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自由未必凌駕一切——讀《自由,凌駕一切:美國人文景觀的塑造者》

$
0
0
作者:林齊晧

自由,凌駕一切:美國人文景觀的塑造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林博文的言論集,以「自由」的綱要串聯起促進美國新聞與創作自由的一批先驅人物。

本書強調一點:「自由女神像不應只是觀光景點,她提醒世人要珍惜自由,要使自由穿過無知的黑暗和人類的壓制。」作者透過各個美國人物為自由奮鬥的歷史,將其理想和貢獻做為鼓舞華人社會的旗幟。

0010716230_4

作者林博文曾任美國《中報》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現居紐約。其著作多為近現代史,諸如《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1949 石破天驚的一年》、《1949 浪淘盡英雄人物》、《悸動的六○年代》、《關鍵民國》等等。

筆者會注意到這本《自由,凌駕一切》,是無意間看到了張鐵志在臉書上的介紹,得知林博文是長期耕耘美國文化方面的前輩。後來我也想起,曾見過林博文為譯作《第三帝國興亡史》所撰寫的推薦序,印象中是當時在華文圖書裡極少數能夠討論美國二戰新聞史的作家。

因此我滿懷著期待讀了本書,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

正如張鐵志所言,這是一本「關於美國文化的隨筆集」,是隨筆,不是專業歷史著作,筆者即在書中看到不少基本史實的錯誤。也可能正因為是隨筆集,所以內容架構較為散漫,各單篇不一定能切合作者「自由凌駕一切」的題旨。

以下評論,將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探討:(一)本書題目與架構問題以及(二)試舉書中篇章內容的錯誤。

本書題目與架構問題

本書的題名相當有意思:《自由,凌駕一切:美國人文景觀的塑造者》,有兩層涵義,首先確立「自由」是至高的價值觀,至於這個自由是 Freedom 亦或 Liberty?作者並未討論。在此涵蓋一切的前提下,作者再挑選出一批「美國人文景觀的塑造者」,而這些人物竟然全都來自二十世紀,彷彿美國文化是在二十世紀橫空出世,在此以前是黑暗大陸。

「自由凌駕一切」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命題

作者在本書導言中說:「表達自由是一切自由的泉源」,其所舉實例,多半佐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以及創作自由的概念,特別是新聞自由的著力更深,可能與作者的職業背景有關。

此處不禁要問,自由可以凌駕一切嗎?凌駕一切是否意指「為所欲為」?又是誰說自由能夠凌駕一切的?由於作者並未探討「自由」Freedom / Liberty 的脈絡,也沒有要爬梳歐美自由主義演變史的意思,所以難以確知其真實想法。

拿書中反覆強調的新聞自由來說,問題則會更具體清晰:新聞自由的源頭是什麼?如何發展成今日的思想面貌?新聞工作者是不是也用新聞自由凌駕一切的說詞,享有某種特權?如果新聞自由可以凌駕一切,是否也意味著另一種極權主義的誕生?

這些問題意在提醒,作者誤會了新聞自由的至高性,忽略新聞自由觀念發展原來是動態推移的,是隨著專業主義的省思、大眾傳播產業發展而變化;綜觀新聞發展史,現今美國所論之新聞自由,多有共識為「有限度之自由」,未必能凌駕一切。

作者身為資深新聞工作者,應該對曾虛白先生的著作不陌生。曾虛白明確指出「新聞自由理論源於自由主義」(詳見:曾虛白,〈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報學》,3(5):頁58-64,1965 年出版。)當然,這是概略而言,但由此著手確實可以發現新聞自由的觀念深受自由主義的影響;此間亦有所謂「三英一美」影響之說,三英指的是彌爾頓(John Milton)、厄斯金(John Erskine)、密爾(John Stuart Mill)三位英國人,一美則是美國總統、有美國新聞自由之父稱號的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為傳統新聞自由思想的形成提供養分。(有關三英一美影響的論述,可參見:賴祥蔚,〈新聞自由的臨摹與反思〉,《新聞學研究》,87(2003),頁 97-129。)

John Milton (Source: wikipedia)

John Milton
(Source: wikipedia)

John Stuart Mill (Source: wikipedia)

John Stuart Mill
(Source: wikipedia)

奠基於自由主義的思想,傳統立論者將新聞自由視為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但是隨著新聞傳播業的發展,新聞工作變成一種專業、傳播媒體成長至龐大商業體系結構,促使人們反思:不受限制的新聞媒體,是否真能實踐公共利益?是否真能履行第四階級的社會責任?(「第四階級」常譯為「第四權」,就原意而言 the fourth estate 譯為第四權乃是誤會,它不是一種 power 或 privilege,雖然中文在使用第四權一詞時有其論述脈絡,但本書作者於書中頁60也輕率地採用第四權一詞,在作者的其他網路專欄文章亦有可見。)

故此,有別於傳統立論而出現了社會責任論,檢討媒體在商業資本、政治權力盤根錯節的情形下,製造輿論、偏袒特定立場、假客觀中立等等諸多弊病,並且強調新聞自由不能被濫用,要對社會負責、提供重要且確實的資訊。新聞自由面臨的挑戰不只於此,例如在戰爭時期若為了國家安全的考量,是否應該限制新聞自由?為了國家形象的考量,能否限制國內輿論?作者於書中精選的人文景觀塑造者中,有幾位人士的作為便與新聞自由互相矛盾,留待下文討論。

以上種種,皆是對新聞自由觀念的蜻蜓點水,相關深入討論在國內外學界都有豐富論著可以參考,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照關鍵字搜尋。無論從美國歷史、文化,或者新聞發展的角度而言,「自由凌駕一切」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命題,是對新聞自由過於化約、粗淺的認識態度。

人文景觀塑造者?選材架構的問題

前文提過,若要論「美國人文景觀塑造者」,不會只有二十世紀的人物。但是若作者有一套論述架構、能自圓其說倒也無妨,可惜本書選材零散,似無脈絡可言;若從其主標「自由凌駕一切」來看,也並非所有人物都與此觀念緊緊相扣。

本書將所有人物分成兩大類:「構築新大陸傳播橋樑的媒體人」、「滋潤新大陸文化心靈的原創人 」,也算是別出心裁,雖然作者並未針對這兩個分類有何說明。另外也忍不住吐槽,為何在媒體人當中選了 CBS 老闆裴理(William S. Paley)、卻能忽略與其爭雄的 NBC 老闆沙諾夫(David Sarnoff)?光看目錄便覺十分困惑。

作者以「自由,凌駕一切」的宏觀主旨為題,可惜欠缺掌握格局架構的能力,書中各篇文章在此框架之下散漫遊走,卻沒走出一條清楚的路線,僅以「媒體人」與「原創人 」含糊套用。

WmSPaley1939

CBS 老闆裴理(William S. Paley) (Source: wikipedia)

試舉書中篇章內容的錯誤

筆者不針對書中每個章節討論,僅從剛好略有接觸的題材切入,選取〈CBS 創辦人威廉‧裴理剪影 〉、〈美國近代廣播新聞先驅愛德華 • 莫洛 〉兩篇為例。

〈CBS 創辦人威廉‧裴理剪影 〉(頁 146~152

頁146 中說:「裴理就是所謂電視文化的創造者。其功過可以說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此語過度放大了裴理的角色,美國電視文化絕非裴理一人、或 CBS 一家公司能打造,同時期還有 NBC 的沙諾夫,是裴理最大競爭對手,美國廣播電視發展史上不可能被遺漏的人物。

作者在頁147 搞錯了 CBS 的源起。書中說是裴理在 1928 年投資 UIB「聯合獨立廣播公司」後將 UIB 改名為 CBS,但事實上是 UIB 在此之前為求營運資金,先與「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ic Manufacturing Company)合資,雙方將 UIB 改組為「哥倫比亞留聲機廣播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 Broadcasting System),但後來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不堪虧損而撤資,1928年裴理接手後在原有基礎上將「哥倫比亞留聲機廣播公司」的 Phonograph 去掉,才變成後來的 CBS。

在頁148 則有一個離譜的錯誤:「莫洛則是裴理於二次大戰期間在倫敦發掘的一位廣播彗星。……他請莫洛出任 CBS 倫敦分社主任。」首先,莫洛不是在倫敦被發掘的,他是 1935 年在朋友引薦下加入 CBS 工作,地點在紐約不在倫敦。

莫洛派駐倫敦是 1937 年 4 月的事,而且並不是「CBS 倫敦分社」,而是位置設於倫敦的「CBS 歐洲部」,這個歐洲部名稱看起來厲害,事實上這是不被 CBS 所重視的外地部門,其廣播工作、人力編制相當簡單,預算也掌握在 CBS 紐約總部手上,莫洛起初還不願意接受這個人事異動,因為看似升遷實際上卻是調離 CBS 的核心團隊,莫洛還認為自己八成是惹了什麼麻煩才被「流放」到倫敦。這一段不管在莫洛的幾本傳記、CBS 發展史中都有相關紀錄,並非作者在書中說的好像是一段裴理慧眼識英雄的情節。

而這個錯誤的歐洲分社名稱,連作者本人在書中也莫衷一是:頁148說歐洲分社、頁154 說是駐歐洲辦事處、頁203 又變成歐洲區經理。

〈美國近代廣播新聞先驅愛德華•莫洛 〉(頁153~157

頁157 說莫洛應甘迺迪的邀請,擔任美國新聞總署 USIA 署長,「以自由主義的思想與作風,革新了新聞總署的許多文化與新聞政策,使遍佈海外各友邦的美國新聞處更符合文化、學術與教育交流的宗旨。」

不曉得是作者過於天真、亦或受限於篇幅無法說清楚,好像不曉得美國新聞總署 USIA 這個單位身負政治任務,是美國「文化冷戰」的重要機構,可不是什麼純潔的學術教育單位。作者說「更符合文化、學術與教育交流的宗旨」並沒有錯,但那是表象,真正目的是透過這一類「無害」的活動來擴張施展軟實力(或現在所稱的 Soft Power 柔性權力)。在莫洛任內,就執行過像是找親近政府的好萊塢導演拍攝一些有益於美國形象的電影,簡言之是為政府宣傳,並且適當處理那些不利於美國形象的事物。

作者說莫洛「以自由主義的思想與作風,革新了新聞總署的許多文化與新聞政策」,顯見作者沒仔細調查過莫洛在任內做了哪些事,以下舉一則莫洛違反「自由主義的思想與作風」實例:1961 年 6 月 29 日著名的黑人刊物《黑玉雜誌》(JET magazine)中,刊登一段關於莫洛針對黑人民權運動的意見,他敦促國內的電視、電影製作人在播出影像內容之前,應先自我審查內容。原因是莫洛認為,有一些影片就像阿拉巴馬州爆發的種族騷亂一樣,會敗壞了美國的聲譽。兩周後 7 月 13 日的《黑玉雜誌》社論,就批評莫洛為了美國形象與輿論而搞言論審查。

322-8

1961 年 6 月 29 日的《黑玉雜誌》(JET magazine)

另一則實例更令堅信莫洛是自由主義派的人詫異:接任 USIA 後不久,他親自致電英國 BBC 總裁休伊‧格林(Hugh Carleton Greene),請求 BBC 不要播出莫洛自己於 1960 年製作的節目〈羞恥的收穫〉(Harvest of Shame),該節目是莫洛於 CBS 晚期所製作,探討美國農民困境的新聞專題,暴露美國農業豐收背後的黑暗面。莫洛要求 BBC 下架影片的舉動不僅遭到 BBC 拒絕,事情還在美國曝光,莫洛受到輿論的非難,最後以公開道歉收場。

頁155 則亂點鴛鴦譜,說著名 CBS 主播克朗凱(Walter Cronkite)曾婉拒莫洛邀請,直到 50年代才加入 CBS 投奔莫洛旗下。克朗凱拒絕過莫洛是真的,而且雙方曾因此引起不快;克朗凱確實於 1950 年加入 CBS,但是根本不是作者說的「奔入莫洛旗下」,光是工作地點就不同了,克朗凱是在 CBS 位於華盛頓的附屬電視台做節目,跟莫洛沒有關係,雙方交情其實也不深厚。

作者習於將事實過於簡化,以致論述失真、脫離脈絡,諸如在頁156 談莫洛離開新聞主管位置的原因、以及與參議員麥卡錫對抗的經過,交代輕率幾乎要誤導視聽。頁147 敘述CBS 創辦人裴理對節目能洞察時尚、特別注重節目製作品質與娛樂、其他電台皆無法望其項背等等,頁149 作者將莫洛離開 CBS 的理由歸因於總統艾森豪與裴理的逼迫,也是同樣過度片面、簡化的問題。再檢討下去這一篇文字恐要破萬,受限於篇幅,以上僅列出幾個案例,我想已經足夠。

針對前文糾正錯誤的文獻有很多,較近的著作可參考:

A.M. Sperber, Murrow, 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98.

David, Schoenbrun, On and Off the Air: An Informal History of CBS News. New York: Dutton, 1989.

雖然本書是隨筆,但不代表對待史實可以隨便,更何況求真乃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專業。本書反映出一個新聞史書寫的困境,特別是針對歐美傳播發展方面,缺乏對一手材料的認識,也無從研讀既有的二手資料或研究著作(是的,別再只看那些中國出版的簡明新聞史了),導致此類人云亦云、缺乏事實考證的文字出現。

作者以自由為題、欲鼓舞華人社會,這當然是另有關懷,尤其是嚴重缺乏新聞自由、言論出版自由的中國和香港(本書在香港方面似乎引起不少關注)。但是要鼓舞人心,未必要用此類「新聞演義」的方式。歷史事實的充分掌握、時代脈絡的觸類旁通,則會更有價值。

作者介紹: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為廣播節目製作人、主持人,轉角國際udn Global專欄作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