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研究「水下考古」
啟動水下考古計畫:披荊斬棘的開路先鋒
人類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經過千年萬年的地殼變遷,桑田可能變滄海,古代祖先在地表上的生活遺跡,就被隱沒在水中;另一種情況,則是因意外或戰爭,讓飛機船舶隨著文物資料一起沉沒。
廣大無垠的海底,其實有著從古到今許多的歷史發展足跡。水下考古,就是研究這些的領域。
把考古場域搬到海底,是非常艱難的。海底的水壓、海流、能見度、氧氣供給等,都是限制人類探勘海底的因素,直到 20 世紀中期水肺發明之後,潛水與探勘技術持續精進,人類才打開了海底的視野。而台灣,更是遲至近 20 年,才開始發展這個領域,國內的先驅,就是中研院臧振華院士。
但茫茫大海,該鎖定哪邊開始尋找呢?考古學家的拿手好戲就要上場了。
第一條路徑,是從文獻資料中尋找蛛絲馬跡,依自然環境和歷史紀錄,判斷出哪裡曾經有遺址、哪幾條航道特別容易出事、哪幾塊區域最可能有沉船;另一種方式,則倚賴「口述歷史」。
很多漁船的船老大,其實就是隱藏在民間的水下考古專家。
臧振華笑說,「船老大們最清楚在哪個地方會有沉船勾破漁網、或是哪邊撒網可以撈到一堆瓦片陶罐。」這些沿海漁民或潛水客的親身經驗,是非常珍貴的資料,在鎖定探勘範圍的階段,臧振華的團隊常常需要花工夫跟他們「搏感情」,於是不只收穫了重要的情報,還有濃厚的友誼與人情味。
發掘沉船:靜臥海底的珍貴文資寶庫
在一番調查過濾後,臧振華的團隊在澎湖、台南安平、綠島、東沙環礁等區域,劃定了幾處「調查敏感區」,先以聲納等設備進行水底地貌的探勘,發現 200 多個目標物之後,團隊開始按圖索驥、下水進行「驗證」。
到目前為止,已經確認其中 85 個目標,確實就是沉船。每次發現沉船,都令研究團隊很興奮,但一大堆的「考古」工作,從這裡才剛要開始。
水下考古工作,首先是「辨識」,從沉船的樣貌和其中的物件、配合文獻資料,幫這艘船「驗明正身」。
目前有 17 艘沉船,已經辨識出「身分」,年代分布從宋朝到二次大戰期間的都有。其中 4 艘更因為具有高度文化資產與研究價值,被文化部優先列冊管理保護。
例如其中一艘,是空殼嶼的清代沉船,從船上的貨物,像是瓷器、建材等,可以推測出當時的經貿與航運型態。另一艘是 1892 年的英國蒸汽輪船布哈拉號(SS Bokhara),這起颱風導致的船難,造成 130 名左右人員喪生,是當時全球的頭條新聞。
而 1895 年沉沒於澎湖的廣丙艦,是清末中國第一批自製的西式軍艦,曾經參與甲午戰爭,後來被日本俘虜; 1942 年沉沒的山藤丸,則是二戰期間日軍徵調來進行運輸的商船,被美軍所擊沉。這兩艘船都見證著動盪戰爭的斑駁歷史。
十年磨劍有成,展望下個世代
水下考古計畫的未來,臧振華關切的是專業人才的接續育成、以及水下文資的產業化。
從 2006 年打造研究團隊至今,因為計畫銜接或訓用落差等政策面問題,常常讓團隊留不住專業的人才。臧振華並不氣餒,他認為這些人才帶著水下考古的專業與視野去其他領域,也是一種開枝散葉。長期耕耘,埋下的種子總有一天可以開花結果、激發更多有熱誠的新血注入。政府即將成立的「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讓水下文資探勘與保存工作更有延續性,對人才育成更會是一大福音。
下一步,是讓整體產業更健全。
「像瑞典的瓦薩沉船博物館、英國的瑪莉玫瑰號博物館,都是兼具教育意義和經濟效益的好例子。」臧振華說,這兩間用沉船打造的博物館,透過完善的長期規劃,不但成功達成保護水下文物的目標,還帶來巨大的觀光價值,值得國內參考。
「但眼光一定要放遠,水下文物的維護保存是一場長期抗戰,如果抱著殺雞取卵的短線速成心態,只會造成文物被破壞、觀光目標也無法達成的雙輸局面。」臧振華語重心長地提醒。
怎麼會決定投入水下考古?
其實考大學的時候,當時選校不選系的風氣盛,填志願時我幾乎把台大科系全都填了,唯一沒填的就是聽起來很無聊的考古系。但高中老師說,考古系其實很賺錢,鑑定甲骨文一次就好幾萬塊,所以我後來只好硬著頭皮去改,塗改的時候還差點把志願卡擦破了。沒想到,錄取的就是這個「程咬金」科系。
曾經也想過轉系,但大二暑假時老師帶我們去台東鯉魚山遺址考古,這才發現考古實在太好玩了!於是打消了轉系念頭,一晃好幾十年過去,台大老校長、也是中研院史語所創辦人傅斯年的名言,也成為我畢生註腳: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延伸閱讀
臧振華的個人網頁 《到水下考古》專題報導,作者:臧振華 影片:【人文講堂】20140501 - 臺灣水底的寶藏 - 臧振華 影片:104 年 3 月知識饗宴「古代臺灣人的故事」 影片:第 51 集臧振華老師的海洋旅程
採訪編輯|黃楷元
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