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銚,《漠南君子李永新・鶴齡先生傳》,臺北:思行文化,2018。
作者:蔡偉傑
1949 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的人群當中,除了大多數為漢人以外,另外還有一批非漢少數民族人口,包括了滿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與其他民族。其中以蒙古族人口較多,根據民國 46 年 12 月底蒙藏委員會所做的統計,在臺蒙古族人口共有 409 名(而同時期藏族人口僅有 20 名)。
這些蒙古族人士的歷史一般不為大眾所知。僅有極少數名人會由於其蒙古族背景而受到關注,例如不久前著名演員乾德門於今年 2 月過世,報章雜誌便提及他的蒙古族身分。[1]近三年來,海峽兩岸分別出版發行了札奇斯欽與吳鶴齡這些在 1949 年來臺的蒙古族政界與學界人士的口述歷史或傳記。[2]如今我們得見又一位來臺蒙古族人士李永新的傳記問世,這也要感謝傳主外孫劉松福與傳記作者劉學銚教授的努力。
本書傳主李永新,字鶴齡,清光緒 26 年農曆 10 月 29 日(西元 1900 年 12 月 20 日)出生於內札薩克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左旗四道營子(即今遼寧省朝陽市轄下凌源市),世代務農。幼年曾就讀私塾與高級小學。民國 14 年於北京蒙藏專門學校就讀政治經濟系期間,受到五四運動與孫中山號召的國民革命與民族自決影響,前往張家口參加內蒙古國民黨。
後來進入馮玉祥的西北陸軍幹部學校工科就讀,畢業後投入內蒙古國民黨工作。曾任內蒙古國民革命軍軍需處處長兼第一團團長,後因接收蒙古人民共和國援助軍械有功而晉升旅長,駐守於阿拉善和碩特特別旗。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後,該軍遭解除武裝,納編入馮玉祥的西北軍,而李永新的軍職亦遭解除。之後進入中國國民黨,負責將內蒙古國民黨整合為國民黨內蒙古地方黨部,任蒙藏組織科科長,後改邊疆黨務處處長。
在這段期間適逢抗戰爆發,李永新將邊疆黨務處編譯科改為邊疆語文編譯委員會,負責編印蒙藏維文刊物,對於邊疆語文的推廣有所貢獻,並且派人宣慰內蒙古西二盟與阿拉善、額濟納等特別旗,協助成陵西遷至甘肅榆中,舉辦致祭成陵大典。此外設立國立伊盟中學、拉卜楞職業學校,開展邊疆教育。並於抗戰期間任國民參政員,抗戰後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並當選立法院蒙古籍立法委員。
政府遷臺後,於民國 47 年出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任內統計在臺蒙藏人士總數,並且為因應民國 48 年西藏抗暴運動提出建言,惜未獲採納。民國 49 年卸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後,獲聘總統府國策顧問。此後便投入中國邊政協會會務,持續關注邊政事務。後於民國 61 年 12 月 21 日病逝臺北,享年 72 歲。
本書作者認為李永新被行政院長陳誠選派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一事,實為明升暗降。背後原因是出於打擊以陳立夫、陳果夫為首的 CC 派的立法院勢力,減少其掣肘行政院之力量。這個分析也值得參考。
本書篇幅雖長達 569 頁,本傳部分僅有第二章至第六章約 73 頁的篇幅,其餘為大量官方文件、會議記錄等附錄材料與歷史照片。在敘述傳主與重要歷史事件關係時,亦多有作者推測之處。雖然一方面惋惜全書比例不甚平均,但也不得不感嘆傳主的史料保存之少。這種情況也見於吳鶴齡的傳記當中。只能說這些來臺少數民族人士所獲關注不多。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類似的傳記發行,以便為這段被忽略的歷史留下記錄。
[1] 林南谷,〈懷念乾德門!6歲隨家人來台少數蒙古族藝人〉,《自由時報》,2018 年 2 月 5 日。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332698。2018年10月7日檢索。
[2] 札奇斯欽口述,《一個蒙古老人的回憶:札奇斯欽口述歷史》(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5);吳鶴齡原著,吳罕台、吳云台編註,《吳鶴齡與蒙古》(新北:吳罕台、吳云台,2016)。