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大雞排博士
由文藝的角度去觀察社會的事象,換句話說就是對社會日日的現象加以 「文藝的」批評。
——張星建
如同本系列文章導言所述,一九四〇年代對臺灣文人而言,是物質生活最匱乏的年代,卻也可能是精神生活最富足的時代。在製作「呂赫若應援團(大稻埕支部)」臉書專頁時,故事團隊成員們共同的好奇、也是努力想描繪的重要主題,其實就是:對文化人和知識份子(包括臺籍與日籍)而言,究竟生活在四〇年代是什麼感覺?透過一則則的貼文,作者們從文獻中拼貼歷史遺留的碎片,試圖建構一個虛擬的平行世界,裡面不但有著呂赫若和好友/敵人們的日常,也隨時開放網友穿越。
在這個世界裡,最耀眼的人物,往往反而並不是那些創作出傳世名作的文人或藝術家,而是那個最常被他們欠錢(米)不還、卻仍然義無反顧支持文藝創作的餐廳老闆,或是書店經理。沒錯,我說的就是臺北山水亭餐廳(1937-1955)老闆王井泉(1905-1965),和臺中中央書局(1927-1998, 2018-)的張星建(1905-1949)。
山水亭餐廳雖然規模不大、開業時間也不算早,但從老闆王井泉打開這座大稻埕小店的大門開始,山水亭就迅速地成為了四〇年代臺灣文化界最重要的社交基地,也見證了二十世紀中期,臺灣藝文界在轉變中的社會環境中所承擔起的嶄新角色。「應援團」專頁中也有提到,這裡是一九四三年「厚生演劇研究會」成立大會的場地,呂赫若在這裡揪人談判、借錢蹭吃、和朋友聽音樂、或是靜靜看書。
呂赫若當然會在這裡,因為所有來自臺灣和日本的文友也都在:張文環、李石樵、張星建、臺南的吳新榮、中山侑、《民俗臺灣》的編輯和作者群如金關丈夫、國分直一、池田敏雄、楊雲萍….也許有人單純是為了滿足味蕾,不過大部分山水亭的座上客來到這裡,大多不只是為了獨具特色的臺灣口味美食如東坡刈包,而是想找到自己想見的那個朋友,一起自由地探索那個正在開始成形的文化氛圍。
山水亭裡的文化啟蒙
對出入山水亭的文人們來說,王井泉是個不可或缺的支持者。
他不是豪富,卻永遠能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他不是作家,可是當呂赫若、張文環和音樂家呂泉生討論劇本和配樂的時候,他店裡的電唱機和唱盤可以放山歌與民謠;沒有總督府的官員會在他的店裡討論政策,因為這裡只歡迎自由思想與言論。
然而,與他的食客們最大的不同,就是王井泉幾乎沒有著作傳世,而他本人也總是作為配角在文藝家們的傳記中出現,因此也更沒有學術論著以他為研究對象。如同這座傳奇「文化沙龍」的命運,王井泉的一生,其實就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臺灣文藝發展的縮影。
王井泉是大龍峒商家子弟,中學讀的是商業學校,本來應該是個成功的大稻埕商人,可是中學才剛畢業,就跑去大稻埕玩伴張維賢(1905-1977)創辦的「星光演劇研究社」(1924-28),當上了臺灣史上第一批的新劇演員。「新劇」在臺灣的故事,後續的系列文章中會有較多討論,在這裡,王井泉的演員夢則是突然地隨著星光演劇社的結束而終結了;但是王井泉和臺灣戲劇的因緣,卻由此才正要開始。
離開了演員身份的王井泉找到的舞臺,就是三〇年代末期的臺灣藝文圈。那時,大戰伊始,但臺灣尚不受影響,大稻埕喫茶店裡高朋滿座,「咖啡廳」中的女給繼續與客人打情罵俏,而臺灣第一次最大規模的文藝家集結會成為「臺灣文藝聯盟」(1934),藝術家李石樵、廖繼春、陳澄波等主導的臺陽美術協會(1934)也剛剛辦了幾屆臺陽展。歷史往往諷刺,當槍聲在蘆溝橋響起時,文化啟蒙在臺灣成為了時代的主題,文人們齊聚臺北,而小小的山水亭餐廳開幕了。
中央書局的知識小史
山水亭是呂赫若在 1943 年從臺中老家搬到臺北後幾乎每天必去打卡的地點,很有可能,這裡也是他的閱讀室。翻開日記,呂赫若忠實地記錄下了他的書單和閱讀進度:巴爾札克、喬哀斯、福樓拜、《靜靜的頓河》、《京華煙雲》、《紅與黑》、《今古奇觀》、島村民藏的《戲劇的本質》、狄德羅的《戲劇論》等等。檢視這張包含中、日、歐著作的書單,除了可以做為研究四〇年代知識份子知識結構的基礎,我們可能也可以試著想像,這些也會是中央書局提供給顧客的書目內容。
四〇年代的臺中中央書局如果沒有書店經理張星建,恐怕不會有今日的歷史地位。
張星建是臺中人,22 歲時從律師助理轉行到成立不久的中央書局營業部,催生了他的熱血文青之路。當時的中央書局是剛剛成立的「中央俱樂部」株式會社轄下企業,也是中部地區知名仕紳如林獻堂、楊肇嘉支持贊助下,以島內最重要文化沙龍為目標經營的新興「文化產業」。張星建坐鎮中央書局時期,參與了雜誌《南音》(1932)的編輯,並主導了「臺灣文藝聯盟」的機關誌《臺灣文藝》(1934-36)的發行。缺乏中央書局的支持和編輯張星建的組織力,臺灣的藝文發展不可能有足夠的累積,而有四〇年代時的燦爛成果。
事實上,對於臺灣的「文藝圈」,和王井泉同樣總是作為配角的張星建才是幕後的重要形塑者。如同本文的前引文所揭示,張星建有著超前時代一步的文藝觀,繼承了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的遺緒,他鞭策同時代的文人和藝術家「由文藝的角度去觀察社會的事象」,以文藝來啟蒙社會文化。
也許在嚴密的政治監察下,文學和藝術是知識份子唯一的發聲管道,但如何透過文學和藝術來改變世界,找到真正的自由,這可能才是四〇年代圍繞著文化沙龍的臺灣文藝圈中最重要的主題。
參考書目
- 呂赫若日記(1942-1944)。
- 王文仁(2012)。張星建及其文藝之道─以《南音》、《臺灣文藝》為考察中心。東吳中文學報,(23),327-352。
- 曾品滄(2013)。鄉土食和山水亭:戰爭期間「臺灣料理」的發展(1937-1945)。中國飲食文化,9(1),113-156。
本文為與客家電視文學戲劇《臺北歌手》合作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