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廳=飯廳!?
關於接待廳的功用在《廚房在頂樓、客廳必備樂器:文藝復興的義大利人這樣裝潢自己家!(上)》已經談了許多,但其實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居家空間中並沒有特別規畫出「飯廳」空間,而是在接待廳擺設桌椅,全家人一起聚在這裡吃飯。
接待廳內常有一種特殊的家具——餐具櫃(credenza),這個櫥櫃原先被用來作為分配食物與切肉的平台,命名源自「嚐味者」(taster / credenziere)。為了確保食物沒有被下毒或污染,僕人們會在這個櫥櫃前先嚐過食物,確定沒問題後,才會把分配好的佳餚端上主人的餐桌。逐漸地,餐具櫃變成陳列高級餐盤銀器或奢侈品的展示櫃,並且成為家庭接待廳的一個重要裝飾性物件。
在十五世紀前,傳統習慣會把廚房(cucina)設立在房屋的頂樓,但十五世紀後由於通風系統的改良,廚房燒柴所產生的廢煙問題已不再成為空間設計的主要考量。義大利人逐漸改變把廚房設置在頂樓的傳統設計,轉變成把廚房緊臨接待廳,如此動線規劃能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所以當佳餚出菜時,能夠更快速、更保溫的呈現在主人面前。
「廚房」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貴族家庭來說,是屬於女主人和僕人們的活動領域,因此在房屋空間規劃上,常被刻意設置在遠離男性親戚和來訪客人的視線之外。
另外,廚房的人員組成十分複雜,除了家族女性成員外,還有來提供食物貨品的當地商人,或是家庭僕人們準備飯菜的身影,某些家庭中還有來自東歐和非洲的奴隸,他們也常出現在廚房負責一些雜務粗活。因此,廚房可說是一個由來自不同社會階級、團體產生交集互動的特殊空間。
噓!爸爸在辦公——書房
「書房」(studiolo)的起源傳統,可以追溯回修道院修士在密室鑽研宗教、學術研究的場域空間。在文藝復興早期,只有貴族的宮殿才配有這種學習知識的空間。
但中期以後,其他社會階層家庭在房間規劃時,書房會被納入設計中,且不像以往修士孤獨隱士般的私人研究空間,書房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更社會化的房間,如同辦公室一樣,算是一種半開放的公共空間。但因為家族中所有重要文件、昂貴財寶等皆收於書房,為了安全起見,書房還是配有門鎖,注重隱密性。
文藝復興時期,書房可稱是家裡的重要空間,並且是家族男主人的場域,通常書房位置會在招待廳上方的夾層樓中,以便男主人能節省走動時間,並能即時招待來訪的客人。在少數情況下,書房甚至變成一個招待賓客的參觀景點。
書房中必定有書冊的身影,許多現存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印刷書籍,內頁以模仿中古時期美麗的手稿風格形式排版,有許多細節更是經過訂製而成,如:書的封面燙印書籍所有者的名字或徽章,或以精美的鑲金皮革來做裝訂。整本書彷彿是件藝術品般,精緻且奢華。
在十五世紀後期的義大利,「地圖」成為經常出現於書房牆面上的物件,人們可藉由地圖的描繪,去了解當時普遍認知下的地理知識。
談到書房,我們一定不能忽略掉書房的核心——書桌。
上方《書房中的聖傑洛姆》(St. Jerome in his Study)一作,雖是描繪聖經中博學多聞的聖傑洛姆之宗教畫作,但畫面中寫實描摹的書桌便是文藝復興時期常見的書桌樣式,包括書架、水平桌面、及用來放置書籍以便閱讀的斜式檯面,由三個部分組合而成的巨大木質結構,人們往往將其視為是一件整體龐大且被固定住的家具。
男主人在書桌前處理事務、閱讀書籍時,必定需要一些工具來輔助,例如像是拆信的剪刀、提供光源的燭台或鏡子、有造型的墨水瓶等。而能糾正視力問題以助於閱讀的眼鏡,在十五世紀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地,已是十分普遍的器具,甚至在某些繪畫作品中,眼鏡圖案除了指出畫中人物是位年老的長輩外,還有象徵此人的學識淵博之涵義。
其實眼鏡出現在畫作中的例子不勝枚舉,目前發現的古代眼鏡形式也變化萬千,這些迷人的古董眼鏡甚至成為收藏的珍品!
美國退休的眼科醫生——David Fleishman 博士便是個喜愛眼鏡的狂熱份子,他除了搜集收藏眼鏡、研究眼鏡歷史外,任何你想得到(或想不到)能出現眼鏡圖案的地方,他都不會放過!David Fleishman 對眼鏡的狂熱,甚至狂到在 2003 年設立了一個專屬眼鏡史的網站 AntiqueSpectacles.com,令人讚賞不已。
咦,為什麼獨挑眼鏡來細講呢?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我覺得文藝復興時期的眼鏡,簡直比電影《終極追殺令》(Léon)中,Léon 那黑色圓形墨鏡還要有型啊!
參考資料
- Marta Ajmar-Wollheim, Flora Dennis, ed., At home in renaissance Italy, London : V&A Publications, 2006.
- Elizabeth Currie, Inside the Renaissance house, London : V&A Publications, 2006.
- The On-Line Museum and Encyclopedia of Vision Aids:http://www.antiquespectacles.com/
- 〈David Fleishman Uses History’s Lens to Encourage Better Sight for Everyone〉: https://goo.gl/j1cV2h
本文轉載自:漫遊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