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院裡的「她」—成功大學何時開始收女學生?
作者:張哲翰 成大有個傳聞是這樣的…… 漆黑的夜晚,一位女同學走過人聲鼎沸的勝利校區後門,進到「勝八」宿舍,一進門還未開燈,就看到吊扇上掛著一個黑影晃呀晃的。她下意識地打開燈要看仔細,只看到她的室友掛在吊扇上…… 門外依稀可以聽見同學們說笑的聲音,門內只有吊扇嘎嘰嘎嘰的微弱聲音,已無生氣的年輕軀體微微地晃動著……...
View Article【蘭船東去】第一章:里斯本的囚犯
作者:張焜傑 Kim Chang 范林斯登(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於 1598 年所出版的東方地圖。范林斯登曾經擔任葡萄牙人在印度果亞(Goa)的主教秘書,是當年少數具有東方經驗的荷蘭人。這份「指南」也令荷蘭商人燃起了亞洲香料貿易的希望。(資料來源) 沈重、粗魯的吆喝聲,在陰暗的地牢裡迴盪。柯內里斯.德郝特曼(Cornelis de...
View Article「保肝、養腎、強筋骨」應有盡有!什麼藥都賣的臺灣廣播電臺時代
作者:黃裕元 你聽過「藥慧法師」李俊男嗎?石川跟小菁主持的節目專賣什麼公司的產品?「吳樂天講古」裡面最出名的人物是誰、他賣哪些產品呢?(解答詳文末) 隨著無遠弗屆、侵門踏戶地深入眾人家庭生活的空中廣播網,各式藥品名稱和它們的療效、製程甚至價錢,都跟著主持人的臺呼、口頭禪,一併成為頑固的「國民記憶」。...
View Article第一一七號:梁靜茹的《勇氣》是從哪裡來的?
那些年,我們一起生出的勇氣。 由馬來西亞遠赴臺灣發展並出道的梁靜茹,雖然 1999 年 9 月就已發行第一張專輯《一夜長大》但發行首張專輯不到一個禮拜,臺灣就發生 921 大地震,使得她到隔年《勇氣》發行後,才真正走紅,成為滾石唱片內的「一姊」。 梁靜茹的歌伴隨著許多讀者(包括作者)走過 90 年代(落淚),MV 除了由 KTV...
View Article拒絕希特勒洗腦,這名19歲的德國青年賭上生命,走出自己的叛逆道路
作者:劉百里 在德國,街道以名人、廣場甚至是建築物來命名,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例如慕尼黑有名的路德維希大道(Ludwigstraße)是以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Ludwig I., König von Bayern,1786-1868)命名,或是柏林的羅莎.盧森堡廣場(Rosa-Luxemburg-Platz)則是來自在威瑪時期被極端右派團體所暗殺的著名共產主義行動者羅莎.盧森堡(Rosa...
View Article男主人管書房、女主人管廚房:文藝復興的義大利人這樣裝潢自己家!(中)
接待廳=飯廳!? 關於接待廳的功用在《廚房在頂樓、客廳必備樂器:文藝復興的義大利人這樣裝潢自己家!(上)》已經談了許多,但其實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居家空間中並沒有特別規畫出「飯廳」空間,而是在接待廳擺設桌椅,全家人一起聚在這裡吃飯。 接待廳內常有一種特殊的家具——餐具櫃(credenza),這個櫥櫃原先被用來作為分配食物與切肉的平台,命名源自「嚐味者」(taster /...
View Article臺灣疑案事件簿 IV:隘勇線殺人縱火命案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魏德聖導演執導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中,莫那魯道訓斥花岡一郎(達奇斯諾賓)的那一幕達到整齣戲的高潮,令人熱血沸騰,觀眾宛若成為一個真正的「賽德克」。 中間者即為馬赫坡社(マヘボ)頭目莫那.魯道(モーナルダオ)。 【圖片來源:佐藤政藏,《第一、第二臺灣霧社事件誌》(臺中:實業時代社中部支社,1931),寫真頁。】...
View Article突破臺灣經濟盲點:為什麼我們 GDP 連年成長,但薪資收入卻停滯不前?
生產力 vs 購買力 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分析實際數據發現:實質 GDP 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特別是近 15 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其生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越來越低,而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越來越高,這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 GDP」的成長。若要突破關卡,強化發展以人才價值為主的產業,是改變現有困境的方向之一。...
View Article這種寫法比較高尚!日治時代一名獄中文人的日記用語解密
前文:熬到出獄那天的農運領袖們,在獄外等待他們的竟然是...... 作者:都留俊太郎 有一句英文諺語叫「魔鬼藏在細節裡」(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在日文則說「神明藏在細節裡」(神は細部に宿る),意思是細節是關鍵之處,重視細節,才可能臻至完美。 我們一字一句地解讀《劉崧甫日記》,正可以在史料的各個角落裡遇到神明,發現許多有趣的問題與細節。 ...
View Article身陷內線交易醜聞的梭倫,會坐視雅典的改革失敗?還是走上獨裁之路?
雅典衛城 上次我們說到梭倫面臨貴族議會的內外夾攻,情況四面楚歌,面臨巨大的執政危機,眼看好不容易初具規模的改革就要失敗。梭倫的抉擇會是如何呢? 貴族議會座落於衛城附近的戰神山上,人們群聚在那裡一起商討罷免梭倫執政官的頭銜。...
View Article【蘭船東去】第二章:遠征公司的出現
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由荷蘭畫家Gerrit Adriaenszoon Berckheyde所繪。畫面中最高大的建築物為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如今成為皇宮;另外可以看到市民們在廣場上面進行交易。(資料來源) 一輛來自特賽爾港口的馬車,穿過了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馬車在一座富麗堂皇的屋子前停了下來,兩名男子走下馬車,被帶進這個阿姆斯特丹商人的聚會之所—范歐斯之家。 阿姆斯特丹 范歐斯之家...
View Article一則「聘金六千圓的新娘」報導,帶起爭論至今的婚嫁難題:聘金多少才合理?
作者:廖靜雯(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 1923 年 11 月 16 日,《臺灣日日新報》刊登一例「聘金六千圓」的奇談。 〈結婚ロマンス聘金六千圓の花嫁〉,《臺灣日日新報》,1923年11月16日,第7版。 報導指出,臺北某女聘金高達 6000...
View Article15歲少年靠星座找到失落的馬雅城?馬雅大使:研究方法有問題!
2016 年,媒體報導一名 15 歲的加拿大少年威廉.蓋杜瑞(William Gadoury)對於中美洲的馬雅文化充滿熱愛,跟大使一樣自己研究馬雅文化。他假設古代馬雅城市選址與星座有密切的關聯性,於是利用了獵戶座三連星以及一些衛星空拍照片等資料,發現了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的叢林中,有一座未曾發現過的馬雅城市遺址,並將其命名為「火之口」。...
View Article你以為台灣現在才推新南向?早在半世紀前就已開始,甚至有南向主題曲!
1970年蔣經國訪問越南。右為當時南越總統阮文紹。(照片出自:國家文化資料庫) 上回寫過史前到 1945 年的台越星辰往事(你知道嗎?1945 年以前,臺灣與越南之間曾經發生過這些事(上)),現在接著來到 1945-75 年階段,當年在美國主導下,台灣與南越成為曬恩愛的盟友,彼時台北大官屢屢南巡,像定期健檢似的,你以為台灣現在才推新南向? 噢不,半世紀前「舊(就)南向」了,還有專屬主題曲哩!...
View Article第一一八號:劉若英的「分開旅行」到底分開去哪裡?
黃立行在歌曲一開頭唱出「我選擇去洛杉磯,你一個人要飛向巴黎」。 但自從知道劉若英這段時間選擇飛去新疆而不是巴黎後,不知道有沒有讀者也和我一樣想問,那黃立行真的去了洛杉磯嗎?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就請讀者一起主編和認真地看看這支音樂錄影帶吧! 線索 1: 0:42秒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黃立行說尊重劉若英一個人去巴黎,自己卻孤單的走在高架上。由此可見至少,在拍這支 MV...
View Article讓數據說話吧!他從實證研究破解:「法院到底是不是國民黨開的?」
政治實證研究 臺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從人治邁向法治,但司法與政治、金權間的曖昧關係,始終存在許多想像空間,因此許多批評司法的戲謔「俗語」應運而生。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的吳重禮研究員,以實證研究方法,對這些說法進行客觀地「驗證」。若民間印象為真,足以針砭改革;若能破除迷思,則能重建司法公信。對民主政治的健全發展至為重要。 寫信告訴我,今天,法院是什麼顏色...
View Article從「受人敬重」到「被人唾棄」,歷史上的公務員形象為何每況遇下?
熟悉中國傳統戲曲的讀者,肯定對「胥吏」這個詞不陌生。「胥吏」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官員的指揮下,處理政務的低階辦事人員,也就是古代的公務員。 一般胥吏常給大眾市儈、貪小便宜,甚至仗著官員的勢頭欺壓百姓的印象。明清時期就常常出現這類諷刺胥吏的戲曲,但在明清之前,大眾又對胥吏有什麼樣的印象呢? 戲劇中的命官、屬吏形象(Source:作者)...
View Article從耶路撒冷出發,這條「苦路」見證基督殉難前的每一刻
「使徒信經」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 因着聖靈成孕,從童女馬利亞所生;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陰間; 第三天從死裏復活;後升天,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 將來要從那裏降臨 ,審判活人,死人 。 我信聖靈;一聖基督教會 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復活;並且永生。 阿們。...
View Article即使貧病交加、甚至失去一雙兒女,絕望的馬克思仍堅持用筆改變這個世界
1849 年 8 月 27 日,馬克思乘船赴英國,從此一直留在那裡,直到 1883 年過世為止。「你必須快點來倫敦一趟」,他寫信給當時正在瑞士遊覽的恩格斯:「我們在倫敦有事要忙了。」 在馬克思抵達倫敦幾個月後,他在攝政街(Regent Street)上某塊櫥窗看到一具電力火車引擎的模型,當時,他突然變得「激動興奮」。...
View Article「哥畫的不是女人,是氣氛」──1920年代的日本裸女畫與時代風尚
作者:闕巧婷 對女性的凝視(Gaze),向來是視覺藝術領域中備受關注的主題之一。面對觀眾時,裸體畫或者與性徵相關的主題,直到當代,依然會掀起有關「藝術/情色/色情」的爭議,更遑論幾十或幾百年前的社會,人們觀看裸體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 19 世紀中葉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