所,通常會有專 門的科目來貫徹執政集團或獨裁者的政治意識。在相對民主自由的國家則會透過歷史、公民或通識教育等課程來灌輸相關的政治意識。 極 權中共在形式上併吞香港後的積極干預下遭遇很大的抗拒,出現主權雖「回歸」但民心並未快速「回歸」的窘境,這對儘速完成實質併吞,實現一國一制形成重大阻 礙。故此,梁振英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落實國民教育,加強愛國愛黨的洗腦培育。 2012年甫上任後,他便積極推動成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目標是要讓香港下 一代成為真正的中國國民,更正確的說,是成為甘願順服於中共統治下的愚民。 2013年更委託機構以 黑箱方式訂定「洗腦」課程藍本,當中除了一面歌頌中共政權及另一面卻質疑自由民主國家的選舉外,還出現要求學生對著國旗哭泣的內容,藍本曝光後引起大眾嘩 然。 其實在公佈藍本前,著名學生團體學民思潮已經對設立國教科提出根本上的反對,只是當時香港民眾關注度甚低。最令人詫異的是,香港十九個區的家長教師會 都沒有出面反對,這顯示已被港共完全收編,同時亦可以解釋為何梁振英以為能夠肆無忌憚的推行洗腦國教。 然而,有一群來自不同專業的媽媽組成「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提出質疑,並聯合學民思潮等幾個組織開始抗爭,從七月到九月以滾雪球般去衝擊這項政策。不過,在十多萬人包圍政總下,港府依然拒絕撤回。即使後來 不曉得是什麼因素令撤回,但洗腦教育目前已滲入到中文及歷史等科目,要全面阻擋根本是相當困難。 近日更有恢復中學中國歷史科作為必修科的言論,對於想 要貫徹國民教育但卻遇到諸多制肘的政府來說,這固然不失為灌輸大中國主義及愛國愛黨意識相當務實的一項建議。 台灣課綱微調與中國人中國史觀 反觀台灣,關於歷史教育的爭議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教育部去年強推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引發爭議,雖然公民團體所提出的行政訴訟近日獲得勝訴,但是由於教育部仍堅稱新學年適用新課綱的課本,這將引發民團持續抗爭。 當局以「去皇民化」為由「微調」高中歷史課綱,但課綱修訂最多的不在日本殖民時期而在戰後;因此,新課綱主要的目的其實不是在反日,而是在貫徹某種形式的中國人中國史觀,並合理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 為 了擺脫中國國民黨殖民教育,陳水扁總統任內積極推動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教育。可是,到了馬英九上台後,倒行逆施,先是在「101課綱」實施時増加中國歷史 授課時數及內容,2014年更頒佈所謂的「微調」課綱,有關當代史的部分更是直接加入中華民國的中國史觀,當中帶有高度政治意涵。 中國史課綱的調整是以 「符合憲法」為原則,一方面將「101課綱」中的「中國」全部改成「我國」或「中國大陸」,另方面則新增「兩岸分治」一節,加入了「說明國共內戰、政府遷 臺後,我國之主權範圍仍及於全中國,惟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這一項。 要顛覆中國人中國史觀 然 而,台灣的評論多數著眼於台灣史部分有太多被篡改的地方,表面上正反雙方是在用詞上爭抝,但實際上是中國人的台灣史觀跟台灣人的台灣史觀在相互抗衡。當中 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如果沒有台灣人自己的中國史觀作為其台灣史觀的後盾,卻反而潛意識地接受了某種形式的中國人中國史觀,那麼在爭辯過程中就會處於下風。 要 發展出較紮實的台灣人台灣史觀,那就必須以台灣為主體發展出台灣人的世界史及東亞史觀,將中國史觀納入在東亞史觀中一起談,並徹底顛覆中國人中國史觀。 台、 港同樣面對的問題不單是程序上的黑箱或違法,更是內容問題。相對於香港,台灣算是「幸運」,至少可以嘗試發展出自己的台灣史觀。 在香港出現的香港史觀基本 上都是中國人的香港史觀。如果要發展出紮實的香港人香港史觀,也許應該先孕育以香港為主體的香港人中國史觀,或許可避免遇到目前在台灣發展台灣人台灣史觀 時往往受制於中國人中國史觀的困局。 原載於民報,經作者同意轉載。 延伸閱讀: 課綱微調不是一個爭議,而是一連串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到底要教給下一代怎樣的歷史? 深入檢證:「微調」後的歷史課本到底變成了什麼模樣?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高中微調課綱 違法.黑箱.外行   更多故事: 「選舉無師傅,用錢買就有」──臺灣買票史 2014-11-23 15:09:17 1 […]

「信耶穌?祖宗怎麼辦?」:清代台灣基督徒面臨的祭祖問題

$
0
0
作者:王政文(東海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耶穌到台灣:當西方遇到東方 對台灣社會而言,原有的宗教體系中並不具有排他性,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不特別去區分儒、釋、道之間的差異,一個人可以同時拜佛祖和媽祖,拜關公又拜觀音。當「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出現在台灣時,民眾或許很難瞭解基督教教義、儀式所蘊含的宗教哲理,所以基督教在傳入台灣之時,民眾並不會立即對基督教的教義產生攻擊或反感。 對清代台灣民眾而言,基督教是完全陌生的,傳教士剛來傳教時,甚至經常被當成是「和尚」。 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外出講道,找不到地方過夜,地方頭人或廟祝經常安排他住到廟宇中。本地傳道師到廟口要傳福音時,民眾還以為是要宣講聖諭,常常主動幫他們準備香案,請入廟中講授道理,甚至有廟祝敲鑼勸人來聽講。 但是當人們知道這是在宣傳一種「沒拜祖先」的宗教,開始認知到原來「番仔教」與既有社會價值觀不相同時,對基督教的態度很快就改變,排斥感很快產生。首先面臨的是家庭成員的反對,家人先是說服、勸阻,進而反對,造成衝突。   祭祖問題:改宗基督教的衝突點 改宗的基督徒遭家庭成員反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祭祖問題」。基督徒經常被認為「入教人無公媽」、「入教的人不會死,上帝會渡他上天堂」、「入教人會靠番仔勢」、「拿外國人錢才願意出來傳教」。教徒被批評不遵從傳統人倫價值、不祭拜祖先、罔顧親情,因為「入教的人若死了,必須由他們(教會)打理一切,不准人哭泣,不准親人探望」 因此,基督徒被視為是「信外國教,不順國法,沒父母,沒神佛」。這些看法主要出於固有家庭倫理的價值觀,認為改宗信教後基督徒不孝、毀壞了原有的人倫關係與秩序。 在台灣漢人社會中祭祖是倫理與宗教的混合產物,民間祭祖融合了儒家的孝道倫理、陰陽家的風水地理、道家的神鬼世界觀與佛家的輪迴思想。就社會層面觀察,祭祖具有培養親屬團體的道德,如孝道、忠誠、家族延續等功能;從宗教層面觀察,祭祀去世的親屬靈魂能夠得到祖先的庇佑保護。 由此可見,祭祖代表的是「生人」與「死人」之間的連結,子孫的祭祀表現出家族生命的延續。所以祭祖是倫理化的宗教,也是民間社會中永生觀念的表現。 傳統上,台灣漢人家中的正廳都必須設置一個「神龕」來供奉祖先。由此,我們從一個家庭的擺飾格局可以看出,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居於重要的地位。在漢人的宇宙觀中,人是有靈魂的,一旦人死後,靈魂會到陰間,亡魂在陰間仍然有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需要,而這些需要由陽世子孫供應。 馬偕(George L. Mackay)經由生活觀察指出,漢人認為人有三個靈魂,人死後一個靈魂到看不見的精靈世界,第二個靈魂進入墳墓裡,第三個則在家附近徘徊。第一個靈魂由道士負責,另兩個靈魂則由子孫照顧。親人整修墓地照顧第二個靈魂,第三個靈魂則安置在木製的神位中。 於是祖宗神位成為家庭中最神聖之物。漢人的祖先崇拜是一套很複雜的儀式,包括入殮、祭祀、掃墓等等事項,日常生活與祖先祭祀也密不可分。而祭祖相關的葬禮、祖墓、風水與公媽牌,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大事。 祭祀祖先不但具有宗教層面的意義,對基督徒而言,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倫理層面。在儒家傳統下,非常重視「生」之孝以及「死」之祭,《論語》中教導「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此一「死」欲加以葬祭之禮,不但是宗教的,也是倫理的,具有「慎終追遠」的意義。 儒家認為「祖先崇拜」是「孝道」的表現,「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孝是民間社會倫理的主要內容之一,祭祀崇拜祖先是孝的表現方式。 這樣的論調將「拜公媽」從亡靈崇拜提升到倫理宗教層面,而社會的上層及知識份子將此作為道德修養的重要部分。拜公媽是與祖先相聯繫的表現,也是孝的象徵,因此祖先祭祀成為一種倫理化宗教與宗教化倫理的實現。 祭祖問題成為基督徒與家人衝突的根源,也成為基督徒內心的掙扎與矛盾。對改宗基督教的漢人來說,新的信仰往往意味著信徒要與祭祖的傳統決裂,因為在基督徒眼中,祭祖是「偶像崇拜」,是基督教信仰所禁止的。台灣民間社會習以為常認為基督教是「無公媽」、「死無人哭」的宗教,一般社會也常出現「葬人如葬狗,則基督教不信也罷!」的看法。祭祖問題成為基督教在台灣社會傳播時面臨到的最大障礙之一,也是信徒面對改宗抉擇時最主要的掙扎之一。   教會對祭祖的態度 教會對祭祖採取排斥態度,基督徒的行為被社會大眾認為是「反孝道」。基督教反對祭祖不祭拜祖先,也成為宣教上最大的阻力之一。孝順父母以及對祖先的懷念都是《聖經》中的教導,但是在台灣孝道行為與宗教信仰結合,祭祖不是單純的倫理行為,而是夾雜著宗教儀式與宗教實踐。 葉漢章牧師在〈辯神主論〉中屢次引用孔子對孝的教訓,勸人孝順父母,但更要服從上帝的旨意。葉漢章列出歷代著名孝子和聖經內的偉人,勸信徒比照仿效,更要基督徒以悲傷的心追悼父母,但不要獻祭,不要膜拜祖先。他引用十誡中的第五誡論證孝子能得福氣,而古代的孝子已經得到上帝的祝福。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中認為當時教會及《台灣府城教會報》中所反對的多半是對「拜」的觀念及作為,而較少是針對「祀」的觀念,因為「祀」所包含的意義已經成為文化生活內的主要要素,以致於改宗成為基督徒後,也很難脫離此文化傳統。但是,傳教士並無法區分孝與民間宗教之間的複雜關係,而反對具有偶像崇拜的祭祖禮儀,出現「信耶穌即反祖先」的社會印象。 以下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洲裡李東面、李先登父子: 1877年洲裡(Chiu-nih)(今新北市蘆洲區)教師李先登及他的父親李東面,在改宗信教後,宗族的族人認為他們不再參與宗族祭祀,因此已經沒權利繼續擁有祖先所遺留下來的土地,田地因而被同宗族人佔去,而地方頭人不願插手干預此事。在馬偕及教徒陳士美、李顏、陳得、陳炎、李先登兒子等六人陪同下,到衙門告官。李東面跪在大人面前,官吏告訴他: 「把自己的祖宗和宗教丟棄而去跟隨那個『蕃仔』,是不孝和不忠義的。」 這對父子最後被控「帶刀子要殺害縣官」,而後被押解到台灣府遭斬首,兩人的頭顱被放在籃子裡,上面寫著「入教的人頭」,然後被帶回艋舺,再將兩人頭顱懸掛在艋舺城門上。   彰化二林楊春福: 彰化二林楊春福改宗信教後被父親打成重傷,又把他的聖詩燒掉,楊春福取出一把柴刀對他的父親說:「不必打了,你可以殺了我,讓我像李哪吒剖骨還父,剜肉還母,我的靈魂是上帝的,我要回去找他。」父親聽了起初笑,後來哭。他說: 「任你去賭博、抽鴉片、為非作歹,我絕不讓你入教,這是一條絕路。」 「絕路」指的是與家人的隔緣,與宗族祖先的斷絕。 基督徒必須放棄祖先祭祀,這在社會意義上意味著切斷自我與家庭及宗族之間的臍帶關係,這個問題對改宗的基督徒造成極大的掙扎與壓力。我們能找到的個案資料多是改宗後釀成家庭革命,但教徒依舊堅定改宗入教,或許有更多的人在遇到基督信仰與祭祖、家庭關係的抉擇時,選擇保持與家庭的關係來維持原有的社會資源。   趙爵祥、張新添: 祖先祭祀除了與孝及宗族密不可分外,祖先祭祀同時牽涉家族經濟及財富的分配。放棄對祖先的祭祀,等於是喪失祖先財產的繼承權,當同姓族人入教,會受到族人干涉,入教者被視為背棄祖先,喪失承租嘗田的權力。 1870年,家住亭仔腳禮拜堂後面的趙爵祥經由鄰居高金聲介紹到禮拜堂做禮拜,他的哥哥趙爵象非常不高興,經常侮蔑他,並告訴妻子: 「祥仔跟著番仔教去了,我們要好好守著神主牌,家產不必分給祥仔了。」 甘為霖在岩前也曾記錄了教會及信徒下定決心成為耶穌的門徒後,公開的摧毀偶像、祖先牌位和神明畫像,這些祖先牌位有的已經保存百年,上面記載著已故親戚,信徒在燒毀前,會抄錄下一份副本,用來證明他們田地的所有權。 在北部,張忠的三男張新添,其姊張聰明於1878年與馬偕結婚。張新添改宗後,根據其子張約翰的回憶: 「內公媽在五股坑是一位富翁,田佃及茶山共有八十餘甲,內公媽說新添已入番仔教,財產一系毛都不要分給他。」 信教者不祭拜祖先,在一般人眼中當然不能享有嘗田的利益。 十九世紀來台的基督教代表的不只是宗教本身,同時代表著西方勢力與西方文明。在一般人眼中看來,戰爭、不平等條約、開埠、外國商人及傳教士的來台,是一件前後相因的事,一般人的印象是「外國人是為了經商牟利或為了某種利益才來的。」教會隨著不平等條約而開始宣教,傳教士又依靠母國的政治保護,教會遇到困難更乞援母國派來的領事。 這樣的情況下,民眾將基督教等同於西方,將商人、傳教士都當成是同樣的西方人,在民眾眼中都是「番仔」、都是「洋鬼」。人們厭惡「洋鬼」,而改宗者竟然不時與洋鬼混在一起,社會對基督徒的背叛感油然而生,群眾漸漸將基督徒看待成已經站到另一邊的他者。 十九世紀的台灣基督教徒在改宗後,主要的變化在於祭拜對象的改變。對家人而言,教徒不參與「祭祖」的活動,脫離了與家庭成員的關係,必然引起家人的阻撓及反對。基督徒不祭祖,毀棄公媽牌,這象徵著切斷與祖先的生命關係,同時也切斷與宗族的人際關係。 改宗基督教的信徒,被家人認為叛逆不孝,被社會認為是叛離者,許多改宗者離家棄子與家庭的關係瓦解。對社會而言,教徒不參與廟會的活動,拒絕攤派,產生與社會人際的緊張關係,也遭到原有周遭人際網絡的排斥與疏離。 下回有機會,我們來談談一百五十年來,教會及教徒怎麼處理這個緊張關係。 從底層到菁英:台灣基督徒是如何翻身的? 更多故事: 那些年,用「喃字」所寫的越南文 […]

【臺灣吧EP8】「地下電台」知多少?

$
0
0
作者︰李盈佳 由寶島新聲電台等「民主電台」組成的「反抄台廢惡法行動聯盟」以及民進黨、建國黨、綠黨部分人員,今天上午到監察院、電信總局請願,抗議電台的電話遭電信總局在未預警情況下斷線至今。 綠黨發言人林朝億上午表示,各民主電台的電話從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被斷線至今,其中只有台灣之聲台長許榮祺的電話線在抗議後恢復。 全台百家民主電台約二百餘線電話,凡是曾在電台內接受叩應公布過的電話,或者是電台的行政電話,從12月10日遭斷線至今。電台間傳言,可能在明年1月1日遭集體抄台,因此,各地民主電台展開全省大串連,開始在電台中號召支持者聲援,近日將由立委主持召開公聽會,反制電信總局及明年可能展開的抄台行動。 ──1997年12月17日《聯合晚報》第7版「綜合新聞」版   你聽過「民主電台」嗎? 或者,聽到「地下電台」這四個字的時候,你會想起什麼? 在這個廣播節目的地位漸漸被其他資訊來源取代的時代,也許你從來沒有聽過它們,也許你對它們有些印象,也或許,你聽聞過若干關於它們的傳聞。 底下這張照片,是台灣曾經存在的眾多「地下電台」的一種面貌。而地下電台之所以為地下電台,最直接的原因在於︰政府不允許它的存在。   戰後台灣史上,政府對報章雜誌、廣播電視等媒體的鎖定與管制,可以說其來有自。 1947年春天的那場殺戮,報社便是自港口登岸的軍隊攻擊的頭幾個目標之一;在那場殺戮本身與前後遭到逮捕、槍決等等「被消失」待遇的媒體從業人員,更是數不勝數。 之後,1947年10月25日創辦的《公論報》與1949年11月21日創刊的《自由中國》半月刊,分別從執政黨的內部與外部對時政提出評論;前者除政論外,尚以國際新聞與台灣風土的報導為特色,後者則一面「反共」、一面以施政監督者自許;但兩種報刊的發展都在政府的刻意封鎖下受到限制,最終於1960年前後、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分別易手與停刊。   不過,再怎麼說,像是《公論報》和《自由中國》半月刊這樣的報章雜誌,確實有過一定數量的讀者群,儘管數量不算太多。那麼,在《自由中國》創辦人雷震被關進監牢、《公論報》被迫變成《經濟日報》等波瀾發生過後,讀者到哪裡去了? 改看《經濟日報》?改看《中央日報》?或是有其他的可能? 無論答案是什麼,《公論報》和《自由中國》所遭遇的、來自政府的力量,對人們展示了「逆我者亡」的姿態。 面對在往後時光裡陸續現身歷史舞台的「黨外雜誌」與「地下電台」,統治者也重複著類似的做法︰檢查、突襲、查抄……   終於說到我們今天的主角了。 所謂地下電台,有時也稱作無照電台,一般泛指未經「合法」程序申請核准、因而未持有執照的廣播電台;它們不被政府承認,也不受政府管轄;因此,若要說它們「非法」,也的確是。 不過,就如同你我的高中生涯裡可能存在著的「地下社團」一樣——學校裡的地下社團之所以始終不是學校所認可的社團,可能的因素可以說各式各樣——地下電台,為什麼會一直「在地下」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有關的課題。 首先,是解嚴以後廣播電台經營門檻的問題。在戰後台灣漫長的戒嚴期間,政府全面掌控台灣的廣播事業;不過,由於電波在空中跑,對於擁有技術的人來說,要收聽各式廣播實在是不困難,而政府對於老百姓不受自己控制的狀態實在是受不了,於是不僅管制發聲端,連接收端也要管;傳說中要聽廣播必須申請、繳費方能取得的「廣播無線電收音機登記證 」,正是那樣時空背景下的產物。   那麼,解嚴之後呢?的確,政府不再是廣播業界唯一的勢力,然而由於廣播相關法規對電台經營者必須準備的資本額等重重限制,許多播送內容富有活力、強調聽眾即時參與的電台經營者雖然受到聽眾歡迎,卻也在「非法」的標籤下持續被取締、被擠壓。而與此同時,擁有足夠資本的財團,一波一波的,成為合法的經營者。 也正因為相對於「合法經營者」這樣的存在而存在(好拗口啊),加上部分經營者的政治主張與政府所持有的政治主張很不同,本身也是媒體的地下電台,在其他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被貼上層層標籤,也背負許多汙名。 說到這裡,也許你會疑惑︰所謂「地下電台」(也有人稱之為「民主電台」)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由於比起購買與閱讀雜誌,收聽廣播節目更是便利、少花費,而且可以更即時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再結合其他錯綜複雜的因素,廣播電台的受眾在數量上能夠比紙本雜誌的受眾更多,也就不會太令人意外了。 不過話說回來,經營一所「合法」的廣播電台,門檻是那樣的高,但經營一所廣播電台,對於有心經營的人來說,成本並不算太高。也就是說,假使不求「合法」(事實上要「合法」還真不容易)經營,只要花錢購買、或者自行組裝一套設備,測試成功以後,就可以對空中「放送」啦!   而這些電台開播以來,是以什麼樣的特色,持續經營著呢?舉例來說,1993年開播的「台灣之聲」以強勁的群眾動員能力為號召,1994年開播的「寶島新聲TNT」和「綠色和平台灣和平廣播電台」分別以新聞專業和文化專業為特色。 根據後來學者的回顧,台灣地下電台的興起,具有對抗國家機器對電波資源的壟斷、提供政治意義的基礎論述、重視小眾需求、突顯言論自由等意義。 那麼,有沒有所謂「地下電台合法化」的實例? 答案是有的。 1993年2月起,行政院新聞局分十個梯次開放廣播頻道給有意經營廣播電台的人士申請。當時擔任立法委員的張俊宏,在這波頻道釋出當中,為他在參選立委期間,為了突破電子媒體長期壟斷在野黨候選人相關消息而設立的「全民電台」,取得中功率調頻頻道的使用權。 而前面提到過的「綠色和平台灣和平廣播電台」也在1994年9月名列行政院新聞局公布的第二波區域性電台准予申設名單。 這是1990年代台灣「地下電台到地面上」的兩個案例。不過,更多的地下電台經營者,面臨的是查抄、罰鍰、傳喚、逮捕、起訴……   今天,在面對國家機器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自己很渺小,或者覺得很無力。因為,資源分配從來是很暴力的。現代世界的資源分配很多時候仰賴著制度,而制度往往作為一種門檻,篩選掉一些人、犧牲掉一些人。 而國家機器,彷彿總是最容易的擁有權力與其他條件,去創造、更動、執行制度。以廣播作為例子,長久以來,新聞局其實一直委託中央廣播公司與中國廣播公司對海外播音,傳遞著「不必」經人民同意的資訊;而一直這麼做的同樣一個政府,卻能以堅決的姿態,對人民的聲音施以壓制。 不過,這並不是不可能改變的。 假使對照1970年代在義大利興起、之後擴展到法國與比利時等國家的「自由電台運動」(free radio movement)與台灣在1990年代的地下電台風潮,我們將發現︰包含台灣地下電台在內的、全世界的地下電台,其實在多年以前,已經向我們示範了行動的可能性——面對具有優勢的當權者,人們也是可以有所行動的。 更多故事: 有故事的昭和時代建築(一):大原美術館分館 2015-02-03 10:16:33 1 【歷史知識考掘學】消失的波斯軍隊下落何處?萊頓大學教授破解歷史謎團 2014-09-07 09:00:21 […]

【《物種起源》的起源】百感交集的六月

$
0
0
【前言】因為收到華萊士寄來的一封信,讓達爾文開始了手忙腳亂的生活。前情提要請參閱【改變達爾文命運的一封信】。 屋漏偏逢連夜雨 收到華萊士寄來讓達爾文手足無措的信同時,達爾文在家裡也是過得焦頭爛額的,因為達爾文第四個小孩亨麗艾塔(Henrietta E. Darwin)感染了白喉(diphtheria),第五個小孩喬治(George H. Darwin)在住宿學校那邊起了麻疹(measles),而最小的孩子小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W. Darwin,第十個小孩!)在這個月份感染了猩紅熱(scarlet fever)。 大約在1858年那時候,傳染性強烈的白喉在英國地區撒野。達爾文和他太太艾瑪(Emma Darwin)開始輪流照顧亨麗艾塔,但他們實在是很擔心,所以還特別找了艾瑪的姊姊伊莉莎白(Elizabeth Wedgwood)前來一起照顧亨麗艾塔。不止如此,他們還將當時在他們家裡作客的朋友給「趕」回家。就如達爾文在6月23號寫給胡克(Joseph D. Hooker)的信中說的: “It was very lucky you did not come here on last Saturday, for the attack began that morning, & our friends had to go.” (幸好你上星期六沒有來,因為亨麗艾塔的白喉症狀就是從那天早上開始的。而我們也必須請當時在我們家裡作客的朋友回家) 雖然亨麗艾塔(當時15歲)一直都是體弱多病,但她最後還是撐過了這段白喉的流行期(順帶一提,第一個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於1901年就是頒發給血清在治療白喉的貢獻)。而在學校起了麻疹的喬治(當時時13歲),因為達爾文和艾瑪實在是分身乏術了,只能請學校那邊照顧。 當小查爾斯開始有猩紅熱症狀的時候,達爾文就祈禱著希望不是猩紅熱,因為就在這段期間左右,在達爾文住的這個小城鎮唐恩村(Downe,在倫敦的東南方約23公里的地方)就已經有三個嬰兒被猩紅熱帶走了他們還準備要發芽的生命歷程,而且還有其他幾個正在和猩紅熱奮戰。 猩紅熱在現今的社會當中已經不是一種致命性的疾病。但是在當時十九世紀的時候,猩紅熱可是一種會令人聞風喪膽的病症。不止是小查爾斯,達爾文之前的小孩幾乎都和猩紅熱有過一場生命的拔河。而除了小查爾斯之外,其他的都成功地撐過猩紅熱的威脅[1]。 1858年6月28號星期一,小查爾斯.達爾文過世了,得年一歲半(出生於1856年12月6號)。 達爾文在這個月不僅失去了他最小的兒子,也要努力保護他「孵」了將近二十年的精神上的小孩。達爾文在小查爾斯過世的隔一天(1858年6月29號),就寫信給他最親近的朋友也是他最信賴的研究夥伴胡克: “It was the most blessed relief to see his poor […]

他鄉是故鄉:高麗堡的故事

$
0
0
朝鮮(核銷考察經費)使節團經由義州、柵門、山海關,一路沿著遼東貢道直抵北京。這一路上先是山巒疊翠,後來是沙塵滿路,基本上都是塞外風情。不過,一過永平府豐潤縣後,也就是逐漸接近北京途間,卻有一處滿佈水田,宛若「朝鮮風光」的必經之所:高麗堡。     幾乎所有途經高麗堡的朝鮮人都深信,這裡就是「朝鮮人後裔的聚居地」!之所以出現這特殊的現象,理由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中朝兩國交流自然形成的移居地,有的說是丙子胡亂、丁卯胡亂時清朝遷徙朝鮮俘虜於此。而根據多位朝鮮人日記的記載,他們大都將起源同指一處,那就是「唐太宗征遼」。 對,你沒聽錯,唐太宗(598-649)征伐遼東導致清代「高麗堡」的誕生(誤)。出於某種歷史情懷,或朝鮮人想當然耳的猜想,高麗堡這些和善的村民都是歷經滄桑,寄居外邦的自己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器之(1690-1722)說:「至高麗堡,此乃唐太宗征遼所移之民也。」李先生當下想必有點感動。 其實,觸發他們「他鄉是故鄉」的情節,倒不盡是各種歷史機緣,高麗堡的地理環境才是關鍵。別忘了,這群旅客使節風塵僕僕十餘日,沿途不是吃沙吃土就是看山看廟,終於有一片像家鄉的水田,自然勾起濃濃的懷鄉味兒。乾隆二十五年(1760),李商鳳(1733-1801)就曾說道:「高麗鋪有水田數十畝,渡江後初見也。」雖然不多,但這確是一路上首次看到水田。況且這些可都經過朝鮮人的檢定,保證是「朝鮮原裝進口」!例如可能沒有下過田的李器之很肯定地寫道:「村前皆作水田,制度一如我國,且皆移秧所種,見之依然。」對科技很感興趣的洪大容(1731-1783)一看這水田雖然「粗蕪」,仍要提醒一下這是「東國制作」。他們都強調高麗堡能夠開闢水田,都是因為這些「高麗人子孫」申請技術移民,才能有此成績。 這樣說好了,對於從朝鮮啟程的觀光客而言,目睹此情此景,莫不勾起他們的懷鄉之思。更何況,此地正叫作「高麗堡」,對不知地名淵源的朝鮮人而言,不正是「他鄉中的故鄉」嗎? 當然不是,雍正五年(1727),姜浩溥(1690-1778)經過高麗堡時,稱此地「路下皆水田,畝澮阡陌,依然如朝鮮畓坪。蓋燕俗皆耕種蜀黍及稷粟,或種稻,而皆旱田,種秈而已,故渡江後不見一水田矣。至此始見之,蓋此村皆高麗人子孫也,移舊俗墾水田故也。未知何時以何事來居於此。大抵遼東地多高麗人子孫,而與本土人錯居。推此邨純聚高麗人,故名高麗堡也。」姜浩溥的見解算是很典型的說法,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朝鮮人移居至此的村落,但具體是甚麼時候,他不太了解。 高麗堡真是高麗人或朝鮮人的「移民村」嗎? 其實這不過是遼東地區少數能種植水稻的地方罷了,倒是值得注意朝鮮人怎麼把「他鄉」變「故鄉」,且為什麼當地人也樂於自稱「高麗人」? 洪大容曾經說過:「數十年以前,堡人見我使,極其歡迎,享以酒食,自稱高麗子孫。」看來這地方的人很歡迎採購團使節團光臨,畢竟人流就是錢流嘛!高麗堡除了因為有歷史性的連結、地景的熟悉,當地推陳出新的伴手禮也是一大關鍵啊!洪大容說這專賣「小米糕,雜以棗肉,亦如東國蒸餅。」李商鳳也注意到他們賣的餅「乃稻米所造,而以白菜為餡,略似我國檟葉餅。」高麗堡人極其歡迎,當然是希望好好招待,接幾筆生意,才有下次。 故事說到這兒,有沒有勾起各位童年的回憶。每當筆者讀到高麗堡的史料時,我總想到高中畢業的休息站。 高麗堡正是中朝貿易的縮影。朝鮮人將此地視為「我國人」,沿途的百姓當然也樂於接待這些「自己人」,他們不僅能夠藉由接待使節團獲得豐厚的報酬,同時也能藉由販賣朝鮮人專屬商品而牟利。根據姜浩溥開列的使節團清單,他稱此次使行團每人攜帶白銀的數量,加上朝鮮官方委託購買藥品、書籍的白銀數,共達十三萬兩。以清代每年平均派遣三次使節團的數量計,衡以清季每次使節團人數約500人,如姜浩溥這一次就有618人,可見朝鮮使節團其實就是一個「穩定」的「財源」,光是打發這些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一筆可觀的利益。 因此,「高麗堡」的誕生與沒落,映照著中朝商貿的小歷史。 既然如此,當多位朝鮮人現身與高麗堡居民「認親」,自然不會有甚麼好下場。朝鮮人認真地找里民認親,他說:「你們都是高麗子孫。」其中幾個少年馬上發火,咆哮道:「我是高麗祖宗啦!怎麼會是高麗子孫!」(乃是高麗祖宗,怎道高麗子孫!)頗有耍流氓的氣質。高麗堡人估計被問煩了,只要聽到這個問題就是「馬上變臉,然後用力問候一下」(聞者皆勃然怒色,或有詬罵者)。 最有趣的問答是不死心的朝鮮使者,硬是找到當地的「耆老」,跟他說:「老丈,這叫作高麗堡,你應該懂這代表甚麼吧!?」(此堡名高麗,知其義乎?)看來是見過世面的長者,冷冷地頂了一句:「大哥,確實是有這名字,但未必是高麗人子孫吧!」(雖有村名,未必高麗人子孫。)拜託,太陽餅裡也沒有太陽啊! 就這樣,這群奔波於貢道的使節們,又這樣鬧了一個故事,直往下個地方奔去,我們下次再見囉。 更多故事: 牡丹亭上三生路:三位才女與她們的男人(4/4) 2015-03-12 19:23:03 1 屬於反抗者的故事──《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2014-07-26 12:08:57 1 《刺客教條》的原型──讓皇帝與蘇丹顫慄的阿薩辛(Assassins) 2014-11-08 21:28:29 1 植物獵人還是商業間諜?改變中英茶葉貿易史的探險家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 2014-08-31 09:30:14 1 【走訪世界遺產】一座越南古城與大明皇朝的往事 2015-04-15 18:11:20 1 【老屋容顏】一間近百年老醫院如何接受改造,重獲新生 2015-04-25 01:46:39 1 東京的玄關:百年車站與街道的歷史記憶 2014-12-09 16:42:25 1 四百年前的輝煌大城.世界遺產之都──泰國大城府 Krung Sri Ayutthaya 2015-02-10 12:48:51 1 【歷史關鍵詞】啟蒙:理性與科學,真的讓我們更幸福了嗎? […]

【國父「們」的故事】武昌起義篇:楔子

$
0
0
「ㄟ!知道那張病床上住的是什麼病人嗎? 這一陣子老是有許多紅衛兵嚷著要衝進來,把他拖出去批鬥。」. 毫無生氣的病房走廊 因著兩名護士的交頭接耳,帶來一絲人氣 其中一位護士回答: 「聽說是位政協委員,還聽說那位同志年輕的時候,對黨國有很重要的貢獻。」 「真的還假的?那會被抓去批鬥?」 「小聲點!」 護士瞪了她的同伴,稍稍看顧四周 又壓低聲音說: 「現在那群革命小將還有誰不敢批鬥? 聽說要不是有領導特別下令要照顧那位同志 不然,他們早闖進醫院準備公審了。」 「原來!我就想他們怎麼收斂……」 聊天聲逐漸遠去 走廊又恢復了寂靜 而病床內的那位同志 則走到了生命的最後盡頭 「有句話,是洋人說的? 說……人……人在死前會看到一生的回顧。」 所剩不多的精力 正無情地從乾枯的身子流逝 病人很清楚 離世的日子來了 「我能再次……再次看到那一刻嗎?」 病人虛弱地想打開雙眼 可卻連這件事都讓他覺得費力且沉重 過去的時光無法回復 如果可以……只願在回憶中,想起人生的輝煌時刻! 熊秉坤 突然顫動了身軀 「啊!我看到了!那一年……在武昌!」   更多故事: 為「祖國」而戰?──加拿大、魁北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2014-11-11 09:00:50 1 她不是聖人,她是個女人:張戎新著《慈禧》發表記者會側寫 2014-09-27 00:09:24 1 如何用十英鎊換一顆希望的種子──澳洲版的「大江大海」 2014-10-24 22:46:57 1 【國父「們」的故事】同盟會篇:囧名之下─你還不認識的陳炯明 2015-05-29 06:42:55 1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歐洲歷史上的鬍子美學 2014-12-30 18:46:24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發現的早期羅馬華麗建築群 […]

【台語原來是這樣】電話要用「打」的,還是用「叫」的?

$
0
0
打電話的台語,現在多半都是講喀電話,台語漢字寫作「敲電話」(ㄎㄚˋ ㄉㄧㄢˇ ㄨㄝˇ khà-tiān-uē),有沒有人想過這裡的「敲」(ㄎㄚˋ khà)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要說「敲電話」呢? 其實「敲」有敲擊的意思,用來形容指頭按壓電話數字鍵的短促敲擊動作,所以打電話的台語才會講「敲電話」。不過其實關於「敲」的源由,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受到日語影響,因為打電話的日語為「電話を掛ける」,所以台語「敲電話」的「敲」便是從日語的「掛ける」(kakeru)借音而來,畢竟或許是經歷過日治時期,這句日語詞彙也影響了台語在敘述打電話的使用方式。 其實這個源自於日語「掛ける」的語源說法,也不是不可能。日本統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而早在1897年,就有第一部在澎湖設置的軍用電話,當然顧名思義那是非一般民用的設備。不過在短短三年,也就是1900年,可供一般民眾使用的電話設備甚至是公用電話便陸續推出了,但當時裝置費用高昂,也不是一般人會使用的,換句話說,使用電話服務多半是經濟富裕的家庭,其中可能又以日本人居多,由此推測使用電話這種新式產品時,多半會用日語進行敘述的比例也較高。那麼如此推理下來,最後流通進而影響台語「敲電話」的可能性則大大提高不少。 不過無論「敲電話」語源是否來自於日語,這個說法的確是今天較普遍的台語說法。其它關於打電話的台語說法還有:摃電話、搖電話、叫電話。 「摃電話」的「摃」(ㄍㄨㄥˋ kòng),意思是用力打、撞或敲,照字面上而言,這種說法跟打電話的對應最為接近,至於是誰影響了誰?這點則難以考究了。 「搖電話」的說法,就如字面上所示,是用手搖的方式撥打電話。日治時期的電話就是這種手搖式電話也就是磁石式電話機,利用電話機旁的手搖桿來帶動發電,如此一來,另外一頭的接線生才知道要接通電話,所以因為這個搖動桿子的操作方式才稱為「搖電話」。直到戰後,早期的電話也不是數字按鍵,而是用轉盤的方式撥號。筆者小時候家裡有一段時間是用這種轉盤式電話,這種電話面板有一圓形轉盤,上面依數字分佈圓形挖孔,最末則有一個對應標誌。譬如要撥數字一,手指便插進數字一的對應圓孔、順著圓盤搖轉至底部對應標誌,當手指移到對應標誌的瞬間要快速抽離,好讓圓形轉盤歸位,再繼續搖動下一個號碼,所以這時也叫做「搖電話」。 至於「叫電話」是最有意思的了。 筆者的阿公至今都仍是使用「叫電話」這種說法,譬如:「有閒叫電話來喔!」如果單純解讀字面意思,這畫面就像是一大堆電話被召喚而來,感覺還真是生動。不過,這句「叫電話」其實就是打電話的意思,至於為什麼要稱之為「叫電話」呢?其實跟上敘提及的「搖電話」也有關聯。 早期的電話是用「叫」的,怎麼叫呢?就是用手搖式電話、「搖」了電話之後,再透過人工接線生的方式,「叫」電話轉接到你真正要通話的對象,所以才會用「叫電話」稱之。 從電話究竟該怎麼打?打電話的台語有哪些說法?這一連串看下來,不難再次感受到,語言的確是反應歷史文化最鮮活的載具,簡單透過敲電話、摃電話、搖電話、叫電話等不同的台語說法,便簡單清楚地回顧這段台灣電話歷史了。 更多故事: 黃阿福與馬來嬌:海外華人的發跡傳說 2015-02-16 09:08:23 1 阿克馬與萊頓解放日:一段荷蘭對抗西班牙人的歷史 2014-11-08 15:08:51 1 【臺灣吧EP2】 臺灣的內地,在哪裡? 2014-12-01 07:40:51 1 關於乳頭的禁忌與解放,你也許不知道的歷史 2015-04-05 14:14:31 1 從底層到菁英:台灣基督徒是如何翻身的? 2015-04-27 23:57:24 1 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對阿里山的回憶 2014-11-22 16:10:31 1 狼男與黎明少女:六世紀粟特移民的婚姻 2015-02-27 18:50:33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父子交心(二) 2015-02-12 20:00:46 1 【舊物的故事】Wedgwood:古董瓷器中光陰的痕跡 2015-05-27 16:43:57 1 臺灣塔?101?城市需要巨大的象徵性建築嗎?──來自建築史的啟示 2015-03-30 […]

【深夜食堂】白居易的粽子與妻子

$
0
0
  ↑粽子示意圖,非穿越時偷拍的當事粽子 【圖片由 流水帳Blog 格主提供,五十顆肉粽是要逼死誰!!!!!】 在諸位的國文與歷史課本上,韓柳元白是四尊中唐文學的神主牌,韓愈跟柳宗元這一對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人被奉上神桌,絕非所願。而元稹這個矯情賤人的文章雖然寫得真他媽好,但賤人就是賤人……至於略有點神經大條的白居易被糊得道貌岸然、高級不堪,實在令老夫深感困惑。 老韓跟老柳的感情,在〈韓愈的生猛海鮮〉裡已經說過了,這週我們就說說,比他們更受萬千腐眾愛戴的老白跟老元這對從青絲持續到白髮的好碰友吧。 老白的魯蛇人生,始於白媽媽不快樂的婚姻,她先嫁了個年紀足可當她爸的丈夫,早早地守寡,孩子又還小,壓力當然很大。於是,老白兄弟跟媽媽就開始了寄人籬下的日子,白媽媽也因此有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老白兄弟很早就經歷到人生中的各種折磨。 老白在少年時進長安,試圖以科舉翻身,也得到了一些長輩的幫助,可是他的運氣和家世不像老柳那麼硬(柳媽媽姓盧,是天龍人中的天龍人),磕磕碰碰地,考了十幾年,一年一年地考上去,直到三十多歲才算成功當了公務員。 老元的狀況也差不多,兩人背景的極度相像,加上他們對於詩文的看法也很相似,變成麻吉一點都不意外,那些「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微之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之類的詩文之所以寫成並不意外。 大家不妨想想,在你最不爽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打電話跟你的朋友幹橋他媽的政府官員都他媽的王八,在你最傷心的時候,你也完全無法即時向你的朋友傾訴。 當你接到好朋友的信,信中說他生了很重的病,說他如果死了要幫忙照顧他的家人,可是,落款的時間是一年以前,你不知道對方是生是死,你想去看他,但是不行,官員不可以隨意地離開他的轄地。你就算三個月都不休假,積起來的假也只夠你走到所在州的州境。 因此,老白跟老元對彼此的思念,並非矯情。那是一個等待的時代,是傳line已讀不回三秒鐘就會想東想西的我們、也得放慢來一一理解才能稍稍體悟的時代。 ※※※ 不過,老白和老元最大的差別恐怕是他們的妻子。 老白有一個沒結果的前女友和後來的一些姬妾,但他跟妻子倒是與他白頭偕老,共貧同富。 因為家裡的經濟狀況不好,老白一直拖到三十好幾才娶妻,在那個時代,完全就是個敗犬天王,白妻楊氏出身高門,她的堂哥們都是當時有名的官員,白居易也因為妻子的關係有了一票大舅子小舅子的後援,在他詩文中出現的楊虞卿楊穎士楊汝士楊漢士楊嗣復,都是楊氏的親戚。 雖然出身顯貴,但是楊氏在老白詩中,並非我們印象中那種奔放自由的唐代女性,而是一直以溫婉樸素的形象出現。楊氏讀書不多,有可能不大識字,遇到很囉嗦愛寫詩的老白,實在是有點無奈,如果以她的角度來想,嫁給死魯蛇,要照顧他一大家子,還要被他一直說「我可能沒什麼成就,但是你可不可以學孟光一樣舉案齊眉呢?」,遇到這種事情,如果是我的話,應該就會拿案直接往他頭上砸去吧? 但是楊氏還是很包容這個囉嗦的丈夫,在老白的人生中,楊氏的支持給了他很大的力量。雖然唐代的夫人們未必親自煮飯,但是吃什麼這件事,男人的作用一般不大,尤其如果有一大家子人靠著一個人的薪水吃飯時,能用什麼食材就是主婦們的工作了。 如同其他的唐代官員,老白曾在京城為官、也曾經外放到地方,在他正常的外放時,心情會比較好,他甚至會把自家仿作的長安口味餅送給朋友。但是在他貶謫到江州的時代、也就是〈琵琶行〉寫成的那幾年,他一開始的心情很起伏,讓人懷疑他是否有病。 有的時候,他告訴元稹說「湓魚頗美,江酒極美,其餘食物,多類北地。」感覺好像還不錯,但他有時又寫詩給元稹在內的其他朋友們靠妖,說「鼎膩愁烹鱉,盤腥厭鱠鱸」,也就是說,他看著在鍋子裡剝嘟剝嘟煮著的燉鱉,覺得好噁心好哀傷,看到盤子裡的鱸魚,又覺得好腥臭好討厭…….. 而他有時候就算吃了還滿香的白米飯配冬莧菜(當時叫葵菜),明明他自己也說白飯香軟、葵菜鮮美,所以他吃得很飽,但就算是這樣!他還是要在詩的最後來個回馬槍說「唉,我以前多麼風光啊,結果現在淪落到要吃野菜(憶昔榮遇日,迨今窮退時)」…… 明明鱉就超好吃的!三杯鱉、紅燒鱉跟煎鱉蛋超級好吃的,像裹了太白粉皮的嫩雞肉,鱸魚也是很鮮嫩的河魚,野菜跟白飯也都超好吃的啊,被嫌成這樣實在是替南方的食材感到不值。我有時候覺得元稹收到他的信應該覺得滿尷尬的,啊你不是前一封信才說不錯、現在又在那邊說好油膩好哀傷,是大叔更年期提前到來膩!!! 我必須再三提醒,老白是個囉嗦鬼,他幹什麼都可以寫詩,就像那些吃個大亨堡都要打卡的重度FB控一樣,他早上起來吃了蔬菜配飯會寫詩、中午喝了茶會寫詩、下午跟小孩子玩會寫詩、晚上老婆叫他穿暖一點也會寫詩……因此,我們得以一窺這個男人反反覆覆的心思,也可以感覺到當他老婆還真是一點都不輕鬆。 在江州安頓下來之後,白居易已經比較可以接受南方的飲食,於是他吃著火鍋唱著歌…….不對,吃著鱸魚喝著酒,又開始唱秋地說「老家沒這美味,幹嘛一直想回家?(故園無此味,何必苦思歸?)」,是說,那你之前在那裏說很愁煩是在愁殺小? 江州位在湖南一帶,而後他又被移到靠近四川的忠州,他跟弟弟白行簡一起從江州出發,在途中跟元稹見了面,然後溯長江而上到忠州就任。 忠州不像江州有那麼多鮮魚,這下他脆弱纖細又敏感的神經又發作了,他又寫信給元稹,說這裡土地貧瘠,生計艱難,他吃飯只能吃「飯下腥鹹白小魚」,明明就很在乎自己吃不好,他偏要說「飽暖飢寒何足道,此身長短是空虛」,這十四個字如果翻譯成現代的用語,就是「讓哥哀傷的不是吃不飽穿不暖,是空虛!」這種令人想砸他頭的假掰文青情調,總讓我覺得,還好他老婆不太讀書,要不然真的會氣死。 好在,這唉唉哼哼的貶謫日子,白居易只過了一年,就被召回長安,直到兩年後轉任杭州刺史,後來又去了蘇州。江南的日子很舒服,有錢有地位,老白就再也不抱怨飲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恬淡悠遠,與世無爭(其實就是過太爽)。 而他中年之後的好朋友、同時也是柳宗元好友的劉禹錫,因為也待過南方,大概能理解他對南方食物的感情,在他們年邁之後,也一起回憶著在南方的美好日子。 在唐代,人們並不是只有端午節吃粽子,他們在夏至也會吃粽子。而吃粽子這件事在漢魏時代還是一種南方的風俗,在唐代,南北文化交流之下,粽已經是我們現在用糯米做的粽子了,但還是各地有不同的作法,老白是這麼寫的: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老白跟老劉的粽香筒竹嫩,並不是我們今天吃粽子配竹筍湯的意思…… 是的,其實粽子最早就是竹筒飯,在《荊楚歲時記》中說,人們一開始紀念屈原就是用竹筒飯,結果屈原顯靈表示吃不到啊哭哭、要用蛟龍討厭的楝葉跟五色絲線綁在外面我才吃得到,於是人們才慢慢改進。而後來用竹葉綁成方的、綁成三角形的、綁成長長的,在裡面放不同的東西,才成為各地自由發揮的習俗。 在老白跟老劉的回憶中,蘇州人吃的粽子可能是竹筒飯,因為如果只是用竹葉,就沒有筒竹嫩不嫩的問題。但是有吃過竹筒飯的人就知道,新鮮嫩竹的竹膜有一種清新的香氣,口感特殊,所以老夫想唐代的蘇州在夏至吃的可能就是竹筒飯。 帶著竹子清香的竹筒粽、燒得脆脆的嫩鵝肉(=燒鵝?),組成老白對於南方的美好回憶。 在他晚年,閑居於洛陽過著越來越爽的日子,但是這些在外當官的日子,讓他習慣了南方的米飯、新鮮的野菜竹筍跟飲茶,使他家的餐盤上,除了北方的食物 也有南方的菜色。顯然,他太太楊氏和他的家廚也都習慣了那樣的烹飪方式,甚至會南北融合,用牛奶煮粥吃(等等,放涼之後啊不就米布丁?)。   白居易篤信佛教,在晚年,他開始多吃蔬菜,尤其是鮮香爽脆的竹筍,跟新鮮的冬莧菜,拿來當他的早餐剛剛好。即使是正餐,他也不再以牛羊肉為主食,這位一路囉嗦到他死掉為止的男人,寫了一首標題落落長的〈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郡君〉詩,讓我們看見他在晚年的家居人生。 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薑。稻飯紅似花,調沃新酪漿。佐以脯醢味,間之椒薤芳……. 在這頓飯中,白妻楊氏替他準備的是新鮮的白肉魚,加了肉桂和薑清蒸,剛煮好的紅米(不是手機)飯上淋了奶汁白醬,再配上以花椒和薤菜調製的肉醬。 這個在現代人完全沒辦法理解的飲食組合,對於老白來說,是讓他胃口大開的美食,不只是他聞一聞精神百倍,就連他家裡的小侄孫或外孫們,都跑過來圍在他旁邊,想跟他多要幾口來吃。 此時,楊氏走進來,她已經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夫人,受封郡君,卻還是被這死老頭一天到晚在詩裡叫「山妻」(=我家那黃臉婆)。老白又開了老婆玩笑,他說: 山妻未舉案,饞叟已先嘗。憶同牢巹初,家貧共糟糠。今食且如此,何必烹豬羊。況觀姻族間,夫妻半存亡。 偕老不易得,白頭何足傷。 他用一個自嘲的口吻說:「黃臉婆你還沒舉起小餐臺來(是要砸你嗎…),我這愛吃死老頭已經先嚐了菜。哎呀,想起當年結婚的時候,家裡很窮,委屈你跟我一起吃苦,現在我們可以吃得上這樣的菜,又何必殺豬吃羊呢?在看看親戚之間,不是丈夫先死就是妻子先走,能夠一起走到現在不容易了,又何必為了白頭髮傷感呢?」 我們不知道楊氏的回覆如何,但這自言自語、自得其樂的老白,在他人生的最後,享受了最後安逸自得的時光。 妻子替他準備的小餐桌上,既有來自北方的酪漿跟肉醬,也有南方的魚和米,即便是他念茲在茲的無後之嘆,也因為侄子過繼、女兒產下外孫而得到了慰藉,在洛陽這座交會南北的城市中,白居易毫無遺憾地離開人間,在他死前,把所有的詩文編成了文集,請人抄錄完整後,分藏在廬山、洛陽與蘇州的三座寺廟中,又把一部傳給了姪兒阿龜,另一部交給女兒阿羅,確保世上總有人會把他的詩文傳唱下去。 因此,直到今天,我們還能聽見一千三百年前一個男人在他人生不同時期的碎碎念,也還能看見他的食案上擺過哪些東西。 謝謝你,老白,你是萬千文史學人的好朋友。 參考書目: 陳素貞,〈唐代詩人羈旅宦遊中的飲食視域〉,《台科大人文社會學報》7,2012.10,頁109-137。 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2004。 更多故事: 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不可不知的7個日本近代史 […]

【冷知識週刊-動物的故事】第十九號:旅鼠被自殺的真相

$
0
0
  今天的冷知識週刊,要來告訴各位讀者們,海水退潮才知道旅鼠有沒有穿褲子……. 等等,跑錯棚了!(每日一冷好像很愛跑錯棚XD)這裡可不是政論節目,我們今天要來跟各位讀者說的,是一個史上被誤解最深的懸案之一,旅鼠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柯南背景音樂下!)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聽過旅鼠效應(Lemmings Effect)一詞?普遍來說旅鼠效應是這麼形容這群圓滾滾的小傢伙: 每當旅鼠族群數量增加到環境容許的上限時,旅鼠們就會開始進入焦躁不安、到處叫嚷、跑來跑去、並且陷入迷失方向的狀態,這些行為導致最後旅鼠們恐慌地集體跳海自殺;或是會變的攻擊性特強,但卻不識相地在天敵前挑釁攻擊,使得天敵吃掉他們,以上種種行為都使旅鼠族群數量大幅減少,達到旅鼠族群數量減少的結果。 行為經濟學以此延伸,多拿來比喻在股海中投資者跟隨一般大眾盲從的行為,股神巴菲特更以「旅鼠效應」來形容股市的散戶中不理智、容易陷入集體無意識的群體,更將旅鼠拿來比喻證券機構,股民就如旅鼠的家庭,當投資者的財富效應放大時,馬上傳到其他人的耳朵當中,不斷有人會加入這個市場,數量迅速擴大,市場因此而急劇膨脹。並用以勸告投資者,不要相信市場,而要相信自己的觀察與判斷。   但實際上旅鼠真的會這樣嗎?這些長年居著在北極圈附近,圓滾滾的可愛旅鼠們真的有自殺傾向嗎? 動物學家告訴我們:旅鼠是不會為了自殺而跳海的。(哪泥!)   讓我們來看看傳說是怎麼形容這群小傢伙的:當旅鼠數量達到頂峰時,牠們會自發地集體遷徙,奔赴大海自殺,只留下少數同類留守並擔當起傳宗接代的神聖任務。   傳說的來源並非全無根據,人們很早就觀察到,在挪威地區生活的旅鼠,儘管生活在天寒地凍的極圈附近,它們的數量會出現急遽地周期性變化,有的年份數量極多,有的年份卻又非常少見。在16、17世紀的歐洲,在無法解釋這樣的變化情形下,甚至有不少人相信旅鼠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只要空氣條件合適,就能自發生成旅鼠。而當時丹麥的博物學家奧爾·佛姆為了駁斥這種說法,首次對旅鼠做了解剖,証明旅鼠的身體結構和其它嚙齒類動物類似。 旅鼠一般來說沒有冬眠的習慣,因此在冬天時牠們會挖開雪地,啃食草根或預先儲存好的食物過冬。而挪威旅鼠繁殖速度非常快,大約出生後一個月即成熟,可以生育下一代,且雌旅鼠每五個月就可以生下一窩平均八隻的旅鼠寶寶。因此當食物豐富而冬日較為短暫的時期,其族群數量會爆增十倍以上也不為過的。 但當族群數量暴增後,旅鼠們會因食物不足而焦躁不安、甚至有大批的旅鼠被餓死;愈發嚴苛的環境迫使牠們開始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進行遷徙以尋找其他棲息地,當然在這過程中,會有許多驚慌、失去方向感的旅鼠因推擠而掉進河中或海裡,或只是單純想要跳下水去對岸尋找更好的棲息地。 但其實事實是,旅鼠跳海也沒有用,牠們大部份都會游泳…   但是也有一些體力衰弱的個體,可能在長途遷徙中體力不支,在水中溺斃也是有可能的。 而大多數順利爬上岸的旅鼠們,通常會在其他地區活得好好的,並且持續繁殖好幾代,而這也和傳說中的自我毀滅的傳說完全不一樣。   而促使旅鼠效應廣為流傳的,我們要從迪士尼開始說起: 迪士尼工作室1955年的卡通-The Lemming with the Locket,這是一部唐老鴨舅舅-史高治叔叔(Uncle Scrooge)的系列卡通,裡面畫出了大量旅鼠跳下懸崖的場景。而從這部卡通開始,旅鼠會自殺的形象開始流傳。   而三年後,同樣還是迪士尼,其在1958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影片《白色荒野》(White Wilderness),更拍出了旅鼠成群跳海自殺的景象,配上非常煽情的解說,大致上就是將前面旅鼠為了群眾利益而犧牲的傳說描述得栩栩如生。此時旅鼠自殺的形象更是深植人心,讓人深信不疑。 但實際上,這些紀錄片中的旅鼠是迪士尼攝影團隊,向一位因紐特小孩買來的幾十隻旅鼠,利用後製剪輯製造出成千上萬隻旅鼠遷徙的影片。但製作團隊最想要拍的「旅鼠跳海自殺的橋段」卻沒有這麼好拍,問題在於這些旅鼠根本不想跳下懸崖。因此在等了兩天之後,不耐煩的製作團隊只好把旅鼠趕下懸崖,用人為的手法逼旅鼠們跳海(!)。 雖然是假造的紀錄片,但這支紀錄片影響仍舊深遠。後來行為經濟學還因此而出現「旅鼠效應」這個名詞,但發明這詞彙的人應該沒想到,原來這一切都是誤會一場啊!! 每日一冷溫馨提醒: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每天收看一則冷知識,有助心情放鬆,我們下週同一時間再見! 原文刊於每日一冷 #本日冷知識899   [Miss Monday] 圖片來源:http://www.guokr.com/article/47194/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ngtaiwan.com/14822 旅鼠真的會自殺嗎?解開動物迷思的真相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11216/13156.htm「旅鼠效應」造假畫面 BBC、迪士尼也被爆 更多故事: 【臺灣吧EP6】火燒島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15-04-09 12:09:59 1 【三國蜘蛛網】王子們的異鄉生活 2015-05-25 09:16:25 1 【冷知識週刊】創刊號:可爾必斯是如何誕生的? 2015-02-07 […]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